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

茯苓

菌類中藥
茯苓,中藥名。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幹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後除去泥沙,堆置“發汗”後,攤開晾至表面幹燥,再“發汗”,反複數次至現皺紋、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後,陰幹,稱為“茯苓個”;或将鮮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陰幹,分别稱為“茯苓塊”和“茯苓片”。
  • 藥品名:
  • 外文名:
  • 别名:
  • 是否處方藥:
  • 主要适用症:
  • 主要用藥禁忌:
  • 劑型:
  • 運動員慎用:
  • 是否納入醫保:
  • 批準文号:
  • 藥品類型:
  • 中文名:茯苓
  • 别稱:茯苓個、茯苓皮、茯苓塊
  • 界:真菌界
  • 門:擔子菌門
  • 綱:傘菌綱
  • 目:多孔菌目
  • 科:多孔菌科
  • 屬:茯苓屬
  • 種:茯苓
  • 分布區域:安徽、雲南、湖北等地
  • 采收時間:7~9月采挖
  • 貯藏:置于燥處,防潮

入藥部位

真菌的幹燥菌核。

性味

味甘、淡,性平。

功效

利水滲濕,健脾,甯心。

主治

用于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洩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

歸經

歸心、肺、脾、腎經。

禁忌

陰虛火旺者忌服。

炮制方法

取茯苓個,浸泡,洗淨,潤後稍蒸,及時削去外皮,切制成塊或切厚片,曬幹。

産地

分布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山西等地。主産于安徽、雲南、湖北。

生理特性

1、茯苓個:呈類球形、橢圓形、扁圓形或不規則團塊,大小不一。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顯的皺縮紋理。體重,質堅實,斷面顆粒性,有的具裂隙,外層淡棕色,内部白色,少數淡紅色,有的中間抱有松根。氣微,味淡,嚼之粘牙。

2、茯苓塊:為去皮後切制的茯苓,呈立方塊狀或方塊狀厚片,大小不一。白色、淡紅色或淡棕色。

3、茯苓片:為去皮後切制的茯苓,呈不規則厚片,厚薄不一。白色、淡紅色或淡棕色。

相關論述

1、《本草綱目》:茯苓氣味淡而滲,其性上行,生津液,開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故張潔古謂其屬陽,浮而升,言其性也;東垣謂其為陽中之陰,降而下,言其功也。

2、《本草衍義》:茯苓、茯神,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阙也。

3、《本草正》:能利竅去濕,利竅則開心益智,導濁生津;去濕則逐水燥脾,補中健胃;袪驚痫,厚腸髒,治痰之本,助藥之降。以其味有微甘,故曰補陽。但補少利多。

臨床應用範圍

1.用于小便不利,水腫等症

茯苓功能利水滲濕,而藥性平和,利水而不傷正氣,為利水滲濕要藥。凡小便不利、水濕停滞的症候,不論偏于寒濕,或偏于濕熱,或屬于脾虛濕聚,均可配合應用。如偏于寒濕者,可與桂枝、白朮等配伍;偏于濕熱者,可與豬苓、澤瀉等配伍;屬于脾氣虛者,可與黨參、黃耆、白朮等配伍;屬虛寒者,還可配附子、白術等同用。

2.用于脾虛洩瀉,帶下

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滲濕,對于脾虛運化失常所緻洩瀉、帶下,應用茯苓有标本兼顧之效,常與黨參、白朮、山藥等配伍。有可用為補肺脾,治氣虛之輔佐藥。

3.用于痰飲咳嗽,痰濕入絡,肩背酸痛

茯苓既能利水滲濕,又具健脾作用,對于脾虛不能運化水濕,停聚化生痰飲之症,具有治療作用。可用半夏、陳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朮同用。治痰濕入絡、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殼同用。

4.用于心悸,失眠等症

茯苓能養心安神,故可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與人參、遠志、酸棗仁等配伍。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