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鸮

草鸮

草鸮科草鸮屬草鸮
草鸮(學名:Tyto longimembris)是中等體型的鸮類,體長35厘米,夜行猛禽。面龐心形。似倉鸮,但臉及胸部的皮黃色色彩甚深,上體深褐。喙堅強而鈎曲。嘴基蠟膜為硬須掩蓋。翅的外形不一,第五枚次級飛羽缺。尾短圓,尾羽12枚,有時僅10枚。腳強健有力,常全部被羽,第四趾能向後反轉,以利攀緣。爪大而銳。尾脂腺裸出。無副羽,間或留存。耳孔周緣具耳羽,有助于夜間分辨聲響與夜間定位。營巢于樹洞或岩隙中。雛鳥晚成性。
    中文名: 拉丁學名:Tyto longimembris 别名: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鳥綱 亞綱:今鳥亞綱 目:鸮形目 亞目: 科:草鸮科 亞科: 族: 屬:草鸮屬 亞屬: 種:草鸮 亞種:6亞種 分布區域:我國長江流域以南、非洲中南部地區等。 命名者及年代:Jerdon, 1839 保護級别: 中文學名:草鸮 中文别名:猴子鷹 别稱:人面鷹,猴面鷹 二名法:Tyto capensis 英文名稱:Australasian Grass Owl

概述

草鸮(拼音:cǎoxiāo)别名猴面鷹,屬于草鸮科,學名為Tytocapensis。中型猛禽。全長35厘米左右。上體暗褐,具棕黃色斑紋,近羽端處有白色小斑點。面盤灰棕色,呈心髒形,有暗栗色邊緣。飛羽黃褐色,有暗褐色橫斑;尾羽淺黃栗色,有四道暗褐色橫斑;下體淡棕白色,具褐色斑點。嘴黃褐色。爪黑褐色。栖息于山麓草灌叢中,以鼠類、蛙、蛇、鳥卵等為食。築巢于隐蔽的草叢間。每窩産卵2~4枚,乳白色。雌鳥孵卵,孵卵期22~25天。雛鳥兩個月後離巢自營生活。為河北南部、山東至長江以南各省留鳥。草鸮在我國南方農田地區分布較廣,對控制鼠害有積極作用,應加強保護。

鑒别特征

體形極似倉鸮,唯面盤呈淺灰棕紅色;上體黑褐色,散布棕黃色斑塊及白色細小點斑;飛羽棕黃,具暗褐色橫斑及端斑;中央尾羽棕黃,具黑褐色橫斑;下體淺棕白或棕黃色,散布黑色細小點斑。

栖息環境

栖息于山麓草灌叢中,經常活動于茂密的熱帶草原,沼澤地,特别是蘆葦蕩邊的蔗田,隐藏在地面上的高草中。有時也在幼松的頂部脆弱的樹枝上栖息。

生活習性

栖息于山麓草灌叢中,以鼠類、蛙、蛇、鳥卵等為食。叫聲響亮刺耳。白天,草鸮躲在樹林裡養精蓄銳,夜間卻非常活躍。草鸮的身體結構和功能都适應于黑夜捕捉老鼠。第一,草鸮的眼睛内的視錐細胞密度是人眼的八倍。加上草鸮眼睛的瞳孔很大,感光能力強,所以草鸮能看清黑夜裡活動的老鼠。第二,草鸮有一對聽力極強的大耳朵。不論在空中飛翔,還是在樹枝上“守株待鼠”,老鼠在地面活動時發出的微弱響聲,都能聽得一清二楚。第三,草鸮的頭部可以自由地旋轉270度,也就擴大了視覺器官和聽覺器官的“掃描探測”範圍。第四,草鸮全身羽毛尤其是翅膀上的羽毛特别柔軟蓬松。飛行的時候無聲無息,能出鼠不意而捕殺之。加上它有鈎子般的趾爪和利喙,捕殺老鼠是百發百中。

草鸮性格兇猛、殘暴,抓到老鼠後,個小的整頭吞食,對個大的老鼠則先啄食其頭部,然後撕其身體,即使吃得飽飽的,見到老鼠也仍不會放過。一般來說,某一個地區老鼠多,該地區的草鸮每窩就會産較多的卵,反之則産較少的卵,很會“計劃生育”。

分布範圍

草鸮分布于澳大利亞、中國、斐濟、印度、印度尼西亞、緬甸、尼泊爾、新喀裡多尼、巴布亞新幾内亞、菲律賓、日本、越南。

地區滅絕:孟加拉國、斐濟。旅鳥:香港、日本。

中國安徽(屯溪)、浙江(溫嶺)、江西(泰和、峽江)、湖南、福建、台灣、廣東、廣西、貴州、雲南。

繁殖方式

如果條件有利,草鸮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時間繁殖。但是,在澳大利亞北部沿海地區,通常會選擇在3月至6月間産卵。複巢放置在地面上,隐蔽在密密的草叢或蘆葦中,每窩産卵3~8枚,乳白色。卵的大小約40毫米×30毫米,孵化時間約42天,和非洲貓頭鷹的孵化時間大緻相當。雛鳥有白色的羽絨,先變成金黃色,再變成成鳥的羽毛。雛鳥兩個月後離巢自營生活,母鳥繼續喂養,幼鳥徘徊在高高的草叢間,到了晚上,它們回到巢中領取食物。當它們終于離開了窩,會換上略暗的羽毛,無法和成年雌鳥區分。

亞種分化

中文名稱

拉丁學名

1

草鸮菲律賓亞種

Tyto longimembris amauronota

2

草鸮新幾内亞亞種

Tyto longimembris baliem

3

草鸮休恩半島亞種

Tyto longimembris capensis

4

草鸮華南亞種

Tyto longimembris chinensis

5

草鸮指名亞種

Tyto longimembris longimembris

6

草鸮台灣亞種

Tyto longimembris pithecops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很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标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于20000平方公裡,栖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主要分布

草鸮分布于歐洲、亞洲、非洲、大洋州大部分和整個美洲;新幾内亞、日本、澳大利亞、印度次大陸至中國西南及華南、東南亞、菲律賓。中國為河北南部、山東至長江以南各省留鳥。草鸮在中國南方農田地區分布較廣,對控制鼠害有積極作用,應加強保護。有時被視為東方草鸮 T. longimembris的一個亞種。

瀕危等級

CITES瀕危等級: 附錄II 生效年代: 1997

國家重點保護等級: 二級 生效年代: 1989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低危(LC)。

是世界瀕危物種其中之一,為聯合國《瀕危野生動物名錄》其中一種。

背景知識

草鸮的眼睛内的視錐細胞密度是人眼的八倍。加上草鸮眼睛的瞳孔很大,感光能力強,所以草鸮能看清黑夜裡活動的老鼠。草鸮有一對聽力極強的大耳朵。不論在空中飛翔,還是在樹枝上“守株待鼠”,老鼠在地面活動時發出的微弱響聲,都能聽得一清二楚。草鸮的頭部可以自由地旋轉270度,也就擴大了視覺器官和聽覺器官的“掃描探測”範圍。草鸮全身羽毛尤其是翅膀上的羽毛特别柔軟蓬松。飛行的時候無聲無息,能出鼠不意而捕殺之。加上它有鈎子般的趾爪和利喙,捕殺老鼠是百發百中。

上一篇:糯米團

下一篇:豬頭魚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