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點馬鲛魚

藍點馬鲛魚

鲭科馬鲛屬動物
鲅魚也叫藍點馬鲛(學名),硬骨魚綱,鲈形目,鲅科。種類很多,常見的有斑點馬鲛,康氏馬鲛等。[1]馬鲛魚上側面有數列藍黑色圓斑點,腹部龍白色,背鳍與臀鳍之後有角刺。體長而側扁,體色銀亮,背具暗色條紋或黑藍斑點,口大,吻尖突,牙齒鋒利,遊泳迅速,性情兇猛。
    中文名:藍點馬鲛魚 拉丁學名:Scomberomorus niphonius 别名:藍點鲛、鲅魚、條燕、闆鲅、竹鲛、尖頭馬加、馬鲛、青箭 界:動物界 門:脊椎動物門 亞門: 綱:硬骨魚綱 亞綱: 目:鲈形目 亞目:鲭亞目 科:鲭科 亞科: 族: 屬:馬鲛屬 亞屬: 種: 亞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形态特征

小鳍9;臀鳍15~16,小鳍8~9,胸鳍21;腹鳍I-5;尾鳍20。鰓耙3~4+9~10。叉長為體高5.8~6.5倍,為頭長4.5~4.8倍。頭長為吻長2.7~2.9倍,為眼徑4.9~6.1倍。體延長,側扁,背緣和腹緣淺弧形,以第二背鳍起點處最高,向後漸細,尾柄細,兩側在尾鳍基各具3條隆起嵴,中央嵴長而高,其餘2嵴短而低。頭中大,頭長大于體高,背面圓凸,兩側平坦,頭的腹面向後傾斜。吻長,尖突,長約為眼徑2.3~2.5倍。眼較小,上側位,距吻端較距鰓蓋後緣為近。眼間隔寬凸,大于眼徑。鼻孔每側2個,分離,前鼻孔圓形,後鼻孔裂縫狀,緊位于眼前緣。

口大,前位,斜裂。上下颌約等長。眶前骨窄,上颌骨僅部分為眶前骨遮蓋,後端鈍圓,後延伸達眼後緣下方。上下颌牙強大,側扁,尖銳,牙側無鋸齒狀缺刻,上颌牙一行,16~20枚,下颌牙一行,14~17枚。腭骨具細顆粒狀牙帶。舌上無牙。鰓孔大。前鰓蓋骨和鰓蓋骨邊緣光滑,無棘。鰓蓋膜不與峽部相連。鰓耙較長,排列稀疏。肛門位于臀鳍前方。體被細圓鱗,側線鱗較大,明顯,腹側大部分裸露無鱗;頭部除後頭部和鰓蓋後上角具鱗外,其餘部分裸露。第二背鳍、臀鳍、胸鳍、腹鳍均被細鱗。側線完全,無分支,始于鰓蓋後上角,沿背側呈波狀延伸,伸達尾鳍基。

背鳍2個,稍分離,第一背鳍基底長,起點在胸鳍上方,由柔弱鳍棘組成,第二和第三鳍棘最長,其餘鳍棘向後漸短,鳍棘平卧時可收折于背溝中。第二背鳍短,緊位于第一背鳍後方,起點距尾鳍基部較距吻端為近,後方具9個分離小鳍。臀鳍與第二背鳍同形,起點在第二背鳍第四鳍條下方,後方具8~9分離小鳍。胸鳍較短,寬鐮狀。腹鳍小,位于胸鳍基底下方。尾鳍深叉形。體背側藍黑色,腹部銀灰色。沿體側中央具數列黑色圓形斑點。背鳍黑色。腹鳍、臀鳍黃色。胸鳍淺黃色,邊緣黑色。尾鳍灰褐色,邊緣黑色。

生活習性

屬暖性上層魚類,以中上層小魚為食,夏秋季結群向近海洄遊,一部分進入渤海産卵,秋汛常成群索餌于沿岸島嶼及岩礁附近,為北方海區經濟魚之一。盛漁期在5至6月份。每年的4~6月份為春汛,7~10月份為秋汛,5~6月份為旺季。捕撈方法為流網、機輪中層拖網及鈎釣等。

分布範圍

北太平洋西部、中國産于東海、黃海和渤海。主要漁場有舟山、連雲港外海及山東南部沿海。

營養價值

鲅魚居上層,遊速快、喜活食,其肉質細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每百克魚肉含蛋白質19克、脂肪2.5克。除鮮食外,還可加工制做罐頭或鹹幹品。民間有“山有鹧鸪獐,海裡馬鲛鲳”的贊譽。大連人對鲅魚食用頗有創意,有久負盛名的系列知名小吃,如鲅魚水餃、鲅魚丸子、鲅魚燴餅子、熏鲅魚、紅燒鲅魚等,已成大連的名吃,外地遊客慕名來連,以争相品嘗為快。尤其是鲅魚氽丸湯,那真是丸香、湯鮮、味美的海鮮一絕,更是四季皆宜、老少皆宜、中外皆宜、食客同贊的人間美食。此外,鲅魚還具有提神和防衰老等食療功能,常食對治療貧血、早衰、營養不良、産後虛弱和神經衰弱等症會有一定輔助療效。

上一篇:從零開始練瑜伽

下一篇:愛爾蘭大角鹿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