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圈地運動

英國圈地運動

英國15至19世紀圈占農民土地的運動
英國圈地運動是指發生在英國15至19世紀的一次曆時持久、影響深遠的土地變革運動。英國在1235年的《默頓條例》和1285年的《第二威敏斯特條例》中已經授權莊園領主圈占自由佃戶不需要的荒地。到16世紀,受毛紡織業快速發展和羊毛産品市場發達、物價上漲等因素影響,使得一些逐利的英國貴族和資産階級強行将耕地變為牧場,引起了很嚴重的社會問題,并且遭到了王室的反對。到了18至19世紀,圈地運動因得到政府的直接支持,逐漸達到高潮,這一時期被稱為“議會圈地”時期,被圈占的土地達到了英格蘭總面積的20%。圈地運動改變了土地财産權,改變了土地使用和耕作方式、村莊布局以及農民的生活方式。很多失地農民因此進入城鎮成為勞動力,使勞動者與其勞動條件的所有權分離,為資本主義生産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 中文名:英國圈地運動
  • 外文名:Enclosure Movement
  • 發生地點:
  • 主要人員:
  • 時期:封建制度時期
  • 工作:強占農民份地及公有地
  • 類似:德意志、法國
  • 類型:散地集中,公荒地圈占,議會圈地
  • 影響:使大量農民失去土地
  • 地點:英國
  • 結果:大量土地被圈占,大量農民失去土地并湧入城鎮成為勞動力

事件背景

社會背景

英國的封建制度确立于征服者威廉時期,經過幾個世紀的發展,英國封建社會到14至15世紀已進入解體時期。在這幾百年的曆史進程中,封建生産方式占據主導地位,支配全部的社會生活。在以小農耕作經營為基礎的莊園制度下,每個莊園的土地可以分成三個部分,即由農民耕種的領主直領地、農民份地、公共森林和牧場。

公共牧場供夏季放牧牲畜,耕地和草地在收割後也辟為牧場,照例供衆人使用,這種半公有式的“敞地制”實質是一種封建制度掩蓋下保持下來的古代日耳曼制度。從耕作方法上來看,莊園裡推行一種适應莊園條田的三圃或三圃輪耕制。在敞田制的輪耕制下,何時耕種與收獲,何時可以在收割後的田地上放牧牲畜,彼此要采取集體行動,這種習俗是日爾曼保存下來的古代農村土地公有制的殘餘。随着封建私有制的發展,這種生産經營方式日益成為束縛生産力發展的因素。

政治背景

都铎王朝和斯圖亞特王朝以及資産階級當權的時代,所采用的暴力手段對圈地運動的開展起一定的作用。英國封建王朝在鞏固君主專政的過程中,為了打擊和消滅大貴族的分裂割據和企圖建立獨立王國的鬥争,很需要新貴族和新興資産階級的武力和金錢贊助。

為此,封建王室就在一定程度上鼓勵和扶助對資本主義發展十分攸關的圈地運動,王室在各方面用暴力手段去贊助貴族搶奪農民的土地,把千萬畝良田變成牧場,在客觀上助長了資本主義的發展。當然封建王朝也曾下令限制過圈地運動,但隻是文字上的法令,實際上他們卻鼓勵了圈地運動的發展。

經濟背景

15世紀以前,英國的經濟發展水平還很落後,對外出口以原材料為主,特别是羊毛。但到了15世紀中葉,情況發生了變化。根據海關賬冊記載,在1446-1448年間,英格蘭羊毛商平均每年出口羊毛6400包,投資57600磅。同時期平均每年出口呢絨53700匹,共耗費羊毛12600—13000包,投資翻了近一番。

到了16世紀30年代,平均每年輸出羊毛僅3480包,與同時期呢絨出口逐年遞增的數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呢絨成了16世紀最重要的出口商品,在國家的出口貿易中占據了支配地位,從主要輸出羊毛原料到主要輸出呢絨産品,說明英國正在向工業國轉變。

事件過程

事件起因

圈地運動的直接動因來自于英國傳統的養羊業。在整個中世紀封建經濟中,英國牧羊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愛德華三世時期(1327-1377年),羊毛及羊毛收入成為英王對法進行百年戰争的重要物質保證。1421年,羊毛稅的收入占全部稅收的74%。羊毛成為英國政府收入的主要來源并且遠銷意大利被制作成呢絨制品。

15世紀中葉,由于呢絨産品需求猛增,英國主要的出口商品呢絨原料(羊毛)在歐洲市場上供不應求,造成羊毛貨俏價高的局面。同時在百年戰争期間,英國改變了自身的羊毛用途,對羊毛進行限制出口,以保證國内市場對羊毛的需求。

羊毛價格的上漲,直接推動着養羊業的發展。農村中小地主采取各種手段,侵占公地,掠奪農民土地,大力從事牧羊業。這些新貴族按照資本主義方式,大規模經營養羊業,竭力追逐高額利潤。不僅養羊業成本低于種植業,而且從事養羊業,既沒有過多的“勞動力浪費”,又可以較低的工資雇到工人。他們還通過降低管理費用,彌補土地因戰亂、天災人禍和商品經濟發展所造成的損失。于是,村莊和田地逐漸變成了牧場。

事件經過

英國曆史上的圈地運動發生于15世紀末,曆時300餘年,直到19世紀中葉方告結束,根據整個過程中的每一個時期的特點可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15世紀最後30年至16世紀初)

當時的封建地主、新貴族和新興的資産階級,首先強占古代農村公社殘餘下來的牧場、原始森林以及沼澤。他們強行用栅欄、圍牆、壕溝圍圈起來作為牧場,大牧羊主雇傭少量工人經營牧羊群。這些土地原本是農民祖輩開墾出來的,同時又是他們數百年來的生活基礎。

在歐洲“價格革命”的時代裡,中小貴族受到的沖擊最大,他們的收入不多,由于貨币貶值,生活費用猛漲,造成他們的生活低下。在破産的威脅下,中小貴族便去強占農民的公用地,而大貴族更是領着大群的兵痞公開搶奪農民公用地。

許多獨立的小農土地所有者的土地、公有地和國有地也被大租地農場主所掠奪,幾乎所有被圈的新領地都變成了牧場,成群的農民被趕到城鎮中尋找職業。城市的手工業工場一時無力吸收,失地農民流離失所。

第二階段(16世紀初至17世紀末)

從這時起,自耕農的份地大面積被搶占變為牧場。從十四世紀末期農奴制瓦解後,自耕農的份地一直是農民的生命線,現被無故搶走。有産者争先恐後地在農村圈占農民的份地。1517年,英國中部圈地面積占全國的70.71%,因圈地而遷居的農民占全國的84.41%,被破壞的農舍占全國的80.46%。

16世紀英國倫敦隻有20萬人,其中流浪者就有5萬人。由于統治階級不斷地掠奪農民的土地,英國有三分之一的耕地都變成了牧場。英國初生的資本主義把社會和生産資料轉化為資本,又把直接生産者轉化為工資雇傭勞動者。

1534年,亨利八世在全國實行大規模的宗教改革,使圈地運動再一次出現高潮。當時英王為了加強中央專制君主制度強化王權,不再允許羅馬教廷幹涉英國政治。1536年,國王下令封閉所有每年收入20英磅以下的寺院376所,1538至1539年又封閉大寺院200所,并沒收其全部财産。當時倫敦的新興資産階級和新貴族搶購了大片寺院的土地,被趕走的農民成為了無産者,這就為新生的資産階級帶來了大量的雇傭勞動者。

第三階段(17世紀末至18世紀中葉)

這次圈地的特點是封建王朝處于崩潰和資産階級政權統治下,大規模轉讓、拍賣是在法律予以保護的情況下進行的。在這50年間,圈地活動席卷了整個英國,資本主義機器生産顯現出了新生産力的活力。在商品生産發達、城市繁榮和人口激增的情況下,對農産品産生了強烈需要,糧食價格扶搖上升,經營農場在這一曆史時期是朝陽産業,因而又刺激了地主貴族紛紛投入圈地的狂熱之中。

1601年至1640年間,土地的轉手和交易是空前的,當時的斯圖亞特國王由于财政窘困,廉價出售王室領地,其在七個州的2500所大莊園中,有三分之一的土地轉到手工工場主、商人、法官、律師、農業資本家和貴族手中。他們在拿到土地後就驅逐土地上的農民。1688年“光榮革命”後,荷蘭奧倫治公爵威廉三世成為了英國國王,地主和資本家又一次開展了大規模盜竊國有土地的活動。這又是一次英國曆史上空前的把土地贈送、廉價出售或者直接掠奪農民土地的運動。

第四階段(18世紀中葉至19世紀中葉)

這個階段的圈地運動實際上是把農民從土地上清理出去,完全剝奪農民生存的一片土地,并把農民徹底轉化為無産者。在18世紀末期,國會通過2000條法令,圈占了300多萬英畝土地,使無數的農民再一次喪失土地,轉為廉價的雇傭勞動者。

在這一百多年裡,圈地運動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它已經普及到全國各地。這個時期的特點是除了地方富有者私自圈地以外,絕大部分土地由英國議會通過法案以國家的名義圈占。經過這一百多年的圈地,英國農民的土地被搶奪殆盡。由于這一階段的圈地運動受到了英國政府和議會的支持,因此又被稱為“議會圈地”。

事件結果

從15世紀到17世紀,總共圈圍的土地占英格蘭土地總面積的2.1%,而18至19世紀圈圍的土地數量達到650萬英畝,占英格蘭土地總面積的20%。

以諾丁漢郡為例,1760年至1799年間,圈地面積為4498畝,總費用為12528英鎊,平均每畝圈地成本為2.79鎊,這筆費用對于很多小農來說難以承受。由于難以支付較高的圈地費用,許多小土地所有者被迫将所分配的土地出售,從而淪為佃戶、農業工人或流入城鎮。因此從這個角度看,圈地運動也是對小農依據習俗所擁有的權益的侵害。

由于公地、森林、牧場、沼澤地等被圈占,小農在公地及牧場放牧、在森林裡砍伐柴火等方面的傳統權利事實上已喪失。不過,由于大量的荒地被圈圍并開墾,還有輪作農業對傳統休耕地的改變,英格蘭農業的産出有了很大的增長。圈地運動結束後,英格蘭小麥的平均産量因圈地有所下降,但是大麥和燕麥的平均産量卻呈上升之勢,羊群和牛群的數量更是急劇增長,很明顯,英格蘭的土地出産率因此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事件評價

綿羊本來是很馴服的,所欲無多,現在它們卻變得很貪婪和兇狠,甚至要把人吃掉,它們要踏平我們的田野、住宅和城市。(英國政治家托馬斯·莫爾評)

掠奪教會地産、欺騙性地出讓國有土地,盜竊公有地,用剝奪方法、用殘暴的恐怖手段把封建财産和克蘭财産轉化為現代私有财産——這就是原始積累的各種田園詩式的方法。這些方法為資本主義農業奪得了地盤,使土地與資本合并,為城市工業造成了不受法律保護的無産階級的必要供給。(國際共産主義運動開創者馬克思評)

顯然,這種經濟的轉向使一些村莊湮沒、社區解體,使一些農民要麼流落他鄉去尋找出路,要麼無業可做無家可歸。然而,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和财富總量,則伴随這累累白骨、聲聲哀鳴在英格蘭社會貧富拉大間距的過程中,不可遏止地增長了。(北京大學曆史系教授錢乘旦)

事件争議

小農受到的影響

多數學者都承認,圈地運動對小農造成了巨大傷害,并引起該群體數量的下降。在1815至1816年和1821年,當物價下降時,地租仍然很高,或像以往的情況那樣緩慢地下降,這造成了那些在圈地運動中獲得幾畝土地的小土地所有者的破産。

但部分學者也指出,直到19世紀,仍然有很多小農或家庭農場存在,并且這種家庭農場是在沒有雇傭其他農場工人的情況下運營的。因此,圈地運動在生産力發展程度不同的地域中對小農産生了不同的影響,在該問題上并不能一概而論。

事件影響

農業影響

農業組織方式革命

圈地運動引起的土地制度變革,促進了土地的流轉和集中。伴随着敞田的圍圈和公地的瓜分,土地日益向大地産集中,小地産因其經濟效益低和适應能力差,紛紛被大地産所吞并,擺在小地産所有者面前的隻有購進地産和出賣土地兩條路。

在小農場合并為大農場的過程中,引起了農業組織方式的革命,大農場在經營性質和勞動力使用方面都發生了深刻變化,英國農業走上了以規模經營為基礎,以市場供求為導向,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标,以企業組織方式優化配置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管理等各種生産要素進行農業生産的資本主義農場化經營道路。

農業技術革命

圈地運動廢除了敞田制,為技術改良鋪平了道路。從18世紀初開始,一場農業技術革命在英國農村廣泛開展起來。土地不再休耕,人們普遍用輪耕法種植大麥、小麥、蕪菁、三葉草等作物;牛羊的選種使它們的重量增加了一倍以上;傳統農具得到改進并引進了新農具,犁的樣式和結構得到改進并增加了鐵的使用,長柄鐮刀代替了短把鐮刀,播種機代替了散播。這些革新都有助于提高農業生産率。

工業影響

圈地運動使英國農業先于工業實現了健康發展,農業生産的巨大進步為工業化進程中迅速增長的城市人口提供了充足的食物。1750至1820年間英國人口增加了一倍,而糧食産量也增加了近一倍,農業的發展走在了工業化的前面,因圈地運動而增加的糧食剩餘以及大量的城鎮勞動力為英國第一次工業革命打下了基礎。

雖然圈地運動本身沒有導緻農業人口絕對的減少,但是18世紀中葉以後,在由圈地運動導緻的農業革命的作用下,英國的勞動力就業結構開始發生重大變化,新增的勞動力越來越多的流向工業。1750年以後,英國農業就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的比例急劇下降。工業革命前英國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75%,1801年下降為35%,1851年下降到隻有16%。

18世紀中期後,伴随工業革命而來的是城市化的飛速發展,英格蘭和威爾士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在1751年為22.7%,1851年上升到54%,1901年進一步上升到78%。1750年後,英國人口重心開始向城市移動,這一時期湧現出許多大的工業城市。

政治影響

首先,圈地運動使土地所有制發生了變化。

圈地運動摧毀了封建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建立起資本主義的大農業,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轉變成資本主義的土地所有制,并且改造得很徹底,到18世紀末19世紀初,自耕農大量減少,幾近消失。這種資本主義大農業為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原料大量廉價的糧食及肉類,有力的推動了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而世界上其他建立資本主義制度的國家,如法國、俄國、日本、德國等國家,他們在本國的農村或是建立起資本主義小土地所有制,或是保留了大量的封建土地所有制,造成資本主義發展所需要的勞動力缺乏,國内市場狹小,不利于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正如馬克思所說:“英國處理各種傳統的農業關系,要算世界上最革命的國家了。”

其次,圈地運動使英國階級關系發生變化。

圈地運動中,圈占土地貴族辦起了農場、牧場,雇傭被剝奪了土地的農民進行生産,成為資産階級化的新貴族,他們在經濟利益上與資産階級是一緻的,在後來的資産階級革命中兩者結成聯盟共同領導了革命。

1516年英國著名空想社會主義者莫爾在其著作《烏托邦》中說:“羊是溫順的動物,在英國這個奇異的國度裡,羊能吃人。”圈地運動對廣大農民來說是一場災難,廣大農民被地主用暴力從土地上趕走,傾家蕩産,流離失所,他們被迫出賣自己的勞動力,一部分給農場和牧場作農業工人,另外很多人流入城市,成為自由勞動力,這就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勞動力;同時大量自由勞動力的出現,也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國内市場。

這一圈地運動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使小農轉化為雇傭工人,使他們的生活資料和勞動資料轉化為資本的物質要素的那些條件,同時也為資本建立了自己的國内市場,這樣農村就變成了資本主義發展所需要的原料産地和工業品的銷售市場,從而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再次,圈地運動還在勞動力、市場、原料等方面,推動了工業革命的發展。

圈地運動使英國工業革命開展得比較早,并且進展迅速,到十九世紀中期,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進而很快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

總之,圈地運動以損害廣大農民的利益為前提,他不但發展了農業資本主義,擴大了資本的原始積累,同時也為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原料、大量廉價的雇傭勞動力、廣闊的國内市場,有利于整個資本主義的發展,應充分肯定其積極作用。

經濟影響

1、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自由勞動力。圈地運動實現了農民與土地的分離,使農民越來越少,失去土地的農民部分成為農場的雇傭工人流入城市,為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準備了大量的自由勞動者。同時,圈地運動也使家庭手工業被破壞,為工業擴大了國内市場,從而大大促進了英國的工業發展,使英國成為17、18世紀歐洲商業的領頭羊。

2、使資本主義經濟深入農村,對農業進行了資本主義改造。首先是土地所有制變化:圈地運動摧毀了小農經濟,建立起資本主義的大農業,使農村由封建土地所有制轉變為資本主義土地所有制。其次是經營方式的改變:土地被圍圈以後,農業資本家辦起農場或牧場,雇傭被剝奪了土地的農民進行生産。那些将土地出租給資本家的貴族,所得到的不再是封建的地租,而是資本主義的利潤。過去的貴族變成了新貴族,農民則變成了農業工人,從而使農村得以資本主義化。

3、促進了農業和農村生産力的發展。由于土地的集中,大部分領主更願意投資新的農作物,追加好的肥料,使用更好的工具,改革排水系統,采用先進的耕作方式,提高産量。

4、加快了英國城鎮的進程。大量失去土地的農民移居城市以及工業的發展,使英國的城鎮數量大量增加。如圈地運動開始後居住在1萬人以上的城鎮居民占英國人口的比例從3.1%上升到8.8%。

5、為英國資産階級革命準備了階級條件。靠圈地發家的貴族地主成為資産階級化的新貴族,他們在後來的資産階級革命中起到了領導者的作用,為資産階級革命打下了良好的階級基礎。

6、推動了英國工業革命的出現。圈地運動造就了大批的資本主義發展所需的自由勞動力,積累了資本,擴大了市場,為工業革命準備了條件。

7、圈地運動對農民來說無疑是一場災難。在圈地運動中,無數農民傾家蕩産,流離失所。而政府又頒布血腥法令,不允許這些失去土地的人流浪。從這個角度說,圈地運動是一場明顯的“羊吃人”的運動。

總之,圈地運動犧牲了農民的利益,積累了原始資本,為資本主義提供了廉價的雇傭勞動力和國内市場,為英國發展成為資本主義強國奠定了基礎。

後世紀念

文學作品

類型

第一種:小塊零散土地的集中

英國中世紀的時候形成一種敞田制,就是地的肥瘦、遠近、幹濕都不同,為了公平分配,給你一小塊肥的、一小塊瘦的、一小塊遠的、一小塊近的……,于是你有幾塊小土地,但并不連在一起,而是散落在各個地方,和别人的土地混在一起,這樣分散的小塊土地,被稱為條田。條田當然不利于個人耕種,所以大家就互相協商對 換或買賣,使土地集中,這樣的圈地完全是自發自願的。

第二種:對公荒地的圈占

首先要知道,古代英國和古代中國是完全不同的體制。中國是皇帝一家獨大,其他無論地主還是農民都是小的;而英國是地方領主權力大,王權較弱。那時候的英國,領主占有他管轄區域内的土地,除了各級領主自己經營的土地外,其它土地給農民租種,成為農民的份地。這兩種土地之外還有一些公用地和森林沼澤等荒地,這些公地和荒地法律上當然也是領主的,但實際上是公用或無主的。

當大塊的土地緊缺時,大家就打上了這些公地和荒地的主意,領主或佃農都有圈占為己用的行為,在土地不缺的地方,這種占用也相安無事,但是在一些土地緊缺的地方,就不能随意占了,佃農和領主們就要互相協 議,比如領主要占一塊,就給佃農一些補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大多數就這樣通過協議、在(王室和領主的)法律框架内圈占了,但也有少數補償不到位或者不補償就強占的,引起了暴力沖突。

第三種:議會圈地

君主立憲後,英國的王權和領主權都衰落了,議會成了最高權力機構。于是議會制訂了圈地的法律,這個法律就接近現代意義的法律了。就是想圈地,那麼按國家(而不是王室和領主)的法律來。這時候英國才是第一次出現了有政府背景的圈地。但20世紀的研究普遍認為,議會圈地的規模和效用并不大。

第四種:打破租約的圈地

英國的市場經濟興起之前,村社中是領主有地——農民租地的形式,這種形式約定俗成,形成了事實上的佃戶長期固定的使用土地。但是随着市場經濟的興起,這種舊的租約受到了“價高者得”的沖擊,有人(比如要養羊的)願意掏更多地租,地主也樂意租給他們。但是原來的佃戶不答應,于是就出現了被暴力驅趕的情形。所謂“羊吃人”的血腥暴力,僅僅是适用于這種打破租約的圈地。當然暴力的範圍和程度有沒有我們通常講的那麼嚴重, 是另一回事了。

運動分析

英國農村勞動力轉移最早開始于11-12世紀,這是世界上出現的第一次農村人口向城市持續轉移的浪潮。這一時期遷移的對象主要是窮人,遷移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生存,距離也比較長。在16-17世紀,圈地運動使英國又出現了第二次勞動力快速向城市轉移的浪潮。

這一時期遷移的對象主要是商人、工匠和青年女性,遷移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前途和獲得豐富的生活資料,遷移的距離較短。但是,英國勞動力流動最穩定、規模最大的時期是從18世紀下半葉的工業革命開始的。因為此前的兩階段雖然勞動力轉移規模比較大,但到工業革命前的18世紀60年代,英國的農業人口仍占總人口的80%以上,而到工業革命後的19世紀中葉,英國的農業人口急劇下降到總人口的25%。

第一,農村人口的持續增長。

近代以來,英國的農村人口一直不斷增加。适度的人口增長在開始時的确促進了經濟的快速增長,但經濟的增長反過來又加速了人口的不斷增加。随着農村人口的快速增長以及英國土地長子繼承制的制約,人口與土地的關系日趨緊張,許多沒有繼承權的貴族子女和一些佃農為了生存不得不移居他處,遷移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工礦區。

第二,圈地運動和農業革命。

始于15世紀的英國圈地運動,是使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圈地運動中,許多農民喪失了自己的土地,失去了收入來源,在農村失去生存基礎的農民不得不加入自由流動的人流。随着圈地運動中農村公用土地殘餘的消失、土地私有權的最終确立以及農業中資本主義生産方式的普遍建立,農業生産者和生産資料進一步分離。這樣,一大批農民變成為城市中第二、三産業勞動力的重要來源。

此外,圈地運動還引發了農村經濟變革,如大農場的建立、農村産業結構的調整、生産技術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等。農村經濟變革産生了大量的剩餘勞動力。這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英國的農業屬混合型結構,種植業和畜牧業差不多各占50%。随着畜牧業比重的提高,農業對勞動力的需求下降,使相當一部分農村勞動力成為多餘;另一方面,圈地運動以及後來的工業革命也推動了農業生産力的提高,引發了農業革命。随着農業生産力的提高,農業耕作制度、生産的規模化程度、農業機械化等都明顯提高,使農業釋放了大批的勞動力。

第三,工業革命及其引發的産業結構的變化。

到18世紀中後期,英國發生了工業革命,機器生産開始代替手工勞動,工廠代替手工工場及家庭作坊,使國家的産業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農業和手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逐年下降,從事制造業、采礦業、運輸業、商業和家庭服務業等衆多行業的人口逐年提高。随着生産要素和人口的集中以及工業化的繼續推進,19世紀英國建立了一大批工業城市。除了城市中迅速發展的第二、三産業需要大量的勞動力,為農村剩餘勞動力提供廣泛的就業機會外,城市對農村剩餘勞動力遷移的“拉力”表現在三方面:首先,城市工資水平比農村要高,大量農村人口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都向城市遷移;其次,城市救濟水平比農村高,很多農村的貧困者流向城市希望得到政府的救濟;最後,城市的生活環境和文化娛樂設施等對生活單調的農民産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另外,工業革命也促進了交通運輸業的革命。交通的發展為人員和貨物運輸提供了快速、廉價的交通工具,也為農村勞動力轉移創造了良好的物質條件。英國的工業革命引起的生産方式的變革和經濟結構的變化,是推動勞動力轉移的決定性因素。

第四,人口流動制度障礙的消除。

在中世紀,封建領主為了确保莊園擁有足夠的勞動力建立了莊園勞役制度。他們采取各種措施實行财産扣押制度、擔保制度和罰金制度等把農民束縛在土地上,人為地限制了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另外,工業革命以前及早期的一些法律(主要是《濟貧法》和《定居法》)也限制了人口的流動。在農奴制、勞役制度崩潰後,特别是在工業革命以後,為了滿足工業對勞動力的大量需求,政府頒布和修改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消除了限制人口流動的制度障礙。其中,1846年頒布的《貧民遷移法(修正案)》使一些貧民不再被遣返原籍;1865年議會通過的《聯盟負擔法》擴大了救濟貧民的區域範圍和貧民居住地範圍,使限制定居地不再可能。這些約束性制度因素消除之後,大大促進了勞動力的轉移和英國的城市化進程。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