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

花木蘭

中國古代孝烈将軍
花木蘭(412年-502年),北魏宋州虞城(今河南商丘市虞城縣)人,巾帼英雄。花木蘭的事迹流傳至今,中國古代民族英雄,忠孝節義,以替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聞名天下、花木蘭,忠于國家,孝就是孝順父母。她既有女兒情懷,更有英雄氣概,是古代傑出的巾帼英雄。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将軍”。千百年來,花木蘭一直是受中國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為她又勇敢又純樸。
    本名:花木蘭 别名: 字:木蘭 号: 所處時代:南北朝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武漢黃陂 主要作品:代父出征 主要成就:抗擊柔然追封為孝烈将軍

人物生平

北魏時期,北方遊牧民族柔然族不斷南下騷擾,北魏政權規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線。但是木蘭的父親年事已高又體弱多病,無法上戰場,家中弟弟年齡尚幼,所以,木蘭決定替父從軍,從此開始了她長達十幾年的軍旅生活。去邊關打仗,對于很多男子來說都是艱苦的事情,而木蘭既要隐瞞身份,又要與夥伴們一起殺敵,這就比一般從軍的人更加艱難!可喜的是花木蘭最終還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數十年後凱旋回家。皇帝因為她的功勞之大,赦免其欺君之罪,同時認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職.然而,花木蘭因家有老父需要照顧拒絕了,請求皇帝能讓自己返鄉,去補償和孝敬父母。花木蘭是中國古代傳說的四大巾帼英雄之一,是中國南北朝時期一個傳說色彩極濃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壯的英雄史詩。

主要影響

花木蘭的事迹流傳至今,中國古代民族英雄,忠孝節義,以替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聞名天下,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将軍”。千百年來,花木蘭一直是受中國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為她又勇敢又純樸。花木蘭,忠于國家,孝就是孝順父母。她既有女兒情懷,更有英雄氣概,是古代傑出的巾帼英雄。

唐朝乾封元年,唐高宗偕武則天到泰山封禅,路經亳州,遊老君廟和木蘭祠,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封木蘭為"孝烈将軍"。

隋恭帝義甯年間,突厥犯邊,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疆場一十二載,屢建功勳,無人發現她是女子,回朝後,封為尚書。唐代追封為“孝烈将軍”,設祠紀念。

木蘭祠始建于宋代,金代泰和年間(公元1201-1208年),敦武校尉歸德府谷熟縣營郭鎮酒都監烏林答撒忽剌又重修大殿、獻殿各三間,并創塑了花木蘭像。

至元代元統二年(公元1334年),該碑現存木蘭祠大殿前。睢陽府尹梁思溫倡議,募捐二千五百貫,重修擴建。

轶事典故

千百年來,花木蘭一直是受中國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為她又勇敢又純樸。1998年,美國迪斯尼公司将花木蘭的故事改編成了動畫片,受到了全世界的歡迎。

《木蘭詩》被列入中學課本,被千千萬萬的人世代誦頌。木蘭的事迹和形象被搬上舞台,長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勵着成千上萬的中華兒女保衛國家,可歌可泣。

人際關系

父親、花弧

弟弟、花雄

史料記載

木蘭祠位于虞城縣營廓鎮周莊村,現存有記載木蘭身世的元、清記事碑兩通,并有木蘭當年辭世的陵墓。據史料記載,唐代在此處建有木蘭廟。金泰和年間,重修大殿、獻殿各3間,并塑木蘭像。

藝術形象

木蘭文化”的影響力在于其深邃的“木蘭精神”。上世紀90年代初,虞城就率先開始嘗試挖掘和開發木蘭文化,宣傳木蘭精神,打響文化品牌,并在文化保護和弘揚中探求“文化興縣”之路。2007年,虞城被中國民協正式命名為“中國木蘭之鄉”,并成立“中國木蘭文化研究中心”;木蘭祠被收入《中國名勝詞典》;2008年6月,“木蘭傳說”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虞城積極把特色文化轉變為經濟發展的“引擎”,使過去的國家級貧困縣成為“中國鋼卷尺城”、“中國民營經濟最具潛力縣、最佳投資縣”、“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蘋果生産20強縣”,全國糧食先進縣,河南省“軟環境治理先進縣”、“平安建設先進縣”、“對外開放重點縣”、“中原最具投資價值縣”。流淌着木蘭精神血脈的虞城大地,真正實現了文化與經濟比翼齊飛。

曆史評價

祖沖之《述異記》、李亢《異志》皆提到木蘭姓花。一說為木蘭本姓朱,清康熙年間的《黃陂縣志》曰:“木蘭,本縣朱氏女,生于唐初,……假男子代父從軍,……至今其家猶在木蘭山下。”焦竑在其《焦氏筆乘》中也說道:“木蘭,朱氏女子,代父從征。今黃州黃陂縣北七十裡,即隋木蘭縣。有木蘭山、将軍冢、忠烈廟,足以補《樂府題解》之缺。”但有木蘭是姓魏的說法,也有一說為木蘭姓韓。另據《新唐書》載:“少女木蘭,姓任”。

上一篇:蘇綽

下一篇:津娃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