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獾

蜜獾

食肉目鼬科動物
蜜獾(學名:Mellivoracapensis)是鼬科蜜獾屬下唯一一種動物,它們以“世界上最無所畏懼的動物”被收錄在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中數年之久。栖息于熱帶雨林和開闊草原地區,獨居或成對生活,多在黃昏和夜間活動,白天在地洞中休息。雜食性,以小型哺乳動物、鳥、爬蟲、螞蟻、腐肉、野果、漿果、堅果等為食,可捕食劇毒蛇,尤喜食蜂蜜。與響蜜具有典型互惠行為,常跟随善于發現蜂巢但不能搗毀蜂巢的響蜜?,用利爪搗毀蜂巢,分享蜂蜜,而其厚密粗糙的皮毛可以抵禦蜂群的攻擊。性兇猛,生存力強;具同類自殘現象,幼崽存活率僅50%。分布于非洲、西亞及南亞。正蜜獾屬于鼬科動物,它的體長大約在60~80厘米之間,分布在非洲、亞洲西南部、阿拉伯等地區,它喜歡居住在雨林、草原或者水邊,經常在黃昏時出來活動。蜜獾的胃口非常好,對各種食物幾乎來者不拒,包括小哺乳動物、鳥、螞蟻、漿果、堅果等等。[1]
    中文名:蜜獾 拉丁學名:Mellivora capensis 别名:平頭哥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綱:哺乳綱(Mammalia) 亞綱:真獸亞綱(Eutheria) 目:食肉目(Carnivora) 亞目:犬形亞目(Caniformia) 科:鼬科(Mustelidae)又名貂科 亞科:蜜獾亞科(Mellivorinae) 屬:蜜獾屬(Mellivora) 種:蜜獾M.capensis 亞種:13亞種 分布區域:非洲、西亞及南亞 分布:曾廣泛分布于澳大利亞,現僅見于塔斯馬尼亞省 性情:十分兇猛 體征:身體厚實,頭部寬闊,眼睛小 外文名:英文Honey Badger, Ratel法文Blaireau à miel, Ratel南非荷蘭文Ratel德文Honigdachs 命名者及年代:Schreber,1776 保護級别:無危(LC)IUCN标準 同義學名:Viverra capensis Schreber,1776

動物學史

蜜獾的種内分類尚未得到充分研究。Baryshnikov(2000)根據形态學研究和皮毛變異描述了來自中亞(土庫曼斯坦)的一個新亞種“Mellivoracapensisbuechneri”,并從該物種的整個範圍内識别出總共10個亞種。Wozencraft(2005年)報告了12個通過形态測量學和毛色變化而分化的亞種。尚未完成對該物種亞種的DNA調查,用形态測量學或毛皮顔色和圖案表示的亞種的有效性值得懷疑。種群内的毛皮圖案(白色條紋的長度和大小)和同一地理區域内不同地方的毛皮大小差異很大(例如,在卡拉哈裡地區,半幹旱環境和贊比西河谷之間)。此外,這些差異不一定與遺傳差異有關(C.Begg和K.Beggpers.obs.2006年)。盡管蜜獾在性别上存在顯著的二态性,雄性至少比雌性大三分之一,但數據通常也會因性别混為一談而産生偏差(Begg2001)。

形态特征

蜜獾是大型鼬科動物,體長60-70厘米,體重8-12千克。它們的大小因地理範圍而異,對非洲蜜獾的測量顯示它們比亞洲種群的個體略大。該物種表現出性别二态性,雄性比雌性大。來自卡拉哈裡沙漠地區個體的數據顯示,成年雄性比成年雌性大約三分之一。年長的成年雄性背部也有明顯的傷疤區域(它們被稱為“疤痕”),這可能是多處咬傷的結果。該物種的特點是身體粗壯,肩高約25厘米,頭骨大,眼睛小,頸部和肩部肌肉發達。雖然顔色因亞種而略有不同,但一般來說,身體的下半部分(腹側)是深黑色,上體是灰色或亮白色。較淺的顔色延伸到身體的整個長度,直到尾巴的底部。前足強壯而寬闊,有大爪子,可用于抓捕獵物和奔跑。相比之下,後足小,爪短。蜜獾的皮膚非常厚,松散,可以防止捕食者牢牢抓住它們,并使它們能夠輕松地扭動和咬住攻擊者。

栖息環境

栖息在各種不同的生态環境,包括熱帶和亞熱帶綠色森林、荊棘林、開闊林地、河岸森林或草原、幹旱草原、岩石山丘和沙漠。海拔高度從海平面到4,050米不等。它們通常不會生活在撒哈拉沙漠最幹燥的地區或地中海周圍的叢林生物群落中。該物種需要有洞穴、岩石裂縫或其他可以躲避的地方作為栖息場所。

生活習性

領地

在卡拉哈裡盆地南部地區,成年雄性蜜獾的平均栖息地為541平方公裡,而成年雌性蜜獾的平均栖息地較小,為126平方公裡。年輕的雄性(獨立但尚未性成熟)的家庭範圍平均為151平方公裡。這些家庭範圍不是唯一的,而是廣泛重疊的。成年雄性可能有重疊的家庭範圍,成年雌性也是如此。占主導地位的成年雄性的家庭範圍可能與多達13隻雌性的範圍重疊。年輕雄性的家庭範圍可能與成年雄性的家庭範圍完全重疊。盡管年輕雄性、成年雄性和成年雌性的家庭範圍重疊,但它們并不表現出很強的領地意識。

活動

蜜獾通常在非洲和亞洲的南部和西部出現。吉尼斯世界紀錄把它命名為“最大膽的動物”。這種動物表面看起來很可愛,實際上幾乎會攻擊所有東西,它很聰明能夠知道敵人的弱點。例如,當面對的是一個男人時,它會攻擊他的睾丸。它也是為數不多的使用工具的一種動物,例如用原木作為梯子。

蜜獾對本土範圍内毒蛇的蛇毒有很強的抵抗力,其他地域有待考證,是世界上少有的對蛇毒有抵抗力的動物之一。對待異類性格兇猛、好鬥。性格勇敢,堅毅,頑強。捕獵效率很高,與其它掠食動物不同的地方在于蜜獾總是不停的捕食以滿足自己不斷運動所消耗的能量,其他的掠食動物往往在捕食一次之後進行休息。一隻雄性蜜獾每小時能輕輕松松地奔跑9.6公裡,它的活動範圍超過200平方英裡甚至更大。

蜜獾經常在夜間捕食,白天躲在洞裡或者岩石縫裡睡覺。生活在非洲撒哈拉沙漠的蜜獾白天也覓食,善于挖洞,蜜獾有力的武器是它的爪子和牙齒,十分兇猛,幾乎什麼都不怕;非洲豹捉到它要用1小時才能将它制服,因為它的皮毛光滑韌性強,很難傷到體内,蜜獾有同類自殘現象,尤其對幼崽,隻有一半幼崽能長到成年。

共生

蜜獾最喜歡吃的是蜜蜂幼蟲。它與黑喉響蜜鴷(Indicatorindicator)結成了十分有趣的“夥伴”關系。響蜜鴷一見到蜜獾就會不停地鳴叫以吸引蜜獾的注意力,蜜獾循着響蜜鴷的叫聲跟着它走,同時也發出一系列的回應聲。響蜜鴷自己是破不開蜂窩的,蜜獾用其強壯有力的爪子扒開蜂窩吃蜜蜂幼蟲和蛹,而響蜜鴷亦可分享一餐佳肴。作為蜜獾的共生夥伴,聰明的響蜜鴷因蜜源向導而聞名。響蜜鴷呼喚蜜獾跟随着自己,把蜜獾帶到蜜蜂的巢。響蜜鴷依靠這位哺乳動物強壯的爪子擊破它先前發現的蜂巢。這種奇怪的夥伴關系還有待于科學的論證。因為采蜜人親眼目睹了這種合作,他們也很規律地跟從響蜜鴷的引導,在鳥兒飛來飛去的召喚下,人們被引導到幾公裡以外的蜂巢去。研究表明,響蜜鴷知道方圓250平方公裡内的每一個蜂巢的位置。采蜜人依靠響蜜鴷維持生活,每次總是留下一些蜂巢作為回報。

食性

蜜獾是機會主義的覓食者;食物的組成随着獵物豐度的季節性變化而變化。它們以肉食為主,經常以鳥卵、小型齧齒動物、蛇、鳥類和青蛙為食。雖然大部分食物都是肉食性的,但蜜獾也吃水果、根莖和鱗莖。蜂箱被捕食是因為蜜獾也喜歡吞噬裡面的蜜蜂幼蟲和蜂蜜。如果其他食物缺乏,它們會轉向腐肉作為食物來源。

研究發現,盡管雄性和雌性蜜獾的體型存在差異,但它們的覓食模式和覓食成功率卻非常相似。它們捕獲大小從2-2000克不等的獵物。蜜獾吃的獵物類型随季節變化,在小型哺乳動物豐度最高的季節(9-12月),小型哺乳動物占了大部分食物(80%)。在濕熱季節(1-4月),大型蛇類占飲食的很大一部分(58%)。總體而言,成年雄性蜜獾平均每天消耗1.3千克食物,而雌性平均每天消耗0.9千克食物。

蜜獾的獵物約有60種,從小昆蟲到小兔子,它們都能吃。已觀察到卡拉哈迪大羚羊國家公園(KgalagadiTransfrontier)的蜜獾捕食以下獵物:跳兔、高原沙鼠(Gerbilliscusbrantsii)、毛足沙鼠(Gerbilluruspaeba)、草原斑貓、南非狐、薮兔、筆尾獴、四帶紋鼠(Rhabdomyspumilio)、非洲艾虎、大耳狐、狐獴、哨旱台鼠(Paratomysbrantsii)、沙地象鼩(Elephantulusintufi)、短尾沙鼠(Desmodillusauricularis)、非洲侏儒鼠、袋南非囊鼠(Saccostomuscampestris)、沙漠鼠(ZelotomysMouleudassnios)、鼹鼠假盾蛇(Pseudaspiscana)、鼓腹咝蝰、黃金眼鏡蛇、砂膨蝰、普通飛行壁虎(Ptenopusgarrulous)、花條蛇屬、巨型地面壁虎(Chondrodactylusangulifer),卡拉哈裡樹石龍子(Trachylepisoccidentalis)、畢氏穴蝰、雙色羽吻蛇(Xenocalamusbicolorbicolor)、角壁虎(Chondrodactylusbibronii)、非洲岩蟒(Pythonnatalvelensis)、草原沙鬣蜥(Agamaaculeate),黑黃色沙蜥(Helioboluslugubris)、淡色歌鷹、黑鸨、那馬瓜沙雞、斑雕鸮、南方蟻鵖、倉鸮、普通鹌鹑、鱗額編織雀、群居織巢鳥、黃蠍、白蟻、青玉粗尾蠍、黑後目蠍(Opistophthalmuscarinatus),黑粗尾蠍、卡拉哈裡粗尾蠍(Parabuthuskalaharicus)、直翅目昆蟲和孤獨的蜂糸幼蟲(Parafideliafriesei)。還觀察到成年蜜獾吞噬蜜獾幼崽。

分布範圍

分布于阿爾及利亞、安哥拉、貝甯、博茨瓦納、布基納法索、布隆迪、喀麥隆、中非共和國、乍得、剛果(布)、剛果(金)、科特迪瓦、吉布提、赤道幾内亞、厄立特裡亞、埃斯瓦蒂尼、埃塞俄比亞、加蓬、岡比亞、加納、幾内亞、幾内亞比紹、印度、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約旦、哈薩克斯坦、肯尼亞、科威特、黎巴嫩、利比裡亞、馬拉維、馬裡、毛裡塔尼亞、摩洛哥、莫桑比克、納米比亞、尼泊爾、尼日爾、尼日利亞、阿曼、巴基斯坦、卡塔爾、盧旺達、沙特阿拉伯、塞内加爾、塞拉利昂、索馬裡、南非、蘇丹、坦桑尼亞、多哥、土庫曼斯坦、烏幹達、阿聯酋、烏茲别克斯坦、西撒哈拉、也門、贊比亞和津巴布韋。

繁殖方式

雄性蜜獾有很大的活動範圍并相互重疊,較小的家族可達13隻雌性。性行為涉及到一夫多妻制的交配系統,其中一隻雄性獾可以和多個雌性交配。雖然蜜獾通常過着孤獨的生活,一個雌蜜獾常常帶領一隻幼崽,完全依賴于母親撫育。雌蜜獾懷孕期50~70天,小蜜獾12~16個月後才能獨自生活,幼崽獨立前完全依賴于母親,生育間隔時間超過12個月。

雌性蜜獾要比雄性蜜獾小一些,它們為了覓食和哺育後代,活動範圍也超過50平方英裡。一隻母蜜獾每三五天就要叼着自己兩個月大的孩子,疾奔1英裡多去尋找新的洞穴。一旦幼獸能夠自己行走,母蜜獾和孩子就會分開在不同洞穴居住,以此來降低被捕食者發現的幾率和尋找更多的食物。

亞種分化

蜜獾(13亞種)

中文名稱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蜜獾埃塞俄比亞亞種

Mellivoracapensisabyssinica

Hollister,1910

2

蜜獾中亞亞種

Mellivoracapensisbuechneri

Baryshnikov,2000

3

蜜獾指名亞種

Mellivoracapensiscapensis

(Schreber,1776)

4

蜜獾乍得湖亞種

Mellivoracapensisconcisa

ThomasandWroughton,1907

5

蜜獾中非亞種

Mellivoracapensiscottoni

Lydekker,1906

6

蜜獾尼泊爾亞種

Mellivoracapensisinaurita

(Hodgson,1836)

7

蜜獾印度亞種

Mellivoracapensisindica

(Kerr,1792)

8

蜜獾白背亞種

Mellivoracapensisleuconota

Sclater,1867

9

蜜獾肯尼亞亞種

Mellivoracapensismaxwelli

Thomas,1923

10

蜜獾阿拉伯亞種

Mellivoracapensispumilio

Pocock,1946

11

蜜獾斑點亞種

Mellivoracapensissignata

Pocock,1909

12

蜜獾南非亞種

Mellivoracapensisvernayi

Roberts,1932

13

蜜獾波斯亞種

Mellivoracapensiswilsoni

Cheesman,1920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5年ver3.1——無危(LC)。

分布于博茨瓦納的蜜獾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附錄Ⅱ和附錄Ⅲ》(CITES)2019年Ⅲ級。

種群現狀

在紅色目錄中列為LC(無危物種),因為該物種分布範圍較廣,沒有明顯的生态危機(具有廣泛的栖息地和海拔寬容度,食物來源豐富)因此被列為“最不關心(LC)”。然而,明顯可識别的威脅正在運行,并且已知會導緻物種數量局部下降,在可獲得額外信息的情況下,物種可能需要列入更高類别的威脅等級。

上一篇:黑蛇

下一篇:飛燕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