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文化

英國文化

倫敦市的标志以及英國的象征
【大本鐘】作為倫敦市的标志以及英國的象征,大本鐘巨大而華麗,重13.5噸,四個鐘面的面積有兩千平方米左右。[1]大本鐘從1859年就為倫敦城報時,至今将近一個半世紀,盡管這期間大本鐘曾兩度裂開而重籌。現在大本鐘的鐘聲仍然清晰、動聽。出生于破敗的商人之家,從幼年起即跟随劇團在各地巡回演出,隻受過小學教育的莎士比亞,憑借聰穎和勤奮,學會了編劇,并創作了37部悲劇、喜劇和曆史劇以及一百五十多首十四行詩,其中大多數仍是現在英國戲劇表演團體熱衷上演的劇目。1599年,莎士比亞環球劇院首次對外開放,1613年被大火焚毀,1614年莎士比亞劇場得以重建并使用至1644年,後來因為建新房而被拆毀。
    中文名:大不列颠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外文名: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别名:

莎士比亞英國文化的象征與驕傲

在英國,時時處處都可以感受到英國文化界彌漫着的濃郁的莎士比亞氛圍,莎士比亞已經像養料一樣融入了英國文化的血脈,不僅成為英國人的驕傲,也成為了英國文化的象征。

文藝複興時期偉大的戲劇家威廉·莎士比亞(1564-1616)是英國文壇的巨星,在世界文化史上地位崇高,影響巨大,是公認的歐洲三大詩人(莎士比亞、歌德和但丁)之一,他的戲劇生動地描繪了歐洲17世紀的社會生活、思想政治和民族風情,受到世界各國各時代人民的普遍喜愛,是全世界出版最多,流行最廣,演出也最多的戲劇。同時,莎士比亞也是被各國專家學者研究得最多的戲劇家,這使得“莎學”成為了世界上一門廣有影響的“顯學”。

英國對莎士比亞的尊崇首先體現在從未間斷地上演莎氏的經典劇作。出生于破敗的商人之家,從幼年起即跟随劇團在各地巡回演出,隻受過小學教育的莎士比亞,憑借聰穎和勤奮,學會了編劇,并創作了37部悲劇、喜劇和曆史劇以及一百五十多首十四行詩,其中大多數仍是現在英國戲劇表演團體熱衷上演的劇目。

其次,英國對莎士比亞的尊崇還體現在積極挖掘、保護和修建與莎氏有關的文物和建築。莎士比亞環球劇場的修建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莎士比亞創作劇目的首場演出大都在環球劇院裡舉行。1599年,莎士比亞環球劇院首次對外開放,1613年被大火焚毀,1614年莎士比亞劇場得以重建并使用至1644年,後來因為建新房而被拆毀。

現在修建的莎士比亞環球劇場(sh ak e sp eare G lo b a l Th ea tre),是美國電影演員薩姆·沃納梅克于1986年在得到許可後,在位于泰晤士河南岸,原莎士比亞劇場的附近按照原樣重建的,是一座專為欣賞、研究莎士比亞及其同時代優秀劇作家的作品而修建的劇場,重建工作持續了10年之久,于1997年6月完成并對外開放。劇院高13.7米,内外結構設計力求再現莎士比亞時代環形劇場的原貌,以幫助觀衆體驗和欣賞莎士比亞時代的戲劇表演藝術。莎士比亞環球劇場的戲劇演出一般都安排在下午和晚上,劇場内部用人工照明,以取得同白天一樣的效果,劇場最多能容納1600人。1997年重新建成并投入使用以後,每年都在這裡舉行莎士比亞戲劇節,上演莎士比亞及其同時代劇作家的作品,觀衆的上座率達90%。

1996年12月,莎士比亞劇場尚未完全建成之際,就被歐洲旅遊記者協會授予歐洲旅遊促進金星獎,并被評為歐洲最佳旅遊景觀。1999年10月,江澤民主席在訪問倫敦時,在莎士比亞環球劇場觀看了專場演出,可見,莎士比亞在英國文化中的地位和政府對莎士比亞和與其有一切關系的文物的重視程度。

久負盛譽的英國教育

英國的小學教育

英國的小學開設的主要科目是英語、數學和科學,一些學校還開設了曆史、地理、體育、藝術、宗教等多門學科。他們的外語一般是法語或西班牙語,幾乎每所學校的教材都不一樣。英國的孩子5-11歲為小學階段,參加7歲和11歲兩次統考。7歲是小學二年級全國考試,11歲是小學畢業考試。學校有三個學期,春、夏、秋各一個。用英語表示是:the spring term, the summer term, the autumn term。英國小學規模不大,校舍一般為平房,城中校舍有二至四層的樓房。學校一般200人,大的也就400人左右,學生來自各個不同國家。小學一年級不叫Grade 1,而是叫Year 1,以此類推。英國小學的每個班級十幾至三十人不等。每位老師包班上課,負責這個班的所有科目(除了遊泳等一些特殊項目),一般要教10門左右的課程,每個班級老師上課時旁邊都有助教,teaching assistant。教師沒有辦公室,老師辦公就在教室裡。英國的教師一般8:30以後上班,學生上午8:55才到校,中午學生一般在操場活動,遊戲。下午1:15上課,3:15學生放學,老師一般要到4:30-5點左右才下班回家,他們要準備第二天的課程。英語,數學一般一節課1小時,音體美大約30-45分鐘左右,上體育課,英國的學生統一穿短袖短褲(校服),即使是冬天也是這樣,這樣更能使得學生熱愛運動,增強學生體質。學校每年至少要組織六次外出活動,讓學生快樂地學習和真實地體驗。英國的父母從小就很少寵孩子,閱讀成為英國人的一種良好習慣,在公園裡、街道旁、咖啡館,随處可見讀書、看報的英國人。

牛津大學(UniversityofOxford)

位于英國牛津市,是英語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學,迄今約有900年。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和布萊爾,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等都出自牛津大學。牛津大學的博德利圖書館是英國第二大圖書館(僅次于大不列颠圖書館)。牛津出版社舉世聞名,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學出版社。牛津出了29名首相,進入牛津大學的中國人有:錢鐘書、薄瓜瓜等。

劍橋大學(UniversityofCambridge)

劍橋大學位于英格蘭的劍橋鎮,成立于1209年,是誕生最多諾貝爾獎得主的高等學府,一共出了61個。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齊名為英國的兩所最優秀的大學,被合稱為“Oxbridge”,都是世界十大名校之一。最負盛名的是劍橋的三一學院,這裡有一個最為響亮的名字——牛頓。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