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彥鈞

華彥鈞

中國近代民間音樂家
華彥鈞(1893年8月17日~1950年12月4日),即阿炳,出生于無錫市,民間音樂家,正一派道士,因患眼疾而雙目失明。是中國傑出的一位民間音樂家。  阿炳刻苦鑽研道教音樂,精益求精,并廣泛吸取民間音樂的曲調,一生共創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間樂曲。   其父華清和為無錫城中三清殿道觀雷尊殿的當家道士,擅長道教音樂。華彥鈞4歲時喪母,由同族嬸母撫養。8歲随父在雷尊殿當小道士。開始在私塾讀了3年書,後從父學習鼓、笛、二胡、琵琶等樂器。12歲已能演奏多種樂器,并經常參加拜忏、誦經、奏樂等活動。18歲時被無錫道教音樂界譽為演奏能手。   1950年12月4日,阿炳病逝,享年57歲。阿炳現留存有二胡曲《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六首。[1]
    主标題:二泉映月 副标題1:作者名稱 華彥鈞 副标題2:作品時間 2010年9月 副标題3:在江蘇省無錫市學前街水鄉茶樓門口(錢鐘書故居就在近旁)初次見到鄒鵬先生,我很難相信他今年已有90高齡。鄒老個子不高,精幹靈敏,頭... 本名:華彥鈞 别名:阿炳 字: 号: 所處時代: 民族族群: 出生地:無錫市 主要作品: 主要成就: 外文名:Atonio

人物生平

1893年8月17日(清光緒十九年)阿炳出生在無錫雷尊殿旁“一和山房”。 華彥鈞4歲時喪母,由同族嬸母撫養。

1901年,他随父在雷尊殿當小道士。開始在私塾讀了3年書,後從父學習鼓、笛、二胡、琵琶等樂器。

1905年,阿炳開始學吹笛子,父親經常要他迎着風口吹,且在笛尾上挂鐵圈以增強腕力,後來索性将鐵圈換成了秤砣;阿炳在學二胡的時候,更加刻苦,琴弦上被勒出血痕,手指也拉出了厚厚的繭,阿炳演奏用的二胡的外弦比一般弦粗壯得多,這與他常年練習分不開的。

1910年,阿炳正式參加道教音樂吹奏,他長得一表人才,還有一副好嗓子,被人們譽稱為“小天師”。

1918年,父親去世,他繼為雷尊殿的當家大道士。 後華彥鈞因交友不慎開始吸食鴉片和嫖妓,後來患眼疾而導緻雙目失明,無力參加法事勞動,遂以街頭賣藝為生。

1929年,與江陰農村寡婦董彩娣結婚。

1933年,與寡婦催弟同居。他編唱《十九路軍在上海英勇抗擊敵寇》的新聞, 日軍侵占無錫後,阿炳和催弟一同到雙方老家避難。不久赴上海,在昆曲班仙霓社擔任琴師,彈奏三弦,并在電影《七重天》中擔任表演群衆角色盲人。這時他創作的《聽松》,是一首氣魄豪邁、情感充沛的二胡獨奏曲,傾吐着不願當亡國奴的愛國主義熱情。民國28年重返錫城,再操舊業。他每天上午去茶館搜集各種新聞,回來構思創作,下午在崇安寺茶館門前演唱;夜間在街上拉着二胡,演奏他創作的《寒春風曲》。他的琴藝十分高超,可将琵琶放置在頭頂上彈奏,還可以用二胡模仿男女老少說話、歎息、歡笑以及雞鳴狗叫的聲音。抗日戰争勝利後,曾禁止他在崇安寺的固定場所說唱新聞。民國36年,他肺病發作,卧床吐血,從此不再上街賣藝,在家以修理胡琴為業,艱難度日,度日如年。

1949年4月23日無錫解放,阿炳和他的《二泉映月》等樂曲獲得新生。1950年暑期,中央音樂學院師生為了發掘、研究和保存民間音樂,委托楊蔭浏教授等專程到無錫為他錄制《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3首二胡曲和《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3首琵琶曲。

1950年12月4日,阿炳病逝,終年57歲,葬無錫西郊璨山腳下“一和山房”道士墓。

1979年5月,墓遭破壞,由無錫市博物館原地拾骨。

1983年遷葬惠山東麓、二泉之南現址。墓地面積742平方米,主體由墓牆和翼牆組成,狀如音樂台;舊墓碑現藏市博物館,彩墓碑由中國音樂研究所、無錫市文聯立,楊蔭浏書,墓前瞎子阿炳銅像,由錢紹武雕塑。  

人物故事

阿炳的一生如戲劇般充滿情節的跌宕。據說他生平唯一留存下來的影像,隻有一張日僞統治無錫時期“良民證”上的标準照。相片裡那個帶着盲人眼鏡,形容枯瘦的中年人,在一頂破氈帽下面的面孔,透着生活的艱難和滄桑。也許命運給阿炳的磨難,正是成就他那些動人心魄樂曲的緣由。這個華清和的私生子,生來就被剝奪了家庭慈愛的權利。當他的生母無奈地以結束自己的生命來抵抗世俗的歧視,這個孩子性格中一些隐秘的部分已經可見端倪。在外寄養幾年的少年回歸生父華清和的身邊,他的眼光所見之處,也許有更多的是不解的疑惑。從資料中知道,他是叫着“師傅”來到當道士的父親身旁。華清和自号雪梅,精通各種樂器。阿炳勤學苦練,不久就熟練地掌握了二胡、三弦、琵琶和笛子等多種樂器的演奏技藝。此刻阿炳還當自己隻是個蒙受好心人照料的孤兒。然而當他長到21歲時,阿炳突然在華清和因病去世前明白了自己的身世。  

無錫城中道觀洞虛宮裡雷尊殿的新任當家道士華彥鈞似乎放任自流,吃喝嫖賭甚至吸食鴉片。荒唐的生活帶來荒唐的結果:因為梅毒侵害他瞎了眼睛,喪失對道觀的控制。流落街頭後,族人安排江陰的農村寡婦董彩娣來照顧他。世事就是這樣矛盾。痛苦絕望中的阿炳沒有破罐子破摔。再往後的日子裡,一個說唱時事,在街頭賣藝,以“瞎子阿炳”聞名的創作型民間藝人新生了。

阿炳在這個賣藝為生的時期創作了他最為動人的樂曲。圍繞二胡曲《二泉映月》的流傳有許多故事,說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黎松壽孩童時期和阿炳是鄰居,少年時喜好二胡,在演奏技法上常常得到阿炳的點撥。後來他考上了南京藝術學院民樂系。一天天很冷,他在老師琴房外活動手指,随手拉了支阿炳教他的樂曲。一曲終了,過來一個人訊問他拉的是什麼曲子。老師告訴他,這位問他的先生是從中央音樂學院來的楊蔭浏教授。黎松壽說這樂曲是家鄉一個民間藝人教的,沒名字。楊蔭浏說這曲子好,還說他們正在收集民樂,要用剛從國外進口的鋼絲錄音機錄下這樣好的民間音樂。黎松壽和楊教授約好,回到家鄉一直等到9月份,楊蔭浏和曹安和兩位教授才來到無錫。這次他們帶來的任務是錄制無錫的道教音樂。等錄完這些道教音樂,黎松壽堅持請他們去錄阿炳的樂曲。等阿炳拉完一曲,楊蔭浏教授輕聲問這曲子的名字,阿炳說沒名字。楊教授說沒名字不行,要想一個。阿炳接着說那就叫《二泉印月》吧。楊教授又說,《印月》這名字跟廣東音樂重了,要不叫映月,無錫有映山湖麼,阿炳說,好,你的學問大,就聽你的。

對這件事情,黎松壽先生在他的回憶文章裡說:1950年9月2日,我和妻子陪着楊蔭浏、曹安和兩位先生找阿炳錄音,那天從晚上7點半才開始錄。錄音的時候,阿炳因為身體很不好,手勁也不夠,琴也是臨時找的,所以錄音保存下來的《二泉映月》并不是效果最好的。阿炳的最後一次演出是1950年9月25日,也就是錄音後的第23天,好像是無錫牙醫協會成立大會的文藝演出。阿炳支撐着病體出門,由于他走得慢,到會場時演出都快結束了。我扶着阿炳走上舞台,坐在話筒前面。這是阿炳平生第一次面對話筒演出,也是惟一的一次。阿炳一開始是彈琵琶,後來台下有人叫着要阿炳拉二胡,我和妻子就叫阿炳注意身體,不要拉。阿炳說了一句:“我給無錫的鄉親拉琴,拉死也甘心。”接着就拉起了他不知拉了多少遍的《二泉映月》。我記得滿場都是人,連窗戶上也站滿了人。演出結束的時候,台下掌聲和叫好聲不斷,阿炳聽見就脫下頭上的帽子點頭示意。  

音樂作品

《二泉映月》

作品創作于1950年親自錄音傳譜的二胡曲。

《聽松》

《聽松》又名《聽宋》,其内容似乎是描寫宋代偉大的愛國将領嶽飛。樂曲通過松濤借物詠懷,在贊頌民族英雄嶽飛軍威的同時,傾注了他剛直不阿的性格和堅定自信的意志,歌頌了中國人民青松般高潔的民族氣節,鋼鐵般堅強的鬥争意志和戰勝敵人的英雄氣概。全曲氣魄豪邁,剛勁有力,堪稱音樂珍品。  

《寒春風曲》

作品通過對初春寒風的描繪,表達了被壓迫者的沉重哀歎和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表現了作者苦難坎坷抗争的一生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  

《大浪淘沙》

作品表現了作者對不平人世的無限感慨及對命運的态度。此曲經楊蔭浏、曹安和二位先生錄音并記譜才得以保存下來。據阿炳生前所言,這曲原是道家的《梵音》合奏曲牌,是他在琵琶上彈奏而成。但據楊蔭浏查證,道家中并無此曲。樂曲第一段旋律與廣東音樂《三潭印月》曲首的旋律相近似,很有可能此曲是華彥鈞根據他所熟悉的音調創作的。 此曲最大的特點是,雖現一般把它分在“文曲”一類中,然而它具有自己内容和情感上的顯著特征,這完全和阿炳的身世密切相關。例如,運用鑼鼓的節奏音型,尤其是在慢闆中造成一種跌宕起伏、頗具氣魄的勢态,确實具有蘇轼《念奴嬌》詞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那種關西大漢持銅琶鐵綽演唱的氣概。在長輪的運用上,也具有緊湊起伏的強烈效果,表現出一種對黑暗現實控訴的情感。而在推挽、滑音的運用上,更是摒棄一般文曲的那種閨怨氣息,而代之以硬朗的奏法和多用大幅度的、效果突出的下滑音,頗具氣勢。  

《龍船》

作品描寫人們在端午節龍船競渡時的歡樂情景。阿炳為表現歡樂紛繁的節日場面,選用了民間吹打音樂中常用的循環體結構,“打”一段,“吹”一段,吹打相間進行。

《昭君出塞》

作品通過刻畫昭君出塞時的情緒變化,表達了作者對這一曆史事件的無限感慨。

出版圖書

創作風格

阿炳用的最多的樂器,仍是那把家傳的紅木胡琴,經常拉的樂曲,也仍是那首象征了自己一生命運的《二泉映月》——溫柔、凄苦、文雅、憤恨、甯靜、不安諸多情感相互交織的宛如夜之皓月一般的樂曲。他将此曲視為自己的眼珠一樣重要。他仍在不斷地修改它,對樂思、節奏加以潤色,他要在自己的遭遇上再追加上一段遭遇:音樂的遭遇!同樣,他也想在痛苦上再追加一種痛苦:音樂的痛苦。

在他出入酒肆茶樓所用的節目單上,這首曲子暫時用的題目是:《惠山二泉》——一直到他臨終的前半年,他才以一名創作者的勝利的口吻,向外人宣布,它的名字叫《二泉映月》。

這首曲子開始并無标題,阿炳常在行街穿巷途中信手拉奏賣藝時并未演奏此曲,阿炳曾把它稱做“自來腔”,他的鄰居們都叫它《依心曲》,後來在楊蔭浏、曹安和錄音時聯想到無錫著名景點“二泉”而命名為《二泉映月》(江蘇無錫惠山泉,世稱“天下第二泉”),這時方定下曲譜。賀綠汀曾說:“《二泉映月》這個風雅的名字,其實與他的音樂是矛盾的。與其說音樂描寫了二泉映月的風景,不如說是深刻地抒發了瞎子阿炳自己的痛苦身世。”

1950年深秋,在無錫舉行的一次音樂會上,阿炳首次也是最後一次演奏此曲,博得觀衆經久不息的掌聲;1951年,天津人民廣播電台首次播放此曲;1959年10周年國慶時,中國對外文化協會又将此曲作為我國民族音樂的代表之一送給國際友人。從此,此曲在國内外廣泛流傳,并獲得很高評價。1985年,此曲在美國被灌成唱片,并在流行全美的十一首中國樂曲中名列榜首。

後來,彭修文将此曲改編成民族器樂合奏曲;吳祖強改編成弦樂合奏曲;丁芷諾、何占豪改編為小提琴獨奏曲;丁善德改編成弦樂四重奏等等。中國唱片社曾将阿炳于1950年夏演奏此曲的鋼絲錄音制成唱片,暢銷海内外。

這首樂曲自始至終流露的是一位飽嘗人間辛酸和痛苦的盲藝人的思緒情感,作品展示了獨特的民間演奏技巧與風格,以及無與倫比的深邃意境,顯示了中國二胡藝術的獨特魅力,它拓寬了二胡藝術的表現力,獲“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作品獎”。  

個人評價

人們稱阿炳是三不窮:人窮志不窮(不怕權勢);人窮嘴不窮(不吃白食);人窮名不窮(正直)。作為民間藝人,不僅能夠用自己的雙手,用音符來表達,還能借助音樂這種工具來感染其他的心靈。  

阿炳因為1950年那次錄音保留了他創作的六首樂曲:即今天已為世人所熟知的二胡曲《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琵琶曲《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這是一件萬幸的事情。作為民間藝人,他艱苦的一生也許隻是有史以來無數血淚人生其中的一次。

阿炳音樂的成功,有他個人成長經曆的特殊性、有當時客觀的社會環境、也有中國傳統藝術的傳承特點,所以圍繞着阿炳這樣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産傳統音樂代表作的創造者,研究應該是立體的、系統的,包括美學、社會學、教育學、文化學,隻有這樣,才能發掘由其音樂作品傳遞的深刻内涵。

阿炳是源自草根的藝術家,他的傳播途徑是街頭巷尾的談唱,比較當下的網絡歌手自由的傳播模式,喬建中認為,這些有利條件是阿炳當年無法擁有的,但要再出現一個阿炳,卻很難。“藝術要不得一點浮躁,阿炳藝術成就的萃成,有他豐富的人生閱曆,有深入民間的體會體察,更有傳統藝術的深厚浸潤,所以研究阿炳“苦難”的成功才顯得特别有意義,對現在的藝術人是一種啟發。”

來源于民間的阿炳音樂,每一次彈奏時都有即興地創造,這來源于阿炳幾十年演奏傳統音樂的積累以及對生活的感悟,僅僅關注弓法、指法、音準、力度的學院化教學,僅僅一首《二泉映月》的彈奏,無法诠釋出阿炳音樂的全部内涵。所以對阿炳精神、阿炳音樂的傳播、研究應該更加細化,使之成為非遺傳承保護的一個獨特範本。  

阿炳的即興演奏,不僅成就了《二泉映月》這支自述式的悲歌,更主要的是它擺脫了那種賞玩式的心态,上升為一種與我同在的共命運感。對人世的關懷,對自我的思考,以及遭受的磨難,使一些人很容易地把他和貝多芬相提并論。  

上一篇:鄧綏

下一篇:臧克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