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笑晚

蔡笑晚

家庭教育專家
蔡笑晚,1941年生,浙江瑞安人,家庭教育專家。初中畢業後随父學醫,并通過自學考入杭州大學數學系,後因政治原因被迫回鄉從醫。在“讀書無用論”盛行的年代裡,他以自己的遠見卓識精心培養六個兒女走讀書成才之路,并取得了豐碩成果。他的6個子女中有5位博士1位碩士,他也因此被譽為人才“魔術師”。[1]
    中文名:蔡笑晚 外文名: 别名: 民族: 籍貫:浙江瑞安人 畢業院校:杭州大學 職業:家庭教育專家 主要成就: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41年

家庭簡介

家境突變,蔡笑晚痛别大學

蔡笑晚出生在浙江省瑞安市一個殷實的知識分子的家庭。蔡笑晚的父親蔡勳是當地的名醫。書香門弟,一代一代都有喜歡讀書的好習慣。蔡笑晚對物理研究有着極大的熱情,并且于上世紀六十年代初順利地考了杭州大學物理系。正當蔡笑晚在學業上孜孜以求之時,文革開始了,大學停課,父親蔡勳又突然去世,在這雙重打擊下,蔡笑晚被迫放棄了學業,中斷自己的物理學家夢想,子承父業,回家行醫,擔起了全家生活的重擔。

憑着父親的傳承和蔡笑晚過人的悟性,蔡笑晚的醫術也漸漸有了名氣,收入頗豐,家裡的日子也漸漸好了起來。在一般人看來,當個醫生也很不錯,然後是結婚生子,安安穩穩地過日子就行了。可是蔡笑晚卻不,蔡笑晚心中有一個永遠的痛,那就是被迫中斷的大學夢。

兒子的出生讓蔡笑晚眼前一亮:自己沒實現的夢想,可以讓兒子來實現。于是蔡笑晚毅然把自己的名字改為“笑晚”,希望孩子們可以替蔡笑晚圓大學之夢。蔡家曆來有尊崇孔子、尊崇儒家學說,有比較深厚的儒家文化的淵源的傳統,受父親蔡勳的影響,蔡笑晚從小特别崇拜孔子,蔡笑晚就自取外号“孔老二”,大兒子名字就叫孟子,之後,兒子一個個出生,蔡笑晚就按孔子的七十二弟子給兒子取名,分别是孫子、荀子、潤子、曾子,最後一個是女孩,就叫西子。

既然大兒子叫孟子,那麼按照中國的習慣,蔡笑晚的夫人就是“孟母”了。這位“孟母”比起兩千年前的孟母,一點也不差,比方說,孟母曾經三遷,蔡家則遷了四五次,不同的是,孟母搬家是為孩子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蔡家搬家則是為了讓孩子們提前入學。

蔡笑晚的可貴之處,是不但給孩子取很大器的名字,(小名一律是什麼子,大名則一律是天什麼,如天文、天武、天思、天潤、天君、天西,更難得的是,蔡笑晚把自己的志向付諸行動,并且有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和锲而不舍的努力。

蔡笑晚采取與衆不同的早教方法,從孩子出生就灌輸數學意識。蔡笑晚說,數學比背詩更能開啟孩子的智慧之門。蔡笑晚堅持讓孩子六歲之前就上學,而且鼓勵孩子跳級。

蔡笑晚的六個孩子一個個學業有成,長子蔡天文,美國康乃爾大學博士、美國賓州大學終身教授,次子蔡天武,美國羅徹斯特大學博士、美國高盛公司副主席,三子蔡天思、四子蔡天潤均放棄在美國高校攻讀博士學位的機會,現在國内發展,五子蔡天君,中國科技大學碩士,現在浙江省建設銀行工作,女兒蔡天西,美國哈佛大學博士,24歲被聘為哈佛大學教授,是該校最年輕的教授之一。

教育經驗

蔡笑晚認為,世界上一切勝利都可以歸結為時間上的勝利。孩子小時候的一年比成人後的一年對人生的發展更加重要,因此要更加珍惜。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蔡笑晚鼓勵孩子們自學趕進度,希望他們能夠打破正常的教育程序,争取更多的時間。在這樣的觀念下,蔡笑晚的六名子女,大多在六歲以前就入校讀書,并多次的跳級。

為了讓孩子早上學,蔡家不惜一次次搬家。因為要讓孩子五六歲上學,那時候是比較早的,一般的孩子都是七八歲才上學。正規一點的學校進不去,蔡笑晚就舉家搬到比較偏僻、離城區比較遠的地方,讓孩子在那兒入學,但因為那個學校畢竟不太正規,教學質量差,于是在孩子入學之後,有了正式的學籍,再搬回城裡,讓孩子轉學到比較正規的學校,為以後的跳級做準備。這樣的搬家,前後達四五次。

事實證明,蔡笑晚的特殊訓練方法不僅開啟了孩子的智慧寶庫,也為子女後來在事業上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由于基礎打得牢,孩子們一個個成功跳級,大兒子蔡天文15歲念大學,19歲讀研究生,21歲開始在國際學術會議和國内外權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二兒子蔡天武14歲讀中科大少年班,18歲由國家公派赴美攻讀博士研究生。小女兒蔡天西更是22歲就拿到了哈佛大學的博士學位。

特殊的教育,也給孩子帶來與衆不同的壓力,小女兒蔡天西最明顯。因為蔡天西上學早,又不不停地跳級,11歲時,别人還在讀小學呢,小女兒蔡天西已經進入蘇州中學讀高中了。班裡最小的同學也比蔡天西大三四歲。于是有的同學就欺負蔡天西。天西很委屈,寫信向蔡笑晚訴苦,蔡笑晚就寫信鼓勵女兒堅持下去。在信中,蔡笑晚對女兒說:現在欺負你的同學,不一定是壞的同學,而且,可能是你将來很好的朋友;假如這個同學真的是一個“壞”的同學的話,你也不要怕,壞人是不會有好的結果的。你要記得亞曆山大的那句名言:“我一生的成就全是我敵人給我造就的,我的朋友沒有幫助過我造就什麼事業”。

11歲的小女兒從蔡笑晚的信中受到鼓舞,明白了許多做人和處世的道理,以寬容之心對待同學,以優異的成績讓同學信服,很快渡過了困惑。

二胡、笛子,乒乓球台、自行車,營造生動活潑的家庭學習環境。

為了給孩子們營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蔡笑晚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蔡笑晚有專用的葫蘆絲、笛子和二胡,要“上課”了,蔡笑晚不是打鈴,也不是喊,而是擺弄樂器,孩子們聽到就會回家。孩子多,房間少,為此,蔡笑晚特制了一張大床,晚上可以睡四個孩子,白天翻過來,就是一張乒乓球台,還可以在上面寫作業,看書。蔡笑晚還專門備了一輛自行車,孩子學習累了,既可能打乒乓球,也可以騎自行車放松,還可以随着音樂唱歌。輕松的環境、快樂的氛圍,使孩子愉悅學習,心智得到最大的開發,學習效率也非常高。

蔡笑晚另一個與衆不同之處,是給每個孩子一個“存折”,用以激發孩子的上進心和創造力。這個存折處于虛拟和現實之間。比如,每次考試好的,都有獎勵,再比如,他出一個題目,讓六個孩子去做,誰先做出來,就給誰獎勵。蔡笑晚出的題目更多是傾向于智力的開發。也許,讀高中的大哥沒做出來,讀小學的小妹卻想出了答案。

于是,小妹的存折上就多了五毛錢的獎勵。存折上的錢是孩子的,但真要花的時候,還是要“審批”,要經過父母的同意。錢雖然不多,但卻使孩子很有成就感。存折上“錢”越多,孩子的成就感就越大。

有趣的是,蔡笑晚建立“家庭銀行”的良苦用心還另有所得,不僅孩子們從小培養了儲蓄存錢的習慣,也無意中建立了他們理财的興趣和能力,二子蔡天武上初中時,模仿父親的做法開辦了一個屬于自己的銀行,并暗地裡給四個弟妹做工作,讓他們把錢存到“蔡天武銀行”。

再後來,蔡天武在25歲時獲得了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的物理學博士學位,但是,在博士畢業後,蔡天武總結出了一套經濟物理學理論和資金的運作方法,并與2004年被美國金融公司高盛公司聘為副總裁。這也許是一個特例,但不可否認的是,童年時代的兒戲為他日後的事業奠定了心理上的根基。

名言

有志者事竟成,破斧沉舟,富貴貧賤沒有根。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帝王将相本無種。

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昏昏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機遇垂青于有準備的頭腦;幸運嘗賜給勇敢的追求者。

奇迹永遠出現在沒人想到的地方;成功總是發生在對不可能的挑戰。

審毫厘之小計,遺天下之大數。

神仙本是凡人做,隻怕凡人心不堅。

把握時機,一着争來千古業;學會放棄,小不忍則亂大謀。

海天一色指引名人去路;波濤洶湧喚醒久醉英雄。

善中有惡惡中有善,處事不能太認真。

教子成才的道路上不存在“偏聽則暗,兼聽則明”的問題,而是“多聽則亂、越聽越糊塗”。

江山全靠文人捧,一介才子一座樓。

個人的能力相差無幾,要善于利用環境中的“輿馬、舟楫”之類的“物”,隻有“善假于物”才能勝人一籌,才能成大事。

任何一種能力都是訓練出來的。

人生的路本來就是從不會中走出來的。

教子道,貴在早。空白紙,畫得好。

一歲養,快快長。二歲教,大必孝。

三至四,學前期。教算術,學識字。

五上學,不可遲。習教化,習禮儀。

六獨立,學自理。三看大,七看老。

幼一年,值十年。勿延晚,甯超前。

一日計,在于晨。一年計,在于春。

一生計,在于童。誤童年,誤一生。

世間事,皆可待。兒教育,萬勿等。

天才者,神童始。神童者,早教緻。

早開發,早發現。早培養,要遠見。

經典語段

一個鐵的真理

過去的一切都向我們證明了一個鐵的真理:

有志者,事竟成。

苦心人,天不負。

有追求、有奮鬥,必定有勝利、有成果。蒼天從來不負苦心人。隻要您有堅定不移的信心和毅力,不怕困難、不怕犧牲,就能在困境中創造出奇迹。

擋不住的誘惑

我們曾想到,智力的早期開發可能是三種後果:

第一種可能結果是:早期教育不僅使孩子的智力在時間上提早開發,而且有利于孩子智力的更好發展,也就是有利于大腦功能的更好的開發利用;第二種可能結果是:早期教育僅僅是智力提早開發,對大腦功能發展利用并無實質好處,隻是時間提早而已;

第三種可能結果是:早期教育雖然表面上提早了智力的開發,但是實質上是打亂了大腦的正常發育,因此實際上是拔苗助長的做法,得不償失。

對于早教的三種可能結果,我們都認真的作了分析。如果是第一種結果,那當然是求之不得的。我們不是大腦發育的專家,不可能獲取有關這方面的數據,當時我們也找不到有關這方面的書籍,因此我們也并不指望這種最佳結果。至于第三種結果,我們認為良好的早期教育打亂大腦的正常發育的可能性是很小的,誠然,我們無法完全排除第三種結果的出現。

但是,我們深知任何一種偉大的追求,都不可能是毫無風險的,人類的每一次成功,都是勇敢的失敗者的屍骨鋪成的。作為追求奇迹的人,我一生都在冒險,從來把風險置之度外。在看了大量的神童傳說、名人自傳有關書藉之後,雖然陷入矛盾之中,但是,作為一個曾經在這個世界上打過滾的人,我在處事方面總是堅持“走自己的路”,在孩子出生之後,我們堅定地選擇了早教。

我們當時認為第二種結果是可以指望的,也就是說良好的早期教育至少可以提早孩子的智力發育時間,從而為孩子争取到寶貴的黃金歲月。這種結果非常符合我們當時“追趕時間”的心态,我們希望從孩子身上去追回自己因生不逢時而失去的年華。正是這種心态,促使我們堅定地選擇了“早教”。

(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為了争取時間的“早教”想法,正好符合現代早教理論和有關大腦發育的最新科研成果。于是我們的孩子不僅因為早教而争得了許多寶貴的時間,而且也因為早教而使大腦功能獲得了更好的開發,後者可能比前者更有價值)。

所以說句實話,我們早教原則的确立完全是出于我們自己争取時間的迫切要求,決不是任何一本書,也沒有任何一個人來鼓舞我們去這樣做。在那段生存問題大于發展問題的苦難歲月裡,如果不是出于心靈深處的一種強烈欲望,是不可能在别人的說教下去策劃幾十年後才能見效的工作。

百德孝為先

很難設想一個不懂孝道的孩子将來會對國家、對社會作出大的貢獻,更難相信一個連父母都不尊敬的人會有很高的道德素質。因此,我們始終認為道德教育應以“孝”為先。首先要自己以身作則孝敬長輩,另外還要千方百計地因時因地,培養孝德。

朱子治家格言中把“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與“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兩句并列在一起,對治家教子而言是不無道理的。兩者對孩子的成長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水蔔麻美

下一篇:錢謙益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