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麻

蕨麻

薔薇亞科委陵菜屬植物
蕨麻(拉丁學名:Potentilla anserina L)是薔薇科,委陵菜屬多年生草本。根向下延長,有時在根的下部長成紡錘形或橢圓形塊根。莖匍匐,在節處生根,常着地長出新植株,外被伏生或半開展疏柔毛或脫落幾無毛。基生葉為間斷羽狀複葉,葉柄被伏生或半開展疏柔毛,小葉對生或互生,無柄或頂生小葉有短柄,橢圓形,倒卵橢圓形或長橢圓形,上面綠色,下面密被緊貼銀白色絹毛,葉脈明顯或不明顯,莖生葉與基生葉相似,單花腋生;花直徑1.5-2厘米;萼片三角卵形,副萼片橢圓形或橢圓披針形,花瓣黃色,倒卵形、頂端圓形。産中國多省地。蕨麻含有蛋白質、脂肪、胡蘿蔔素、維生素B2、維生素C,以及澱粉、膳食纖維、碳水化合物、鈣、磷、鐵、脂質、膽堿、甜菜素等。[1]
    中文名: 拉丁學名: 别名: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被子植物門 亞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薔薇亞綱 超目: 目:薔薇目 亞目:薔薇亞目 科:薔薇科 亞科:薔薇亞科 族: 亞族: 屬:委陵菜屬 亞屬: 組: 亞組: 種:蕨麻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1908 保護級别: 中文學名:蕨麻 中文别名:人參果 分布:分布東北、華北、西北及西南等地

形态特征

基生葉為間斷羽狀複葉,有小葉6-11對,連葉柄長2-20厘米,葉柄被伏生或半開展疏柔毛,有時脫落幾無毛。小葉對生或互生,無柄或頂生小葉有短柄,最上面一對小葉基部下延與葉軸彙合,基部小葉漸小呈附片狀;小葉片通常橢圓形,倒卵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1-2.5厘米,寬0.5-1厘米,頂端圓鈍,基部楔形或闊楔形,邊緣有多數尖銳鋸齒或呈裂片狀,上面綠色,被疏柔毛或脫落幾無毛,下面密被緊貼銀白色絹毛,葉脈明顯或不明顯,莖生葉與基生葉相似,惟小葉對數較少;基生葉和下部莖生葉托葉膜質,褐色,和葉柄連成鞘狀,外面被疏柔毛或脫落幾無毛,上部莖生葉托葉草質,多分裂。

單花腋生;花梗長2.5-8厘米,被疏柔毛;頂端急尖或漸尖,副萼片橢圓形或橢圓披針形,常2-3裂稀不裂,與副萼片近等長或稍短;花瓣黃色,倒卵形、頂端圓形,比萼片長1倍;花柱側生,小枝狀,柱頭稍擴大。

主要變種

灰葉蕨麻(學名:Potentilla anserinaL. var.sericeaHayne FOC)n

該變種植株呈灰白色,葉柄、花莖被平展白色絹狀柔毛,小葉兩面密被緊貼灰白色絹狀柔毛,或上面比下面毛較疏呈灰綠色。n

産黑龍江、内蒙古、甘肅、新疆、雲南、西藏。生山坡草地、草甸、陰濕處,海拔500-3700米。​​n

​無毛蕨麻(學名:Potentilla anserinaL. var.nudaGaudl. )n

該變種與原變種不同在于小葉下面僅在脈上被緊貼柔毛,其餘均被明顯白色絨毛,小葉兩面均綠色,下面僅被稀疏平鋪柔毛,或脫落幾無毛。産新疆、西藏。生渠畔,海拔800-900米。​n

産地生境

産中國黑龍江、吉林、遼甯、内蒙古、河北、山西、陝西、甘肅、甯夏、青海、新疆、四川、雲南、西藏。生河岸、路邊、山坡草地及草甸,海拔500-4100米。該種分布較廣,橫跨歐亞美三洲北半球溫帶,以及南美智利、大洋洲新西蘭及塔斯馬尼亞島等地。

生長習性

生長的适宜溫度是25℃,能忍耐3-5℃低溫,低于0℃會凍死。在15-30℃内可不斷開花結果,連續結果時間長、座果率高。

主要價值

含收縮及松弛平滑肌的兩種成分,但作用很弱。松弛或解痙的成分為甙類或含NH4+的鹽類。增強平滑肌蠕動或提高張力(大鼠子宮及豚鼠小腸)之成分則為膽堿。有人報告在臨床上對月經不調有良好功效,但對子宮無解痙作用。浸劑注入豚鼠頸靜脈,可引起心收縮期停止,與洋地黃有協同作用,故可能有強心成分。

藥源相關

【來源】薔薇科委陵菜屬植物鵝絨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L,以塊根入藥。夏季采挖,洗淨曬幹。

【性味歸經】甘,平;

【功能主治】補氣血,健脾胃,生津止渴,利濕。用于病後貧血,營養不良,脾虛腹瀉,風濕痹痛。

【用法用量】0.5~1兩。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食用方法】

(1)可将本品與百合、蓮子、枸杞、銀耳、紅棗、葡萄幹、大米加水煮30分鐘左右,加入少許白糖,即可做成清香爽口的八寶粥,冷卻後味道更佳。

(2)将本品配小黃米、紅棗、紅糖加水,微火至粥爛,人體更易吸收。

(3)将本品加當歸、母雞、枸杞放入湯盆微火煮至雞肉熟透,即可做成芳香四溢的佳肴。

【考證】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藥》

【國家标準】GB/T28667-2012蕨麻

【性味】:甘;苦;寒。

【歸經】:脾;胃經。

【用法用量】:内服:煎湯,15-30g。

【摘錄】《中華本草》,《西藏常用中草藥》。

【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藥》

【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蕨麻的塊根。

【采收和儲藏】:6-9月采挖,除去雜質,洗淨,曬幹。

保健功效

蕨麻,又稱菜蓮花、人參果、鵝絨委陵菜、鴨子巴掌菜等,其幼嫩苗和塊根可供蘸食。分布于我國東北、華北、西北和西南各地,各生長在河灘沙地、潮濕草地、田邊或路旁。

蕨麻含有蛋白質、脂肪、胡蘿蔔素、維生素B2、維生素C,以及澱粉、膳食纖維、碳水化合物、鈣、磷、鐵、脂質、膽堿、甜菜素等。

蕨麻性平味甘,具有健脾益胃、生津止渴、收斂止血、益氣補血等功效,适用于腹瀉、脾虛、病後貧血、痔瘡出血、營養不良、脾腎陽虛等病症。

春夏季采蕨麻嫩苗或幼嫩莖、葉,洗淨用沸水焯一下,再用冷水浸泡去澀味,可炒食。每年秋季或早春挖其塊根,煮粥,味道香甜可口,營養豐富。根部可作藥用,因富含澱粉,又可釀酒。

藥膳食療

風幹塊根含水77%,灰分3.09%,還原糖2.97%,蔗糖1.20%,澱粉3.30%,戊聚糖8.34%,蛋白質6.19%,鞣質10.76%,粗纖維15.42%,委陵菜甙0.12%,脂肪約2%。

一:戳瑪菜

鵝絨委陵菜的嫩莖葉或全草。春、夏季采收,洗淨鮮用。

性味苦甘微寒。有類似委陵菜的清熱解毒和止血作用。嫩莖葉主要可作野菜,較全草作用弱。煎湯或煮食。

二:戳瑪根

薔薇科草本植物鵝絨委陵菜的塊根。戳瑪系藏名,又稱蕨麻、蓮菜花。塊根又稱人參果、仙人果。我國東北、華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均有分布。夏、秋季采收,除去莖葉、須根,鮮用或曬幹用。

[性能]味甘,性微寒。能補脾益胃,生津止渴,止血。

[參考]含還原糖、蔗糖、戊聚糖、澱粉、蛋白質、鞣質、委陵菜甙、脂肪、膽堿、甜菜堿、組氨酸、琥珀酸、黃酮類等成分。

[用途]用于脾胃虛弱,少食腹瀉;胃陰不足,口幹口渴;吐血,便血。

[用法]煎湯,研末,亦可煮食或生食。

[附方]

1,人參果散:戳瑪菜(塊根)50g,山藥100g。研細末,每次30~50g,加适量紅糖,用沸水沖調服。

本方能調補脾胃。用于脾胃虛弱,久瀉不止,或病後體虛,少食乏力。

2,戳瑪湯:戳瑪根60g,加水煎湯服。

本方對胃腸道出血有止血作用。用于吐血、便血、痔瘡出血。

日常菜譜

食用方法:将蕨麻洗淨,在溫水中浸泡60分鐘後撈出待用。

1.蕨麻米飯:将精米淘洗幹淨後與蕨麻按4:1的比例置于鍋中蒸煮(加水量及蒸煮時間可參考平時焖飯辦法做)。

2.蕨麻營養粥:蕨麻與精米或小米按1:4的比例,再配以紅棗,葡萄幹、枸杞、蓮子、桂圓肉等少許一同煮至40分鐘(最好用高壓鍋做合适)既可食用。

3.蕨麻營養湯:蕨麻與雞、鴨、魚、肉按1:4的比例,再配以枸杞、黨參等

少許一同煲湯至40分鐘即可食用。

蕨麻燒豬肉

一、原料:

1.主料:蕨麻500克,豬肉500克。

2.調料:料酒、醬油、精鹽、蔥花、姜末、花椒水。

二、制法:

1.将蕨麻去雜洗淨。豬肉洗淨切片。

2.鍋燒熱,放豬肉片煽炒至水于,投入蔥、姜、醬油煸炒,再加入料酒、花椒水、精鹽和适量水燒至肉熟,放入蕨麻燒至熟而入味,出鍋即成。

此菜由健脾益胃、生津止渴、益氣補血的蕨麻與補中益氣、滋陰潤燥的豬肉相配而成,可為人體提供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具有健脾益胃、滋陰潤燥的功效。适用于脾虛洩瀉、營養不良、體虛、乏力、咳嗽、消化不良、便秘等病症。

蕨麻養生粥

一:原料

1.主料:枸杞、蓮子、薏仁米,蕨麻

1.配料:蕨麻2把、枸杞十幾顆、小紅豆3把、幹百合十幾片、龍眼5顆、大米半罐。(煮出來大約夠2個人吃一頓的量)

2.将以上食材倒入電飯煲中,淘洗幾遍後,加清水到稀飯1的水位,按稀飯鍵,等煮熟保溫焖個5-10分鐘,就可以美美地享用啦

3、有時候還會往裡面加半根鐵棍山藥,或者幾粒無花果幹,都很贊的,自己喜歡什麼都可以适量加一些。

4、因為食材很多,所以完全不需要菜來配。每天早上喝一碗,全身會微微發熱,胃瞬間暖暖的,不愧是養生粥啊!

5、喜歡甜食的,可以放幾塊冰糖一起熬

繁殖方式

繁殖育苗的方式有兩種:一是種子繁殖,即有性繁殖;二是扡插繁殖,即無性繁殖。

種子

整地施肥:播種前,進行土地整理、做畦,施足底肥,并消毒,保持土壤濕潤,在畦面上撒一層細沙。

種子選擇:要求色澤好,大小勻稱,籽粒飽滿,幹燥無黴變。

種子處理:可進行溫水浸種、藥物拌種等,以達到早出苗、出苗齊、幼苗壯的目的。把浸種後的種子,包在紗布袋裡,提供适宜的溫度、水分和空氣,進行催芽。

播種方法:有撒播、條播和點播。由于人參果的種子小,常采用撒播的方法。播種要均勻,一般種距5×7或7×7(厘米)。

播種後的管理:在畦面上再撒一層細沙将種子蓋上,如果溫度在12℃以下,應覆蓋地膜,以保持土溫和土壤濕度。如果育苗畦幹燥,應噴灑細水,以利發芽,切忌用大水噴灌。在幼苗出土後,需揭除地膜。為避免烈日曝曬,可搭蓋遮陽網。育苗期,一般每隔10天左右,用低濃度氮肥噴灑一次,同時加強田間管理,防治病蟲害,确保幼苗健壯生長。

扡插

扡插繁殖育苗,是人參果普遍采用的一種簡單方法。即取人參果莖枝,剪成插條(插穗)後,插于土壤中,讓其在适宜的環境條件下生根發芽,獨立長成健壯的植株。

扡插莖枝的選擇:應選擇遺傳性狀良好,高産株的鮮嫩莖枝,無病害,無缺損,以利生新根發新芽。插條的長度以10-14厘米為宜。剪斷後的插條,及時插于土壤中,否則應放在陰暗處或用濕布蓋上,以防脫水。

扡插時間的選擇:人參果雖一年四季可扡插,但以春播和秋插的成活率高。在一天中的扡插,宜在下午4時後進行,以提高成活率。扡插适宜的溫度,可在15-30℃的範圍内進行。

扡插方法:扡插前,為提高成活率,可用生長激素浸泡插條。扡插時,将插條直插于土壤中,然後覆土壓緊,使插條露出地面約4-6厘米左右,行距約10-15厘米,株距約6厘米左右。扡插後,及時澆水,澆水量可視具體情況酌定。

扡插後的管理:在春末至夏秋扡插時,為防烈日曝曬,應行遮蔭,并噴灑細小水,待苗株長出新根後,可拆除遮蔭工具。如在冬季或氣溫較低時扡插,為防止凍害,宜在日光溫室或塑料大棚内進行,并用小拱棚搭蓋塑料薄膜及草簾。苗株生根後,可追施腐熟的人糞尿水,以促進生新根發新芽。在外界環境條件适宜的情況下,扡插後20-30天左右即可進行定植或分苗移植。

上一篇:碗豆

下一篇:大頭茶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