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攜帶者

艾滋病攜帶者

醫學名詞
艾滋病攜帶者,一般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後,開始并不感覺自己有病,血清中也檢測不出抗體,這段時間稱為窗口期,一般為兩周至3個月,然後進入無症狀期,此期由幾個月至十幾年不等,血清中開始檢測出抗HIV抗。從艾滋病病毒侵入人體,經過窗口期和無症狀期,到艾滋病綜合征出現前這段過程叫做艾滋病病毒感染(HIV感染),被感染的人稱為艾滋病病毒攜帶者(HIV攜帶者)或感染者。
    中文名:艾滋病攜帶者 外文名: 别名: 英文名:AIDS carriers 窗口期:血清中也檢測不出抗體 也稱:感染者

感染途徑

一般來說,在公共場所感染艾滋病的機會很小。

因為艾滋病毒一旦離開人體後,生存能力就變得非常弱,很快就死亡,普通的消毒劑、熱水就可消滅它,所以說在公共浴池是不會感染艾滋病毒的。

有人會問,那在遊泳池會不會染上艾滋病呢?如果有艾滋病患者也在一個遊泳池裡遊泳,是不會傳染的,即便是艾滋病感染者在遊泳時劃破皮膚出血,溶于水裡,也是不會造成傳染的。因為,一是艾滋病毒離開人體,在水中的存活時間不會超過1分鐘;二是池水多,很快被釋放分散于大量水中,即便接觸到艾滋病毒,它也沒有從皮膚鑽入人體的本領。

專家認為,任何一種疾病的感染,都需要有一定的條件,比如适合的環境、含菌或含病毒的濃度以及特定的傳播途徑和适合的人群。因此,遊泳是安全的。至于與艾滋病人說話則更不用擔心,因為艾滋病毒不是通過空氣傳播的。

艾滋病期

1,原因不明的持續不規則發熱38度以上,大于一個月。

2,慢性腹瀉次數多于3次/日,大于一個月。

3,6個月之内體重下降10%以上。

4,反複發作的口腔白念珠菌感染。

5,反複發作的單純疱疹病毒感染或帶狀疱疹病毒感染。

6,肺孢子蟲肺炎(PCP)。

7,反複發作的細菌性肺炎。

8,活動性肺結核或非結核分枝杆菌病。

9,深部真菌感染。

10,中樞神經系統占位性病變。

11,中青年人出現癡呆。

12,活動性巨細胞病毒感染。

13,弓形蟲腦病。

14,青黴菌感染。

15,反複發生的敗血症。

16,皮膚粘膜或内髒的卡波氏肉瘤,淋巴瘤。

症狀表現

急性感染期

15-20%的感染者在2-6周内可出現發熱、發汗、疲乏、肌痛、關節痛、厭食、皮疹、淋巴結腫大等,症狀一般持續3-14天後進入無症狀期。有的人感染HIV後并不出現任何急性症狀。

無症狀期

絕大多數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開始時都沒有任何症狀,如同健康人一樣,因此,自己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感染的。重要的是這些無症狀的艾滋病病毒攜帶者是最主要的傳染源。一般持續幾個月至10年以上。随着免疫功能逐漸下降,開始逐漸出現症狀。

發病早期

滋病發病早期病人表現有全身淋巴結腫大,常見分布在頸、腋窩及腹股溝等處。腫大的淋巴結多為對稱性,特點是堅硬不粘連,無觸痛及波動感。少數患者可出現輕度貧血。但無明顯其它症狀。出現相關綜合症。各種症狀逐漸發生,日趨嚴重。

發病期

如長期發熱(達一個月以上),進行性體重減輕(2個月内體重減輕10%以上),持久性腹瀉、乏力、厭食、智力減退、反應遲鈍等。由于艾滋病病人免疫功能完全損失,發生常見的機會性感染,如結核、乙型肝炎、口腔與咽部黴菌感染等。艾滋病也常并發惡性腫瘤如卡波濟氏肉瘤、淋巴瘤、肝癌、腎癌等。

持續症狀

1.持續低熱(93%)

2.疲乏(90%)

3.原因不明的喉炎(70%)

4.體重突然下降10%以上(70%)

5.頭痛(60%)

6.惡心(60%)

7.肌肉和關節痛(60%)

8.夜間盜汗(50%)

9.持續腹瀉(50%)

10.皮疹(40%)

11.肝脾腫大

臨床表現

1,有發熱,乏力,咽痛,全身不适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

2,個别有頭痛,皮疹,腦膜炎或急性多發性神經炎

3,頸,腋及枕部有腫大的淋巴結類似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

4,肝脾腫大

艾滋病日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這天旨在提高公衆對HIV病毒引起的艾滋病在全球傳播的意識。訂為12月1日是因為第一個艾滋病病例是在1981年此日診斷出來的。全球衛生部大臣關于艾滋病預防計劃的高峰會議上(World Summit of Ministers of Health on Programmes for AIDS Prevention)提出的。從此,這個概念被全球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和慈善機構采納。世界艾滋病日的标志是紅綢帶。

艾滋病已造成超過兩千五百萬人死亡。即使最近世界許多地區的治療管道已經改善,2005年仍有310萬左右(280萬到360萬之間)人死于艾滋病,其中約有57萬人是兒童。

自1981年世界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發現至今,短短20多年間,艾滋病在全球肆虐流行,已成為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引起世界衛生組織及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為号召全世界人民行動起來,團結一緻共同對抗艾滋病,1988年1月,世界衛生組織在倫敦召開了一個有100多個國家參加的“全球預防艾滋病”部長級高級會議,會上宣布每年的12月1日為“世界艾滋病日” (World Aids Day) ;1996年1月,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UNAIDS)在日内瓦成立;1997年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将“世界艾滋病日”更名為“世界艾滋病防治宣傳運動”,使艾滋病防治宣傳貫穿全年。

設置“世界艾滋病日”的目的

第一,讓人們都知道艾滋病在全球範圍内是能夠加以控制和預防的;

第二,讓大家都知道,防止艾滋病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每個人都要對自己得行為負責;

第三,通過艾滋病日的宣傳,喚起人們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同情和理解,因為他們的身心已飽受疾病的折磨,況且有一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能是被動的、無辜的;

第四,是希望大家支持各自國家制定的防治艾滋病的規劃,以喚起全球人民共同行動起來支持這方面的工作。

傳播途徑

性傳播占56.9%

注射吸毒占29.2%

其他途徑傳播13.8%

2011年,全國估計現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中,63.9%是通過性途徑傳播的。其中,同性間性傳播比例達到17.4%,且50歲以上群體、學生群體在報告中所占比例上升。在今年4.8萬新發感染者中,81.6%通過性傳播,同性間傳播占29.4%。

預防控制

危害

艾滋病是一種危害大、病死率高的嚴重傳染病,是可以預防的。目前尚無有效疫苗和治愈藥物,但已有較好的治療方法,可以延長生命,改善生活質量。

艾滋病的醫學全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英文縮寫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醫學全稱為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縮寫HIV)引起的一種嚴重傳染病。

艾滋病病毒侵入人體後,破壞人的免疫功能,使人體易發生多種感染和腫瘤,最終導緻死亡。

艾滋病病毒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較弱,離開人體後,常溫下可存活數小時到數天。100℃20分鐘可将其完全滅活、幹燥以及常用消毒藥品都可以殺滅這種病毒。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傷口滲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強的傳染性。

感染艾滋病病毒2-12周後才能從人體的血液中檢測出艾滋病病毒抗體,但在檢測出抗體之前,感染者已具有傳染性。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經過平均7-10年的潛伏期,發展成為艾滋病病人,他們在發病前外表上與常人無異,可以沒有任何症狀地生活和工作多年,但能将病毒傳染給他人。

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系統受到嚴重破壞、不能維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時,感染者便發展成為艾滋病病人,常出現原因不明的長期低熱、體重下降、盜汗、慢性腹瀉、咳嗽、皮疹等症狀。

已有的抗病毒藥物和治療方法,雖不能治愈艾滋病,但實施規範的抗病毒治療可有效抑制病毒複制,降低傳播危險,延緩發病,延長生命,提高生活質量。

要在經過艾滋病防治技能培訓的醫生指導下,對艾滋病病人進行抗病毒治療。

艾滋病病人要堅持規範服藥,治療中出現問題應及時尋求醫務人員的幫助,随意停藥或不定時、不定量服用抗病毒藥物,可能導緻艾滋病病毒産生耐藥性,降低治療效果,甚至治療失敗。

至今還沒有研制出有效預防艾滋病的疫苗。

傳播途徑

艾滋病通過性接觸、血液和母嬰三種途徑傳播,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觸不會被感染。

在世界範圍内,性接觸是艾滋病最主要的傳播途徑。目前在我國共用注射器靜脈吸毒是艾滋病的主要傳播途徑,但經性接觸傳播艾滋病的比例逐年上升。

艾滋病可通過性交(陰道交、口交、肛交)的方式在男女之間和男性之間傳播。性伴侶越多,感染艾滋病的危險越大。

共用注射器靜脈吸毒是經血液傳播艾滋病的重要危險行為。

輸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未經嚴格消毒的手術、注射、針灸、拔牙、美容等進入人體的器械,都能傳播艾滋病。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婦女通過妊娠、分娩和哺乳有可能把艾滋病傳染給胎兒或嬰兒。在未采取預防措施的情況下,約1/3的胎兒和嬰兒會受到感染。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握手,擁抱,禮節性接吻,共同進餐,共用勞動工具、辦公用品、錢币等不會感染艾滋病。

艾滋病不會經馬桶圈、電話機、餐飲具、卧具、遊泳池或浴池等公共設施傳播。

咳嗽和打噴嚏不傳播艾滋病。

蚊蟲叮咬不會感染艾滋病。

潔身自愛

潔身自愛、遵守性道德是預防經性接觸感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樹立健康的戀愛、婚姻、家庭及性觀念是預防和控制艾滋病、性病傳播的治本之策。

性自由的生活方式、多性伴且沒有保護的性行為可極大地增加感染、傳播艾滋病和性病的危險。

賣淫、嫖*等活動是艾滋病、性病傳播的重要危險行為。

青年人過早發生性行為會對身心健康産生不良影響。

夫妻之間忠誠可以保護雙方,避免經性途徑感染艾滋病和性病。

正确使用質量合格的安全套

及早治療并治愈性病可大大減少感染和傳播艾滋病、性病的危險。

安全套可大大減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險,每次性交都應該全程使用。

安全套預防艾滋病、性病的效果雖不是100%,但遠比不使用要安全的多。

除了正确使用安全套,其它避孕措施都不能有效預防艾滋病。

由于生理上的差别,男性感染者将艾滋病傳給女性的危險明顯高于女性感染者傳給男性。婦女應主動使用女用安全套或要求對方在性交時使用安全套。

安全套不能重複使用,每次使用後應打結、丢棄。

性病患者或患有生殖器膿瘡、潰瘍、炎症的人更容易感染艾滋病,也容易将病毒傳染給他人。及早發現和規範治療性病和各種生殖器感染,可以減少感染和傳播艾滋病的危險。

懷疑自己患有性病時,要盡早檢查、及時治療,争取治愈,還要動員與自己有性接觸的人接受檢查和治療。

部分女性感染性病後無明顯症狀,不易察覺,如有多性伴等高危行為,應定期去醫院檢查和治療。

正規醫院能提供規範、保密的性病咨詢、檢查、診斷和治療等服務。找遊醫藥販求治、購藥自治,會誤診誤治、延長病程、增加治療困難,增加感染艾滋病的機會。

拒絕毒品,珍愛生命

共用注射器靜脈吸毒是感染和傳播艾滋病的高危險行為

吸毒是一種違法行為,不僅嚴重危害吸毒者自己的健康和生命,也危害家庭和社會。

與他人共用注射器吸毒的人感染艾滋病的危險特别大。

不共用注射器、使用清潔注射器或經過嚴格消毒的注射器,可有效地減少吸毒傳播艾滋病的危害。

與注射吸毒的人發生性行為時不使用安全套,很容易感染艾滋病、性病。

在注射吸毒人員中開展美沙酮維持治療或針具交換,可切斷因注射吸毒經血傳播艾滋病的途徑。

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輸血和使用血液制品

必要時,使用經過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合格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并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經過嚴格消毒的器具。

提倡無償獻血,杜絕販血賣血,加強血液管理和檢測是保證用血安全的重要措施。

嚴格篩選獻血員,勸阻有危險行為的人獻血,是血液安全的重要保證。

對血液和血液制品進行嚴格的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防止艾滋病經采供血途徑傳播。

盡量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輸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必要時使用檢測合格的血液和血液制品,以及血漿代用品或自身血液。

使用一次性或自毀型注射器是防止艾滋病經血液傳播的重要環節。如沒有條件,注射器具必須做到一人一針一管,一用一消毒。

酒店、旅館、澡堂、理發店、美容院、洗腳房等服務行業所用的刀、針和其它刺破或擦傷皮膚的器具必須經過嚴格消毒。

抗病毒藥物幹預

對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産婦及時采取抗病毒藥物幹預、減少産時損傷性操作、避免母乳喂養等預防措施,可大大降低胎、嬰兒感染的可能性。

在艾滋病高發地區,大力推行孕産婦的孕産期保健、艾滋病咨詢檢測和住院分娩,是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的關鍵措施。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懷孕婦女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采取孕期和産時服用抗病毒藥物、住院分娩減少損傷性危險操作、以及産後避免母乳喂養等預防傳播的措施,可大大減少将艾滋病病毒傳染給胎兒或嬰兒的機會。

孕婦在懷孕早期發現感染艾滋病病毒,應向醫生咨詢,充分了解艾滋病對胎、嬰兒和自身的潛在危害,自願選擇是否繼續懷孕。

檢測出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産婦如果選擇終止妊娠,應到當地醫療衛生機構尋求咨詢和終止妊娠的服務。

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産婦如果選擇繼續妊娠,應到當地承擔艾滋病抗病毒治療任務的醫院或婦幼保健機構,尋求免費預防母嬰傳播的抗病毒藥物和嬰兒檢測服務。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産婦應進行嬰兒喂養咨詢,對所生嬰兒實行人工喂養,避免母乳喂養,杜絕混合喂養。并在嬰兒第12和第18個月進行免費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

咨詢檢測

艾滋病自願咨詢檢測是及早發現感染者和病人的重要防治措施。

目前我國在加強開展幹血斑HIV核酸檢測有過高危性行為、共用注射器吸毒、賣血、懷疑接受過不安全輸血或注射的人以及艾滋病高發地區的孕産婦,要主動到當地艾滋病自願咨詢檢測(VCT)門診(室)進行咨詢檢測。

國家實施免費的艾滋病自願咨詢檢測。自願接受艾滋病咨詢和檢測的人員,可在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醫療機構得到免費咨詢和艾滋病病毒抗體初篩檢測。

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合法醫療機構,都可設立艾滋病咨詢室和篩查實驗室。

咨詢和檢測是保密的。在知情同意的情況下,個人可自願選擇是否接受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

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陽性者,可通過咨詢獲得有關艾滋病病毒抗體确認試驗、治療、預防母嬰傳播、預防感染他人和得到關懷等方面的指導幫助或轉介信息服務。

接受艾滋病咨詢和檢測,可消除或緩解因懷疑感染艾滋病所帶來的心理壓力,還可了解自己的身體情況,及時采取适宜措施,保護自己和他人。

關心、幫助、不歧視

關心、幫助、不歧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鼓勵他們參與艾滋病防治工作,是控制艾滋病傳播的重要措施。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是疾病的受害者,應得到人道主義的同情和幫助。

農村居民和城鎮未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等醫療保障制度的經濟困難人員中的艾滋病病人,可到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傳染病醫院或設有傳染病區(科)的綜合醫院,接受免費抗病毒藥物治療。

各級政府将生活困難的艾滋病患者納入政府救助範圍,按國家有關規定給予必要的生活救濟,并積極扶持有生産能力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開展生産活動。

地方政府要通過多種途徑,開展艾滋病遺孤的心理康複和提供免費義務教育。

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歧視不僅不利于預防和控制艾滋病,還會成為社會的不安定因素。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是預防控制艾滋病的重要力量,應鼓勵他們參與艾滋病防治工作。

家庭和社區要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營造一個友善、理解、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幫助他們采取正确的生活态度、改變高危行為,并為他們參與艾滋病防治工作創造條件。

預防艾滋病是全社會的責任

艾滋病威脅着每一個人和每一個家庭,影響着社會的發展和穩定,預防艾滋病是全社會的責任。

我國艾滋病的流行已進入快速增長期,處在從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擴散的臨界點。如不能及時、有效地控制,将對我國的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國家安全和民族興旺帶來嚴重影響。

我國預防控制艾滋病的基本原則是: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

艾滋病防治決不隻是衛生部門的責任,必須建立政府主導、多部門合作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艾滋病預防控制機制,形成有利于艾滋病防治的社會環境。

非政府組織是艾滋病預防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重點人群宣教、高危人群幹預、感染者和病人關懷等方面能夠發揮重要作用。

公民應積極參加預防控制艾滋病的宣傳教育工作,學習和掌握預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識,避免危險行為,加強自我保護,并把了解到的知識告訴他人。

在青少年中開展預防艾滋病/性病、拒絕毒品的教育,進行生活技能培訓和青春期性教育,保護青少年免受艾滋病/性病和毒品的危害,是每個家庭、每個學校、每個社區和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