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城縣

虞城縣

河南省商丘市下轄縣
虞城縣位于河南省東部,黃河故道南岸,豫、魯、皖三省交界處。總面積1558平方公裡,耕地面積138萬畝,總人口108萬。區位優越,西距商丘市20公裡,距省會鄭州230公裡,東距蘇北重鎮徐州120公裡,北距北京700公裡,東南距南京400公裡,距上海700公裡,南達深圳1400公裡。是内陸走向沿海,沿海伸進内陸的橋頭堡。本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4°C,年降水量為726.5毫米,無霜期271天。區内已形成以腸衣、汽車配件、機械制造等為主體的工業生産體系;主要土特産有總統粉皮、豆腐幹、山羊闆皮、安哥拉兔毛等。旅遊景點有木蘭祠、伊尹墓、商均墓、金樓白蓮教等。
    中文名:虞城縣 外文名:Yucheng 别名: 别稱:虞 所屬地區:中國,河南省 地理位置:位于河南省東部,和山東、安徽二省相鄰,屬商丘市。 著名景點:木蘭祠,伊尹墓,商均墓,金樓白蓮教等 地方特産:總統粉皮,豆腐幹,山羊闆皮,安哥拉兔毛 知名産業:棉花加工 電話區碼:0370 郵編區碼:476300 行政類别:縣 地方方言:中原官話-商丘話 車牌代碼:豫N 火車站:虞城縣站、商丘站等

基本概況

 虞城是巾帼英雄花木蘭的故鄉,有着三千多年的曆史。在世界掀起木蘭文化熱的今天,木蘭故裡—虞城已成為中外客商旅遊和投資的熱點。著名的曆史古迹有花木蘭祠、杜康造酒發祥地、伊尹墓、倉颉墓等。

河南省虞城縣地處中華民族發祥地的中原腹地,建縣已有1400餘年。這裡自古人才輩出,中國曆史上第一位奴仆出身的宰相、最早發明湯藥的伊尹,号稱字聖的造字鼻祖倉颉,最早發明秫酒的造酒鼻祖杜康,巾帼英雄花木蘭等,都赫然寫在虞城的史冊上。

虞城現有人口108萬,總面積1558平方公裡。境内地勢平坦,氣候宜人,自然資源豐富,常年平均氣溫14℃,年日照率53%,年平均無霜期216天,是一天充滿希望和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熱土。

虞城縣交通便利,隴海鐵路、310國道、連霍高速公路、324、325、326省道橫穿東西,京九鐵路、商菏、商毫高速、203省道縱貫南北,105國道在縣西擦邊而過。縣鄉公路四通八達,行政村通油路已達100%。

虞城縣基礎設施完善,有11萬伏變電站3座,3.5萬伏變電站13座,全縣程控電話容量10萬門,移動通訊達到無縫隙覆蓋。工業園緊靠203、324省道,北距310國道8公裡,南距連霍高速公路9公裡,是投資興業的理想寶地。

虞城縣地處黃淮海平原中部,總面積1558平方公裡,耕地面積138萬畝,總人口108萬。虞城縣是國家商品糧基地縣、優質棉基地縣、優質紅富士蘋果基地、優質無籽西瓜基地、瘦肉型生豬生産基地。全縣糧食面積110萬畝,棉花面積30萬畝。

果園面積36萬畝。在1999年昆明世博會上,“虞國花木蘭”牌紅富士蘋果獲蘋果類唯一大獎,“虞國花木蘭”牌酥梨、紅桃獲銅獎。在中國首屆上海綠色食品博覽會上,虞城紅富士蘋果獲最佳銷售獎,科迪集團乳制品、速凍食品獲最暢銷食品獎。

蔬菜面積26萬畝。山藥為清朝貢品,被譽為“綠色食品”。煙葉、大蔥、西瓜、花生等經濟作物也已形成規模。森林覆蓋率21%。豐富的農副産品資源,使虞城的畜牧養殖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全縣大牲畜存欄30萬頭,生豬存欄56萬頭,山綿羊90萬隻,我縣被省畜牧局評為畜牧大縣。

城市名片

虞城縣發揮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優勢,加快勞動力密集型企業的發展。是全國最大的腸衣生産和出口基地之一,産品遠銷日本、美國、西歐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羊腸衣生産和出口量均占全國的三分之一。

這裡還是全國最大的鋼卷尺生産基地之一,固定資産千萬元以上的3家,固定組裝戶300多戶,年産鋼卷尺1.5億個,産品銷往全國各地以及俄羅斯、韓國、緬甸、瑞士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豬毛加工業已成規模,從事豬毛加工業人數達2萬多人。

還有張集鎮豫騰獸藥廠、界溝鎮的篩闆加工、杜集鎮的鐵業加工等,在全國都擁有相當大的市場份額,還湧現出了30多個各具特色的專業村。賈寨豆腐幹、界溝粉皮、劉店粉條等一批名優土特産采取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加工而成,以其獨特的風味享譽海内外。

中國木蘭之鄉 

中國古虞文明發祥地 

中國鋼卷尺城 

中國平原綠化先進縣

中國速凍食品名城 

中原石油化工基地 

中國規模産業園區示範區 

中原棉紡織基地 

國家東引西進橋頭堡 

中國紅富士蘋果之鄉 

中國酥梨之鄉    

國家商品糧基地縣 

中國烹饪文化發祥地 

中國文字發祥地 

行政區劃

虞城縣轄10個鎮、16個鄉:城關鎮、界溝鎮、營郭鎮、杜集鎮、谷熟鎮、大楊集鎮、賈寨鎮、利民鎮、張集鎮、站集鎮、黃冢鄉、沙集鄉、店集鄉、聞集鄉、芒種橋鄉、劉店鄉、大候鄉、城郊鄉、鄭集鄉、李老家鄉、稍崗鄉、鎮裡固鄉、古王集鄉、劉集鄉、喬集鄉、田廟鄉。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自然條件

虞城區位優越,十縣通衢,投資環境優良。境内隴海鐵路、310國道,連霍高速公路、豫36公路、豫04公路橫穿東西,京九鐵路、商亳高速公路、 105國道、豫203公路縱貫南北。京九鐵路在虞城縣境内建有虞城、李新集、木蘭、伊尹四個火車站。

西距商丘僅20公裡、鄭州220公裡,東距徐州120 公裡,北到北京700公裡,南到深圳1400公裡,東南到南京400公裡、到上海700公裡,區位和交通優勢得天獨厚。國道、省道以上幹線公路200多公裡,縣、鄉村公路1100多公裡,已實現了行政村通油路。

縣内建有11萬伏變電站3座,3.5萬伏變電站12座,年供電能力6億千瓦時。程控電話裝機總容量已達9萬門,移動通信和無線尋呼實現系統實現了無縫覆蓋,可通達世界各地。開通了因特網、寬帶網,有線電視已進入鄉村。

城區規劃面積15 平方公裡,功能齊全,設施完善。工業園以其優越的區位吸引着廣大客商,2002年初被省政府命名為"河南省東西部合作示範區"。縣城區内文化、衛生、金融、保險、賓館、餐飲等各種服務設施齊全,因距商丘僅20公裡,有4條交通幹線相連,還可方便利用商丘市的各種服務設施。

旅遊景區

虞城縣燦爛的文化為虞城留下了豐富的旅遊資源,諸多曆史名人如司馬相如、高适、李白、蘇轼等都曾來虞城遊覽,留下許多脍炙人口的詩篇。悠久而輝煌的曆史在這裡留下了衆多文物古迹,現存黃河故道長堤在境内綿延近百裡,春天鳥語花香,秋季碩果累累,地上果木蔥郁,水中蓮魚肥碩,更有田廟萬畝梨花開似雪,張集萬畝果園紅似火,整個原野一片欣欣向榮的人景象。 

木蘭祠

木蘭祠位于虞城縣城南 35 公裡營廓鎮大周莊村,距虞城縣城35公裡,距京九鐵路木蘭站2.5公裡。該祠始建于唐代,金、元、清各代曾重修。木蘭祠曾占地萬餘平方米,有大門、大殿、獻殿、後樓和配房等。

大殿内有英姿飒爽的花木蘭戎裝立像和記載花木蘭代父從軍、征戰疆場、凱旋而歸的雕塑和組畫。  

商均墓

商均墓位于虞城縣利民鎮西南商均墓村後。即今虞城縣城北12.5公裡的利民鎮楊莊村西南,墓冢殘高4米,周長110米,面積960平方米。墓周古木參天,并有守林人看護。墓前原有祠宇,後廢。對此,《漢書》、《括地志》及《虞城縣志》均有相關記載。商均墓據《虞城縣志》雲:“舜帝子商均墓,位于城西南三裡許……舊有祠宇一所,後廢。” 

伊尹祠

伊尹祠位于虞城縣谷熟鎮南三公裡處,即虞城縣店集鄉魏堌堆村。前建祠堂,後為墓園,距祠堂門前南100米建有花戲樓,祠堂面向南,花戲樓面向北。墓冢高3米、周長50米,周圍一片古柏環繞。

古柏距今已有1400多年曆史,最大的直徑3米多。這些古柏傳聞是唐朝開國大将軍程咬金為紀念魏征所誤植。 

每年農曆二月初二、九月初九魏堌堆村都有古會,逢古會之日,臨近的商丘,安徽、山東、江蘇的鄉民紛紛來踏墓拜祭。

農業發展

虞城縣強力推進農業産業化進程,逐步向名優産品規模化、商品生産基地化、科技服務網絡化、社會服務系列化、農村經濟現代化方向發展。縣委、縣政府提出"優化農業"發展戰略,圍繞農業産業化經營做活農村經濟發展這篇大文章。

為了強力推進農業産業化建設,2000年初縣委、縣政府引導幹部走出機關,帶領農民奔小康,幹給農民看,帶着農民幹。圍繞農村産業結構調整大搞高效農業示範開發,成立農業綜合開發公司27個,充分發揮農副産品資源豐富的優勢和區位優勢,機關幹部示範帶動搞營銷,形成千軍萬馬出虞城,風風火火闖市場的局面。

同時,強力扶植龍頭企業,增強其帶動能力,形成"舞動龍頭闖天下,龍頭連着千萬家"的農村産業化發展新格局。省、市領導曾多次親臨虞城考察并予以贊揚,《河南日報》在頭版頭條位置介紹了虞城縣、鄉機關幹部領辦高效示範園建設和農業結構調整的經驗,河南省委主要領導号召在全省推廣虞城經驗。

農業産業化為全縣農村經濟發展開創了新天地,已形成"三線""八園""十基地"産業化經營的新格局,現在虞城縣是國家科技進步先進縣、商品糧基地縣、優質棉基地縣、優質紅富士蘋果基地、優質無籽西瓜基地、瘦肉型生豬生産基地。

全縣糧食面積110萬畝,年産糧食6億公斤。棉花面積30萬畝,年産優質棉45.5萬擔。果園面積30餘萬畝,年産優質果2億公斤。在中國1999昆明世博會中,"虞國花木蘭牌"紅富士蘋果獲得蘋果類大獎,"虞國花木蘭牌"酥梨、"虞國花木蘭牌"紅桃獲得銅獎。蔬菜面積26萬畝,年産蔬菜1.2億公斤。蘆荟、山藥、煙草、西瓜、大蔥等已形成規模。

森林覆蓋率21%,被評為全國首批平原綠化達标縣。養殖專業戶1萬多戶,肉、禽蛋、奶産量分别為9萬噸、1.8萬噸、0.8萬噸。為提升農業的科技含量和品位,虞城還強力實施無公害農業、有機農業和标準化生産,成為"河南省首家無公害水果标準化示範基地縣"。

現有國家級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1家,省級1家,市級5家,縣級16家。全縣已形成了一路一景、一鄉一品、一村一業的特色産業群,集種植、觀光于一體的高效農業格局已經形成。

經濟概況

 民營工業發展勢頭強勁。虞城縣發揮農副産品資源豐富的優勢,加快農副産品加工業的發展,現已有農副産品加工企業500多家,其中科迪集團是國家級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具有5萬噸罐頭、5萬噸方便面、5萬噸速凍食品、10萬噸鮮奶加工生産能力。

縣裡以此為龍頭,實施奶業工程,現已有優質高産奶牛 6000多頭。商丘市木蘭棉紡織有限公司、虞城縣新世紀實業公司、萬新公司等一批企業集團迅速發展壯大,其中有8家企業成為創彙企業,産品遠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

虞城縣民營經濟發展迅速。科迪食品集團、木蘭紡織有限責任公司、木蘭食品公司等農副産品加工企業聞名全國。鋼卷尺産量占全國總産量的70%以上;腸衣出口占全國的三分之一;棉花加工業100多家,年加工棉花150萬擔。篩闆生産和豬毛加工等都在全國占有一定地位。虞城縣投資環境十分優越,虞城縣連續三年被評為商丘市軟環境建設第一名,是省軟環境建設先進縣,省綜合治理先進縣。

為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減少行政審批事項,成立了行政服務中心,一條龍辦公,一個窗口對外。對較大的投資項目,由縣領導專門為企業服務。目前,已有香港、台灣、上海、浙江、江蘇、廣東等數十家客商在我縣投資興業。虞城縣北部黃河故道沙荒地及南岸背河窪地極縣開發潛力;豐富的農副産品資源為以農副産品為原料的加工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充足的勞動力為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廉價的勞動力;便利的交通條件為商品流通提供了快捷的通道。

文化資源

燦爛的文化為虞城留下了豐富的旅遊資源,諸多曆史名人如司馬相如、高适、李白、蘇轼等都曾來虞城遊覽,留下許多脍炙人口的詩篇。悠久而輝煌的曆史在這裡留下了衆多文物古迹,著名的有杜康造酒發祥地、魏征墓、倉颉墓、伊尹墓等,現已成為十分壯觀的旅遊景點,距京九鐵路木蘭站僅2公裡的木蘭祠更是名揚海内外。

2000年5月,國家郵政總局在商丘隆重舉辦了《木蘭從軍》系列郵票首發式,2007年5月被中國民協授予“中國木蘭之鄉”稱号,并批準挂牌成立“中國木蘭文化研究中心”,11月30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了授牌儀式及新聞發布會;2008年6月“木蘭傳說”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2008年9月,河南省“中國民間文化之鄉”建設縣市長論壇在虞城縣召開;2009年9月22日與星光國際傳媒集團、北大星光集團聯合舉辦的“花木蘭”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由省婦聯、省旅遊局、商丘市政府聯合主辦,虞城縣政府承辦的第五屆國際木蘭文化節于2009年10月26日舉行。

花木蘭祠已收入《中國名勝詞典》,成為全國聞名的旅遊景點。現存黃河故道長堤在境内綿延近百裡,春天鳥語花香,秋季碩果累累,地上果木蔥郁,水中蓮魚肥碩,更有田廟萬畝梨花開似雪,張集萬畝果園紅似火,與縣内的觀賞農業聯為一體,構築而成生态旅遊的新格局。

虞城熱忱歡迎國内外投資者來虞城投資興業,這裡正努力營造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安全穩定的治安環境、規範有序的市場環境、公正嚴明的法制環境和團結鼓勁的輿論環境,已形成講求商業道德、誠實守信、公平競争的發展氛圍。為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減少行政審批事項和工作環節,在全市率先成立企業發展服務中心,實行一條龍服務,項目辦理手續由企業發展服務中心一個部門承辦到底。

對外來投資者的企業注冊登記和生産經營環境實行領導責任制;對投資企業建設,實行全方位服務。企業開工投産後,實行經常化服務。來虞城參與投資的管理人員及一切随員,可免費辦理入戶手續。外來投資者,無論興辦哪種形式的企業,都依法享有充分的經營自主權。

目前,虞城縣有待投資的主要項目有:花木蘭風景區、工業園區道路、水廠等基礎設施建設;紡織、服務、箱包、電子組裝等勞動密集型産業;蘋果、山藥、糧食、棉花、蘆荟、肉類等農副産品加工業;高效農業開發、黃河故道開發等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虞城得天時而占地利,享政通而悅人和,成為一片資源豐富、商機無限、充滿希望的熱土。

産業集聚區

 作為河南省第一批審批的三個縣級工業集聚區之一,虞城縣産業集聚區成立以來,從建園初的12家食品加工、鋼卷尺加工類企業,發展到目前的88家進園企業,建設标準化廠房 26.6萬平方米,累計完成項目投資36.2億元,單位規劃面積固定資産投資3.45億元/平方公裡,從業人員達6500餘人。

瞄準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加強産業承接轉移,一批關聯性強、産業鍊長、成長性好、附加值高的項目紛紛落地,形成了五金電子業、紡織服裝加工業、食品加工業三大主導産業集群。該集聚區現有限額以上規模企業51家,高新技術企業2家,出口創彙企業12家,年出口創彙2000萬美元以上。

2009年園區工業總産值達到70億元、工業增加值21億元;實現高新技術産值28億元、利稅總額3.5億元。實現銷售收入31億元,其中五金電子業、紡織服裝加工業、食品加工業三大主導産業主營業務收入占全部營業收入的90%以上,年創利稅2.6億元。

名人

少康

據《左傳》、《竹書紀年》記載,夏朝帝王相被叛臣有窮國後羿殺害,懷有身孕的王後情急之下從宮牆狗洞中鑽出逃到娘家有仍氏,生下了少康。這件事被寒浞知道後派人追殺,少康逃到有虞氏(虞城縣利民鎮),虞國國王虞思讓他做了虞國管理膳食的庖正,少康在有虞發明秫酒,有“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之詩句。

不久虞思又賜他軍隊、田地,并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少康聯絡夏朝舊部,經過二十年的努力,最終推翻了殘暴的寒浞父子統治,恢複了滅亡近半個世紀的夏王朝統治,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少康中興。”少康在中國曆史上是一個像哈姆雷特一樣的人,結果卻很美好。

花木蘭

花木蘭,中國古代女英雄,忠孝節義,以替父從軍擊敗北方入侵民族聞名天下,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将軍”,設祠紀念,影響深遠到全世界。花木蘭受中國人尊敬,其事迹被多種文藝作品所表現,電影、電視劇,歌舞豫劇等。

王堯臣

王堯臣(1002—1058)北宋名臣、文臣,宋仁宗天聖五年(1027)丁卯科狀元。王堯臣以文學進,典内外制十餘年,其為文文辭溫麗,有《崇文總目》三十卷。工詩詞,擅書,以文學名。仁宗時期著名詩人、詞人、文學家、書法家。累官至參知政事。卒,追贈尚書左仆射,谥文安。元豐三年(1080),王堯臣被加贈太師,中書令,改谥文忠。

相關資訊

田廟鄉結合梨園文化,形成“賞鮮花小院、遊文化梨園”的特色品牌;喬集鄉劉樓村雜技文化村,被省評為特色文化村,被市評為美麗庭院示範村;城郊鄉郭土樓村、大侯鄉任樓村被國家九部委認定為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店集鄉惠樓村、張集鎮林堂村、鄭集鄉褚莊村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李老家鄉劉莊村被農業農村部命名為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河南省共有8個村,商丘僅此1個。

“中華湯藥、烹饪鼻祖伊尹,在虞城縣以‘五味調和’為核心精神創造了中華民族悠久的飲食文化和傳統,借烹饪之事言治國之道,這是不争的史實。加上科迪集團強力帶動,虞城縣被評為‘全國食品工業百強縣’,實至名歸。”日前,虞城縣伊尹傳說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畢道亮,得知虞城縣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評審認定為“全國食品工業百強縣”的消息時,高興地說。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