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十二主神

羅馬十二主神

恩尼烏斯的詩中人物
羅馬十二主神(拉丁語:Dii Consentes),由6位男神和6位女神組成,是古羅馬萬神殿中的十二位最重要的神靈。十二主神的說法最先出現在公元前3世紀恩尼烏斯(Ennius)的詩中。他們的十二座鍍金雕像開始座落在羅馬城鎮廣場上,後遷往神之回廊(Porticus Deorum Consentium)。[1]
  • 中文名:羅馬十二主神
  • 外文名:Dii Consentes
  • 來源出處:
  • 最先出現:恩尼烏斯的詩中
  • 組成:6個男神和6個女神

基本信息

羅馬神話中的十二主神都是以古希臘神話中的奧林匹斯十二主神作為原型。李維亞斯的《羅馬史》中把他們分成6對,分别是:朱庇特-朱諾、尼普頓-密涅瓦、瑪爾斯-維納斯、阿波羅-狄安娜、伏爾甘-維斯塔、墨丘利-克瑞斯。

其中地位最重的四個主神是:朱庇特(衆神之王),朱諾(衆神之後),瑪爾斯(羅馬城守護神),密涅瓦(智慧女神)。

羅馬十二主神(Dii Consentes)對應希臘奧林匹斯十二主神(Twelve Olympians):

朱庇特(Jupiter)對應宙斯(Zeus):衆神之王,代表天空、雷電、農業和正義。

朱諾(Juno)對應赫拉(Hera):天後,代表天堂、女性、婚姻和母愛。

尼普頓(Neptune)對應波塞冬(Poseidon):海神,代表海洋、地震和馬。

密涅瓦(Minerva)對應雅典娜(Athena):智慧女神,代表手工藝、智慧、月亮、醫藥、詩歌、泉水、戰争。

瑪爾斯(Mars)對應阿瑞斯(Ares):戰争之神,代表榮譽、農業、勇猛、生産力,羅馬城建造者羅穆盧斯之父。

維納斯(Venus)對應阿佛洛狄忒(Aphrodite):美麗愛神,代表果園、愛情、美麗、欲望和生育。

阿波羅(Apollo)對應阿波羅(Apollo):太陽神,代表光明、治愈、醫療、音樂、詩歌、預言、箭術和真理。

狄安娜(Diana)對應阿爾忒彌斯(Artemis):月亮女神,代表山林、月亮、狩獵、貞操、生育。

伏爾甘(Vulcan)對應赫菲斯托斯(Hephaistos):火神,代表火焰、鍛造技術和鐵匠。

維斯塔(Vesta)對應赫斯提亞(Hestia):竈神,代表爐竈、家庭、生活事務。

墨丘利(Mercury)對應赫爾墨斯(Hermes):神使,代表商貿、速度、盜賊。

克瑞斯(Ceres)對應得墨忒爾(Demeter):農業女神,代表生産力、農業、自然和四季。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