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天全

莫天全

中國房地産TOP10研究組組長
莫天全是清華大學經濟管理碩士、美國印第安那大學經濟與管理雙博士(候選人),獲著名的“孫冶方經濟學獎”。曾任職于道瓊斯Teleres亞洲及中國董事總經理、美國亞洲開發投資公司(ADF)執行副總裁。現任搜房資訊控股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中房指數系統秘書長、中國房地産TOP10研究組組長、中國指數研究院院長。[1]
  • 中文名:莫天全
  • 外文名:
  • 别名:
  • 民族:
  • 籍貫:廣西桂林
  • 畢業院校:清華大學,美國印第安那大學
  • 職業:
  • 主要成就:
  • 性别:男
  • 出生年月:1964年

個人簡曆

1964年出生于廣西桂林市灌陽縣灌陽鎮胡家村

1984年學士畢業于華南理工大學機械系

1989年碩士畢業于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1988年-1990年參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産業組織改革研究組,并為此獲得中國經濟學最高獎“孫冶方經濟學獎”

1991年赴美國,獲得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經濟與管理雙博士學位

1993年初任道瓊斯Teleres亞洲及中國董事、總經理;後任美國亞洲開發投資公司(ADF)執行副總裁

1996年起任中國房地産指數系統秘書長

1999年在高盛投資銀行GoldmanSachs和國際數據集團IDG的支持下,正式創立搜房資訊有限公司,運作的搜房網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房地産網站

職業生涯

1991年,接受美國印第安那大學的邀請,到美國攻讀經濟與管理雙博士學位。

1993年進入道瓊斯Teleres,任道瓊斯Teleres亞洲及中國董事、總經理;後辭去道瓊斯Teleres的工作,任美國亞洲開發投資公司ADF執行副總裁。

1996年接手由中國房地産業協會國務院發展中心等發起的中國房地産指數系統,擔任秘書長。

1999年初,得到世界上最大的投資銀行,高盛投資銀行Goldman Sachs和國際數據集團IDG的支持,正式創立搜房資訊有限公司為亞洲最大的與房地産和家有關的信息技術公司。

2005年7月14日與法國分類廣告與出版業巨頭簽署協議,以2.2億美金出售搜房網15%的股權。

2006年,搜房分成了幾個集團,比如咨訊集團,也就是新房市場;二手房和租房集團,以及以研究院為核心的研究集團等。

2007年,搜房正在為在美國上市而進行着最積極的準備。為此莫天全也已經開始調整搜房整體格局,将原先垂直管理改為由各公司自我管理、靈活性更強的扁平式管理,以使搜房的組織架構和運營模式更符合境外公司上市的要求。

莫天全說,房地産隻是他的一個切入點,他最大的願望是在中國做一個與道瓊斯、麥肯錫、安德信齊名的信息咨詢機構,“所有的好機會都讓我們趕上了,我們應該為國家為社會做點事情。”

搜房網

搜房網(www.SouFun.com)是大中華地區最大的房地産門戶網站,早期由莫天全、李山及國際著名投資機構IDG投

資創立,目前覆蓋了全國45個大中型核心城市,兩度唯一入選“中國互聯網百強企業”的房地産類網站,是全球訪問量最高的房地産類網站(Alexa)。

搜房網擁有中國最大的業主社區和論壇,擁有将近4萬多個活躍的樓盤論壇,日均發帖量15萬以上;月平均獨立訪問人數(uniqueIP)達4200萬;搜房社區成為全國最聚人氣的房地産網上社區,在業主與準業主中頗具影響力。

搜房網擁有中國最大、最全、最新的房地産項目數據庫,提供全國超過4.5萬個物業項目的詳細資料,強大的房源搜索引擎為用戶提供了快速、準确的樓盤搜索通道。

搜房網擁有中國最大、最全、最新的房地産新聞數據庫,日均更新新聞1200條,“這裡記載地産界的每一個精彩時刻!聚焦地産界所有風雲人物!第一時間把握地産脈搏!”

搜房網擁有中國房地産業技術水平、設計水平最高的IT專業隊伍,最為了解房地産業的需求,累計為全國策劃并設計、制作房地産類網站1500個以上。

搜房二手房租房網向用戶提供日均近100萬條租賃及二手房買賣信息。

搜房網為中國房地産業創造了嶄新的信息渠道和營銷通路。

從出身到狀元

如果你有機會到桂湘邊境的長江中遊平原,也許會被一條南北相貫的河流吸引住。沿着這條河流順勢而上,越過

綿延數百公裡的都龐嶺山脈,一座形如楊柳葉的南方小城就會赫然出現在你的眼前。這就是故事主人公莫天全出生的地方——廣西灌陽縣,那條南北走向的河流則是全長144.23公裡的灌江。

追溯曆史,這裡早在西漢文帝前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就已建縣,始稱觀音縣。隋朝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改稱灌陽縣。

放眼望去,在中國的IT圈子裡面,從廣西走出來的名人尤其是商業領袖似乎屈指可數。如果仔細在互聯網裡扒拉,互聯網商業領袖更是沒有人來自廣西,在這樣的背景下,在互聯網上劍走偏鋒而屢戰成名的莫天全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值得一提的是,莫天全的輝煌與房産業密不可分,而在他的廣西老鄉中,有一位同樣靠房産業名滿天下,那就是當今國内房産業的一哥——萬科集團創始人王石。

1964年,廣西灌陽,莫天全出生。

在灌陽縣,莫氏家族是一個有名的望族。在整個廣西,莫氏家族都具有相當的影響力,莫氏宗親達到50萬人之多。據史考,莫氏家族的最早文字記錄要追述到上古時期。。

盡管已經過去40多年,但是莫天全依然能詳細回憶起童年時代的故鄉:“我家在當地山裡的一片窪地上,這樣的地形在嶺南地區非常普遍。門前幾百米遠的地方就是一條河,那是灌江。”

莫天全從灌陽縣城關小學畢業之後,就在家裡的安排下,遠赴湖南邵陽讀書。當時邵陽是著名的“三線”建設重要基地,這裡有許多從北方遷來的軍工企業,與外界相對隔絕,環境清靜。加之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家裡是地主出身,父親擔心會影響孩子考大學,于是就委托莫天全當兵的叔叔将其遷到湖南邵陽讀書。

1981年,全國高考制度恢複的第五個年頭,17歲的莫天全和全國其他258萬考生一道走入了高考考場。在這道千軍萬馬争奪的獨木橋上,是1:10的錄取比例。用今天的眼光來看,這就是一場PK,也是莫天全遇到的第一個人生磨練。這就意味着,莫天全要在這場10進1的淘汰賽中堅持到最後,必須将其他9位同齡人遠遠抛在身後。正是從當年的高考大戰中,莫天全第一次感受到競争的慘烈,也第一次體會到拼搏的價值——這一點對于日後互聯網創業的莫天全影響甚大。

數天之後,這場人生PK賽的結果出來了:莫天全成為當地莫氏家族中第三個正牌大學生——文革前有一年,莫天全的叔叔和姑姑曾經占據了灌陽縣三個高校錄取名額中的兩個。但這次又有所不同,莫天全不但考上了大學,而且還拿到了灌陽縣1981年的高考狀元,在莫氏宗親中傳為一段佳話。

本科時代

1981年~1984年,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路381号,這兩個數字從時間和空間上組成了莫天全大學生活的全部。

華南工學院(華南理工大學前身)機械制造專業學生,這就是1981年7月的莫天全在接到錄取通知書之後的最新身份。談到為何選擇理工科,莫天全後來表示是受到了叔叔的影響,與此同時,當時全國上下“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大氛圍也影響到莫天全的選擇。

一個最具有說服力的例子是,如今的國内IT界第一代商業領袖中,90%都是選擇理工科:楊元慶1982年進入上海交通大學,就讀的是計算機技術開發專業;求伯君1980年考入國防科技大學,就讀信息系統工程專業;楊叙在1985年赴美就讀GMI工程管理學院,選擇的也是工程專業。

在華南理工大學的那段日子,莫天全每學期期終考試都是第一名,以至于讓他覺得有些無聊,想給自己找點突破。

大學二年級時莫天全遞交了一份申請書,不是入黨申請書,也不是助學申請書,而是跳級申請書——他希望能夠直接從二年級升到四年級,因為三年級的課程都已經自學完成了。在那個年頭,能考上大學都算很不容易了,在大學裡跳級則是聞所未聞,少之甚少,更别說是主動申請的。所幸的是,接到申請之後的系領導很支持他的這個舉動,而且80年代鼓勵年輕人大膽創新的風氣很是濃厚,從政治領域到文學領域,再到經濟領域,都是如此,當然也包括在個人學業上。于是系主任就帶他去找學校校長,校長倒是很幹脆,就抛下一句話:“跳級可以,隻要能在二年級的期終考試,同時考完二年級、三年級所有課程,且每門功課成績在80分以上。”

今天的莫天全回過頭去審視那次重要的挑戰,覺得一方面是年輕人有沖勁,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緣故,另一方面也是性格使然,喜歡不斷挑戰高難度,對成就感的渴望驅使他去完成這看似不可能的任務——這一點在後來的搜房網創業中表現得尤為明顯。考試結果讓莫天全為自己留下了一個值得炫耀的記錄:華南理工大學曆史上第一個成功跳級的學生。

三年大學生活很快結束了。1993年之前,中國絕大多數高校都是采取畢業生國家分配制度。莫天全直到離開學校的前一天才知道自己的畢業去向:位于天津的機械部第五研究院。

唐人宋之問曾以“魂随南翥鳥,淚盡北枝花”的詩句感歎從京城長安到邊陲嶺南的路途遙遠,而從廣州到天津,莫天全則跨越了大半個中國,這也是他離家最遠的距離。

中國的研究院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尤其是改革開放初期的研究院。與美國的大學或者獨立研究院、研究所都是高科技企業孵化的搖籃相比,中國的研究院更多側重學術上的單純研究,幾乎缺乏研究項目商業化發展的基礎,完全割裂于國民經濟之外。從這一點來說,80年代國内的各大研究院對于IT企業的發展影響甚至說聯系并不大。但換個角度來看,那個時候的研究院卻為日後的中國IT企業發展提供了很多優秀的領軍人物。聯想創始人柳傳志是從中科院計算所出來的,方正創始人王選則是北京大學計算機研究所所長,而初到第五研究院的莫天全注定也要走上這條道路,當然這是十多年之後的事情了。

到第五研究院報到那一天,院長把莫天全分去搞環保研究。

1984年,環保是一個很超前的話題,遠沒有今天火爆,甚至還是一個很陌生的漢語詞彙。當時國務院有一個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主要功能卻是進行建設規劃,直到14年之後才出現國家環保總局。環保的冷門由此可見一斑。

在得到分配任務之後,莫天全和帶自己的指導老師一起搞起噪聲研究。由于剛剛改革開放,研究院進口了一大批國外科研設備,師徒兩人經常拿着這些價格昂貴的測噪儀器到處跑。幹什麼呢?就是配合有關部門檢測噪聲超标的企事業單位,一旦發現,就進行經濟處罰。

莫天全在第五研究院隻呆了兩年時間,雖然如今從事的行業已經與當年的研究工作毫無關系了,但是從内心深處講,研究院的兩年還是非常幸福的兩年。那個時候,由于環保研究需要外出調查,所以莫天全幾乎把全國各地跑了個遍,甚至還利用全國調研的機會回到廣西老家探望父母。工作之餘的生活也是豐富多彩的——80年代的年輕人身上似乎有用不完的激情,特别喜歡與人交際,組建樂隊、學跳交誼舞、談思想談人生都是常見的娛樂項目。這一點跟如今喜歡沒日沒夜泡在網上的年輕人倒是形成鮮明對照。

1986年,莫天全在機械部第五研究院已經呆滿兩年,此時他又給自己出了一個新的難題:辭職考研究生。理由很簡單:在研究院,很多事都要找人批,還有好多事批不了就做不成,如果自己做領導就不用找人批了,做領導的一條途徑就是學管理,那麼就必須去讀研究生。

對于22歲的莫天全來說,當離開天津市南開區紅旗路370号(機械部第五研究院所在地)之時,一條漫長的路才剛剛開始。

第一桶金

這次莫天全“投奔”到了清華大學管理學院傅家骥教授門下。作為國内技術經濟及管理學科早期開拓者之一,傅家骥在管理學領域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考前幾個月,莫天全先到清華大學校園實地考察了一番,并了解到研究生考試參考書目,回去之後就開始每天昏天黑地地“啃”書本,從第一頁“啃”到最後一頁,這一點跟如今的考研模式倒是毫無二緻。如果說當初考大學是10%的幾率,如今這個比例擴大了10倍,100個人才能“存活”1個。這次莫天全又笑到了最後,從200多名考生中脫穎而出,成為傅家骥教授在1986年招收的兩名研究生之一。

在攻讀研究生學位期間,莫天全參與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産業政策研究工作。此外,還經常在《管理世界》、《經濟學雜志》等權威雜志上發表文章,以緻多年後,《管理世界》當年的編輯部主任遇見莫天全還印象深刻:“在《管理世界》上發表文章的都是一些知名專家學者,就你一個學生,很不容易。”

1989年,莫天全研究生畢業,那時國家機關都沒有進人指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很想要他,就幫他聯系到另一個單位,算是借調。

但莫天全此時已經決定到美國去繼續攻讀管理學博士學位,因為當時全球公認水平最頂尖的管理學專業都是在美國,莫天全希望到國外去繼續深造,提升自己的管理學研究方面的學術水平。盡管GRE、托福的成績不是很理想,但莫天全有在清華大學認識的德國教授的推薦和一系列得獎成果及文章的發表,美國方面還是給了他全額獎學金。

在等待美國大學通知的那段時間,莫天全被派到巴基斯坦去擔任一個援助項目的總翻譯。有一次,他們工程隊的吉普車停在飯店外空地上突然自燃。還有一次他和幾個人到一個陌生的采砂場調查工程地段,由于沒有和當地部落組織預先溝通,結果等他們下到山溝,才發現被一群武裝人員團團圍住。現場隻有莫天全一個人會說英語,隻好舉起雙手結結巴巴解釋是中國援助項目的工程人員。聽明白是中國兄弟,那夥人沒有開槍。躲過一劫。

1990年,在巴基斯坦接到美國大學的通知,莫天全辭去援外工作,立即從北京飛赴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攻讀經濟與管理雙博士學位。

這一年的12月28日,莫天全至今記得這個特殊的日子。他第一次離開養育自己26年的中國大地,前往大洋彼岸的美利堅。那天北京下着漫天大雪,但莫天全十分激動。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中國和美國是這個地球上最偉大的兩個國家——終于可以從這兩個最偉大的地方吸取養分了。

由于在巴基斯坦練了膽,莫天全也沒有聯系美國朋友,揣着1千多美元踏上去洛杉矶的航班。莫天全要去的大學在印第安納州首府印第安納波利斯。要轉機還要坐車,在飛機上,莫天全向鄰座的一個美國人詢問哪裡可以找到便宜的旅館,那個美國人也挺有意思,就在飛機上喊:“這裡有個學生要去大學主校區,誰可以帶他去?”有一個老太太說她去那個方向,正好他兒子來接她,于是這對母子熱心地一直把他送到學校,直到他辦完住宿手續才離開。

在美國的三年學習時間,每天平均隻睡4~5個小時,除了學業,還有工作(在學校當助教),由于學習成績優秀,這位中國學生每年都能拿到1.38萬美元的全額獎學金。在畢業之前,莫天全利用自己積攢的獎金,兩次嘗試開辦公司,但因為各種原因,最終都無疾而終。莫天全還和一位中東富商及印地安納大學法學院教授合夥,在廣西老家辦了一家葡萄酒廠,專門利用回國探親機會招聘了兩名管理人員,可惜不到3個月,這家酒廠就倒閉了。

1994年初,由于拿到全校唯一一個HighPass答辯,莫天全順利畢業。但相比獲得畢業證書,莫天全在畢業期間更

為重要的是,認識了美國著名商業信息公司道瓊斯旗下的子公司Teleres公司老闆,并由此進入道瓊斯Teleres工作。

道瓊斯Teleres對莫天全的影響有多大?今天的搜房網商業模式實際上最早就來自道瓊斯Teleres。

90年代初,以北美和日本為代表的全球房産經濟正處在一個高速膨脹時期,很多商業信息公司都把房産市場作為一個重要的利潤來源。道瓊斯也不例外,這家公司組建了一個房地産信息全球化網絡,這個網絡就叫做Teleres。

在Teleres,莫天全從底層的信息分析員做起,對每天的房地産市場各種指數進行專業評估,以此預測房産市場走勢。從這個時候,莫天全開始深入房産市場,與這個行業結下不解之緣。三年之後,互聯網經濟在美國迅速發展,Teleres已經成為美國本土最大的房産信息互聯網公司。而此時,憑借出色的工作,莫天全的職務已經變成了Teleres亞洲及中國公司總經理。

在道瓊斯工作期間,Teleres公司的CEO和其他三位高層年齡相仿,結成一個圈子,相互間像家庭成員一樣親密。他們盡管比莫天全大20歲,卻很快接納莫天全成為其中一員,帶他結識美國金融界的知名人物,而這些在華爾街呼風喚雨的大人物也對莫天全創辦搜房網産生了積極影響。

“從他們身上學到太多東西。我想也許是我的自信,沒有移民心态,讓我融入那個社會沒有隔閡。現在,回到中國,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同,世界是平的,走到哪裡都是一樣。”莫天全說。

創建搜房網

莫天全第一次萌發在中國創辦自己的房産網絡公司,緣于一次普通的商業合作。

那是1995年,道瓊斯Teleres找到北京城建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推出中國房地産指數。這個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房地産協會等幾家單位共同參與的項目,是一個衡量房地産市場發展态勢的量化體系,當時知名經濟學家厲以甯教授還是項目顧問。莫天全作為Teleres在中國地區的主要負責人,參與了這個項目從談判到實施的全過程,盡管由于當時國内房産業市場化才剛剛起步,導緻這一指數系統商業開發不算成功,但其中一些商業理念卻對莫天全産生了很大的影響。

1999年,已經跳槽到美國亞洲開發投資公司擔任執行副總裁的莫天全敏銳地意識到,随着中國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和福利分房制度的結束,日益商業化的中國房産業正在迎來一個井噴時代,而市場對于房産信息的渴求将是一個巨大的商機。如果抓住這個商機呢?莫天全選擇了正在中國萌芽的互聯網。

1999年,莫天全在北京定慧寺西大柳莊附近一個居民小區租下一套三居室,花錢購來服務器、電腦等設備和聘來管理人員,開始了一個打造網上房産帝國的創業生涯。網站的域名最初為Chinaproperties.com,這個域名更像是一家研究機構而不是商業網站,中文名開始也叫做“中國物業網”。反複思考下,莫天全終于決定改為Soufun.com。說起搜房公司名字的來曆,莫天全講了一個故事。

“花了三個月時間想一個好名字,還是我女兒幫了我的忙。”當時,莫天全的女兒4歲,在上幼兒園。一天他在接女兒回家的路上,走到一個紅綠燈路口,想到搜房這個名字,回家後,他把十幾個名字寫在紙上,念給女兒聽,等小姑娘玩了一會兒後又把她叫過來,問她能記住哪個詞,小孩子脫口而出的是搜房。莫天全的soufun還是一個中西合璧的産物,sou是中文拼音,fun是英文,這也是他自身經驗的融合與兩個産業糾纏在一起的映照。既有搜索這個大趨勢的生活方式,又與人的生活空間緊密相連,他很滿意這個名字。

由此,搜房網誕生了。

任何創業項目都離不開巨額資金,尤其是互聯網這種被稱為“燒錢”的行業。

最初,通過清華大學管理學院的校友、高盛執行總裁李山的牽線搭橋,莫天全找到香港幾大财團,希望能夠投資搜房網。談判非常艱苦,最初香港财團對融資項目表現出了一定興趣,但越往後面,談判愈發難以進行,香港财團提出的苛刻條件完全無法讓人接受。最終談判以破裂告終,但莫天全從這次談判中則意識到這個項目存在巨大價值。

最終為搜房網提供第一筆資金的是國際數據集團IDG,一家最早進入中國IT風險投資領域的美國投資公司。這次融資與前面的艱苦談判相比,又太具有戲劇性。莫天全将自己的想法寫在一頁信箋紙上,然後找到找到在IDG的同學林棟良。憑着莫天全的判斷與對市場預期的堅信,IDG對搜房網投了兩次,第一次是傳統信息公司時期,第二次是互聯網轉型時期。

IDG已經成為中國IT企業風險投資的始祖。IDG從百度和搜房網的投資項目中,先後獲利超過了100倍。

“我沒有什麼創新的地方,隻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把美國學到的經驗用到中國市場。”搜房網前身就是一家傳統的房産數據服務公司,隻是在互聯網興起的時候來了一個華麗轉身,成為最新互聯網企業。

回應上市質疑

2010年10月22日消息,“搜房網上市的實際融資确實不足1000萬美元。”“我們此番上市融資額确實很少,因為我們上市根本不是為了融資而是為了公司MBO(管理層收購)。”莫天全說,在搜房上市之時,公司還有一億多美元的資金可供使用。“國内大多數企業上市是為了融資,但搜房網并不差錢兒,無需單純的去追逐融資額度。”

莫天全透露,搜房上市後公司MBO達到5億美金,是國内最大的MBO。而風險投資人熊曉鴿甚至評價搜房網IPO“可能是最成功的MBO”,“這是能寫到教科書裡成功的、沒有造成社會影響的MBO。”

目标

創立初期,莫天全就很清楚地規劃了搜房網的發展方向。初期是房産信息傳播媒介階段,通過不斷擴展,發展成為一個整個房地産業的商業運作平台。

從2000年到2005年,中國房地産業與互聯網行業作為兩大新興行業,都經曆了從萌芽到發展再到高速擴張的過程。作為兩大行業的聯姻,莫天全帶領搜房網也在積極拓展,不斷壯大。從2004年開始,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改變着人們觀念,正在促使着房産業經營模式的轉型,房産經濟網絡化需求增長給搜房網帶來了巨大的機會。據本報調查,2005年以來,國内消費者網上找房的需求處于高速增長态勢。以前,北京約有80%的人是通過實體店來尋找房源,而現在已有超過半數的消費者通過網絡來尋找房産信息。

莫天全對搜房網的目标是,在占中國GDP總值20%的房地産行業中獲取1%的份額。

搜房網在創建之初,選擇在國内五大城市進行業務拓展:香港、台北、深圳、上海、北京。如今搜房網業務已經擴展到全國70多個城市。當然,作為一個區域性很強的産業,莫天全領導的搜房網也不是毫無困難,在開拓城市市場過程中遇到很大問題,搜房網上海分公司曾在一年内換了4個總經理,但最終堅持下來了。如今在上海的房地産網絡廣告中,搜房網占據了90%以上的份額。

雖然創業之初,莫天全與張朝陽曾同在一棟樓辦公,但搜房網被業界關注還是在2006年。經過IDG、高盛投資銀行、法國TraderClassifiedMedia的連續風險投資後。2006年8月底,澳大利亞最大電信及信息服務公司Telstra斥資2.54億美元,收購了搜房網51%的股份。“在過去的4年中,我們一直是100%的增長。”莫天全稱,正是如此快的增長速度才得以完成了之後的連環融資。”

2007年,搜房網全年收入超過了5億元人民币。利潤來源主要以廣告為主,大約占90%,廣告主要來自于房地産開發商以及房屋中介機構的投入。

随着業務的拓展,廣告收入也會涉及到其他的行業,例如家居裝飾、社區服務等等,“我們也在謀求一些線下服務模式,所有跟家有關的業務都是我們服務的對象,這個市場想象的空間太大了。”莫天全說,作為一個專業的垂直搜索網站,業務模式實際上就是專注于與家有關的B2B/B2C的業務模式。

對于上市,莫天全說搜房網“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他認為,上市對公司來說是一種成熟标志,還可以盡量淡化個人色彩。

對于未來,莫天全的信心很足:“如今有3億農村人口變成城市人,他們來到城市需要工作、需要房子,就相當于20年要建起一個‘美國’,再往後20年,還有一個‘美國’要建。”

經典語錄

創業之初,人是最重要的因素,而人本身最重要的又是經驗。積累經驗,無論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都非常要,要有意識地培養自己。

在創業過程中,速度的把握很重要。作決策時,隻要有60%的把握就應該作出決定。沒有什麼機會是能看得很清楚的,如果你看得很清楚了,就意味着大家都看得很清楚了,也就不能做了。

什麼時候房子可以不要錢?免費?十年以前,我們可以想象計算機不需要錢嗎?十年以前,對一部分人來說,笨拙的手提電話甚至是身份的一種象征。那麼,房子不要錢,起碼部分免費,就可能不是夢,而恰恰可能是一種創新。

創新是永遠必須堅持的一個過程,也會變成一個很糟糕的事情,很累。

難道中等收入的人每個人都住上大房子,才要感謝政府嗎?不可能的。我沒幹過壞事,所以不恐懼,更何況還會武功,可以防身。

我們對中國互聯網的貢獻還是挺大的,在房地産業和家居業。

希望明天就退休,因為我太累了。這個世界是很公平的,付出一份代價得到一份回報。……

上一篇:孟楠

下一篇:菲爾南多·蘇克雷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