苓

藥草名
苓是藥草名。茯苓、豬苓皆簡稱苓。茯苓是寄生于松樹根下的一種菌類植物。豬苓是楓樹苓,生于楓根下的一種植物。二者均可入藥。[1]
  • 中文名:苓
  • 拉丁學名:
  • 别名:
  • 界:
  • 亞界:
  • 總門:
  • 門:
  • 亞門:
  • 綱:
  • 亞綱:
  • 超目:
  • 目:
  • 亞目:
  • 科:
  • 亞科:
  • 族:
  • 亞族:
  • 屬:
  • 亞屬:
  • 組:
  • 亞組:
  • 種:
  • 亞種:
  • 變種:
  • 品種:
  • 分布區域:
  • 命名者及年代:
  • 保護級别:
  • 注音:ㄌㄧㄥˊ
  • 部首:艹
  • 筆畫數:8

代表物種

茯苓

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屬多孔菌科真菌。菌核球形,或不規則塊狀,大小不一,小的如拳頭,大的可達數千斤。表面粗糙,呈瘤狀皺縮,灰棕色或黑褐色,内部白色或淡棕色,粉粒狀,由無數菌絲及貯藏物質聚集而成。子實體無柄,平伏于菌核表面,呈蜂窩狀,厚3~10mm,幼時白色,成熟後變為淺褐色:孔管單層,管口多角形至不規則形,孔管内壁着生棍棒狀的擔子,擔孢子長橢圓形至近圓柱形,外壁平滑,透明無色。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現多栽培。寄生于赤松、馬尾松、黃山松、雲南松等的根上。

豬苓

豬苓Polyporus umbellatus(Pers.)Fries,屬多孔菌科真菌。菌核呈條形、類圓形或扁塊狀,有的有分枝,長5~25cm,直徑2~6cm。表面黑色、灰黑色或棕黑色,皺縮或有瘤狀突起。體輕,質硬,斷面類白色或黃白色,略呈顆粒狀。氣微,味淡。由于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表面有白色、灰色和黑色三種顔色,稱為白苓、灰苓和黑苓,内面白色。子實體自地下菌核内生子實體由菌核上生長,伸出地面,菌柄往往與基部相連,上部多分枝,形成一叢菌蓋。菌蓋肉質,傘形或傘狀半圓形,幹後堅硬而脆。擔孢子卵圓形。我國許多省區有分布,主産于山西及陝西,寄生于楓、槭、柞、桦、柳及山毛榉等樹木的根上。

化學成分

1三萜類化合物

從茯苓中提取分離的三萜類化合物将近80種, 主要是羊毛甾型三萜化合物, 包括羊毛甾-8-烯型三萜、羊毛甾-7, 9 (11) -二烯型三萜、3, 4-開環-羊毛甾-7, 9 (11) -二烯型三萜、3, 4-開環-羊毛甾-8-烯型三萜等四類。

2多糖類化合物

多糖是茯苓的标志性成分, 占其幹重的70%~90%。由于茯苓多糖組成和化學機構的複雜性, 大緻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葡聚糖, 另外一類是雜多糖。

3 甾醇類化合物

茯苓中甾醇成分主要是麥角甾醇類化合物, 國内外已分離提取的此類化合物大概有10多種, 包括麥角甾醇, ergost-7-en-3β-ol, (22E) -ergosta-5, 7, 9 (11) , 22-tetraen-3β-ol, ergostra-5, 7-dien-3β-ol, (22E) -ergosta-6, 8 (14) , 22-trien-3β-ol, (22E) -ergosta-7, 22-dien-3β-ol, (22E) -ergosta-8 (14) , 22-dien-3β-ol。

4 脂肪酸類化合物

茯苓中含有辛酸 (caprylic acid) 、十一酸 (undecanoic acid) 、月桂酸 (lauric acid) 、十二酸 (dodecanoic acid) 、棕榈酸 (palmtitic acid) 等脂肪酸。

5 揮發油類化合物

茯苓中揮發性成分系統性研究相對較少, 國内有學者采用水蒸氣蒸餾法對茯苓超微粉 (300目) 、普通粉 (80目) 的揮發性成分進行提取并定性定量分析, 發現主要包括壬醛 (nonanal) 、樟腦 (camphor) 、2, 3-二甲苯萘烷 (2, 3-dimethyl decalin) 、反橙花叔醇 (trans-nerolidol) 與α-柏木醇 (α-cedrol) 。

藥用價值

茯苓

【性味與歸經】 甘、淡,平。歸心、肺、脾、腎經。

【功能與主治】 利水滲濕,健脾,甯心。用于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洩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

【用法與用量】 10~15g。

茯苓塊

1、茯苓個:呈類球形、橢圓形、扁圓形或不規則團塊,大小不一。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顯的皺縮紋理。體重,質堅實,斷面顆粒性,有的具裂隙,外層淡棕色,内部白色,少數淡紅色,有的中間抱有松根。氣微,味淡,嚼之粘牙。

2、茯苓塊:為去皮後切制的茯苓,呈立方塊狀或方塊狀厚片,大小不一。白色、淡紅色或淡棕色。

3、茯苓片:為去皮後切制的茯苓,呈不規則厚片,厚薄不一。白色、淡紅色或淡棕色。

豬苓

【性味與歸經】甘、淡,平。歸腎、膀胱經。

【功能與主治】利水滲濕。用于小便不利,水腫,洩瀉,淋濁,帶下。

【用法與用量】6~12g。

傳統中醫理論

茯苓, 在《神農本草經》中就有記載, 食用曆史已經有近兩千多年, 在《神農本草經》中将其歸為上品, 稱其為“主胸脅逆氣, 憂桂驚邪恐悸, 心下結痛, 寒熱, 煩滿, 咳逆, 口焦舌幹, 利小便。久服安魂、養神、不饑、延年”。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茯苓可滲濕利尿、甯心安神、抑菌、增強體魄和和胃健脾, 還有研究報告指出茯苓還可有效降低血糖。在中醫的治療理念中, 茯苓具有廣泛的應用範圍, 如水腫尿少、失眠多夢、心神不安、脾虛納差等症, 還可用于心腎不交、心脾兩虛之心腎不安諸證, 及脾陽不足、氣陷精洩之遺精, 對心悸、小兒驚悸、遺精、失眠等具有很好的臨床療效。

《金匮要略》中記載的酸棗仁湯對虛煩不眠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其中也使用了茯苓用以利水滲濕、補脾益氣, 還可甯心安神。根據中醫臨床辨證理論, 水濕為脾虛導緻的果, 而脾虛便是水濕的因, 因此茯苓對于脾虛和水濕均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利用配伍可提高茯苓的補脾益氣、利水滲濕之效。在《世補齋醫書》中曾提到“茯苓一味, 為治痰主藥, 痰之本, 水也, 茯苓可以行水。痰之動, 濕也, 茯苓又可行濕。”洪竹書先生曾提出茯苓、甘草每方必用之說, 在肝炎、腫瘤、心悸、嬰幼兒秋冬季腹瀉、抗衰老、腦血管疾病、尿路感染、精神分裂症等方面均有顯著的作用。若與麻黃等藥配伍, 可擴大其适用範圍, 在人們生活中發揮着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 藥方中含有茯苓的方子占據158個處方中的80%, 是“雲南六大中藥”之一 (茯苓、靈芝、丹參、遠志、黃精、黃芩) 。除了藥用作用之外, 茯苓還可作為食物食用, 早在唐宋市集中就有食用茯苓、白術、糯米做成的茯苓糕, 在我國存在“南糕北餅”的說法。

上一篇:卷首語

下一篇:血風藤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