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拉熱窩事件

薩拉熱窩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薩拉熱窩事件(SarajevoAssassination)于1914年6月28日在巴爾幹半島的波斯尼亞發生,這一天是塞爾維亞的國恥日(1386年6月28日土耳其征服塞爾維亞。6月28日是塞爾維亞被土耳其征服的紀念日,所以塞爾維亞從此把6月28日稱為“國恥日”),奧匈帝國皇位繼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婦被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普林西普(一名隸屬塞爾維亞“黑手社”的波斯尼亞青年學生)槍殺。[1]這次事件導緻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成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 中文名:薩拉熱窩事件
  • 外文名:Sarajevo Assassination
  • 發生地點:巴爾幹半島的波斯尼亞
  • 主要人員:斐迪南夫婦、普林西普
  • 影響: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事件背景

戰争危機

19世紀末,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争奪歐洲霸權和分割殖民地的鬥争中,已結成了兩個互相敵對的軍事侵略集團,即德、奧、意三國同盟和英、法、俄三國協約。

進入20世紀,迅速強大起來的德國要求重新劃分世界的叫嚣嚴重威脅着英法等老牌殖民國家。德國修築巴格達鐵路的計劃直接觸犯了英國在西亞、北非和印度的利益。德國在非洲的侵略計劃和在南美的傾銷政策也同英國發生尖銳的矛盾。德國積極加強海軍,力圖和英國争奪海上霸權。

英德在殖民地、商業和軍備等方面的鬥争使兩國的關系日益緊張。德國的強大,使歐洲的“均勢”被打破,英國不得不放棄傳統的“光榮孤立”政策,調整對外關系。1902年1月,英國與日本簽訂同盟條約,假日本之手,削弱自己在歐洲的競争對手沙俄。同時,英國也在歐洲大陸尋找與它的宿敵法國接近。

德法之間的矛盾也促使法國向英國靠攏。法國企圖從德國手裡收複阿爾薩斯和洛林,為此積極準備“複仇”戰争。德法兩國為争奪北非摩洛哥,也有着尖銳的矛盾。推動法國與英國接近的另一個原因是它的盟國俄國在日俄戰争中大大削弱,如果德法發生戰争,法國不可能指望俄國的有力支援。

在這些情況下,英法兩國于1904年4月8日簽訂協約,法國承認英國在埃及的特權,英國承認法國在摩洛哥的特權。兩國也調整了在紐芬蘭海岸、岡比亞和尼日爾、暹羅、馬達加斯加和新赫布裡底斯群島的矛盾。英法協約的簽訂是準備世界大戰的重要步驟。

英法協約簽訂後,英俄兩國也逐漸接近。德奧勢力在巴爾幹半島的擴張危害着俄國的利益,沙俄一直把巴爾幹和土耳其看成是自己的勢力範圍,而德國也想控制這一地區。

1903年,德國同土耳其簽訂條約,取得了巴格達鐵路的建築權。一旦鐵路修成,德國将控制黑海海峽的通道,俄國出入黑海将受到德國的限制。日俄戰争後,俄國的經濟日益依賴英法兩國,英俄兩國的矛盾也因俄國國力的削弱和英德矛盾的加劇而暫時緩和下來。1907年8月,英俄兩國簽訂協定,标志着英、法、俄“三國協約”最終形成。

以德奧為首的同盟國和以英、法、俄為首的協約國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作好了組織準備。兩大集團中各國一面利用外交會晤進行和平欺詐,一面瘋狂進行擴軍備戰。雙方劍拔弩張,戰争的叫嚷甚嚣塵上,戰争危機頻頻發生。

1905年初,摩洛哥發生了危機。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部,扼守着大西洋進入地中海的門戶直布羅陀海峽,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法國統治着摩洛哥的大部分國土,德、英、意、西等國都想擴大自己在摩洛哥的勢力。法國為了鞏固自己在摩洛哥的“特殊地位”,展開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動。從1900年到1904年,法國先後同意大利、英國和西班牙簽訂協定,規定了它們各自在摩洛哥的利益。

1905年1月法國向摩洛哥蘇丹提出一個對其行政、軍事、财政的全面“改革”方案,接受這個方案無異于承認法國的保護權。德國不容許法國占領這個地中海上重要的軍事基地和鐵礦産地,決定破壞法國的計劃。

1905年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訪問摩洛哥的丹吉爾港,發表挑釁性演說,提出要“維護”摩洛哥的主權和獨立。德國向美、英、法、西、俄等國照會,指責法國違反了馬德裡公約(1880年簽訂),并以戰争相威脅。法國考慮到這時如發生戰争将對自己不利,決定讓步,把同德國的關系暫時緩和了下來。

1906年1月16日,在西班牙南部海港城市阿耳黑西拉斯召開的國際會議上,俄、英、美諸國甚至意大利都支持法國,德國陷于孤立。會議決定承認摩洛哥“獨立”,摩洛哥的财政由國際監督,警察組織由法國和西班牙分别管理,由它們負責摩洛哥的“治安”,這就等于承認法國對摩洛哥的控制。德國雖然失敗,但并沒有放棄對摩洛哥的野心,争奪摩洛哥的鬥争成為戰争危機的一個重要因素。

1911年4月,摩洛哥首都非斯爆發反對殖民統治的人民起義。法國以恢複“秩序”和保護僑民為由,占領非斯。德國不容法國獨占摩洛哥。7月1日,德國炮艦豹号駛進摩洛哥的阿加的爾港,随後巡洋艦柏林号也于1914年出現在摩洛哥海面,德法戰争迫在眉睫。這時英國決定支持法國,并聲稱在摩洛哥問題上英國不惜與德國一戰。在英國的壓力下,德國不得不同意與法國談判。11月,雙方達成協議,德國承認法國為摩洛哥的保護國,法國把法屬剛果的一部分割給德國作為“補償”。

摩洛哥危機尚未過去,意大利和土耳其之間又發生了戰争。意大利早就蓄意侵略土耳其的北非屬地的黎波裡,決定趁英、德、法等國卷入摩洛哥危機時,染指的黎波裡。1911年9月28日,意大利政府向土耳其發出最後通牒,抗議土耳其在的黎波裡阻撓意大利的“企業活動”。土耳其拒絕接受這個無理通牒,意土戰争随即爆發。

兩萬餘意軍先後在的黎波裡登陸。意軍裝備精良,在戰争中第一次使用了飛機,意大利艦隊控制了沿岸港口,英國又不許土耳其援軍通過埃及。這樣,意大利打敗了土耳其軍隊,但遭到了的黎波裡阿拉伯人的頑強抵抗。戰争一直延續到1912年巴爾幹戰争開始才結束,土耳其把的黎波裡和昔蘭尼加(後來合稱利比亞)割讓給意大利。

為了準備戰争,歐洲列強瘋狂擴軍備戰。從1911年起,德國每年都通過新的軍事法案,增加軍事預算。到1913年,德國已擁有由新式裝備武裝起來的現役部隊76萬。英國軍隊(包括印度軍隊在内)增加到41萬。法國于1913年通過新的軍事法案,将兩年兵役制改為三年,役齡從21歲到45歲改為從20歲到48歲,使軍隊增加到77萬。沙皇俄國在大戰前夕已擁有兵力為130萬的軍隊。列強還積極擴大海軍,英德兩國的海軍競賽最為劇烈。

1912年,英德兩國舉行裁軍談判,英國堅持兩國海軍比例應為2:1,德國則要求定為16:10,談判最後破裂,雙方更瘋狂地增加軍費。到大戰前夕,德奧兩國軍事預算達140億馬克,協約國軍事預算也達47.66億馬克。兩大集團各自召開軍事會議,讨論和制訂作戰計劃,力圖先發制人。德國參謀總長小毛奇曾經說:“我們已經準備好了,對于我們,戰争越快越好。”

各國資産階級宣傳機構也大肆活動,散布沙文主義情緒。資産階級禦用學者竭力為戰争辯護,宣傳戰争可以解決人口“過剩”問題,挽救工商業危機,甚至宣稱戰争能對人類起“優生”的作用。德國騎兵将領柏第公然叫嚣:“戰争是萬事之父……戰争不僅是一種生物規律,也是一種首先規律,因而是文明的不可缺乏的因素。”

巴爾幹地區

巴爾幹半島位于歐洲南部,瀕臨地中海,這裡長期受土耳其人的統治。19世紀以來,随着奧斯曼帝國的衰落,巴爾幹地區的一些國家相繼獨立。由于這裡主要居住着南部斯拉夫人,與俄羅斯人是同宗,而且俄國是打擊、削弱土耳其的主要力量,所以,巴爾幹半島各國與俄國有着密切聯系。20世紀初,奧匈帝國開始加緊染指巴爾幹地區,特别是力圖阻止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同塞爾維亞合并,波黑當時還是土耳其統治下的兩個行省。

1908年,奧匈趁土耳其發生革命時,宣傳吞并波、黑兩地,激起了塞爾維亞人民的極大憤怒。塞爾維亞和門的内哥羅開始部署武裝力量,俄國準備支持塞爾維亞對奧匈作戰。奧匈也向邊境集結軍隊,戰争有一觸即發之勢。這時德國出面支持奧匈。1909年3月21日,奧匈帝國向俄國提出最後通牒,要求立即承認奧匈吞并波、黑兩地的既成事實,否則将對塞爾維亞開戰。俄國在日俄戰争失敗後力量削弱,也沒有得到英法的支持,不得不暫時讓步。奧匈在德國支持下實現了吞并波黑的野心。

20世紀,擺脫了土耳其人統治的塞爾維亞在巴爾幹地區日趨強大起來,已成為南斯拉夫人反對外國統治、争取民族統一的核心。兩次巴爾幹戰争推動了奧匈統治下的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的南斯拉夫人的民族運動,他們要求和塞爾維亞合并,建立一個大塞爾維亞國家。以塞爾維亞為中心的南斯拉夫民族統一運動的發展,使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者極為不安。因此,奧匈加緊進行以摧毀塞爾維亞為目标的戰争準備,而主持制定侵略塞爾維亞戰争計劃的正是斐迪南大公和奧匈帝國總參謀長弗蘭茨·康拉德·馮·赫岑多夫。

當時,在塞爾維亞國内已出現反奧宣傳活動和愛國團體。1908年成立了“國防會”,1911年成立了“黑衣會”(又稱“不統一毋甯死”)。這兩個組織受到歐洲以巴枯甯、克魯泡特金為代表的無政府主義思潮的影響。“國防會”主張進行遊擊戰來阻止奧匈帝國吞并塞爾維亞,并招募和訓練志願軍。“黑手會”主張采取恐怖行動,它的奮鬥目标是“實現民族的思想,統一所有塞爾維亞民族”。黑手會的活動方式是,單線聯系,秘密活動,絕對服從,勇于犧牲。領導這個組織的是塞爾維亞參謀本部情報主任德拉古丁·提米特利耶維奇上校。20世紀初,巴爾幹地區多次發生暗殺事件,許多青年愛國者都以獻身精神去進行這些恐怖活動。

巡視

1914年5月,德國參謀長小毛奇同奧匈帝國總參謀長赫岑多夫會談,讨論對塞爾維亞的戰争計劃。6月12日,斐迪南到其科諾皮施特的城堡中同德皇威廉二世舉行會談,為發動戰争預先确定行動方針,他們都認為,俄國國内困難較大,無法插手巴爾幹戰争。德皇建議奧匈利用這一有利形勢進攻塞爾維亞。威廉二世還明确向斐迪南保證,假如俄國插手奧塞沖突,德國将援助奧匈。

在德國的大力支持下,奧匈帝國決定在鄰近塞爾維亞邊境的波斯尼亞薩拉熱窩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時間選定在6月28日,這一天是塞爾維亞被土耳其征服的紀念日(1386年6月28日)。這次演習以塞爾維亞為假想敵,出動了兩個兵團,斐迪南夫婦決定親自前往薩拉熱窩巡視。

奧匈帝國的這一行動,大大激怒了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黑手社”和波斯尼亞當地的秘密民族主義團體“青年波斯尼亞”拟定了行刺斐迪南的計劃。

塞爾維亞政府事前已發覺了刺殺斐迪南的行動,并反對這一行動,擔心這一事件可能導緻可怕的後果,因為塞爾維亞難以抵擋奧匈帝國的進攻,而俄國此時尚未完成陸軍的改編計劃,不可能給塞爾維亞有力的援助。塞爾維亞政府試圖阻攔“黑手社”的人出境,但與“黑手社”有聯系的邊防軍使他們順利地越境進入波斯尼亞。塞爾維亞政府又通過本國駐奧匈公使提醒奧匈政府注意,如果斐迪南前往波斯尼亞,将會有生命危險。但是奧匈政府對這一警告置若罔聞。

事件經過

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大公參加指揮一次軍事演習。演習在奧匈帝國控制的波斯尼亞舉行,并以鄰近的塞爾維亞為假想敵人。塞爾維亞的一個秘密組織派出了多名殺手,埋伏在薩拉熱窩市内,準備行刺。

演習結束後,斐迪南夫婦乘坐敞篷汽車進入市區,一個刺客向汽車扔了一個炸彈,但僅僅擦傷了斐迪南。

當斐迪南夫婦的汽車行駛到一個拐角處時,另一個秘密組織成員,年僅19歲的普林西普立刻沖上前去,向斐迪南夫婦開槍射擊。結果斐迪南夫婦雙雙斃命,普林西普被捕。

第一次刺殺

1914年6月28日清晨,“青年波斯尼亞”組織便在奧皇太子所要經過的大街上布置了7名刺客。上午10時左右,斐迪南夫婦在城郊檢閱軍事演習之後,乘坐敞篷汽車傲然自得地進入薩拉熱窩城。

一長列皇室汽車緩緩駛過人群擁擠的街道,隻有稀疏的憲兵和警察布置在道路的兩旁警戒。斐迪南坐在第二輛車上,索菲亞坐在他的右邊。波斯尼亞軍政府長官奧斯卡·波蒂奧雷克将軍坐在左邊的位上,司機旁邊是侍從官哈拉希伯爵。

當車隊經過市中心米利亞茨卡河上的楚穆爾亞橋,駛進阿佩爾碼頭時,埋伏在這裡的第一個暗殺者沒能動手,因為一個警察走過來站在他面前。相距不遠的另一個暗殺者察布裡諾維奇突然從人群中沖出來,向斐迪南夫婦乘坐的車擲出一枚炸彈,但被車篷彈到地上,在第三輛車前爆炸,碎片擊傷了波蒂奧克雷将軍的副手和索菲亞的女侍。察布裡諾維奇馬上服下氰化物并跳河企圖自殺,不遂,其後被趕至軍警拘捕。

斐迪南故作鎮靜地走下車,察看了現場,對被警衛捉住的察布裡諾維奇瞄了一眼,然後登車揮手說:“先生們,這個人發瘋了,我們還是按原計劃進行吧。”車隊迅速駛進市政廳,斐迪南夫婦參加了市政廳舉行的歡迎儀式,然後略作休息,驅車前往醫院看望受傷的随從。

第二次刺殺

本來是去醫院,但司機偏偏轉錯了方向,正好撞上了在街口拐角處守候的普林西普。刺殺的機會來了。普林西普拔出手槍,剛要舉槍射擊,離他不遠處的一個警察發現了,箭步沖上來欲抓住他的手臂。

就在這一瞬間,剛好趕到這裡的一位名叫米哈伊洛·普薩拉的“青年波斯尼亞”成員,揮手猶如一道閃電,朝警察頸部猛擊一拳,警察冷不防一個趔趄。

這時,普林西普的槍聲響了,奧皇儲夫婦一命嗚呼。頓時,四下裡一片混亂,米哈伊洛趁機飛快地逃離了現場,而普林西普當場被捕。

開槍打死斐迪南皇太子的波斯尼亞青年加夫裡洛·普林西普當時隻有19歲,還是個中學生。刺殺奧匈帝國王儲斐迪南時,普林西普的身份是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的學生。事後普林西普承認了自己的罪行,并在1914年10月被判20年有期徒刑。獄中的普林西普因為健康原因接受了切除手臂的手術,并于1918年4月死于監獄中。

事件影響

戰争準備

弗蘭茨·斐迪南在薩拉熱窩遇刺事件被推動戰争的兩大軍事集團所利用。奧匈的軍國主義者大肆叫嚷,“拔出寶劍,對準塞爾維亞”,徹底摧毀奧匈稱霸巴爾幹的障礙。維也納一家報紙寫道:“六年來我們一直等待着一切嚴重的緊張局勢最後爆發……我們要戰争,因為這是我們人心的信念。我們的理想隻有通過一次戰争,用激進的突然方式才能實現:這是一個強盛的奧匈帝國。”

事件發生的次日,奧匈總參謀長赫岑多夫和外交大臣貝希多爾德都認為:“解決塞爾維亞問題”的時機到了,要求立即進行軍事動員,對塞爾維亞宣戰。但他們也擔心俄國的幹預,于是就請求德皇威廉幫忙。

德國渴求戰争,認為1914年進行戰争有利。1914年有兩件事促使德國力求速戰。一是6月間德國完成了基爾運河的加寬工程,使新造的“無畏艦”能從北海通過運河直接駛入波羅的海,加速軍隊調動的靈活性;二是4月份英國開始同俄國進行海軍談判,小毛奇獲知此事後,大為不安。6月1日,小毛奇對曾出使英國多年的埃克哈德施泰因說:“我們已準備就緒,在我們是愈快愈好。”

德國深知,如果戰争拖至1917年發生,那時俄法兩國完成新的擴軍計劃,實力對比會起變化。德國外交大臣亞哥夫在1914年7月寫給駐英大使的信中說:“1914年,俄國基本上尚未做好戰争準備。法英兩國也不願意1914年打仗。根據推測,再過幾年,俄國就有戰鬥力了。到那時,它用自己士兵的數量就能壓倒我們;俄國的波羅的海艦隊和戰略鐵路都将建成,然而我們的集團的力量卻将日漸衰弱下去。”

德國人預感到俄國的力量将日益增強,而現時貌似強大的奧匈帝國将日趨衰落,因此希望在實力對比有利的情況下發動戰争。

6月28日星期日下午,德皇在基爾海面遊艇上獲悉弗蘭茨·斐迪南遇刺身亡,立即停止浏覽活動。他活像一個押下了賭注的賭徒一樣,不停地狂叫道:“1914年是千載一時的機會。”

7月5日,奧匈駐德大使卓基夷奉命把弗蘭茨·約瑟夫皇帝的親筆信呈交威廉二世。信上說:奧皇儲遇刺,“是俄國和塞爾維亞大斯拉夫主義者直接鼓動的結果;他們的目的就是要削弱三國同盟,分裂我的帝國。……如果我們容許這種情況繼續下去,就意味着我的朝廷和我的領土将長期遭受危險。……最近在波斯尼亞的可怕的事件發生以後,你一定也認為奧塞之間的敵對想求得友好的解決已是不可能的了;隻要貝爾格萊德這種罪惡的煽動根源不受到懲罰,則所有歐洲君主國家的和平政策将受到威脅。”信中所謂懲罰塞爾維亞,就是發動侵略戰争。弗蘭茨·約瑟夫懇求威廉二世表态支持他的戰争行動。

德皇收下奧匈大使的信件,并當場表示,奧匈帝國“可以肯定地指望德國作為一個盟國和友邦為它的後盾”。“德國全力支持”奧匈對塞爾維亞“采取軍事行動”,并且認為,“如果我們放過這次如此有利的機會,将是可惜的”。

1914年7月5日和1914年7月6日,威廉二世接連召集高級将領和政府大臣,在波茨坦宮舉行會議。他把可能發生戰争的信息告訴自己的寵臣。将軍們回答皇帝說,一切戰争準備已經就緒。總參謀部的軍需部長報告皇帝說:“在這次觐見後,我就沒有什麼事情可以做了。動員計劃已在1914年3月31日完成。軍隊和往常一樣,都已做好準備。”于是德國作出了發動戰争的決策。

奧總參謀長也于7月5日谒見奧皇,轉達了德國的答複。這位82歲的老皇帝喃喃地說:“1914年我們不能再回頭了,将要有一場可怕的戰争。”奧匈立即着手準備挑動戰争。在德奧準備發動戰争的同時,俄法兩國也積極備戰。7月20日,法國總統雷蒙·普恩加萊和總理勒内·維維安尼訪問俄國。兩國相互保證說,一旦對德國開戰,兩國一定履行自己作為盟國的義務,俄國過去在1909、1912和1913年的國際危機中,曾經三次讓步和退縮,1914年它決定這次絕不讓步和退縮了。

俄法在兩國會談公報中以及在公開的外交場合,都一再強調兩國“珍貴的友誼”,大肆渲染“親如兄弟的海陸軍力量”,并互相表示要“忠誠不懈地與它的盟邦合作”。兩國首腦會談期間,俄國在彼得堡冬宮舉行了招待宴會。席間,普恩加萊特地同奧匈大使交談,要大使轉告奧匈政府“應當特别慎重”處理對塞爾維亞的關系。他強調說:“塞爾維亞在俄國人民中間是很親密的朋友,而俄國又有盟邦法國,在這個問題上真不知有多少可怕的糾紛。”

英國也已經做好戰争準備,并且認為遲打不如早打,再拖延下去,将對自己不利。因為英國看到德國的生産能力比自己強大,在海軍造艦競賽中将會很快趕上來,希望在1914年仍保持海軍優勢的情況下,通過戰争擊敗危險的競争對手。不過在薩拉熱窩事件後,英國開始并沒有流露參戰的意向,因為它既擔心德國懸崖勒馬,又怕承擔首先發動戰争的責任。

同時,英國議會和内閣中存在着一個親德派。英國内閣中,12名閣員不贊成參戰。整個工人階級和大部分自由黨人反對參戰。特拉法加廣場上的群衆集會要求英國宣布中立。在聲勢浩大的和平運動的壓力下,英國外交大臣愛德華·格雷向德國駐英大使說,英國同俄法兩國沒有任何同盟關系,不受任何義務約束,并一再申明英國的态度是“盡一切可能防止在大國之間發生戰争。”

最後通牒

奧匈帝國要求塞爾維亞政府作以下行動:

1.t查封任何引起對奧匈帝國皇室憎恨和藐視的刊物;

2.t馬上取締民族自衛組織,并取締其他作反奧匈宣傳的組織;

3.t即時從教育團體及教學方法中,删除任何會或可能會煽動反奧匈之宣傳的教學内容;

4.t革除軍部或行政部中被指進行反奧匈之宣傳的官員,而此等官員的名單由奧匈政府提供;

5.t接受與奧匈政府有關部門合作,在塞爾維亞鎮壓企圖颠覆奧匈帝國領土完整的活動;

6.t在奧國政府指定的有關部門之協助與指示下,采取法律行動,懲罰策劃或執行6月28日之刺殺事件,而1914年于塞爾維亞領土的人士;

7.t即時逮捕奧匈初步調查所顯示的兩名被點名人士;

8.t保持合作,以有效措施遏制其境内的軍火走私;

9.t向奧匈解釋對其懷有敵意、在塞爾維亞境内或境外的塞爾維亞高級官員之言論;以及

10.t馬上采取以上措施,并告知奧匈帝國。

但是最後,除了第五條和第六條條款,塞爾維亞政府接受了其他條款。原因是它違反塞爾維亞的憲法和破壞它的主權。

奧匈發出最後通牒之後,俄國通知奧匈帝國,攻擊塞爾維亞會引起俄國的總動員,并表示俄國不容許奧匈帝國打垮塞爾維亞,成為巴爾幹半島的霸主。

7月26日,英國外交大臣格雷提議德、英、法、意四國調停奧、塞之間的不和。但英國在暗中極力慫恿法俄對德奧作戰,并保證給予支持,這就給法俄兩國壯了膽。英國的真正面目是在奧匈向塞爾維亞宣戰的第二天才公開暴露出來的。

7月29日,格雷接見德國大使,明确表态說,如果沖突僅僅限于俄奧之間,英國可以保持中立;如果德法兩國卷入,“那麼局勢立刻就會發生變化,英國政府在一定條件下,将被迫作出緊急決定。在這種情況下,就不能長期作壁上觀了”。

當德皇威廉二世最終獲知英國參戰的真正意圖之後,曾打算懸崖勒馬,勸告奧匈接受英國的調停。可是,奧匈已對塞爾維亞宣戰兩天了,軍隊已經開進塞爾維亞境内。

戰争爆發

奧塞戰争迅速爆發,俄法兩國站在塞爾維亞方面,立即進行戰争總動員。7月31日,德國向俄國和法國提出最後通牒,要求它們停止總動員,遭到斷然拒絕。德國于7月31日向俄國宣戰,8月3日對法國宣戰。

8月2日,德國總參謀部為了實行施裡芬計劃,向比利時送交最後通牒,要求允許德軍借道比利時對法軍作戰,并限在24小時内答複。700萬人口的比利時勇敢地拒絕了德國的無理要求,并向英國求援。

8月4日,德國悍然破壞1839年保證比利時永久中立的條約,4路德軍侵入比利時。英國獲知德國有入侵比利時的意圖後,于8月4日向德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德國無條件尊重比利時中立。

但德國宰相特奧巴登·馮·貝特曼·霍爾維格對英國駐德大使聲稱:“國際條約不過是一張廢紙。”于是英國便以德國破壞比利時中立為借口,對德國宣戰。這樣短短一周時間内,歐洲兩大軍事集團在一片戰争叫嚣聲中紛紛亮相,卷入一場為期四年的戰争。世界大戰開始了。

事件評價

此次刺殺行為目的是為了挽救民族危機,并成為列強借口發動戰争的導火索,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但是中國網絡上也有一種觀點認為“這次刺殺行為明顯偏激,不是被壓迫民族解放鬥争的正确行為,其後果點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戰,造成了人類社會巨大的災難。”

後世紀念

為紀念這位“為争取民族獨立和自由而獻身”的塞爾維亞青年,原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政府在1977年作出決定,在普林西普刺殺皇儲站立的石闆上,用水泥澆鑄一雙腳印,并在旁邊的牆壁上嵌入了一塊約一平方米大小的白色大理石闆,石闆上用黑色的塞爾維亞語和英語兩種文字刻寫着:1914年6月28日加弗利洛·普林西普就是從這個地方刺殺了奧匈帝國斐迪南皇儲及其夫人索菲亞王妃。

南政府同時決定,将此橋改名為“普林西普橋”。前南解體、波黑獨立後,該紀念物及大理石闆均被拆除,小橋也再次易名為“斐迪南橋”。大理石石闆一直被存放在薩拉熱窩市内一座廢兵營内,此後該兵營又被意大利駐波黑大使館征用。

1995年代頓協議簽署之前,當時的美國總統就巴爾幹問題特别代表霍爾布魯克在見到此橋時,首次稱普林西普為恐怖分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