裝

漢語漢字
裝,漢語常用字(一級字),讀作zhuāng,最早見于戰國篆文,其本義是包裹、行囊、行裝,又可引申為打扮、假作、安置、裝訂等。
  • 中文名:裝
  • 拼音:zhuānɡ
  • 繁體:裝
  • 部首:衣
  • 五筆:ufye
  • 倉颉:lgyhv
  • 鄭碼:TISR
  • 筆順:丶一丨一丨一丶一ノフノ丶
  • 字級:常用字、一級字
  • 平水韻:七陽 平聲
  • 筆畫:12
  • 統一碼:U 88C5
  • 四 角:34732
  • 字形分析:上下結構
  • 平水韻:七陽 平聲

字源演變

形聲字。從衣,壯聲。從衣,表示行囊以衣物為多;壯(zhuàng)聲,壯有大義,表示行囊體積較大,聲旁簡化。本義指包裹、行囊、行裝。由“壯”和“衣”構成。“壯”字表示往模闆裡填土,整個字的意思是往衣服裡填人,由此産生穿在人身上的衣服的含義,即衣裝的含義。引申表示打扮、假作、安置、裝訂等。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zhuāng

名詞

行裝

服裝

亦泛指物品

服裝的式樣

書籍裝訂的式樣

包裹;裹束

動詞

裝飾;打扮(指一般的裝點)

裝作,假裝;扮演

裝載

裝配;安裝

貯放;藏

運載

修整書畫

裝入;放進

謂整理行裝

指裝訂

zhuàng

動詞

通“壯”。氣盛

參考資料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裹也。從衣壯聲。側羊切。

說文解字注

(裝)裹也。

束其外曰裝。故著絮于衣亦曰裝。

從衣。壯聲。

側羊切。十部。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側羊切,音莊。裝束也。

又《玉篇》:裹也。《前漢·陸賈傳》:佗賜賈橐中裝,直千金。

又《增韻》:齎也。《史記·袁盎傳》:悉以其裝齎置二石醇醪。

又藏也。孔稚圭《北山移文》:牒訴倥偬裝其懷。

又《廣韻》:側亮切,音壯。吳均《贈别詩》:匕首直千金,七寶雕華裝。生離何用表,賴此持相饷。《韻會》:亦作?。

音韻彙集

字頭

小韻

聲符

反切

聲母

韻母

韻目

韻部

拟音

聲調

上古音系

ʔsraŋ

ʔsraŋs

廣韻

側羊切

陽開

平聲

側亮切

陽開

去聲

蒙古字韻

tʂAŋ

平聲

中原音韻

江陽合

江陽

陰平

洪武正韻牋

側霜切

十七陽

平聲

分韻撮要

第十剛講降角

陰平

韻書集成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i̯aŋ

先秦

王力系統

ǐaŋ

先秦

董同龢系統

ts

先秦

周法高系統

ts

iaŋ

先秦

李方桂系統

ts

rjang

兩漢

西漢

jang

jang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陽唐

jɑŋ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陽唐

jɑŋ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陽唐

jɑŋ

隋唐

拟音/高本漢系統

i̯aŋ

隋唐

拟音/王力系統

ǐaŋ

隋唐

拟音/董同龢系統

jɑŋ

隋唐

拟音/周法高系統

iɑŋ

隋唐

拟音/李方桂系統

tṣ

jang

隋唐

拟音/陳新雄系統

ǐɑŋ

中上古音

上一篇:魔笛

下一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