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轼

茅于轼

經濟學家
茅于轼生于南京,中國經濟學家,1986年赴美國哈佛大學任注冊訪問學者,1993年從中國社會科學院退休,與其他四位經濟學家共同創辦天則經濟研究所,并先後擔任天則經濟研究所所長、理事長,現任天則經濟研究所榮譽理事長。2012年3月29日,茅于轼獲得美國智庫卡托研究所頒發的2012年米爾頓·弗裡德曼自由獎。2014年4月26日,茅于轼成為英國Prospect雜志評選的2014世界思想家十位獲獎者之一,名列第四。
    中文名:茅于轼 外文名: 别名: 民族:漢族 籍貫:江蘇南京 畢業院校:上海交通大學 職務: 就職企業: 主要成就:創辦天則經濟研究所 出生地:南京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29年1月14日 職業:經濟學家 代表作品:擇優分配原理、生活中的經濟學

家庭情況

他的祖父茅乃登是清朝江浙聯軍革命軍司令部秘書部的副部長,父親茅以新是中國早期從海外留學歸來的著名鐵道機械專家(養父),母親是蘇州大家閨秀,二伯父茅以升是著名的橋梁專家。

人物簡介

1946年畢業于重慶南開中學,同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學,1950年從機械系畢業,分配在齊齊哈爾鐵路局,任火車司機、技術員、工程師。1955年調北京鐵道科學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1958年被打成右派,文革時被趕往大同機車廠勞動。1975年開始從事微觀經濟學研究,1979年提出擇優分配原理。1985年出版《擇優分配原理棗經濟學和它的數理基礎》。n1985年調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任副研究員、研究員。1986年赴美國在哈佛大學任注冊訪問學者。1987年回國,以後7年内擔任非洲能源政策研究網顧問,每年去非洲2次。1990年應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經濟系招聘任高級講師,講授研究生班的微觀經濟學。1993年從中國社科院退休,與其他四位經濟學家共同創辦天則經濟研究所。現為該所法人代表。n他還兼任亞洲開發銀行注冊顧問、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能源工作組中方專家、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西北大學兼職教授、太平洋經濟合作委員會能源組國際顧問組成員、LEAD國際培訓項目中國國家理事會成員、China Economic Review顧問編輯、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

曾任職務

亞洲開發銀行注冊顧問

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能源工作組中方專家

太平洋經濟合作委員會能源組國際顧問組成員

LEAD國際培訓項目中國國家理事會成員

China Economic Review顧問編輯

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等職務。

中旭商學院(中旭文化網) 高級講師

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所長。

1987年-1994年非洲能源政策研究組顧問。

1989年China Economic Review 雜志, 顧問編輯。

1990年《科技導報》編委。

1987年《改革與戰略》雜志(廣西)顧問。

1990年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訪問高級講師。

1990年: 亞洲開發銀行注冊顧問。

1991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顧問。

人物轶事

拍賣下午茶

2012年7月,茅于轼拍賣下午茶,6杯拍出25萬。據悉,有近50人參與競拍,從千元到十幾萬元不等,最終6位獲拍,來自國内5個省市,年齡從80後到40後不等。按規則,每人隻需支付2萬元,但競價排名第一的競拍者仍堅持支付159000元。7月16日,6位從國内各地趕赴成都的競拍者,與茅于轼夫婦面對面“品茶論道”。

遭遇攻擊 

2013年4月25日,茅于轼在沈陽一個論壇演講時,遭遇遼甯黨史學會副秘書長王新年從台下發出的激烈反對,王被組織者強制帶離。之後茅于轼稱有人在電話上對其騷擾并威脅。5月4日茅計劃在長沙演講,因遭一些反對者現場圍堵而被迫取消,據傳改為小範圍座談。最近幾天,茅發微博抨擊對他施加的“暴力”,他的支持者們紛紛轉發力挺,與反對者激烈互斥。

主要著作

《擇優分配原理》、《生活中的經濟學》、《誰妨礙了我們緻富》、《中國人的道德前景》,《尋求社會緻富之道》

語錄

1.經濟學是一門偉大的科學,它能夠幫助我們合理利用資源,使用一定的投入得到最大的産出。靠經濟學的指導,人類社會變得越來越富有。經濟學發展的二百多年中,社會财富成百倍地增加,教育得以普及,壽命得以延長,人類真正走進了不愁匮乏的時代。大家都認為經濟學造福于人類,功莫大焉。

2.真正的經濟學家都是自由派,你主張計劃經濟,那麼你根本就不懂經濟學。真正懂得經濟的,都是贊成自由的。

3.過去我們把富人打倒了,全世界都是窮人造富人的反,可是把富人打倒了,一小部分窮人變成了富人,世界上還是分窮人和富人,然後曆史重新再來一遍。但是我們過去是造富人的反,全部人都變成窮人。

4.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大危險就是貧富差距的擴大。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建立保護财富的體系,保護窮人和富人的财産。窮人的财産雖少,但對之性命攸關;而保護富人的财産,就是鼓勵窮人争取成為富人。如果富人的财産得不到有效保護,那就沒有人敢做富人了;隻有富人隊伍擴大了,社會才更穩定。 

5.要補助,就隻能補助窮人,而不要補助全社會。現在的政策好多都是這樣的,富人搭了窮人的便車,窮人的聲音很響亮,很有力,富人說,我也贊成,但是最後誰得到的好處最多?是富人。

6.為什麼孟加拉可以,中國卻幹不成?現在小額貸款不允許吸收存款,這肯定要改,我是看準了。憲法都改了幾回了,法律為什麼不能改?我相信不是我錯了,是法律錯了。

7.讀書讓精神豐厚,讓心靈充盈,讓思想縱橫捭阖。不囿于一門學術,穿越壁壘,拓展視野,終成大家。

重要言論

在由《時代周報》舉辦的“2009年經濟學家看經濟政策”演講中提到,全年“保八”不太可能。他說:“今年中國50萬億救市,力保8%,我覺得保不了,今年能夠有7%,甚至6.5%就不錯。”

茅于轼認為,很多人說金融危機是經濟自由造成的,建議不要經濟自由,要政府幹預。但如果我們把經濟自由換成經濟幹預的話,問題就來了。經濟危機跟經濟自由毫無關系,相反,我們要堅持經濟自由。

他說:“中國改革成功就是因為有了自由保護,有了自由交換,不管是國内貿易,還是國際貿易,有了自由交換才會有生産權。”

茅于轼認為在全球經濟的一體化的環境下,一定要保證擁有國際市場。他說,半年以前,國際糧食漲價,如果我們出口糧食,把糧價給壓下來,國内糧價上升,那是好事。

“因為國際糧食漲價,自由貿易肯定有出口,出口就賺錢。但是我們國家宣布了不許糧食出口,溫家寶說不許一粒糧食出口。我老說溫家寶的不是,其實我特别喜歡溫家寶,真是好總理,但是他經常受騙。”

人物評價

在中國,一提起經濟學随筆,人們自然就會想到茅于轼,他是較早以随筆的形式來闡述深奧的經濟學道理的。1994年,茅先生的一部《生活中的經濟學》,通過對美國市場的考察,闡述了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律,該書一版再版,幾乎成了經濟學随筆的代名詞。随後他又推出了《中國人的道德前景》、《誰妨礙了我們緻富》等著作,在國内産生了較大的影響。他不滿足于已有的成就,一直筆耕不止,又出版了《我所認識的經濟學》、《經濟白話》、《給你所愛的人以自由》等著作,這些著作大多以經濟随筆、演講錄的形式,對農業、入世、自由、道德等一些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進行探讨,他的許多觀點非常引人注目,他的文風恰如一句古詩:“潤物細無聲”。

茅于轼自認為是獨立的、自由的經濟學家,他的特點是把經濟學更加平民化,糾正社會上一些人對經濟學的錯誤認識。在研究學問上,他對自己的要求是,不僅要掌握教科書中的定理,還要找到可以說服自己的生活例證。

反方觀點

茅于轼是争議極大的經濟學家,1993年,創辦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是茅于轼人生的分水嶺。這是一家民間經濟研究所,在美國人眼裡,隻要是民間的,就會是公允的;隻要是民間的,政治就是正确的。美國福特基金會帶有偏見地看中了茅于轼和他的研究所,開始資助他的研究項目,這個信号傳遞給某些“經濟學家們”,這些“經濟學家”第一反應就是,既然是福特基金資助,那一定“經濟成了家”。于是,一改以前對茅于轼冷漠的态度,接納了他。茅于轼成“家”而暴得大名,是一個從民間到“主流”的逆向過程。

茅于轼沒在有影響的經濟學學術刊物上發表過學術論文,就硬指标而言,茅于轼不合格。茅于轼缺席了中國最初每一次的重大經濟變革,而他極力鼓吹的“教育産業化”、“高校學費漲價”,實踐證明,是一次徹底的失敗。在實際操作中,茅于轼也就不合格。唯一能說明茅于轼“經濟學家”身份的,是1985年出版的《擇優分配原理——經濟學和它的數理基礎》一書。然而,同樣内容的書,早在1939年就已經在前蘇聯面世,作者康托洛維奇憑此書獲得了1971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時間都早于茅于轼成書時間十四年之久。這不能叫學術成果,倒與學術腐敗、抄襲論文是一般面目。而《誰妨礙了我們緻富》這類暢銷書,隻是經濟學愛好者的作文,盡管不乏閱讀趣味,但與經濟學家的經濟學關系不大。

天則經濟研究所和傳知行經濟研究所得到資助“就包括福特、CATO Institute、企業基金會(AEI)、遺産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亞當斯密社 Adam Smith Institute、開放基金會(索羅斯的那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直接或間接),大部分都是右翼社團或者特殊使命社團”。他們也許不會有明确的指令,但一定會通過有選擇的交流和有目的的探讨來推銷對他們有利的理論。至少他們要對得起基金會的股東。

上一篇:鐘華

下一篇:傅國湧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