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鲨

藍鲨

真鲨亞目大青鲨屬鲨魚
藍鲨也叫大青鲨或鋸峰齒鲨,屬于真鲨科魚類,多見于溫帶和熱帶遠洋區中,喜冷。體長可超過3.8米,通常1.8至2.4米。以長距離遷徙着稱。大青鲨主要分布地區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這也是一種比較兇猛的鲨魚類型,它們也比較喜歡長途的遷徙,雖然遊動速度慢,但是在追捕獵物的時候會加快速度。[1]
    中文名:藍鲨 拉丁學名:Prionace glauca 别名:鋸峰齒鲛、大青鲨、斧頭鲨、虎頭鲨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Chordata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軟骨魚綱Chondrichthyes 亞綱:闆鰓亞綱 目:真鲨目Carcharhiniformes 亞目:真鲨亞目 科:真鲨科Carcharhinidae 亞科: 族: 屬:大青鲨屬Prionace 亞屬: 種:大青鲨 亞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1758 保護級别: 英文名:Blue Shark

外形特征

頭窄而縱扁。尾基上下方各具一凹窪。吻長而呈抛物線狀。眼大,圓形,眼眶後緣不具缺刻,瞬膜發達。前鼻瓣短而呈寬三角形;無口鼻溝或觸須。唇溝短,通常僅局限于口角部位。

口裂寬大,深弧形,口閉時下颌齒不明顯露出;上颌齒寬扁三角形,外緣凹入,邊緣具明顯鋸齒,齒尖稍外斜,無小齒尖;下颌齒較窄長而直立,邊緣具鋸齒。噴水孔缺如。

背鳍2個,背鳍間無隆脊,第一背鳍中大,起點遠在胸鳍基底之後,後緣凹入,上角鈍尖,下角尖突;第二背鳍小,起點與臀鳍起點相對,後緣入凹,後角尖突;胸鳍狹長,後緣凹入,外角尖突,内角圓突,鳍端伸達第一背鳍基底後部;尾鳍窄長,尾椎軸上揚,下葉前部顯着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延長,與後部間有一深缺刻,後部小三角形突出,尾端尖突。

體背側深藍色;腹側白色;體無任何色斑;胸及臀鳍之鳍尖暗色。體長最大可超過3.8米,通常1.8到2.4米。體重通常60至80千克,有記錄的最大個體重達205千克。太平洋中的大青鲨體形普遍較小,一般體長不超過2米。其體征獨特,沒有典型的混淆物種。

分布範圍

大青鲨其分布範圍: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最北可達挪威,最南可達智利,在太平洋中以20°N至20°S間。大青鲨其最适宜的水溫在7-16℃,但在21℃或更高水溫中仍可生存。大青鲨會有規律地由大西洋開始沿盛行洋流遷徙。見于溫帶和熱帶遠洋區中。

生活習性

性情兇猛。動物食性,食魚類、鱿魚類和蝦類,有時遊近海島捕食。隻吃活食,有時也吃腐肉。在尋找食物時,通常一條或幾條在水中遊弋,一旦發現目标就會快速出擊吞食之。特别是在輪船或飛機失事有大量食餌落水時,它們群集而至,處于興奮狂亂狀态的鲨魚幾乎要吃掉所遇到的一切,甚至為争食而相互殘殺。

耐低氧能力強,适應性廣,但抗低溫能力弱。适溫20℃—34℃,最佳生長水溫26℃—32℃,水溫低于18℃時活動緩慢,反映遲鈍;水溫低于12℃時開始死亡。該魚食性較雜,幼魚以浮遊動物為餌料,成魚以水生植物及人工配合飼料為食,飼料蛋白質要求28%—32%。

食性雜,食量大,生長速度快,當年魚苗(3cm—4cm)養殖4個月,體重可達0.6kg以上。該魚性成熟較晚,飼養3年—4年,體重達3kg以上可以進行繁殖。繁殖季節為4月—9月,屬一年一次性産卵魚類。

漁業利用

主要以底拖網、圍網、誘籠、流刺網及延繩釣捕獲,具經濟價值。肉質尚可,可加工成各種肉制品;鳍可做上品魚翅;皮厚,可加工成皮革;肝可加工制成維他命及鲨魚肝油;剩餘部分科制成魚粉。

生育繁殖

藍鲨為胎生動物,有卵黃囊胎盤,每胎可生4—100隻幼體。母鲨妊娠期為9—12個月。雌性個體在5—6歲時成熟,雄性則在4—5歲。

雄性在求偶過程中會咬雌性,因而成年藍鲨個體可根據其是否有齧痕來鑒定其性别,為适應這種交配方式,雌性大青鲨進化出了比雄性厚3倍的皮層。

種群分布

環球分布在溫帶及熱帶海域。西大西洋:紐芬蘭、加拿大到阿根廷。大西洋中部。東大西洋:挪威到南非,包括地中海。印度-西太平洋:東非到印度尼西亞、日本、澳大利亞,新卡利多尼亞和新西蘭。東太平洋:阿拉斯加灣到智利。

保護級别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近危(NT)

人類影響

大青鲨是目前世界上被捕殺最多的鲨魚品種。據估計,每年有1000—2000萬藍鲨個體遭漁網之災。其肉、肝可熏制、腌制或制成魚粉後食用,但利用率不高;皮可用于皮革制品;鳍可熬制魚翅湯;鲨肝可用于提煉魚肝油。

藍鲨也偶爾被用于娛樂表演活動,經常被商業捕魚者捕捉劍魚或金槍魚時誤捉。由于藍鲨不常冒險靠近海岸,因而大多數人類與其相遇的情況發生在遠海區。也曾有過數次大青鲨襲擊人類或小型船的紀錄。

上一篇:三角龍

下一篇:劍尾魚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