茕茕孑立

茕茕孑立

漢語成語
茕茕孑立,中國漢語成語。形容為孤身一人,形容一個人無依無靠,孤苦伶仃。[1]晉.李密《陳情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亦作“茕茕孤立”。唐.柳宗元《寄許京兆孟容書》:“茕茕孤立,未有子息,荒陬中少士人女子,無與為婚。”[2]
    中文名:茕茕孑立 外文名: 拼音: 近義詞:孤苦伶仃,舉目無親 反義詞:四世同堂,兒孫繞膝 出處:《陳情表》 釋義:形容無依無靠,非常孤單 結構:聯合式

詞語分解:n

茕茕的解釋

形容孤獨無依靠俾屏餘一人以在位,茕茕餘在疚。孤零貌。《左傳·哀公十六年》:“煢煢,餘在疚。” 晉 李密 《陳情事表》:“煢煢孑立,形影相弔。” 郁達夫 《遲桂花》:“我和她母子二人,就日日的寡言少笑,相對茕茕。”

孑立的解釋

獨立無依;孤立。《後漢書·蘇不韋傳》:“豈如 蘇子 單特孑立,靡因靡資。” 晉 李密 《陳情事表》:“外無朞功強近之親,内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弔。”

唐 柳宗元 《寄許京兆孟容書》:“每當春秋時饗,孑立捧奠,顧眄無後繼者。”

明 楊柔勝 《玉環記·韋臯延賓》:“志覓封侯,孑立難謀不自由。何幸相逢萍水,飛舄遙臨,光賁遐陬。” 清 趙翼 《六哀詩·父執杭應龍先生》:“繄餘少偏孤,孑立四無倚。”n

成語示例

我湊着茕茕孑立的小油燈,盡情享受秋燈夜讀的樂趣。 ——何為《小燈》

他茕茕孑立,非常可憐。

王大爺和王奶奶沒有兒女,相濡以沫的王大爺去世後,王奶奶一個人很孤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是不是隻有等到我們到了茕茕孑立之時,才能看穿世俗,真心接納并融入周圍的世界。

成語典故

晉武帝司馬炎太康元年,晉滅東吳,所謂“降孫皓三分歸一統”,結束了幾十年的割據局面,統一了中國。

晉武帝司馬炎為了鞏固一統,采取了有效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廣攬賢能”,着重于西蜀與東吳的遺老故臣,凡有聲望的、有本事的,都極力籠絡;籠絡不成,就設法除去,以達到不為我用也不許為我害的目的。

同時,把“以孝治天下”作為其倫理總綱,提倡孝父母,敬老人,撫恤孤寡。

在“廣攬”中,西蜀的一個故臣引起了司馬炎很大的關注。此人姓李名密,又名虔,字令伯,武陽人。生下六個月時喪父;四歲時,其母何氏改嫁;靠祖母劉氏扶養成人,西蜀時,官居尚書郎,是個不大不小卻很重要的官。

入晉後,蜀地的先後兩名的地方官都曾推薦李密做官,可李密卻故國難忘,不肯出仕,都借故謝絕了。司馬炎格外看重他,特地下了一道诏書,要李密做供職于宮廷的郎中,李密未允。

後又改為顯要的太子官屬洗馬,李密仍借口推辭。司馬炎火了,又親手下令,指責李密傲慢。地方官日夜嚴逼,聲稱如再遲緩,就要逮治下獄,甚至按律問斬了。這使李密很為難:出去做官吧,仍懷戀故國,而且這麼出去,也将大丢臉面;不出去吧,是會被殺頭的。

經過深思,他就寫了一篇《陳情表》,呈給了司馬炎,表中以“以孝治天下”為主旨,說他幼時,“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至于成立。”,多虧了老祖母把他撫養長大。沒有老祖母,就沒有他的今天。而今,老祖母已九十六歲,又長年卧病在床,沒有他,祖母怎麼度過晚年!

便說“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臣四十有四,是臣盡節于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意思是他才四十四歲,報效國家的日子還長,而孝敬祖母的時間已不多了。懇請司馬炎體諒他的苦衷,讓他先盡孝再盡忠。

司馬炎看了很感動“士之有名,不虛然哉”無法怪罪,又為了籠絡人心,派了不少仆人幫他侍奉老祖母,并且說可以等到他祖母死後再出來做官。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