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根

菩提根

棕榈科植物貝葉棕的種子
菩提根是棕榈科貝葉棕屬植物貝葉棕的種子。表面粗糙有花紋,裡面是白色的,屬于菩提子的一種。經過長時期的盤玩會變成黃褐色。是制作念珠的佳品。曬幹的菩提根中間會呈現空心狀,原籽打磨後,遇水會産生酸酸的味道,随着盤玩包漿,味道會逐漸消失。菩提根經過長時期的盤玩會變成黃褐色,表面會出現碎紋理。菩提根分為白菩提根和黑菩提根,其産量大,價位不高,所以市場上作假的較少。又因價格低、升值空間較小,它被認為是初學者盤玩練習的佳品。
    中文名:菩提根 外文名: 别名: 原生植物:貝葉棕 門:被子植物門 科:棕榈科 目:棕榈目 種:貝葉棕 分布區域:亞洲熱帶地區至大洋洲北部

盤玩

與大多數菩提子手串的盤玩方法一樣,一串未經把玩的菩提根手串應先用粗糙的布揉搓珠子表面,這樣是為了清潔表面的臘層以便再抛光。大約一個星期後,換用柔軟的棉布盤搓,這一步驟是為了抛光串珠。經過兩個星期的初步盤玩,可以将手串自然放置一個星期,讓珠子表面與空氣均勻接觸,使其氧化形成保護層。

手盤是盤玩過程中最耗心血的過程,手盤時手要保持幹燥,避免接觸水、汽等。上手一兩個星期後,珠子的表面會包漿。日久你就會發現菩提根手串變得有光澤,充滿靈氣。盤得好的珠子有時會呈現玻璃光澤。

保養禁忌

1、不要在菩提根制品面上堆壓重物,或與鑰匙等硬物混放,以免造成菩提根扭曲、變形。

2、不要随便用濕布擦拭或用水沖洗菩提根制品,避免塗抹帶有化學試劑的物品。更不能用堿水、酒精等具有腐蝕性的化學品來對菩提根進行擦拭,以免破壞、損毀木材的纖維。

3、切勿使用所謂“禦守鹽”等物質清洗菩提根。“禦守鹽”實質為粗海鹽,用其浸泡“淨化”菩提根,不但起不到養護菩提根的作用,反而會極大地損傷木質,造成木質變粗、變色及開裂。

平時養護

1、用搓澡巾用力的搓表面,作用其實是清潔表面的臘層和髒色以及進行再抛光,兩三天大約每天2-3小時。

2、用柔軟的棉布盤搓一個星期也算是抛光,這時軟布表面會有痕迹這都是正常現象,一個星期後顔色會變淡。

3、自然放置一個星期,讓珠子自然幹燥。同時表面均勻的和空氣接觸形成細密均勻的氧化保護層。

4、開始手盤,這時的手一定是要剛剛洗過并且已經幹透,汗手請不要直接盤。注意孔口周圍一定要盤到。一天可以盤30分鐘左右。一個星期到兩個星期後,你可以感覺有挂嗒挂嗒的粘阻感,其實這是已經形成了一層薄薄的包漿。

5、這時就可以放置一段時間,再進行自然幹燥。也讓包漿進行一定程度的硬化,一般是一個星期左右。

6、重複4和5的過程5到6遍也就是3個月的時間,你會看到很有靈氣的光澤。盤得有時會呈現較強烈的反光,有些像玻璃光澤。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髒了可以用微微濕潤的棉布擦拭幾遍就好了。然後放置一段時間再盤玩.盤的時候所有區域都盡量盤到,特别是孔口,盤最忌的就是急功近利,你隻能慢慢來一個過程一個過程的來,随着變化也可以同時得到一種精神的愉悅。

鑒别方法

1、可用火直接燃燒,真實菩提根果實燃燒後呈黑色狀,像木炭,燃燒時并伴有植物燃燒味道,塑料樹脂類仿品燃燒則會融化,燃燒劇烈。

2、直接砸開珠子,其内部會呈小空心狀,成熟大珠子會有黃豆般大小的空心。

3、可用燒紅的針或鐵絲燙表面,若能刺進去則是樹脂類仿冒。

4、真實菩提根珠子打磨時會伴有特殊的香氣,砂紙打磨時也會産生粉塵,仿冒品則不能有上述現象。

植物介紹

原生形态

植株高大粗壯,喬木狀,高達18-25米,直徑50-60厘米,最大可達90厘米,具較密的環狀葉痕。

葉大型,呈扇狀深裂,形成近半月形,葉片長1.5-2米,寬約2.5-3.5米,裂片80-100,裂至中部,劍形,先端淺2裂,長60-100厘米,裂片寬7-9厘米;葉柄長2.5-3米,粗壯,寬7-10厘米,上面有溝槽,邊緣具短齒,頂端延伸成下彎的中肋狀的葉軸,長約70-90厘米。

花序頂生、大型、直立,圓錐形,高4-5米或更高,序軸上由多數佛焰苞所包被,起初為紡錘形,後裂開,分枝花序即從裂縫中抽出,約有30-35個分枝花序,由下而上漸短,下部分枝長約3.5米,上部的長約1米,4級分枝,最末一級分枝上螺旋狀着生幾個長約15-20厘米的小花枝,上面着生花;花小,兩性,乳白色,有臭味。

果實球形,直徑3.2-3.5厘米,幹時果皮産生龜裂紋;種子近球形或卵球形,直徑約1.8-2.0厘米;胚頂生。隻開花結果一次後即死去,其生命周期約有35-60年。花期2-4月,果期翌年5-6月。

産地習性

原産印度、斯裡蘭卡等亞洲熱帶國家,它是随着佛教(小乘佛教)的傳播而被引入我國的,已有700多年的曆史。目前僅在雲南西雙版納地區零星栽植于緬寺(佛寺)旁邊和植物園内。

價值

貝葉棕的引入首先是作為一種宗教信仰的植物而栽培。

另外,還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其樹形美觀,是很好的綠化觀賞植物;其葉片可代紙作書寫材料,在印度和我國雲南(傣族)有用貝葉刻寫佛經的,俗稱“貝葉經”;從花序割取汁液,含有糖分可制棕榈酒或醋或熬制成糖;幼嫩種仁可用糖漿煮成甜食(注意:成熟種仁有毒不能吃!);樹幹髓心搗碎經水浸提得澱粉,可供食用;根的汁液治腹瀉;幼株的水煎劑可治熱感冒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