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斑頸槽蛇

虎斑頸槽蛇

遊蛇科頸槽蛇屬動物
虎斑頸槽蛇(虎斑遊蛇)Rhabdophis tigrina,遊蛇科,頸槽蛇屬。俗稱為野雞脖子等。[1]體長約0.8米左右。體重一般為200~400克。頸背有一明顯頸槽,枕兩側有一對粗大的黑色斑塊。背面翠綠色或草綠色,有方形黑斑,頸部及其後一段距離的黑斑之間為鮮紅色;腹面為淡黃綠色。下唇和頸側為白色。體背面翠綠色或草綠色,體前段兩側有粗大的黑色與桔紅色斑塊相間排列,枕部兩側有一對粗大的黑色“八”形斑。虎斑頸槽蛇是我國學術界廣泛争議的一種蛇類,由于性格溫順,很多學者都認為它是無毒性的蛇類。其實它是毒蛇(過敏體質有中毒死亡先例,在日本被歸為毒蛇)但性格溫順。比較适合做初級寵物毒蛇飼養。
    中文名: 拉丁學名:Rhabdophis tigrina 别名: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 綱:爬行綱 亞綱: 目:有鱗目 亞目: 科:遊蛇科 亞科: 族: 屬:頸槽蛇屬 亞屬: 種:虎斑頸槽蛇 亞種: 分布區域:日本,朝鮮,俄羅斯,中國大陸,台灣島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中文學名:虎斑頸槽蛇 中文别名:虎斑遊蛇 分布:日本,朝鮮,俄羅斯

簡介

形态特征

頭背綠色,上唇鱗後綠黑色,下唇鱗黃白色,眼下第4、5枚上唇鱗間有一條黑紋,眼後亦有一條黑紋斜達口角,體背面主要為翠綠或草綠色,前段兩側黑色與桔紅色斑塊相間,頸部正中有一較明顯的頸溝,枕部兩側有較大八字形黑班,間以紅色;體後段桔紅斑不顯,隻有黑斑;腹面黃綠色,腹鱗遊離,綠色較淺。形态特征:上唇鱗7,2-2-3式,少數為8,2(3)-3(2)-3式;頰鱗1;眼前鱗2,眼後鱗3(4);颞鱗1+2,少數2+2或1+1;背鱗全部起棱或僅最外行平滑,19-19-17(15)行;腹鱗146~172;尾下鱗49~75對;肛鱗兩分。雌體洩殖孔背面鱗片起棱特别顯著,蛇體全長765+180mm。

鑒别特征

體形中等,全長800毫米左右。背面翠綠色或草綠色,軀幹前兩側有粗大的黑色斑塊。頸部及其後一段距離的黑斑之間為鮮紅色;腹面淡黃綠色。頸背正中有一明顯淺槽,沿頂鱗後脊兩側有12對頸腺。

地理分布

虎斑頸槽蛇大陸亞種,是中國數量較多、分布最廣的蛇類之一,除新疆、青海、台灣、廣東、海南外,全國均有分布。

生态習性

生活于山區、丘陵及平原,常出沒于玉米地、路邊、菜園地、水溝邊及近水、潮濕多草處,也有隐伏于林内草叢中,或活動于山坡草地墳堆中;白天出來活動,行動極快,受驚發怒時,能昂首舉頸,或作“乙”狀彎曲,膨扁頸部;主要吃蛙、蝌蚪、蟾蜍,有時也捕食鼠類,偶而也吃魚、鳥、昆蟲等;6~8月産卵,一次産10枚左右,多者達30餘枚,卵徑為21~36×11~15mm,孵化期40~50天。

過去認為該蛇為無毒蛇,自從日本發現該蛇咬傷引起腦出血的病例後引起重視,在日本已生産出抗虎斑頸槽蛇毒血清。

藥用價值及現狀

藥用價值

中醫入藥,具有解毒止痛,祛風除濕之功效。主治骨結核、骨質增生和風濕等症。據有關報道,該蛇對治療胃癌、食道癌和乳腺癌等也有一定的療效。

現狀

近年由于北方大面積幹旱和人工攔水蓄水,水源污染嚴重,河床鋪設水泥闆材改造,平原地區填埋河湖造地進行房地産開發,數量大為減少。

上一篇:紫苜蓿

下一篇:蜉蝣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