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魚

衣魚

纓尾目衣魚科昆蟲
衣魚,亦稱剪刀蟲、蠹魚、璧魚、燕尾蟲等,是一類較原始的無翅小型昆蟲,屬纓尾目、衣魚科,全世界已知250種左右,我國已知20餘種。該蟲不僅是室内幹儲物的蛀蟲,更是各地圖書館裡普遍存在的重要檔案圖書文物害蟲。在我國,圖書館裡常見的種類有毛衣魚(Ctenolepisma villosa)、台灣衣魚(Lepisma serricom)、家衣魚(Lepisma saccharina)等。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
  • 亞門:有颚亞門(Mandibulata)
  • 綱:六足總綱(Hexapoda)、昆蟲綱(Insecta)
  • 亞綱:無翅亞綱(Apterygota)
  • 目:衣魚目(Zygentoma)
  • 科:衣魚科(Lepismatidae)
  • 種:衣魚(Lepisma saccharina)
  • 中文學名:衣魚
  • 中文别名:蠹、蠹魚、白魚、壁魚、書蟲
  • 英文名:Lepisma saccharina

形态特征

小至中型,無翅。在昆蟲綱的系統演化中,是一類真正的無翅昆蟲。

體長4~20mm,狹長,背腹扁平,常多鱗片和毛。觸角長絲狀,複眼分離,口器咀嚼式,上颚有前、後2個關節突與頭部相連。腹部11節,第7至第9腹節有成對刺突和泡囊,第11節具1對尾須和正中尾絲,長而多節,雌蟲産卵器發達。

若蟲外形與成蟲相似,隻是形體較小。

卵橢圓形,長0.8mm,白色。

習性特點

此蟲一般每年1代,在适溫條件下,每代隻需3個月。成蟲交尾後即可産卵,卵散産于闆縫、圖書、檔案的紙縫中。每雌産卵6~10粒。卵經35~40天孵化,孵化後的若蟲即可取食。喜黑暗潮濕,白天多隐于寄主的縫隙中,晚上出來活動。性活潑敏捷。在溫暖的房間終年可見。溫度低于4℃時不活動。成蟲耐饑力強,在沒有食物的條件下可存活300~319天,危害狀為層狀取食。生長發育适溫22~28℃,适濕75~95%。  

滋生環境

衣魚的孳生地為書櫃、書架、書捆、地闆縫、舊書堆間隙及舊書中。衣魚具負趨光性,因此常躲藏在黑暗處,晝伏夜出。衣魚對溫、濕度反應敏感,适宜衣魚孳生的環境溫度為16℃ ~30℃,相對濕度為75%~95%。當溫度和濕度不适宜毛衣魚孳生時,衣魚就會向溫、濕度适宜的環境中遷移。  

食性

衣魚的食譜廣泛,諸如谷物、成品糧、中草藥材、室内塵中的有機質、照片、紙張、漿糊、膠水、棉布、動物皮毛、絲絹纖維和人之皮屑等富含蛋白、糖類和微量元素的物質。衣魚幼蟲與成蟲在食性特點方面相似,含糖豐富的食物對其更具有誘惑力。  

繁殖

衣魚的繁殖能力較強,交配在夜晚進行,雄蟲産精胞于其孳生的縫隙中。雌蟲攝取精胞并在體内完成受精。若溫、濕度适宜,雌蟲就會選擇隐蔽的縫隙進行産卵。環境溫度不同,孵化時間不同。衣魚從幼蟲到成蟲約需4~6個月。溫度變化頻繁或溫度過低,幼蟲發育為成蟲約需1~3年。衣魚的發育為半變态,幼蟲到成蟲要蛻皮8次,成蟲期仍脫皮,多達19~58次,壽命約2~8年。  

傳播

衣魚可随器物搬遷而傳播,當書櫃、書架、書箱搬運時,其中成蟲、幼蟲、卵可随之傳播到異地。衣魚也可随圖書的借閱而擴散,書中的毛衣魚随圖書到教室、宿舍和家庭,成為這些環境中的儲藏害蟲。其次,衣魚在某孳生環境中,若環境适宜其孳生,蟲口密度迅速增加,衣魚也會因蟲口密度過高,相互争奪生存空間而相殘,部分毛衣魚因其而向周圍環境中擴散。此外,衣魚也可因氣候或生境不利其孳生而主動遷徙。  

天敵

衣魚的天敵有地蜈蚣(Forficula auricularia)、蜘蛛(Spider)、跳蛛(Jumping Spiders)、擒螨(Cheyletoidea)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地蜈蚣,專門捕食衣魚。

防治

由于毛衣魚的食性雜,隐蔽場所多,行動敏捷,因此防治起來困難較多。主要應集中做好以下幾點:

(1)摘好庫内外的環境衛生,清理腐爛潮濕的物品和翻掃不經常裸露的表面,從而減少毛衣魚的産卵栖息場所和産卵數量,降低蟲口數量。

(2)控制好庫内溫濕度。毛衣魚發育适宜溫度為22~28℃,濕度為75~95%。因此庫内溫濕度最好避開毛衣魚發育的最适溫濕度。

(3)在庫房的門窗周圍,檔案櫃架的腿周圍适當撒些粉狀殺蟲劑,如:百蟲靈等。液狀殺蟲劑也可以。這樣可以切斷毛衣魚活動和出入庫的路線,減少其危害面積和範圍。

(4)如果有必要可以放一些驅蟲藥。市面上的藥很多,也魚目混雜,因此要選擇可靠廠家的産品。

(5)大面積發生危害時,除了對檔案進行消毒處理外,還要進行空庫房消毒,這些工作可以請有經驗的專業人員進行操作。

總之對毛衣魚的防治關鍵在于防,将隐患消除,避免亡羊補牢。

藥用價值

藥材基源

為衣魚科動物衣魚和毛衣魚的全體。衣魚資源,全國各地均有分布。

采收和儲藏

衣魚為無變态昆蟲,老熟若蟲與成蟲徑難區别。一般以體長10-13mm、體呈灰白色,作為采收藥用蟲體的标準。用毛涮或毛筆将體刷至熱水中燙死,撈出晾幹,儲存于幹燥器皿中保存備用。

釋名:白魚、壁魚、蠹魚。

氣味:鹹、溫、無毒。

主治:

①小兒天吊(眼向上翻)。用衣魚幹十個、濕者五個,加乳汁研勻灌下。

②小兒疾。用衣魚七個、竹茹一把,加酒一升,煎成二合,溫服。此方名“白魚散”。

③目中浮翳。取書中衣魚末,點少許在翳上。一天點二次。

④小便不通。有衣魚、濃石亂發,等分為散。每服半匙,水送下。一天服三次,此方名“白魚散”。

歸經

膀胱;肝經

《本草求原》:"入小腸、膀胱、肝。"

主治

利尿,通淋,祛風,解毒。治淋病,小便不利,小兒驚痫,瘡疖,目翳。利尿通淋;祛風明目;解毒散結。主淋病;尿閉;中風口?;小狼驚痫;重舌;目翳;瘢痕疙瘩

①《本經》:"主婦人疝瘕,小便不利。小兒中風,項強背起,摩之。"

②《别錄》:"療淋,堕眙,塗瘡滅瘢。"

③《綱目》:"主小兒臍風撮口,客忤天吊,風痫,口歪,重舌,目翳、目眯,尿血,轉胞,小便不通。"

④《陸川本草》:"破積,解毒。治瘡疖。"

5.《綱目》:衣魚乃太陽經藥,故所主中風項強,驚癎、天吊,目翳,口?,淋閉,皆手足太陽經病也。

用量

1.内服:煎湯或入散劑。外用:研末調敷或點眼。

2.内服:煎湯或研末,5-10隻。外用:适量,研末撒、調敷或點眼。

選方

①治小便不利:滑石二分,亂發二分(燒),白魚二分。上三味,杵為散。飲服半錢匕,日三服。(《金匮要略》滑石白魚散)

②治小兒天吊,眼目搐上,并口手掣動:壁魚兒一十五枚(幹者十枚,濕者五枚)。以奶汁相和,研爛,更入奶汁,同灌入口。(《聖惠方》)

③治小兒撮口發噤:壁魚子,細研作末。每服少許,令兒吮之(《聖惠方》)

④治痫:衣中白魚七頭,竹茹一握。上二味,以酒一升,煎取二合,頓服之。(《救急方》)

⑤治小兒重舌:衣魚燒灰,敷舌上。(《千金翼方》)

⑥治瘢痕凸出:農白魚二七枚,鷹屎白一兩。上二味,末之,蜜和以敷,日三、五度。(《千金方》)

⑦治眼翳:書中白魚末,注少許于翳上。(《僧深集方》)

⑧治砂石、草木人目中不出:書中白魚和乳汁注目中。(《千金方》)

宜忌

①《日華子本草》:"畏芸草、莽草、莴苣。"

②《品彙精要》:"妊娠不可服。"

上一篇:坡峰嶺

下一篇:牛排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