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順

肅順

中國清末時期宗室貴族
愛新覺羅·肅順(1816年11月26日-1861年9月),清末滿洲鑲藍旗人,宗室貴族,字雨亭,鄭獻親王濟爾哈朗七世孫,鄭慎親王烏爾恭阿子。自道光中期曆任禦前大臣、總管内務府大臣、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等職。深為鹹豐帝信用,與其兄鄭親王端華及怡親王載垣相互倚重,煊赫一時。鹹豐十一年(1861年)七月,鹹豐帝駕崩前受命為贊襄政務王大臣。是年十月二日夜,肅順在護鹹豐帝梓宮回京途中,行至密雲被捕,随後被斬于菜市口,年四十五。[1]
    本名: 别名: 字: 号: 所處時代: 民族族群: 出生地: 主要作品: 主要成就: 中文名:肅順 籍貫:中國 性别:男 國籍:中國 出生年月:1816年 去世年月:1861年

簡介

肅順(1816—1861),宗室貴族,愛新覺羅氏,字豫亭,滿洲鑲藍旗人。曆任禦前大臣、總管内務府大臣、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等職。為鎮壓太平天國,主張重用漢族官僚地主胡林翼、曾國藩。為解決财政困難,主張發紙币、鑄大錢。對外國侵略者疑懼頗深,要維持“天朝”尊嚴,對侵略者的過高要求不肯應允,甚至起而抗争。1857年英法聯軍入侵廣州時,在鹹豐帝面前,“(奕)主和,(肅)順主戰,哄于禦前不能決”。1859年與俄使伊格納切夫談判,斥責其侵略要求,把未經批準互換的 《瑷珲條約》文本,“擲于桌上”,宣布這是“一紙空文,毫無意義”。後為慈禧、恭親王在政變中殺害。 

1860年英法聯軍進攻北京時,與載垣、端華護送鹹豐帝至熱河(治今河北承德市)。遂以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領侍衛内大臣,主管行在事務。次年鹹豐帝病死,受命為贊襄政務王大臣。1861年10月6日午時,肅順獲罪,被押赴菜市口,途中被百姓用瓦礫、泥塊打得鼻青臉腫。跪在刑場上。面對死亡,他面不改色,始終昂頭,直到被劊子手一刀砍下了腦袋。至此,這場震驚中外、曆時僅六天的“辛酉政變”,慈禧等人獲得勝利。

鐵腕吏治

肅順當權時,鐵腕吏治整肅官場政風。果斷處理“戊午科場案”、“戶部鑄錢局案”、“戶部銀庫貪盜案”三起大案使他聞名天下,鹹豐朝的這三起大案,讓包括文淵閣大學士柏葰和廣州将軍耆英(清宗室)在内的數百大小官員人頭落地,使得清王朝此後幾十年間官場風氣,特别是自乾隆後期越演越烈的貪腐風氣有了很大改觀。後來電視劇《銀鼠》中盜銀案便是取材于肅順在戶部尚書任上的“戶部銀庫貪盜案”,這起“戶部銀庫貪盜案”不僅讓數十位戶部官員身首異處,也讓翁心存、周祖培二人(翁、周都曾任過戶部尚書)受到了連降二級使用的處分。肅順也借鹹豐朝的這三起大案,巧妙地達到了他排除異己,把持朝政的目的。

出生故事

父鄭親王烏爾恭阿(或者叫烏爾棍布)。

于道光間,一日潮歸,至府前不遠,見一小家女,極妖豔,悅之。

下面是白話:鄭親王(他爸)回家後,跟自己的包衣啊哈[包衣即“家的”,阿哈即“奴隸”。趙某商量這個事情。然後趙某就去幫鄭親王打聽這個女孩,回來跟親王說,那個女孩子的父親的開草料鋪的,那個女孩子16歲,剛許配給人了,所以沒辦法。然後鄭親王就很生氣...接着就把趙某趕出家門了,卻又私下把他拉過來商量了一個計策。

趙某被驅逐後就搬到那個女孩子家隔壁去住,很快憑着伶牙俐齒和女孩子的父親結交為好友。他知道那女孩子家裡很貧困,欠了别人很多債,于是就借給她父親一大筆錢,而且還不記利息。趙某的行為讓父女倆很感動,于是他們的關系呢也很融洽。就這樣過了幾天趙某趁那女孩的父親去幹活先把她父親騙遠了,然後偷偷派幾個流氓混混溜進去調戲那個女孩,再派人去騙那個女孩子訂婚的男方那家人說那個女孩子不守婦道不貞潔,并且還讓那幾個混混去作證。結果男方的夫家就要求要退婚,那女孩子的父親很莫名其妙,堅持不肯,雙方就吵到衙門上去。

正好當時九門提督衙門捕捉到一個江洋大盜,而鄭親王恰好是掌管九門提督的。于是鄭親王和趙某就合謀竄通盜賊許他不死,讓他把贓物偷偷藏在那女孩的家裡,然後誣陷那個女孩的父親其實就是盜賊團夥的首領。到她父親來公堂的時候,就恰好也把盜賊帶上來一起審訊,然後讓盜賊假裝驚訝向女孩的父親求助并報告說女孩的父親就是首領,還說贓物就藏在他家的什麼地方。然後衙門的捕快确實在盜賊指控的地方找到了贓物,于是九門提督就判處女孩的父親斬首示衆。而盜賊則在獄中被鄭親王和家奴趙某殺人滅口了。

女孩的父親死了之後,本來定親的對象又退婚了,女孩子和她母親無依無靠。這時候趙某就時不時給她們錢接濟她們,母女倆對趙某感激不盡。過了一段時間後,趙某就對女孩子的母親說,您的女兒也不小了,您的丈夫又發生了這種不幸的事情,這樣一直下去也不是個辦法啊,還是找個好人家把女兒嫁了吧。女孩的母親就問趙某,可是沒人敢娶江洋大盜的女兒啊,即使是誣陷的。趙某就跟她說,我以前的東家鄭親王,寬容好施,心地善良,我去跟他求情,說明你們的情況,他一定會同情你們的,到時候再把令千金納給親王,要是親王接納的話,你們下半輩子不就有依靠了麼?女孩子的母親就說:“唯爾命”(就聽你的吧)。

于是肅順的老爸鄭親王就這麼把内個女孩子娶回家了,過了一年以後那個女孩(現在應該叫福晉了)就生了一個孩子,也就是肅順。

他小時候不讀書,就喜歡和人賭博或者耍小聰明這類的騙吃騙喝。所以周圍的人都很鄙視他不跟他在一起。但是肅順這個人長得很有領導氣質,所以看相人都覺得他以後一定會獵取功名的。他一個同學叫墨裕的對他很好經常也會資助他一些東西,有一天墨裕就問他,你覺得你自認為該是什麼樣的人呢?肅順随口就回答道"無賴罷了”,“無賴很光榮?能飛黃騰達?”

肅順就回答了一句:“因亡所賴,斯亡賴耳。”(既然無所依賴,就隻好做無賴了)墨裕曰:“然則吾姑舉一事,為君賴何如?”肅順就問你說什麼事情啊?墨裕就說,“官”。肅順以為墨裕戲弄他,一甩手就跑了。誰知道墨後來真想辦法以閑散宗室的名義,給肅順弄了小官做。

性格特點

1、才淺而遠見

2、學疏而有識

3、行事果斷

4、平等看待滿漢,重用漢人

5、博聞強記

6、擁權專權

人物生平

道光年間,考封三等輔國将軍,授委散秩大臣、奉宸苑卿。鹹豐帝即位,擢内閣學士,兼副都統、護軍統領、銮儀使。 

鹹豐四年(1854年),授禦前侍衛,遷工部侍郎,曆禮部、戶部。 

鹹豐七年,擢左都禦史、理籓院尚書,兼都統。 

鹹豐八年,調禮部尚書,仍管理籓院事,又調戶部。 

鹹豐十年,英法聯軍來犯京師,随鹹豐帝“北狩”,授禦前大臣、内務府大臣,至是以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署領侍衛内大臣。 

鹹豐十一年七月,上疾大漸,召肅順及禦前大臣載垣、端華、景壽,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入見,受顧命。 

九月,護鹹豐帝梓宮在密雲途中,被捕,後被斬于菜市口。就刑時,道旁觀者争擲瓦礫,都人稱快。

朝政地位

晚清政局中不能不提及之人 。

自從雍正帝将滿清的君主體制推向個人獨裁的極端,而其子乾隆帝長達六十四年的統治,更将君主獨裁體制法典化。那以後相繼嗣位的滿洲列帝,幾乎無不屬于庸主,但獨裁權力也幾乎不受來自宗室權貴的挑戰。或說絕對權力導緻絕對腐化,至少在乾隆晚年以後的滿清列朝政局,可得印證。 

鹹豐帝即位初期,天災頻發(見《清史稿》的災異志有關記載),而最大威脅來自南國的太平天國造反,以及英俄侵略者在南北邊疆不斷尋釁。應該說,他曾想有所作為,登極當年(道光三十年,1850),就貶斥首輔穆彰阿和大學士耆英,明诏聲讨二奸是導緻道光晚年内亂外禍的罪魁。盡管是“幹父之蠱”,替道光帝喪權辱國推卸罪責,卻使人心一快。豈知他自以為龍座已穩,而太平軍的偏師北伐失敗,對京師的威脅行将解除,他的纨绔本性也跟着發作。與他臭味相投的八旗子弟因而得其寵幸,其核心人物就是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以及肅順。 

知人論世向為述史難點。所謂主觀與客觀、動機與效應之類關系,史家見仁見智,從來争論不已。肅順是鹹豐後期的實際執政。他的宗室遠支和回妾庶子的出身,令滿洲皇親國戚不齒。他晉身皇帝近臣的權術,也為滿漢重臣譏嘲。但他得鹹豐帝信用而專權跋扈,那曆史效應卻應作分析。 

凡正視清史進程的學者,都不否認用人行政内滿外漢是終清一代的頑症。道光朝對英戰争的慘敗,與清廷和戰最終都由八旗權貴主導有因果聯系。 

鹹豐初太平軍與撚軍同時造反,清廷派往鎮壓的旗人将帥屢戰屢敗。滿洲權貴文慶首先獻策“當重用漢臣”,于是湖南士紳曾國藩、胡林翼等得以自組團練,開始扭轉敗局。但當鹹豐四年(1854)八月曾國藩率水陸湘軍攻克太平軍占領的武漢,鹹豐帝聞捷色喜,說沒想到曾某一書生,“乃能建此奇功”,豈知在傍的軍機大臣祁寯藻卻道:“曾某以匹夫居闾裡。一呼蹶起,從之者萬餘人,恐非國家福。”鹹豐帝聞言色變,從此用旗人官文加緊監控湘軍。文慶不久去世,祁某也被肅順排擠緻仕。然而正是肅順,繼承了文慶的策略,利用皇帝寵信,支持湘軍為攻打太平天國的主力。 

相傳肅順十分鄙視滿人,總愛嚷嚷“咱們旗人混蛋多,懂得什麼?”“滿人糊塗不通,不能為國家出力,惟知要錢耳!”與此相反他對漢族文士十分尊重,常說“漢人是得罪不得的,他那隻筆厲害得很”。因而他招權納賄,隻敲旗人竹杠,卻不受漢人苞苴。他又盡力将漢人名士羅緻門下。其中有郭嵩焘,曾說服因父喪去官的在籍禮部侍郎曾國藩,與胡林翼倡組湘軍,成為太平天國的死敵。 

特别是肅順聽從門下漢士高心蘷、王闿運的建言,力保左宗棠,使這位舉人免受死刑,——因鹹豐帝聽信告密,認定湘撫駱秉章受幕客左宗棠擺布,僭奪軍權,已内定将其處死。這不僅為擊敗太平天國保下一名幹将,還為帝國抗擊沙俄而将新疆列為帝國行省留下一名統帥。 

當然事情還有另一面。所謂英法聯軍之役,鹹豐帝出爾反爾,忽主戰忽主和,乃至最後背離“兩國交争,不斬來使”的中世紀傳統,指使載垣和滿蒙統帥僧格林沁、勝保等,綁虐殺英法聯軍和談代表與随行記者,終而導緻“火燒圓明園”事件,據說也出于肅順主意。  

肅順在鹹豐帝流亡熱河而駕崩,被任命為“贊襄政務王大臣”八人之一,實為八大臣的核心。于是繼起的辛酉政變,他非死不可。  

肅順與左宗棠曾國藩

左宗棠出佐湘幕,初露峥嵘,不想卻得罪了永州總兵樊燮和湖廣總督官文,官文、樊燮同湖南布政使文格聯合彈劾左宗棠為“劣幕”,鹹豐皇帝令官文“一經查實,就地正法”。肅順早聽說左宗棠有大才,聞之此事,便聯合曾國藩、胡林翼等官員上書力保左宗棠,并邀請深受皇帝信任的吳地才子潘祖蔭寫下了“下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之語。此後又在鹹豐帝面前力薦左宗棠,給予重用。此後左宗棠也官運享通,曆任兵部主事兼四品軍務幫辦,太常寺少卿兼提督江西學政,浙江巡撫,閩浙總督、陝甘總督等職。不僅為擊敗太平天國保下了一名幹将,還為帝國抗擊沙俄而将新疆列為帝國行省,抗擊法國三戰三捷提拔一名不可多得的統帥。

曾國藩和肅順關系也十分密切,話說曾國藩在京城任侍郎時,一日鹹豐皇帝命人傳曾國藩入宮,卻将他摞在紫禁城(一說圓明園)中某閣内一天也未召見。晚間,曾國藩滿腹疑惑地歸家,發現肅順早已在他家中等他。問及召見情況,曾國藩如實回答,肅順聽後,道:“此閣中乃刻有大清曆代皇帝之詩作,萬歲必定要第二天還要召見你,問你詩作之事。”曾國藩才如夢初醒,肅順立即從身上拿出花重金請人從該閣中抄出的全部禦制詩交給曾國藩,果然不出所料,由于有肅順的暗中幫助,曾國藩也對答如流,得到了鹹豐皇帝的好感。這雖然也隻見于野史筆記,但曆史上曾國藩得到重用也跟肅順的竭力推薦是密不可分的。

承德的“肅公爺府”

曆史文化名城承德,除了避暑山莊和外八廟古建築群之外,還有許多附屬設施:王府、衙署、館驿、太醫院、故居、寺廟等。現存較完整的肅順府又稱“肅王府”、“肅公爺府”,位于承德市頭條胡同(今醫學院家屬院)。

“肅王府”原為“羅王府”,鹹豐君臣逃到熱河後,此府遂改為肅順的府第。該府邸占地約為4600平方米,建築幽雅、寬闊、規整。整個王府裡建房百餘間,建築布局是典型四合院建築,裝飾古樸淡雅,完全采取精巧的磚雕。

1861年8月鹹豐皇帝在承德病死後,肅順與載垣等八人同受命為輔政大臣,祺祥政變時被殺。肅順等人在北京和熱河的府邸一律查抄。解放後“肅王府”被承德醫專占用,1983年列為承德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該市僅存的一處大型花園式王府。 

曆史謎題

關于肅順留下的三個曆史謎題:

1、肅順臨刑前絕筆之謎

1861年11月,曾經大紅大紫的肅順在臨刑前用唐代大詩人杜牧的七絕《赤壁》中的“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的作為絕筆,這給後世留下一個謎。

由于這個故事出自于後人的筆記,究竟肅順是否留下這個絕筆一直有所争議,如果絕筆實有其事,那他為什麼引用《赤壁》中的這兩句話呢?周郎、銅雀台、二喬是指誰,他是否在埋怨鹹豐皇帝不聽他的進言,在同治帝繼位前即誅殺西太後呢?

2、肅順挾夷使以退夷兵的密折之迷

1860年9月,在通州談判過程中,駐防通州的蒙古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突然接到上谕,令其逮捕英國公使巴夏禮,并押解進京。這種公然逮捕外國使節的做法不僅在中國這個禮儀之邦過去從未有過,也是一起嚴重違反國際公約外交事件。最終此事導緻了通州談判的破裂,英法聯軍兵臨北京,火燒圓明園。鹹豐帝為什麼會在談判過程中突然命令僧格林沁逮捕外國使臣呢?據說這是肅順向鹹豐帝上過一道密折,提出了挾夷使以退夷兵的作法,即在通州談判過程中派兵扣壓英法使臣,迫使聯軍退兵。這種嚴重無視國際公約的做法,不僅遭到了恭親王等大臣的強烈的反對,也導緻了第二次鴉片戰争的擴大化。而逮捕巴夏禮是肅順上的這道密折所緻還是另有原因,這恐怕又是一個有待解開的曆史謎題了。

3、肅順謀刺慈禧之謎

相傳1861年,在慈禧和同治帝回銮北京的過程中,肅順聯絡了關外的幾名身懷絕武士,欲在回銮過程中将慈禧太後及其黨羽一網打盡。但這一計劃最終最流産,原因一說是西太後和恭親王查覺出了肅順的計謀,派翼長榮祿率重兵護駕,一說肅順派出去聯絡的人中途叛變,投靠了恭親王與西太後,将肅順的計劃全盤托出。肅順究竟是不是企圖刺殺西太後,這同樣是隻是見于後人筆記和野史傳聞,仍是一待解之謎。

相關評價

 李敖先生對肅順的評價

在李敖先生的《北京法源寺》中,對肅順有了如下的描述和評價:

文宗死前,當政的是三個滿族人,由遠房的親王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和端華的弟弟肅順。三人中以肅順最有眼光、最能幹。肅順是滿族中最能認清與漢族合作的先知,他深深知道漢族的人才多,要借重這些人才來治理中國。他特别改正了滿族防範漢族的毛病,而與漢族的卓越人士交往。曾國藩沒有他,無法大用;左宗棠沒有他,也早被人陷害了。其他如郭嵩煮、如王闿運,這些漢族的人才,都是他欣賞的。他為人豪爽,常請漢族的卓越人士到家裡來喝酒。他對滿漢的評語是: 

曾國藩“咱們旗人混蛋多,懂得什麼?漢人是得罪不得的,他那支筆厲害得很!” 

肅順為了整頓政治的腐敗,得罪了不少人。比如他認為滿族軍人——八旗——不能打仗,要減少俸怕待遇,得罪了不少人;為了考試舞弊,嚴辦貪污,也得罪了不少人;他年少氣盛,心直口快,又得罪了不少人。這個毛病,使他還得罪了一個女人——那個滿族女人。 

英法聯軍逼近,文宗從圓明園出走的時候,走得很倉皇,圓明園的一些妃嫔都不能全帶走,以緻英法聯軍進入時,她們都跳水自殺了。文宗向熱河逃難的第一天,晚飯隻吃到燒餅。老米膳、粳米粥。第二天早上,才吃到一點豬肉片,連平常山珍海味吃慣的皇帝都吃不到好東西,别人可想而知,大家隻能喝豆漿。但這些困難,一些嬌生慣養的妃嫔卻管不了那麼許多,她們就遷怒于直接負責的頭兒——肅順。在路上,滿族女人嫌她坐的車太不舒服了,要肅順給她換一輛。肅順騎在馬上,不耐煩他說,現在兵荒馬亂,是什麼時候了,有這一輛就不錯了。到了熱河,物資缺乏,無法供應這些嬌生慣養的妃嫔們過北京式的日子,于是肅順就更不得諒解了。

清朝的家法,皇帝位子是父親傳兒子,但沒規定一定傳給老大。當時候選人有他弟弟奕,奕比他行,以緻他父親宣宗始終無法決定。有一次他們去打獵,弟弟奕滿載而歸,可是他卻兩手空空,他的師傅教他,等下皇上問你為什麼這樣沒用,你就說: 

“春天是萬物生長的時候,殺生對天地和氣有害,所以甯肯空手回來。” 

這一說詞,使皇帝覺得他比弟弟穩重,所以決定由他做皇帝,弟弟做恭親王。如今他若死了,他的兒子隻有六歲,恭親王多少令他不安,所以他在死前一天,在宣布他兒子繼承皇位的同時,宣布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和肅順等八個人為贊襄政務大臣,一齊輔佐他兒子。八個人裡面,沒有恭親王。 

至于他的太太,根本沒有參與政治的份兒。母後不能幹政,不但是清朝的家法,也是中國宮廷的傳統,中國傳統女人亡國有功、治國不行。中國最早的名女人像夏朝的妹喜、商朝的妲己、周朝的褒姒、春秋的西施,都是亡國有餘的人物;而漢朝初年,第一個皇帝劉邦的太太呂後,在劉邦死後奪權亂來,更倒盡了人的胃口。所以漢朝第五個皇帝漢武,安排他年幼的小兒子繼承他,卻将小兒子的母親殺掉。他的理論是:皇帝小,皇帝的母親就會專權,女人一專權,就會禍國。鹹豐皇帝知道這種事,他也感到兒子的媽媽懿貴妃是個厲害的女人,所以,他為兒子安排輔佐,女人也不能列名。 

皇帝死了。六歲的兒子當了皇帝,為了尊敬他,他的母親不好再做妃子級的人物,所以,她開始升級,和生不出兒子的皇後開始接近,于是,變成了兩個皇太後:原來的皇後變成母後皇太後,上徽号稱慈安太後;懿貴妃變成聖母皇太後,上徽号稱慈禧太後,住在西宮,一般叫西太後。 

西太後是個野心勃勃的女人,她認為目前是一個機會,她向慈安太後說,現在丈夫死了,你我都吃不開了,肅順這些人當起權來,以後我們好日子也沒得過了,我們何不聯絡恭親王,來一次政變?慈安太後被她說服了,于是她們秘密通知了在北京收拾英法聯軍後爛攤子的恭親王,計劃好政變。 

政變在文宗棺材運往北京的路上就開始了,載垣、端華都被交給緞帶,強迫自殺,那時候,不殺你,叫你自殺,是一種優待、是一種恩,叫做“加恩賜令自盡”。中國人不喜歡死的時候身首異處,所以不砍頭,而要你自殺是一種恩典。但從速死的效果上看,砍頭的痛苦卻比較輕。至于肅順,西太後恨他,要在北京菜市口刑場上公開殺他。那一天肅順被綁在牛車上,因為大家都為鹹豐皇帝穿孝,肅順也穿着一身白衣,腳穿布鞋,氣氛凄涼;但他好漢到底,他在死前一直大罵,罵西大後的淫毒。他臨刑時不肯下跪,劊子手用大鐵棍打斷了他的腿,才把頭砍下來。他死後家也被抄了,家财都進了西太後的私房。他死的罪名之一是不給皇太後應用的物件,這種可笑的罪名,顯然在報複她逃難到熱河路上的一幕。就這樣的,為了一個淫毒女人的權力欲和小心眼,整個清朝的祖制都給破壞了、皇帝的遺命給抹殺了,一股有新頭腦的改革力量,就在絞環和刀血之中,全部摧毀了。

肅順為什麼會在六天之内被慈禧扳倒

1861年十月六日午時,一個在押赴途中被百姓用瓦礫、泥塊打得鼻青臉腫、頭發淩亂的中年男子,此刻正跪在京城西市刑場上。面對死亡,他面不改色,始終剛強的昂着頭,直到被劊子手一刀砍下了腦袋。他就是鹹豐時期曾經不可一世的肅順。

幾個時辰之前,肅順一黨中的另外兩個關鍵人物載垣、端華,也在接到令其自盡的聖旨後,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至此,這場震驚中外、曆時僅六天的“辛酉政變”,以慈禧等人的勝利而宣告結束。

那麼,慈禧為什麼能在六天内就能夠扳倒權傾朝野的肅順一夥呢?事情還要從鹹豐皇帝的駕崩說起。

1861年七月十七日,鹹豐皇帝在熱河病逝,遺命載垣、端華、肅順等八人為“贊襄政務王大臣”,輔佐年僅六歲的載淳。權力欲望都極其強烈的慈禧和肅順,他們一個心機深重,一個權傾朝野,一個憑借是小皇帝的生母,一個自恃是小皇帝的輔臣,都想抓住這個機會,謀取大清國的最高統治權。一場以慈禧為代表的後妃與以肅順為代表的權貴之間的權力之争,一觸即發。

一個孱弱的女子想扳倒大權在握的肅順一黨,絕非易事。為了達到奪權目的,為了成功發動政變,慈禧可謂煞費心機。

一、成功的熱河密謀。在取得了皇太後的地位後,慈禧在極力的尋求一種能夠幫助她扳倒肅順的強大勢力。這時,一直在密切關注着熱河局勢的恭親王奕欣,很快就進入了她的視線。奕欣在鹹豐皇帝執政期間一直不得志,鹹豐逃往熱河時,曾把北京的一切事務全都交給他來打理,對于奕欣來說,北京是他的地盤。慈禧從鹹豐死後奕欣迫不及待的來熱河的情形看得出,奕欣對權利也有很大的渴望。為了共同的政治利益,他們很快就形成共識,并就除掉肅順後的權力分配進行了讨價還價,達成了君子協定。于是,一場兩股勢力共同對付肅順一黨的政變密謀,已經初步形成了。這場密謀,可以說是肅順等人失敗的前奏。

二、成功的促成回京。回京後的奕欣迅速籠絡了掌握兵權駐紮在京、津一帶的兵部侍郎勝保,做好了政變前的充分準備。與此同時,慈禧、慈安也在采取措施,積極行動。慈禧知道,熱河是肅順一黨的地盤,隻有回到北京,才能借助奕欣的勢力将他們鏟除。很快,慈禧、慈安經過密謀,決定以給鹹豐辦喪事和舉行新任皇帝登基大禮為由,提出盡快回京,從政治上給企圖賴在熱河不走的肅順施加了重壓,并逼其就範。促成回師,使扳倒肅順的計劃又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三、成功的搶占先機。慈禧深知,肅順詭計多端,很難對付。最好的辦法,就是把肅順與載垣、端華二人分開,使他們三個人之間不能聯系,不能通氣。于是,慈禧把回京的隊伍分作兩部分:讓肅順負責護送鹹豐的梓宮從大路走;讓載垣、端華護送兩宮皇太後和皇上揀小路急速趕赴北京。這種分道而行的精心安排,不但把肅順遠遠的甩在了後面,使他失去了小皇帝這張王牌,同時為慈禧提前四天進京,并按計劃發動政變創造了先機。

四、成功的博得同情。慈禧一回到北京,就向前來迎接的文武百官傾訴了在熱河的辛酸遭遇和切身苦楚,痛斥了肅順等人的無法無天和欺君罔上,說到傷心之處,不禁一把鼻涕一把淚。她那有些誇張似的涕泣和陳述,博得了衆人的極大同情,使在場的文武無不感到平日專橫跋扈的肅順确實大逆不道,罪大惡極。一時間,肅順成為衆矢之的。憤慨的大學士周祖培甚至向前對慈禧說:“何不重治其罪?!”接着,他還提出了“皇太後可降旨,先令解任,再予拿問”切實可行的行動方案。打擊肅順黨人的鬥争揭開了序幕。

五、成功的抓捕行動。慈禧和慈安在返回北京的第二天,就迅速的發動了政變。九月三十日,以皇帝的名義發布上谕,宣布解除肅順等人的官職。十月二日,抓捕了載垣、端華,避免了他們為肅順通風報信的可能。十月二日夜,抓捕了還在返京路上的肅順。十月六日,下旨處死肅順、載垣和端華。

慈禧處理肅順一黨确實神速而又幹練!從九月三十日,至十月六日,僅僅六天的時間,不僅鏟除了肅順、載垣和端華三位主要人物,其他五位大臣也被革職的革職,充軍的充軍,“贊襄政務王大臣”全軍覆沒。慈禧、慈安和恭親王奕行動之迅速,措施之得當,讓人慨歎:“辦理神速,為中外人情所不料,尤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勢!”

曆史評價

曆史上對肅順本人有着正反兩方面。

正面評價:

1、肅順雖然擅權,但他以鐵腕手段扭轉了社會和官場風氣。肅順打擊貪污腐敗和嚴懲渎職失職的内容在鐵腕吏治一欄中有了介紹。

2、肅順最早提出應停止對旗人的供養。自清朝建國以來實行的對旗人的供養制度,不僅使八旗愈來愈腐化,喪失了戰鬥力,也嚴重增加了國家财政的負擔,肅順的提議,一是出于對當時财政危機的考慮,二也是出于民族平等的考慮。

3、肅順提出應重用漢臣,清朝自建國以來,清王朝統治者均以“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而排斥漢族官員,随着時間的推移,滿族官員不僅僅能力低下,步步自封。依靠滿族官員統率的江南江北大營在與太平軍作戰過程中率戰率敗。肅順提出應重用漢族官員,并向朝廷推薦下,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郭嵩焘等漢族官員,為平定太平天國、和同光中興網羅了人才。

4、肅順做事果斷。

反面評價:

1、肅順秉政時雖然鐵腕吏治,但是他本人卻同樣貪污受賄,他的鐵腕吏治,更多的則是排除異己,打擊報複。最典型是要數肅順整治大理寺某官卞某了,鹹豐八年,肅順的車夫在京城勾結流氓地痞,強占民房,拐騙民女,為大理寺某官員卞某拿獲,車夫在大堂上仗勢着肅順的勢力,咆哮公堂,肅順得知後,又派總管拿名片向卞某替車夫說情,哪知這個卞姓官員鐵面無私,不賣肅中堂的面子,依法重責了車夫100大闆,示衆三日。這讓肅順大為惱怒,不久便找借口将卞某發配黑龍江了。

2、肅順雖然做事果斷,但缺乏對外看世界的眼光。他是閉關鎖國政策的忠實擁護者,這是他最終被恭親王所取代的一個重要原因,也使得他會力勸鹹豐帝置國際公約于不顧,扣壓巴夏禮,導緻了第二次鴉片戰争的擴大化。

上一篇:吳以嶺

下一篇:周南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