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山

藏山

中國風景區
藏山(cang shan)古名盂山。國家級AAAA風景區,坐落在太行山西麓,山西省東大門的陽泉市盂縣城北18公裡處苌池鎮藏山村東的重巒疊嶂中,東臨石家莊,西接太原市,南望娘子關,北倚五台山和西柏坡,造化神奇,獨鐘靈秀。[1]因春秋時藏匿趙氏孤兒而被改為藏山。藏山建築按照宮廷的特征設計,主次有序,較著名的有以趙武的谥号趙文子命名的“文子祠”(藏山廟),外加藏山十景,使得藏山有晉東第一名山之稱譽。
    中文名:藏山 外文名: 别名:盂山 所屬山系: 地理位置:太行山西麓,山西盂縣城北 走向: 長度: 寬度: 起點: 終點: 主峰: 海拔: 譽 稱:晉東第一名山 類型:山西省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

風景

藏山廟

藏山廟名曰“文子祠”,以趙武之谥号趙文子命名。祠廟始建無考,現存碑碣中有金大定十二年(1172)重修碑記。現存的古建築中除寝宮為元代所建外,其餘大都是明嘉靖、萬曆年間和清代多次修葺與增建的。

藏山廟大小三十多處亭台樓閣皆倚山傍壁而築,氣勢雄偉。祠廟座北面南,依次将山門、牌樓、正殿、寝宮、梳洗樓等主體建築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附屬建築置于院落之外,區别鮮明,主次有序,是按照宮廷建築的特征而設計的,其主體藏孤洞建築文子祠,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藏山十景

一景“龍鳳松”:在藏山入口處,龍松彎曲盤虬,若躍躍騰飛;鳳松袅娜亭立,欲淩空翺翔。二景“飲馬池”:相傳為程嬰趙武落難藏山時的飲馬之處,至今山泉汩汩,清澈見底,頗為奇異。三景“二嶂”:山峰南北對峙,壁崖如削,南嶂聳然筆立,名為“笏峰”,因遠望似“笏闆”而名,峰東山路崎岖,攀登而上,可達“南天門”;北嶂石削為屏,崖下深邃,依崖建造殿堂,“正殿”祠奉趙武。

四景“報恩祠”:東側有“報恩祠”,祀程嬰、韓厥、公孫杵臼。

五景“藏孤洞”:西側山腰有“藏孤洞”,為天然石洞,僻靜幽深,風雨不侵,洞前立有石碑,記載藏孤之事。

六景“梳洗樓”:“報恩祠”旁,“梳洗樓”鑿崖而建。登樓俯視,如臨深淵。

七景“滴水崖”:東去山麓有“滴水崖”,崖上岩洞,深邃莫測,洞内積水成潭,水色泓碧,名曰“龍潭”,亦稱“黑龍潭”。

八景“僧院”:梳洗樓西為“僧院”,丹嶂羅圍,塵迹罕見,幽雅清平,遊人及此,如至廣寒。

九景“日落晚照”:東峰山崖半壁處,每當夕陽西下,斜輝返射,山壁燦爛如金,光怪離奇。

十景“飛岩樓”:橫卧于巉岩峭壁的半山崖,為雙層木樓,典雅富麗。

曆史傳說

相傳,在春秋時期,晉國司寇屠岸賈帶領人馬查抄趙家,當時老相國趙盾已死,屠岸賈便要把趙家後代滿門抄斬。于是,趙家的門客程嬰、公孫杵臼為搶救趙氏孤兒趙武,與屠岸賈展開了一場“搜孤救孤”的鬥争。在危急時刻,程嬰忍痛将自己的男嬰代趙武被殺,而把趙武藏于盂山中,保全趙家一脈。後來,人們就把盂山改為藏山。

相關詩詞

明代喬宇曾寫過一首詩,盛贊藏山。詩曰:“兩崖雲起澗西東,廟貌長留烈士風。仇國遺虛秋草綠,盂山半壁晚霞紅。存孤事往功何偉,食報深恩典并隆。況有英靈作霖雨,高名千古播寰中。”

趙氏尋根遊

2013年央視《趙氏孤兒案》的熱播,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關注“趙氏孤兒”這一史實。在中國姓氏文化發展中,趙姓的存續有一個重要的曆史事件,即春秋時晉國趙氏孤兒趙武的存亡。“無藏山,不趙氏”,趙姓的榮耀離不開藏山。

為更好地使遍布世界各地的趙姓子孫了解自己姓氏的來源,“趙氏孤兒”故事發生地藏山為此推出“天下趙氏免費尋根旅遊”。2013年3月20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趙氏族人憑身份證可免費遊藏山。未滿18周歲者,可憑學生證及戶口本,經景區工作人員核實後實行門票免費。

上一篇:買房貸款

下一篇:旗峰山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