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狀縧蟲

舌狀縧蟲

寄生蟲
舌狀縧蟲的裂頭蚴呈白色的長帶狀,俗稱“面條蟲”。英文名ligulasp。[1]成蟲寄生在水鳥,主要是鷗鳥的腸中,魚類是它的第二中間宿主。它的蟲卵最終寄主鷗鳥的糞便一同排到水裡,在水裡孵出鈎球蚴,鈎球蚴在水中自由遊泳,被一種細镖水蚤吞食後,在其體内發育為原尾蚴。
    中文名:舌狀縧蟲 拉丁學名: 别名: 界: 門: 亞門: 綱: 亞綱: 目: 亞目: 科: 亞科: 族: 屬: 亞屬: 種: 亞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外文名:ligula sp 俗稱:面條蟲 寄生:鷗鳥的腸中 形态特征:呈白色的長帶狀 分布:黑龍江、内蒙古

特點

魚吞食了感染有原尾蚴的細镖水蚤後,原尾蚴穿過魚的腸壁到達體腔,發育為裂頭蚴。病魚被水鳥捕食,裂頭蚴在水鳥腸内發育為成蟲并産卵。蟲卵随同水鳥的糞便落到水裡,又重新開始其生活史。由于它的寄生,使寄主内部器官受壓而逐漸萎縮,正常機能受到破壞,引起生長停滞,魚體瘦弱;有時裂頭蚴還會破壞魚的腹壁,鑽出體外,這就更快地導緻魚的死亡。

俗稱

舌狀縧蟲的裂頭蚴通常寄生在鲫、鯉、鲢、鳙等魚的體腔。地理分布很廣,黑龍江、内蒙古以及長江流域一帶都有發現。但在贛南極為罕見。預防的方法可根據其病原體的發育特性,采取截斷其發育階段中的任何一個環節,都能防止其繁殖和蔓延。目前尚無有效的方法對此種病進行治療。

該蟲寄生在魚體内後,造成魚的腹部膨大。主要原因是生有此類寄生蟲的鳥類糞便,感染水裡生物造成的,夏秋兩季的水溫又适合該蟲的生長,所以出現了這種情況。另外,縧蟲病是人畜共患的疾病,該蟲會在魚體内産卵,而誤食被污染的魚體則會對人的健康造成傷害,所以當市民發現魚肚中有此類“活物”後不要倉促食用,而應經過充分處理,确認寄生蟲及其卵清除幹淨後才可食用。

面條蟲的蟲體會和魚的内髒緊密交錯,導緻魚内髒受壓迫而萎縮,緻使魚體瘦弱,最後死亡。面條蟲有時還會從魚腹中鑽出來,魚病情嚴重時,會漂浮水面,腹部向上,行人很容易撈起。但面條蟲對人體并無交叉性的危害,因此,隻要将魚的内髒、魚鱗及寄生蟲清除,煮熟燒透吃,還是沒問題的。

預防方法

用生石灰清塘,以殺滅蟲卵及劍水蚤。

驅趕食魚鳥類。

及時撈出并深埋病魚、裂頭蚴。

上一篇:散血草

下一篇:扭肚藤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