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鎮

茶山鎮

廣東省東莞市下轄鎮
茶山鎮位于東莞市中北部,茶山鎮曆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據《茶山鄉志》載,梁武帝時鄉人創建雁塔寺,僧人沿山種茶,茶山之名由此而起。自古茶山,人傑地靈,先後湧現出抗元英雄葉永清、理學家林光、兩廣提督謝遇奇等傑出人物。
    中文名:茶山鎮 外文名: 别名: 行政區劃代碼: 行政區類别:鎮 所屬地區: 地理位置:位于東江支流的寒溪河畔,東莞市中北部的埔田地區 面積:56.63平方公裡 下轄地區: 政府駐地: 電話區号: 郵政區碼:523000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著名景點: 機場: 火車站: 車牌代碼: 地區生産總值:

茶山概況

茶山鎮位于東莞市中北部的東江河畔,地處中國最發達的南部沿海經濟帶和亞洲最著名的穗、莞、深、港經濟走廊。

廣九、廣深鐵路橫貫境内,莞龍路、石大路、東部快速路等公路将其與珠三角周邊城市緊密銜接,鎮中心區距離市區10公裡,距離廣州、香港均70公裡左右,交通四通八達。全鎮面積56.6平方公裡,轄17個村(居)委會,常住人口16萬人。

茶山鎮曆史悠久,可上溯至南北朝時期。始建于南宋末年的南社古村,至今保存着較為完好的明清古建築群,具有濃厚的嶺南風情及珠三角水鄉特色,被列為中國曆史文化名村、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吸引了大批海内外學者遊客參觀遊覽。

茶山鎮基礎設施完善,經濟發展蓬勃。鎮内擁有新世紀麗江豪園高尚住宅區,星級方中假日酒店,以及江濱公園、休閑公園、文化廣場等一批休閑娛樂場所;建成了茶山國際布料批發市場、茶葉專業市場、闆材市場等大型專業物流市場。

高标準規劃建設的茶山鎮産業中心是一個環境優美、功能完善配套設施齊全的工業園區,先後引進了日本日立集團、韓國奧托侖公司、台灣翔國光電子,意大利索馬奇等70多家國内外知名企業。

2005年全鎮實現生産總值31億元,工農業總産值66.5億元,各項稅收總額3.55億元,社會固定資産投資13.26億元,鎮本級可支

配财政收入2.26億元,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28.5億元。

當前,茶山鎮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廣深線新客貨運站、市軌道交通R2線中轉站落戶該鎮,将促成茶山與東莞市各鎮區乃至珠三角城市更加緊密地聯成一片。

配合公路、鐵路網高标準規劃的商貿中心區、物流區、倉儲區、商業住宅區等功能區域已正式破土動工,成為茶山鎮新一輪經濟發展的載體。

今日的茶山,經濟繁榮,社會穩定;明日的茶山,必将更加璀璨奪目。

區位優勢

茶山鎮地處東莞市中北部,坐落于東江支流寒溪河畔,位于北緯23°4′,東經113°5′。東與石排、橫瀝鎮相鄰,南和寮步、東坑鎮接壤,西與東城街道相連,北和石龍鎮相接,與石碣鎮隔東江相望。

茶山地形東西寬,南北窄,呈“凸”字形狀。東西相距11.3公裡,南北相距7.4公裡,全區丘陵起伏,南北為河道(寒溪河、南畬塱),為埔田,中橫連綿山丘為旱地,山丘之間為坑田,地勢東北高而西南低。

茶山鎮交通便捷,鎮中心距離東莞市區10公裡;距離廣州、香港均70公裡左右,交通四通八達。

鐵路方面,東莞火車站位于茶山鎮與石龍鎮交界,設有茶山側西站房和石龍側東站房,是廣深線東莞境内功能最完善的、辦理客車對數最多、旅客發送量最大、能夠直接服務于東莞中心城區的車站。

以廣深城際鐵路為主,兼顧部分長途旅客列車,具備口岸功能。軌道交通方面,軌道2号線以東莞火車站為起點,虎門火車站為終點,途經石龍、茶山、東城、莞城、南城、厚街、虎門。

自然條件

地形地貌

茶山鎮全境東西寬,南北窄,呈“凸”字形狀。東西相距11.3公裡,南北相距7.4公裡,全區丘陵起伏,南北為河道(寒溪河、南畲蒗),為埔田,中橫連綿山丘為旱地,山丘之間為坑田,地勢東北高而西南低。土壤分類為河流沖積、谷底沖積、潮砂泥田、碳質黑泥田、冷底田、泥炭田、深砂地、黃菘土地、半砂泥、潮砂土等。

山脈與水系

茶山山脈分成兩線:

(一)京山線——由老黃旗山分出一支向東北行,經莞城、峽口而入京山蟾蜍嶺。再别出一支東北行為九梅嶺,岐為三支,其一南行至橫江村左右諸山止。其二東北行為賣粥寮山,又東行為南社村諸山,又東南行為諸嶺,而至龍頭村諸山。其三從賣粥寮山别出一支東南行為象嶺,折而西南行為茶山附圩諸山。

又從南社村諸山中别出一支,南行至員頭山一帶諸山,再折而西南行至上元村旁之五點梅花(石場)止。此線屬東南耒脈,西北走向,再而别出散衍,連綿起伏如漁翁撒網狀。

(二)增步線——遠從蓮花山(筆架山)分出一支,向東北行為牛屎坳山,曆數山而為桂子嶺入寮步新圩諸山,又西北行入為狗門嶺,折而北行至寒溪水村諸山,又西北行入增步諸山止。此線屬東南耒脈,西北走向。

茶山水系,于宋代原屬東江河帶,江從福隆村入口,經龍頭折來茶山而入東莞運河或出東江峽外主流,再南流虎門兩水彙合而出珠江口。

史載宋元佑二年(1087)邑宰李于福隆築堤阻之,從此東江改道,茶山屬内河地帶。茶山現屬内河寒溪水流域,源出企石與常平兩處上遊,彙集經橫瀝、神山、大圳埔會合寮步與龍頭蒗内諸水,經石步、員頭山、寒溪水、茶山大橋、出橫江埔之青鶴灣口,與溫塘上遊之黃沙水而西流出峽。

年中最大流量為400立方/秒,平均流量為120立方/秒,純屬泥流沙中之混濁水質。

另外,南畲蒗水在茶山之北部,舊稱為石岡水,本無源頭,隻屬兩邊諸山流聚之積水區,自東北之石排鎮内流入蒗内、經南社、塘角、湧尾、堂頭而出東江。

潮汐——南海(海洋)之水從珠江口湧入,謂之“潮汐”,朝生為“潮”,夕生為“汐”,潮汐從虎門溯東江而入峽,經茶山而上溯常平等處。春夏水漲,則盛于日間,秋冬水渴,多盛于晚上。大體上半月為盛期,下半月為弱期,曆代舟楫都按此規律,以利航行。

氣候

本區地處亞熱帶,毗鄰南海,常受海洋性氣候的影響,春夏多雨,夏秋間常有台風及幹旱現象,冬季受北方寒潮侵襲,間有霜凍,但時間不長,年中氣溫,最高為38.1℃,最低為4℃,平均溫度為21.9℃。

四季分吹季候風,最大台風為11——12級。全年平均溫度為77.9%,年平均雨量為1600——1700毫米,最大雨量為3300毫米,最少降雨量為950毫米,年中以春夏為雨季,以秋冬為旱季。

曆史沿革

茶山曆史悠久,《東莞縣志》、《茶山鄉志》,均謂于梁武帝時(503—515),僧人建雁塔寺于鐵爐嶺,沿山種茶而得名。

元代前,茶山隸屬文順鄉,屬京山司管轄,未立寨。

明朝天順五年(1461),茶山立寨。

明清時期,茶山隸屬文順鄉,歸京山司管轄。

民國二十年(1931),廣東省省長陳濟棠,下令以縣為單位,推行地方自治。當時東莞縣分為十一個區,茶山屬第六區。

民國二十七年(1938),茶山屬半淪陷區。當時日僞辦公地點設在京山的帝相廟(大帝廟),日僞鄉一級的政權機構稱“維持會”,首要人物稱“維持會長”。

民國三十四年(1945)九月,日寇投降,全縣将十一個區裁并為六個區,茶山屬第二區(石龍)所轄為茶山鄉,

一九四九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茶山屬第五區,茶山鄉管轄二十九條村,

一九五三年,茶山轉屬第二區,第二區府為石龍。

一九五四年六月三十日,第二區茶山改為鄉級鎮。

一九五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成立大鄉,廢除區制和鄉級鎮制。

一九五八年十月六日,成立石龍人民公社,茶山屬其管轄。

一九五九六月二十九日,從石龍公社劃出茶山、另行單獨成立茶山人民公社,

一九六八年,茶山公社在文革期間,改稱為茶山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

一九八二年七月,茶山公社改名為茶山區公所。

一九八七年,茶山區公所改名為茶山鎮人民政府,轄(除西湖外)原有各鄉。

招商引資

茶山鎮以招商引資為重點,大力發展園區經濟。從1999年開始,高标準、高起點規劃建設茶山工業園,大力發展園區經濟。

工業園占地面積333萬平方米,是東莞市面積最大的工業園之一,其規劃設置有工業區、綜合服務區、商業區、汽車站、産業工人公園、文化廣場等多個功能區,茶山工業園不但功能齊備,而且配套設施完善,供電、供水、排水、光纖等公共配套設施已基本到位。日供電量330萬千瓦時,日供水量20噸,完全可以滿足企業生産的需要。

茶山工業園以其優越的投資環境,吸引了衆多外商前來辦廠,成為東莞地區的“熱門”工業園,是外商投資置業的“寶地”。目前落戶茶山工業園的外商48多家,引進資金5億美元,其中投資過千萬美元以上的企業有18家。

在發展的同時,茶山鎮十分重視生态環境的保護,在工業園區規劃了占地250畝的産業公園。産業公園在原始生态的基礎上,劃分了小型廣場、商業步行街、雕塑區、運動區、湖面等幾個功能區,使保護自然生态環境與發展和諧結合,為在工業園區工作的客商、員工提供一個休閑娛樂的場所。

投資服務

為方便廣大客商前來投資,茶山鎮成立了由鎮主要領導負責的專門招商小組和由專業人員組成的外商投資服務中心,已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招商引資工作機制。

城市建設

商貿中心區總體鳥瞰圖

茶山鎮商貿中心區是茶山鎮人民政府為進一步推動茶山鎮的城市建設步伐于2003年規劃設計的。

該中心區位于茶山鎮西部,規劃建設面積1.9平方公裡,鎮内主幹道路安泰路縱貫南北,環城路橫穿東西。以安泰路、環城路連接起四大功能區:行政功能區、綜合發展核心區、公共設施拓展區與專業市場商業區,從而成為融行政、辦公、金融、商業、文化、旅遊于一體,功能多元,建設緊湊的城鎮核心。

成為一個提供多樣性活動的地方,一個資訊交換、社會接觸的場所。新城市中心區是展示茶山鎮現代城鎮風貌的窗口,是吸引新投資、新商務和新構想的渠道,實現茶山鎮邁向二十一世紀新紀元的經濟興鎮的作用。

新世紀麗江豪園

茶山新世紀麗江豪園占地面積43萬平方米,小區環境優雅,配套設施齊備:多功能會所、幼兒園、超級商場和運動休閑中心等一應俱全。小區實施封閉式智能化管理,保證住戶安全,并為住戶提供多元化的居家服務。

小區交通便捷,在這裡生活,可以盡享“天造一半,人造一半”的優雅與惬意

食品名鎮

至2005年底止,茶山鎮共有食品企業200多家,固定資産投資超過10億元,食品産業完成工業總産值超過20億元,占全鎮工業總産值30%以上。

食品企業保持着較高的速度發展,年增長率30%以上,食品從業人員約30000人,經營場所、标準廠房超過100萬平方米,主要生産銷售餅幹、糕點、面包、調味料、糧果、茶葉及飲料等産品,并已形成産業集群。

茶山鎮食品産業主要以食品制造業、食品物流業和食品包裝業為主。食品制造業以雀巢美極、華美食品和嘉頓食品為代表;食品物流業以泳和飲料、麟昌貿易、茶葉市場和大米市場(籌建中)等為主;食品包裝業以聯豐、順豐和褡揚等為主。

它們互惠互補,互相促進,形成有機的産業集群,為茶山鎮食品産業的發展壯大提供有力的保障。

目前茶山鎮擁有雀巢美極、嘉頓食品等世界著名食品企業;獲國家免檢産品企業1家,廣東省著名商标1家,中國馳名商标1家(正在申請中,預計今年可申請成功),本地注冊商标50多家,其中一批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品牌正在申請廣東省著名商标。

有占地10000多平方米的茶葉專業市場1個;擁有茶山購物商場、泳和飲料、麟昌貿易、天誠酒業和國窖酒業等一批大型食品物流批發企業。在飲食行業方面,有準五星級方中假日酒店,以及茶山酒店、金多多酒家、茶園軒、樂德軒和豪園酒家等一大批知名食府。

在大力促進食品産業集群化的同時,茶山鎮還極為重視産品的質量管理和生産技術的創新。全鎮食品企業積極推行全面的質量認證,如ISO—9000國際質量認證、QS認證、ISO—14001環保管理認證、HAPCC食品安全認證和CMP認證等,積極建立食品安全信用體系。

此外,近幾年全鎮食品企業投入技改技革資金約5億元,擁有各類國内外先進機器設備3000多套。技術的創新和設備的加大投入,使茶山鎮食品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全鎮申請食品專利約60項。

近幾年來,鎮委鎮政府加大對食品産業的扶持和招商力度,使一些著名的大規模食品企業落戶茶山,如國内名牌伊利、澳洲紅酒等。預計06年及之後幾年茶山鎮食品産業将會有跨越式的增長,在全鎮工業比重中占更大比例。

旅遊景點

雕塑公園

位于茶山工業園區]内,安放着茶山鎮鎮标“奔馬”。是集休閑和娛樂的好去處,為遊人提供業餘活動空間,與戀人散步、與朋友約會、與家人野餐、教孩子們認識植物、傍晚看晚霞,夜晚數星星等将給遊人無限樂趣。

東嶽公園

位于茶山鎮中心區内,園内有一山名象嶺,高而蜿蜓,形狀若象,故以名,為茶山鎮内之主山,是舊“茶山八景”之一。面積2.5公頃,山頂建有一樓閣——仙蹤閣,登高眺望,遠近風光盡收眼底,從樓閣頂層可觀望茶山鎮全景。

此處山地林木茂盛,果木、花草種類繁多,南麓有一東嶽古廟掩映在綠蔭中,現已辟為“東嶽公園”。

牛過蓢

牛過蓢,是東莞市茶山鎮超朗村委會屬下的一條自然村落,原稱“樓閣蓢”,明永樂年間(1403—1424),因語音相近,被訛稱為“牛過蓢”,俗稱“牛角蓢”。由于村裡大部分村民姓麥,故又稱為“麥屋”。

它位于超朗村的北面,于南宋初年立村,距今已有800多年曆史,面積約1.38平方公裡,現有人口217人。麥屋古村落座東北向西南,遙挹青山,面向水塘,茂林修竹,郁郁蒼蒼,生長數百年的古榕樹、樸樹,呈半圓形之勢,環抱古村,長達數百米,蔚為壯觀,觀者無不為之稱歎。

古村落雖小,面積18067平方,但還完好地保留了祠堂、古廟、書屋、民居、水井、古巷、古圍牆、古門樓、更樓、碉樓等,還相當完整地保存了大量反映漁樵耕讀文化的有關實物。現保存古屋有79間,其中青磚屋51間、泥磚屋28間,祠堂4間、書屋2間、圍牆長度245米。

2004年,全市開展旅遊資源調查,麥屋因它的自然生态優美,而多次在有關報刊上被登載。麥屋的生态林占地面積約18000平方,其中原生态林面積12000平方,竹林面積6000平方。

原生态林中,有高山榕12棵,小葉榕8棵,橄榄樹5棵,烏桕1棵,樸樹17棵,合計43棵。在43棵古樹名木中,其中,750年樹齡的1棵,650年樹齡的2棵,500年樹齡2棵,其餘的為100年以上樹齡。最大的樹莖胸圍8.12米,最小的樹莖胸圍1.8米。

麥屋古村落以其獨特的原始自然生态風貌,吸引了大批文物考古專家、遊客對其進行考察參觀、遊覽。其中中國科學院、建設部的專家學者考察後給予極高的評價,還提出了很多對原生态的保護建議。

此外《南方都市報》 《羊城晚報》、《東莞日報》、《東莞鄉情》以及東莞電視台都有過專門的報道。

麥屋與中國曆史文化名村南社,直徑距離一公裡,與兩個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南社村和石排塘尾村,成犄角之勢。它的自然生态環境,是這兩條古村落無法比喻和替代的。正如市林科所的專家講,“這古榕、樸樹群、這原生态,不要說在東莞已經找不到了,就是全省也少有。”

南社古村落

南社明清古村落位于廣東省東莞市茶山鎮南社村。離東莞市中心區約18公裡,交通十分方便,京九鐵路和廣深鐵路的東莞站、東莞市東部快速幹線、莞龍路、石大路等均可到達。

南社村現存的古建築群中,有明清祠堂30座,古民居250座,古廟宇3座,古井、古水塘40多口,古墓葬30多座,古圍牆及其遺址302丈5尺,門樓、谯樓多座。古建築群占地面積約11萬平方米,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古村落之一。

近幾年來,先後被評為東莞市文物八景之一、中國曆史文化名村、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物标志

(一)、明清祠堂村中标志

南社明清祠堂所在的南社村始建于南宋,迄今已有800多年曆史。建村初期,僅為戚、席、麥、陳、王諸姓聚居的小村。後為廣東南雄州推官謝希良之子謝尚仁因戰亂徙居,經數代繁衍所發展。

至明朝中期,南社村初具規模。明朝崇祯末年,村民修築了圍牆,形成了以圍牆為界的、以謝姓為主的村落。

由于人丁的興旺,村牆之内不能滿足村民的居住需要,從清朝康熙年間開始,村民在村牆之外建造房屋,經過三百多年的擴建,發展成為規模較大的、古建築群保存完好的名村。

現存的古建築群集祠堂、廟宇、民居、門樓、谯樓、圍牆、裡巷、古井、古塘、古墓、古樹于一村,其中明清祠堂最具特色。南社明清祠堂的數量,特别是單一姓氏祠堂的數量之多,不僅廣東少有,全國乃至世界也不可多見,成為南社村标志性的建築,是了解在宗法制度下農耕文化課堂,是研究明清時期廣府祠堂建築的實例,具有很高的曆史、藝術和科學研究的價值。

(二)宗法文化顯于祠堂

南社明清古村落現存的文物,既有物質文化遺産,也有非物質文化遺存。在物質文化遺産中,既有不可移動的文物,也有可移動的文物;在非物質文化遺存中,既有廣府地域流傳的粵曲,也有南社村世代相傳的點燈、喊驚以及舉辦紅、白事等風俗,具有鮮明的曆史文化特色。

南社明清祠堂是南社古建築群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南社明清古村落宗法文化的載體。宗法文化是中國在封建制度下,以血緣為紐帶維系和管理聚落的文化現象。這種文化現象,以祠堂為載體,供奉同一血緣姓氏的祖宗。

縱向為祖、橫向為宗,區分嫡庶、長幼尊卑的等級憑血緣關系。祠堂以祖祠(祖廟)、大宗祠、宗祠、公祠(又稱支祠或房祠)、家祠(家廟)為序列;以族譜為記錄,記載同一血緣房派的祖宗世系、生平、重大事件等。上述的宗法文化現象,在南社古村明顯地表現出來,尤其以祠堂為載體更為明顯。

南社明清祠堂原有36座,分别為謝氏祠堂、麥氏祠堂、衛姓祠堂。由于人為和自然的破壞,5座謝氏祠堂和1座衛氏祠堂已經蕩然無存。

現存的30座祠堂中,保存完好和較好的有19座,保存一般的有6座,保存較差和破壞嚴重的有5座。除了1座麥氏宗祠外,其餘29座均為謝氏祠堂。謝氏祠堂的數量占現存祠堂總數96.6%。

謝氏祠堂數量之多,反映了南社村是一個以謝氏血緣為主的村落。事實上,現住的三千多村民中,謝姓村民占90%左右,謝氏是南社村的一大姓氏。然而,謝氏在明朝中期以前,在村中并不是大姓。謝姓在南社村的崛起,說來還有一段故事:

南社村謝姓的始祖謝尚仁是廣東南雄州推官謝希良的兒子,生于宋嘉熙二年(1238年)。其父謝希良為浙江會稽進士,在南雄州推官任内,執法嚴明,秉公協理刑事案件和獄中事務,深受當地老百姓好評。

在家教方面,常以“勤儉、立志、好學”教子,使謝尚仁從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南宋末年,元兵大舉南侵,南雄州的老百姓紛紛南逃。謝尚仁孤身一人夾在南逃的難民之中,他聽說東莞安甯,就逃到茶山蘆荻墩避難。

由于蘆荻墩荒涼,難于謀生,後聽說南社“山水其秀,田多地沃”,于是又從蘆荻墩遷居南社,與戚、席、麥、陳、王諸姓并居。謝尚仁初到南社村時,生活十分艱難,在馬頭嶺山坡搭一茅棚居住。

因他從小就在官府中生活,不懂耕田種地,隻好靠補鞋為生。村中諸姓父老,見他為人忠厚,十分勤儉,就為他做媒娶鄰村王姓姑娘為妻。小兩口日夜操勞,小有積蓄,就買些田地。謝尚仁不再靠補鞋維持生計,與妻子過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的農耕生活。謝尚仁婚後生有一子,取名士昌。

士昌又生有二子,并秉承父教,使勤奮好學、勤儉節約的良好家風世代相傳。從第三代起,謝氏在南社諸姓中站穩腳跟,逐步改變了貧窮的面貌,到了明朝中期,謝氏人丁興旺,成為南社諸姓中的強勢一姓。

1、謝氏大宗祠

明朝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謝尚仁的第九代孫在村中馬頭嶺山腳臨近水塘邊建了一座供奉始祖的祠堂。因謝尚仁隻是南社村謝氏的始祖,還不是所有謝姓的始祖,故這座祠堂隻能稱為宗祠。

為了區别于其他宗祠,謝氏後人在宗祠之前加上一個“大”字,以示這座祠堂是南社村以及由南社村分枝到其他地方聚居的謝氏族人的總祠堂。

謝氏大宗祠坐西北向東南,處于南社村的中心位置,背靠馬頭嶺,面向長水塘,與水塘南面的樟崗嶺相望,是一座選址進究風水的祠堂。謝氏大宗祠長25.5米,寬12米,建築占地面積306平方米,為三進三開間的硬山頂磚木結構建築。

第一進門廳由六根紅砂岩石柱挺立支撐梁架,形成莊嚴肅穆的氣勢。門廳外牆從牆基開始,用每塊長80至100公分不等,寬約40公分,厚25公分左右的紅砂岩條石砌築,高達120公分。大門框用紅砂岩柱石做成,兩個用青石做成的門墩石雕有花紋,刀工粗犷。

大門前除了兩座石獅子是新雕的之外,其餘十多塊功名碑石和旗杆夾石均為原件,是重修祠堂時從各房的祠堂中搬來的。門廳正脊是琉璃雕塑,琉璃脊長約12米,兩端為夔紋,中間塑有亭、台、廊、閣以及迎賓、交談、待立、端坐、送客等各種姿态的人物四十多位。

正脊兩旁立有兩條琉璃燒制的鳌魚。亭、台、廊、閣還刻有各種花紋。整條琉璃瓦脊五彩缤紛,相當華麗。

門廳後為天井,天井後是正廳。門廳與正廳由兩條敞廊相連。正廳面闊10餘米,三開間,進深7米多。正廳中央脊檩高7米半左右,梁架上的柁墩刻工精美。

正廳的柱、山牆内壁挂了許多楹聯,其中一副楹聯寫道“樂業安居,開基獨識南畲朗;間關越險,寄迹先從蘆荻墩”,說明了南社謝氏始祖謝尚仁從蘆荻墩遷居南社立業的經過。

此外,有的楹聯還介紹了謝氏源流以及修繕謝氏大宗祠的情況。整個正廳高大寬敞,曆史文化紛圍濃郁。

正廳後又是天井,天井兩旁的敞廊連接正廳和祀廳。祀廳的面積較小,但它卻是宗祠最重要的一個廳。因為廳後内牆放有一個大神龛。神龛上供奉着從始祖謝尚仁及其後曆代先祖的神主牌。在神龛裡,除了供奉已經作古的曆代先祖的神主牌外,還放着健在老人的牌位。

不過這種牌位與已作古的先祖神主牌有明顯的區别,這種牌位用紅綢布包裹,是看不見名字的。隻有當這位健在老人及其妻子逝世後,才把紅綢布解開,露出第幾世祖顯考某某公和顯妣某氏的神位。

能在健在之時就在祠堂放一個牌位并不是誰都可以的,隻有血緣輩份較高,在謝氏族人中有較高聲望的人才有資格在世時預放神主牌位。這種預放神主牌位的現象,在其他地方不可多見,大概是南社村所獨特的的宗法文化現象。

因此,謝氏的成年人到了祀廳畢恭畢敬,小孩到了祀廳也不敢喧嘩。祀廳顯得特别肅穆,是南社謝氏族人祭祀祖先的主要場所。

2、百歲坊女祠

如果說,以供奉謝氏曆代嫡庶祖先為主的宗祠、房祠(支祠)、家祠(家廟)為男祠的話(雖然神主牌亦寫有先祖的配偶“顯妣”,但主要還是供奉謝氏的血緣先祖)。

那末,百歲坊則是以供奉謝氏先祖配偶為主的一座女祠。百歲坊位于百歲塘北岸,建于明萬曆二十年至二十六年(1592—1598年)是當時東莞縣令準許南社謝氏族人為幾位先祖的妻子而建的祠堂。這幾位謝氏先祖的妻子分别是謝彥慶之妻葉氏、謝實斯之妻葉氏、謝彥眷之妻葉氏、謝振候之妻黃氏,她們均年屆百歲。

在中國古代,有“人生七十古來稀”之說,因為在醫療水平不高,保健知識貧乏的古代,人能活到七十歲是稀少的,活到八、九十歲則更少了,而活到一百歲則少之又少。

南社村在當時有幾位百歲老人,就引起縣令的關注,縣令就準許謝氏族人為他們的先祖母建祠堂。為了區别于其他男性祠堂,把供奉先祖母的祠堂定名為“百歲坊”。百歲坊為二進三開間的坊祠建築。

坊上有三座屋頂,兩邊低、中間高。兩邊的為歇山式屋頂,中間為四面坡的庑殿頂。兩邊屋頂正脊分立鳌魚,中間屋頂正脊立有行龍。坊前檐由四根紅砂岩石柱支撐木梁枋和鬥拱,屋頂由木梁枋和鬥拱承托。

坊後檐由牆支撐,牆後與影壁之間構成狹小的門廳。影壁上灰塑花飾做工雖然粗糙,但卻反映了明清時期當地建築工藝的水平,對了解當時鄉村建築的工藝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祀廳後牆正面設有一個神龛,供奉着三位葉氏、一位黃氏和她們丈夫以及他們後代的神主牌。從百歲坊供奉百歲婦人可以看到,南社村不僅對具有謝氏血緣的嫡庶祖先十分敬重,而且對長命百歲的先祖母也是十分敬重的。

3、百歲翁家祠

除了宗祠、房祠之外,南社村的家祠、家廟也頗具特色。宋朝以前,按《周禮》的規定,平民百姓是不能設廟祭祖的,隻有仕大夫以上才能設廟供奉祖宗。明朝以後才準許老百姓設廟、建祠祭祀。

百歲翁祠就是南社村最早建的家祠之一。百歲翁祠原是謝彥慶的住宅。謝彥慶和他的妻子葉氏都是村中的百歲老人,他逝世之後,其子孫将他的住宅改建為供奉他的祠堂,并請人撰寫了《百歲翁祠記》,這就表明百歲翁祠是謝彥慶的家祠。

謝彥慶的妻子雖然也有百歲高壽,但在宗法制度下,她卻不能單獨享受設祠供奉的待遇,隻能與其他幾位百歲婦人入駐經縣令許可建造的百歲坊,這種宗法文化現象相當有趣。謝彥慶妻子所享受的供奉待遇是高還是低,從不同的角度則有不同的看法。

但總的來說,婦女在宗法制度下,其地位是比不上男性的。

茶山十大協會

茶山盆景協會  

茶山書法協會

茶山象棋協會

茶山曲藝協會

茶山集郵協會

茶山音樂協會

茶山舞蹈協會

茶山攝影協會

茶山美術協會

羽毛球協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