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派

華山派

道教支派
華山派是道教的支派。在武俠小說中也常出現,以使劍著稱。華山派以華山為主要據點而得名,常指全真道内部繁衍出七個支派之一,華山派為廣甯子郝大通所創,由其弟子範圓曦、王志謹等進一步傳播,成為中原主要武林門派之一。[1]
  • 中文名:華山派
  • 社團地址:陝西華山
  • 開派祖師:郝大通
  • 成立時間:元朝初年

曆史記載

清陳銘珪《長春道教源流》卷七:貝本恒,字常吉,淮陽人。年十七,禮武當袁正遇為師,後師龍門派王常月受戒律。

康熙乙亥(1695)結茅武康(浙江舊縣,1958年并入德清)之高池山。乾隆乙醜(1745),餘杭人延主洞霄宮。

乾隆二十三年卒。于《易》學頗有造詣,著有《周易參義》、《黃老旨歸》。此處謂其受龍門派王常月戒律,當為龍門派道士,但《金蓋心燈》卷四《沈輕雲律師傳》則謂其為華山派裔。

曰:“貝常吉,名本恒,為華山派裔”,與龍門道士沈輕雲友善,本恒有弟子李仁凝,号雲峰,在沈輕雲逝世後,“為封其龛,葬于大滌山之金築坪”。

卷三《樊初陽律師傳》亦謂貝本恒為華山派裔,謂其又從樊太初(号初陽)學,“得其宗旨”。《金鼓洞志》又記李仁凝事:“月峰真人者,即世所稱妙衷定命真人也,姓李名仁凝,皈依常吉真人為師。

隐于雲窩山房,好清靜,修性煉命,備嘗苦楚。性喜潔,最愛花木,精修三十年。”據此,貝本恒乃華山派道士,又曾參學龍門派。他和弟子李仁凝在清康、雍、乾間活動于浙江德清、餘杭一帶。于此可見華山派活動之一斑。

《諸真宗派總簿》第十三,記有華山派之傳代派字,前四句為:“至一元上道,崇教演全真,沖和德正本,仁義禮智信。”據此,貝本恒為華山派第十五代,李仁凝為十六代。

百字輩

至一無上道,崇教演全真,

沖和德正本,仁義禮智信,

嘉祥宗泰宇,萬理複元亨,

清靜通玄化,體性悟誠明,

養素守堅志,虛靈慧業生,

希賢遵秘法,慎修保純貞,

敬謹規良善,默功毓秀英,

勤能扶世運,積久大丹成,

永建根基厚,仙瀛書盛名,

圓滿光華照,雲天慶上升。

注:此訣乃回春功修持的宗旨和排輩的序列,一字一輩,從金代創立後傳第一代至今,已曆二十一代。(原文存北京白雲觀《諸真宗派總薄》。

曆代人物

賀至真

石一貞

索無叟

範上古

姚道常

喬崇高

李教論

甄演義

張演浩

閻全德

張全曆

溫真學

賀真鳳

要沖元

雷沖離

孫和光

郝德繼

賀德志

呂正高

朱本裕

趙仁逸

公義德

劉禮仙

馮禮貴

闵智亭

沈信言

婁嘉永

曹祥真

李宗信

趙泰安

李宇燚

張萬法

王信安

武功簡介

紫霞功

本派功夫啟于《易》理,源于無極圖,無極為圖,一分為二成陰陽;二分為四陽中陰。陰陽互相轉化,互相依存,對立而又統一,即以說明宇宙萬物化極變之理,也以此闡述武理與功法,上應天象,下應地物。  

樁為萬功之基,曆來我武級百珍秘,非嫡傳不得其竅,全真華山本門亦即如此。以站樁調身(形),達到神、形、息、合一而悟到全真。

例如全真祖師全真七子之一的王玉陽為修煉大道,偏翹一足,獨立九年。東臨大海,未嘗昏睡,人稱為鐵腳先生。邱長春真人贊之曰“九夏迎陽立,三冬抱血眠。”如此站樁練形九年,而入大妙,為全真道嵛山派創立者。

1、預備式:

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身形正中,雙手自然下垂,放于體側,舌抵上腭,目視前方,全身放松,排除雜念,凝神定意,如此站立約1–3分鐘。

2、龍旋法:

兩手擡至腰際,插腰,手指自然張開,食、中、無名、小指等四指置于前腰,兩手中指(本派稱“黃龍指”)指腹放置于大橫穴,兩手拇指放置于志室穴。

3、腰部先向左旋轉九回,即81次,成九九歸元之數。(旋腰時,以緩慢和為度,幅度不宜太大)

無極樁

1、 兩膝彎曲下蹲,兩腳尖内扣,十指抓地,重心落于兩腳正中,膝部外展與腳尖垂直,裆部撐圓,頭正勁直,含胸腰直,沉肩收胯,兩臂屈肘,環抱于胸前,中、食指伸直相對,大母指上挑。中指、無名指、小指,彎曲如握雞卵,呼吸自然,由每次10分鐘增至90分鐘為度。

2、龍擾身:

(1)雙手上舉,手心向後,然後下拉至丹田前,握拳,成雙拳鋒風持狀,身體随下拉之勢緩緩上升,至雙腿伸直。

(2)雙手變掌,成掌心向上,然後,内襄外翻,手心向外,向上成托天狀,緩緩上推。随之,身體緩緩下蹲成馬步。

(3)龍拔身一起一落為一回,共做八十一回為度。

(4)意念由手掌—-丹田—-腿—–足,随上托下拉要有拉開、托山之意,同時體會内力之運使。

推山功

(1) 兩足左右分開,成馬步,頭頂挎坐,兩臂屈肘握拳抱于腰際,拳心向上,目視前方,氣沉丹田,而後座腿屈膝右擰成右弓步,同時左掌變拳,向左右推,右拳變掌,向後推,目視右掌;随之體向左轉180度,成左弓步,左手向左推,目視左掌。如此,左右為一次共81次。

(2) 雙腳成前三後七之技擊步,立于牆前或樹前兩掌按于牆(樹)上,放松,含胸拔背,将丹田之氣引至雙臂及雙掌,此時全身聚然一緊,迅猛發勁,将氣集中一點,重心亦猛然前移,然後,重心下沉後移,準備第二次發勁,此功為81次為度。

摩雲手

(1)屈膝成馬步,兩臂屈肘握拳抱于腰際兩側,拳心向上,目視前方。由右拳向上緩緩推運,拳高于肩平,拳心向下,左拳不動;随即右拳變爪,手指張開如抓東西一般,緩緩(用内力)抓擄至腰際變拳;同時左拳亦随之緩緩用内力推出,拳心向下,随即變掌後抓回,如此反複運81次。要點:呼吸自然,不可努氣,同時腰如磨盤随拳爪回左右轉動。

(2)由馬步樁身體左轉成前三後七之大虛大步樁式。雙手随左擰身爪立于胸前,左手前,右手後成格鬥式。目視前方,右爪變拳向前緩緩推進,拳心向下;左爪配合帶至左腭下,拳心向下,右拳變爪,回抓帶,左拳向前推進,如此左勢做81式,随後,右擰身180度,成右大虛步式,按上法練習,亦81次為度,要求:脊柱正直,頭有上頂之意,臀部有下坐之勢,呼吸自然,意微注小腹(丹田

拍打功

1、 身體平開自然站立,或成前三後七之技擊步,全身放松,以自己雙手掌或拳拍打身體,先自頭、面、前胸、腹部、兩肋、大腿、自上而下,依次拍打,力量由輕到重,從身體能承受為止,同時體會受擊部位的松緊和反彈的力度。

2、(1)将上體露出,躺于床上,仰卧,意念集中丹田(3—5分鐘)雙手相疊,左手下,右手上,蓋于丹田。

(2)以雙手從丹田開始先順時針,由小到大推揉81圈,正好遍布整個胸腹,然後再逆時針由大到小推揉81次,使氣回歸丹田,然後靜養到丹田熱為止。

3、用藥法:前功畢,使行藥法。分内外兩法,困内腹,非面授不得其竅,易出偏,故略之。

(1)湯洗法:湯洗之法,使氣行透,功入内,肌肉富有彈性,加速功夫過程。食鹽50克、丁香10克、白芷10克、川穹5克、地骨皮50克、虎骨20克、老桂木10克。

(2)将上述藥加水煎之,水沸即用。方法為:用布浸藥水,擦上身及雙臂,到發紅,發癢為止。

上一篇:九成宮碑

下一篇:每日郵報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