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啃蠟

蝌蚪啃蠟

"可口可樂"的"曾用名"
蝌蚪啃蠟是"可口可樂"進入中國時最早的"曾用名"。1928年,可口可樂在天津裝瓶生産,不知哪位高人音譯了個"蝌蚪啃蠟"的中文名。[1]
  • 中文名:蝌蚪啃蠟
  • 外文名:
  • 别名:
  • 定位:"可口可樂"曾用名
  • 地點:天津
  • 時間:1928年

簡介

蝌蚪啃蠟是“可口可樂”進入中國時最早的“曾用名”。

1928年,可口可樂在天津裝瓶生産,不知哪位高人音譯了個“蝌蚪啃蠟”的中文名。大批廣告牌樹起後,可口可樂公司才發現蝌蚪啃不了蠟,這譯名倒是絕對的“味同嚼蠟”!公司決定重新登報征求新譯名,一個年輕的中國留英學生蔣彜的“可口可樂”最終中獎。這個譯名不但保留了英語發音,還開發了爽口喜慶的漢語意義,一直被認為是世界上譯得最好的名字之一。

來源

1927年,上海街頭悄然增加了一種飲料——“蝌蝌啃蠟”。名字還不是這種飲料最古怪的地方。它棕褐色的液體、甜中帶苦的味道,以及打開瓶蓋後充盈的氣泡,讓不少人感覺到既好奇又有趣。古怪的味道,加上古怪的名字,這種飲料的銷售情況自然很差。于是,在第二年,這家飲料公司公開登報,用350英鎊的獎金懸賞征求譯名。最終,身在英國的一位上海教授蔣彜擊敗了所有對手,拿走了獎金。而這家飲料公司也獲得了迄今為止被廣告界公認為翻譯得最好的品牌名——可口可樂。它不但保持了英文的音譯,還比英文更有寓意。更關鍵的一點是,無論書面還是口頭,都易于傳誦。 這是可口可樂步入中國市場的第一步。

然而,在22年後,随着美國大使館撤離,可口可樂也撤出了中國大陸市場。自此之後的30年内,大陸市場上再沒出現過這種喝起來有點像中藥的飲料。1979年,在中美建交之後的第三個星期,第一批可口可樂産品從香港經廣州運到了北京。可口可樂再度返回了中國大陸市場。如今,可口可樂融入了中國人的生活,同時也見證了中國融入世界的過程。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