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鳟魚

虹鳟魚

鲑科鲑屬動物
虹鳟魚,是鲑科太平洋鲑屬的一種冷水性塘養魚類。虹鳟是世界上廣泛養殖的重要冷水性魚。因成熟個體沿側線有一棕紅色縱紋,似彩虹,故名。原産于北美洲北部和太平洋西岸,主要生活在低溫淡水中,對養殖水域的水質要求較高。虹鳟是一種食用魚,被移入多個國家,但在一些地區成為了入侵物種。[1]
    中文名: 拉丁學名: 别名: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 綱:輻鳍魚綱 亞綱: 目:鲑形目 亞目:硬骨魚 科:鲑科 亞科: 族: 屬:鲑屬 亞屬: 種:虹鳟魚 亞種: 分布區域:北美洲太平洋沿岸,美國加州山澗中,喜栖于清澈無污染的冷水中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中文學名:虹鳟魚 中文别名:瀑布魚、七色魚

簡要介紹

出海型又名硬頭鳟,體大、淡藍色,也是遊釣魚。

虹鳟體重可達約2.8公斤(6磅),硬頭鳟(大型湖泊中的類型)可從約4.5公斤到超過此重量的一倍以上。另一虹鳟類型愛達荷州坎盧普斯虹鳟(Kamloops),可重13.6公斤以上。

虹鳟魚(rainbowtrout),譽為“水中人參”,屬鲑形目、鲑科。最大體長:120cm,栖息深度:0-5公尺,又稱瀑布魚、七色魚。

原産北美洲太平洋沿岸,美國加州山澗中,喜栖于清澈無污染的冷水中,以食魚蝦為主,為高寒魚類,隻能在20℃以下的水溫中生長。生存條件要求高,屬嬌貴魚種。魚身非常優美勻稱,在它身體的一側有一條清晰的彩虹樣的痕迹,這是它的名字“虹鳟魚”的來曆。

外形特征

虹鳟魚性成熟個體沿側線有1條呈紫紅色和桃紅色、寬而鮮紅的彩虹帶,直沿到尾鳍基部,在繁殖期尤為豔麗。似彩虹,故名。魚體呈紡錘狀,略側扁。有一脂鳍,體色美麗。體側有一條棕紅色縱帶,狀似彩虹。體型側扁,口較大,斜裂,端位。吻圓鈍,上颌有細齒。背鳍基部短,在背鳍之後還有一個小脂鳍。胸鳍中等,末端稍尖。腹鳍較小,遠離臀鳍。鱗小而圓。背部和頭頂部藍綠色、黃綠色和棕色,體側和腹部銀白色、白色和灰白色。頭部、體側、體背和鳍部不規則的分布着黑色小斑點。

生活習性

虹鳟魚為肉食性魚類。幼體階段以浮遊動物、底栖動物、水生昆蟲為主;成魚以魚類、甲殼類、貝類及陸生和水生昆蟲為食,也食水生植物葉子和種子。

生長繁殖

虹鳟雌魚3齡開始性成熟,雄魚為2齡。虹鳟魚雌雄異體,體外受精。虹鳟生長迅速、适應性強。産卵場在有石礫的河川或支流中,雌魚掘産卵坑,雄魚保護,卵沉性。每個産卵坑通常有受精卵800-1000粒,個體懷卵量10000-13000粒,分多次産出,已知同一個體有繁殖五次的例子。其雌雄魚的鑒别,外觀主要依據魚的頭部,頭大吻端尖者為雄魚,吻鈍而園者為雌魚。

分布區域

虹鳟魚在北美洲的山澗、河流中。加拿大、美國、墨

西哥的太平洋沿岸、日本、歐洲、大洋洲、南美洲、東亞地區部分水域以及哥倫比亞的河流裡均有分布。虹鳟為引進品種。全國的50多個虹鳟專業養殖場大多分布在北京、黑龍江、山東、山西、遼甯、吉林、陝西。

栖息環境

虹鳟魚喜栖息于清澈、水溫較低、溶氧較多、流量充沛的水域,虹鳟生活極限溫度0-30℃,适宜生活溫度為12-18℃,最适生長溫度16-18℃,低于7℃或高于20℃時,食欲減退,生長減慢,超過24℃攝食停止,以後逐漸衰弱而死亡。它對水中溶氧要求高。溶氧低于3毫克/升為緻死點,低于4.3毫克/升時出現“浮頭”開始死亡。溶氧低于5毫克/升時,呼吸頻率加快。

要使虹鳟處于良好的生長狀态,溶氧最好在6毫克/升以上,9毫克/升以上快速成長。最适水質為:生化需氧量小于是10毫克/升。氨氮值低于0.5毫克/升,pH值6.5-8。虹鳟有陸封型(終生在湖泊、河川中生活)和降海型(指入海生長的硬頭鳟)兩種。兩者的雜交子代可以入海。

漁業價值

原産于美國阿拉斯加地區的山川溪流中。1866年始移殖到美國東部、日本、歐洲、大洋洲、南美洲、東亞地區養殖并增殖。已成為世界上養殖範圍最廣的養殖名貴魚類。我國養殖的虹鳟最早是1959年4月自朝鮮贈送周恩來總理象征中朝友誼的8000顆受精卵開始,後在東北地區和華北地區逐漸推廣。加拿大、美國、墨西哥的太平洋沿岸部分水域以及哥倫比亞的河流裡都有分布。自1874年以來,已有86個國家和地區移植馴養。

1985年5月首次從甘肅瑪曲養殖場引進虹鳟魚種至青海省海晏縣哈達木泉養殖,獲成功。虹鳟魚系冷水性兇猛魚類,喜栖息于水質清澈、溶氧豐富的山川溪流中,以水生昆蟲及幼蟲、甲殼類、小魚蝦、蝌蚪和掉入水中的陸生昆蟲為食,在人工養殖條件下也能很好地攝食人工配給的顆粒飼料。虹鳟魚有很發達的胃,腸道短,幽門垂發達。遊泳迅速,适宜集約化養殖,單産很高。目前全國有50多個虹鳟專業養殖場,分布在北京、黑龍江、山東、山西、遼甯、吉林、陝西。

養殖介紹

養殖場的選擇

養殖池溏的水溫要求冬季在4℃以上,夏季不超過20℃,虹鳟周年可攝食生長。池溏應為流水池溏,水質清新,透明度大,含氧量充足,水中不含任何有毒、有害物質。

稚魚及當年魚的飼養

剛浮起的稚魚索餌能力差,不集群。開始投喂時需注意使餌料遍撒水面,待喂養兩周後,則可以把飼料撒到魚較多的地方。比較常用的稚魚開口餌料有雞蛋黃、牲畜的肝髒、鮮雜魚肉、水蚤幹或啤酒酵母等,當前多用人工飼料。投喂動物飼料須先将飼料弄細或剁成糊狀撒在池水上遊水面上,使魚攝取,也可将制成糊狀的飼料抹在細鐵絲網上,分挂池中,供魚攝食。後期稚魚漸大,投喂時可将幾種

飼料混合調成糊狀煮熟後,制成小顆粒狀,撒到水中。投喂配合飼料,前期粒徑為0.3毫米-0.5毫米,後期粒徑為1毫米以上。飼料中動物性蛋白量高于植物性蛋白量。随着稚魚的成長,可适當增加植物性蛋白含量,初期每天投喂次數需多些,日投6次-8次為宜,後期日投2次-4次。一般水溫10℃以上、稚魚體長13厘米以下時,幹飼料按魚體重的2%-7%投喂,鮮飼料則按2.5%-13%投喂。體長14厘米以上時,幹飼料按魚體重的0.5%-2.4%投喂,鮮飼料則按1.0%-4.9%投喂。

初期稚魚的放養密度為5000尾/平方米-10000尾/平方米。當稚魚體重達到1克左右(全長4厘米-5厘米)時,需要按個體大小不同分池飼養。2克左右的魚(全長5.5厘米)放養密度為1200尾/平方米-1500尾/平方米。5個月以後,魚體重在20克-30克的個體,放養密度為500尾/平方米-100尾/平方米。

三倍體

三倍體虹鳟魚是四倍體虹鳟魚和普通二倍體虹鳟魚雜交産生的全雌性虹鳟魚。具有生長周期短,成本低,肉質好的特點。虹鳟魚養殖采用的是一種高密度流水養魚方式,科技含量高,從目前虹鳟魚養殖技術水平上看,需要三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完成一個商品魚生産周期,生産周期較長,投入較高,要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就必須改良品種,提高虹鳟魚生長速度,縮短生産周期,盡而降低成本。

根據國内外養殖虹鳟魚最新動态,如果采用全雌三倍體技術則可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采用該項技術,具有以下突出優點:其一,采用全雌三倍體虹鳟魚進行養殖,可提高虹鳟魚成活率10%,可提高生長速度10-20%。其二,采用該技術可避開因性腺發育而對飼料的過多消耗,降低養殖成本5%以上,可提高經濟效益15%一20%。

經濟利用

虹鳟肉多,刺軟,少腥味,為高級食用魚。由于幼魚肉嫩味美、生産周期短,國際上的商品規格大都為150-300克。日本等國常以油炸醬漬虹鳟魚塊、生魚片、醬漬酥魚、鹽漬魚子等作為宴客佳肴。0.5千克以上的成魚在歐、美各國多制成熏魚出售。中國目前的商品魚規格大緻為0.5千克左右,以鮮銷為主,也有少量冷凍品。在歐、美各國,虹鳟又是遊釣的主要對象之一。

種苗管理

水質的要求

1、溫度:這是重要條件,四季水溫最好在12-18℃,夏季最高水溫不能超過24℃。

2、溶氧:水中溶氧應在7mg/L以上,最低時一般不能低于5mg/L。

3、水流流量:要求有較大的流量,流量大,養殖規模大,産量也高。一般每秒1升水的流量,具有100-200公斤的生産能力。

4、要求水質清潔,無污染,不含泥沙。

餌料的要求

1、虹鳟魚對蛋白質的需求量為40%-45%,要求餌料營養全面,粗蛋白含量幼魚在45%左右,成魚不低于40%,餌料中要有較高的脂肪含量,還應注意添加礦物質和維生素。

2、餌料可就地取材,利用小魚、小蝦、動物内髒、豬血、蠶蛹、蚯蚓等動物性原料與豆餅、麥粉、玉米、糠麸、蔬菜等在不同階段按不同比例混合加工成顆粒餌料進行投喂。如苗種階段動物餌料可占60%左右,成魚50%左右,親魚40%左右。

3、餌料一定要新鮮。嚴禁使用黴變的餌料。

日常管理

1、投喂:成魚每日投喂2次,上午9時和下午15時,苗種每天可增喂1-2次。日投餌量以魚體重計,幼魚約占3%-4%,成魚1%-2%。

2、篩魚:虹鳟經一段時間飼養,個體大小會出現差異,要定期篩選,保持每個魚池中的魚大小基本一緻。

3、加強魚病防治工作,發現病魚要立即采取治療措施,死魚要及時剔出。

4、當出現缺氧時要采取增氧措施,以免魚類窒息死亡。

養殖技術

虹鳟(Oncorhynchusmikiss)是屬于鲑科的一種冷水性魚類,是目前最廣泛的世界性養殖魚類之一。由于虹鳟最适合進行人工集約化養殖,具有高産、高效、市場廣闊等特點,所以虹鳟魚養殖發展迅速,養殖面積範圍及産量在逐年增長。

飼養成魚是我們的生産目的,一般飼養成魚是用滿1齡的魚做為魚種開始飼養,也有的是從當年魚開始一直養到食用魚出池,各地可根據條件來決定。

1.放養密度,要想獲得高産,必須放足量的魚種,通常在一年的生長期中,年生産量約為放養量的3.5-5倍,在允許的條件下,放養量和生産量成正比,所以,要實現預定年産量,放養量必須達到生産目标的20-30%。

2.飼料、飼養成魚的飼料主要有,進口魚粉、國産魚粉、肉骨粉、肉粉、血粉、酵母粉、啤酒酵母、豆餅、大豆、豆粕、麥麸皮、玉米面、面粉下腳、另外添加維生素和礦物質、魚油、豆油等。飼料中粗蛋白含量43%左右,粗脂肪13%左右,粗灰分6-12%,粗纖維2-5%,無氮浸出物20-25%,碳水化合物20-30%,磷0.8%以上,鈣0.2-0.25%,鎂0.1%,氯化鈉1-2%,飼料中的代謝能應大于300千卡/100克。

飼料原料一定要保證質量,發黴、變質的飼料堅決不用。

3.管理

(1)水的管理與控制,養鳟用水要求清潔無污染,注水率在10-15之間,養成魚最佳生長溫度是12-18℃,常年水溫最好不低于10℃,最高不超過22℃,水中溶解氧要在9㎎/L以上為好,池水最低溶氧不應低于5㎎/L。

(2)增氧,在有限水量下要獲得盡可能大的産量,就需進行增氧,增氧措施有二種,一種是注入水的自然落差,跌水增氧。另一種方法是用增氧機來增氧,使用的增氧機有漿葉式、YL葉輪式、渦輪式、噴水式、水車式等。

(3)篩選,同一池魚,在成長中出現明顯差異,這是一種普遍現象,如能通過及時篩選将夠商品規格的魚及時出售或單獨放養,這樣有利于小規格魚的生長。篩選成魚可用與魚池等寬的橫攔篩選器篩選。

(4)投料,采用手撒的方法,大規模生産廠家,用自動投餌器。投餌次數一般為每天兩次。投餌要定量,防止魚吃得過飽,一般達到八成飽即可,觀察魚搶食減弱,部分魚離群遊走時,即可停止投餌,投餌數量參照表1,投餌要均勻,盡量使魚都能吃到足夠的飼料,要注意減少飼料的浪費。

(5)魚病防治,魚病應以預防為主,如果在魚感染疾病前采取了有效的預防措施,即可杜絕或減少魚病發生,降低損失,當發現了魚病後,就難免造成一定的損失,所以對魚病應及早發現,及時治療。

我國虹鳟常見魚病的種類有:病毒性疾病、IPN、IHN、VHS。細菌性疾病有疖瘡病、弧菌病、鰓病、腎髒病、腸道疾病等。黴菌引起的魚病主要是水黴病。寄生蟲引起的疾病有:白點病、小瓜蟲、三代蟲、鈎頭蟲、魚虱症等。還有營養性的,肝脂肪變性病,維生素缺乏症。

治療魚病的方法采用内服藥:即将藥物拌入飼料中,制成藥料投喂和外用消毒藥:即止水、半流水、或洗浴消毒等方法。

較普遍使用的藥物有:呋喃唑酮、氯黴素、磺胺類藥物拌藥餌或藥浴。拌藥餌,用按呋喃劑每公斤飼料中加0.1g,氯黴素按公斤魚體重加25-50㎎。藥浴消毒,孔雀石綠2ppm,止水消毒40分鐘,硫酸銅1/2000濃度洗浴30秒。福爾馬林1/4000洗溶60分鐘,敵百蟲50ppm40分鐘。在制作藥餌和進行消毒時,要特别仔細,藥量不夠不起作用,用藥過量易會造成死魚危險,所以在稱量時一定要準确,并嚴格按說明添加,在用消毒劑時,水的體積一定要量準确,時間掌握好,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營養價值

1、虹鳟魚不耐任何污染,必須在清澈透明的冷水中飼養,養殖産品幹淨衛生,肉味鮮濃,口感嫩活。

2、肉裡無刺,便于食用,宜老宜幼,易于消化。

3、維生素D、鐵元素的含量遠高于其他食品。

4、高度不飽和脂肪酸特别是22炭6烯酸和20炭5烯酸含量非常高,前者具有助腦發育成長,活化腦細胞,延緩腦老化的功效,後者具有降低血脂,防止動脈硬化,心肌梗塞和腦中風的功效。

5、魚腦富有含磷蛋白,可促進腦的發育。

6、魚皮富含蛋白質,具有美容和強健筋骨的功效。

7、鐵元素是肌體造血的必須物質,對保持内髒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8、虹鳟魚卵,粒大如黃豆,富含高度不飽和脂肪酸和卵蛋白,是享譽世界的高檔營養食品。

虹鳟魚是對身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的高極保健營養食品。近些年來從美國、日本、加拿大等國進口的所謂深海魚油,實際就是從鲑鳟魚提取出的鲑魚油,因富含22碳6烯酸和20碳5烯酸這二種高度不飽和脂肪酸而極具營養價值,其功能主要是營養心、腦血管系統。鲑鳟魚類這二種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遠遠高于其它淡水魚類,如每100克虹鳟魚肉中這二種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分别為983毫克和247毫克。這是鲑鳟魚類營養價值的最重要的體現。

上一篇:鳜魚

下一篇:安南龜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