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

綜述

分析提煉的論文
綜述是指就某一時間内,作者針對某一專題,對大量原始研究論文中的數據、資料和主要觀點進行歸納整理、分析提煉而寫成的論文。綜述屬三次文獻,專題性強,涉及範圍較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時間性,能反映出這一專題的曆史背景、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具有較高的情報學價值。[1]
    中文名:綜述 外文名:overview 别名: 英文名:summarize;sum up 格式:題名、著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 特點:綜合性、評述性、先進性

概述

檢索和閱讀文獻是撰寫綜述的重要前提工作。一篇綜述的質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作者對本題相關的最新文獻的掌握程度。如果沒有做好文獻檢索和閱讀工作,就去撰寫綜述,是決有會寫出高水平的綜述的。

綜述的寫作格式一般包括四部分,即前言、正文、小結、參考文獻。

前言,要用簡明扼要的文字說明寫作的目的、必要性、有關概念的定義,綜述的範圍,闡述有關問題的現狀和動态,以及目前對主要問題争論的焦點等。前言一般200-300字為宜,不宜超過500字。

正文,是綜述的重點,寫法上沒有固定的格式,隻要能較好地表達綜合的内容,作者可創造性采用諸多形式。正文主要包括論據和論證兩個部分,通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比較不同學者對同一問題的看法及其理論依據,進一步闡明問題的來龍去脈和作者自己的見解。當名,作者也可從問題發生的曆史背景、目前現狀、發展方向等提出文獻的不同觀點。正文部分可根據内容的多少可分為若幹個小标題分别論述。

小結,是結綜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總結,作者應對各種觀點進行綜合評價,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問題及今後發展的方向和展望。内容單純的綜述也可不寫小結。

特點:

1、綜合性:綜述要“縱橫交錯”,既要以某一專題的發展為縱線,反映當前課題的進展;又要從本單位、省内、國内到國外,進行橫的比較。隻有如此,文章才會占有大量素材,經過綜合分析、歸納整理、消化鑒别,使材料更精練、更明确、更有層次和更有邏輯,進而把握本專題發展規律和預測發展趨勢。

2、評述性:是指比較專門地、全面地、深入地、系統地論述某一方面的問題,對所綜述的内容進行綜合、分析、評價,反映作者的觀點和見解,并與綜述的内容構成整體。一般來說,綜述應有作者的觀點,否則就不成為綜述,而是手冊或講座了。

3、先進性:綜述不是寫學科發展的曆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資料,獲取最新内容,将最新的醫學信息和科研動向及時傳遞給讀者。

内容要求

綜述不應是材料的羅列,而是對親自閱讀和收集的材料,加以歸納、 總結 ,做出評論和估價。并由提供的文獻資料引出重要結論。一篇好的綜述,應當是既有觀點,又有事實,有骨又有肉的好文章。由于綜述是三次文獻,不同于原始論文(一次文獻),所以在引用材料方面,也可包括作者自己的實驗結果、未發表或待發表的新成果。

綜述的内容和形式靈活多樣,無嚴格的規定,篇幅大小不一,大的可以是幾十萬字甚至上百萬字的專著, 參考 文獻可數百篇乃至數千篇;小的可僅有千餘字,參考文獻數篇。一般醫學期刊登載的多為3000~4000字,引文15~20篇,一般不超過20篇,外文參考文獻不應少于1/3。

選題要新

即所綜述的選題必須是近期該刊未曾刊載過的。一篇綜述文章,若與已發表的綜述文章“撞車”,即選題與内容基本一緻,同一種期刊是不可能刊用的。

說理要明

說理必須占有充分的資料,處處以事實為依據,決不能異想天開地臆造數據和診斷,将自己的推測作為結論寫。

層次要清

這就要求作者在寫作時思路要清,先寫什麼,後寫什麼,寫到什麼程度,前後如何呼應,都要有一個統一的構思。

語言要美

科技文章以科學性為生命,但語不達義、晦澀坳口,結果必然阻礙了科技知識的交流。所以,在實際寫作中,應不斷地加強漢語修辭、表達方面的訓練。

文獻要新

 由于現在的綜述多為“現狀綜述”,所以在引用文獻中,70%的應為3年内的文獻。參考文獻依引用先後次序排列在綜述文末,并将序号置入該論據(引文内容)的右上角。引用文獻必須确實,以便讀者查閱參考。

校者把關

綜述寫成之後,要請有關專家審閱,從專業和文字方面進一步修改提高。這一步是必須的,因為作者往往有顧此失彼之誤,常注意了此一方而忽視了彼一方。有些結論往往是荒謬的,沒有恰到好處地反應某一課題研究的“真面目”。這些問題經過校閱往往可以得到解決。

寫作步驟注意事項

選題

選題是寫好文獻綜述的首要條件。選題要從實際出發,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在理論或實踐上有一定意義。

選題來源包括:1)與自己實際工作或科研工作有關的、較為熟悉的問題;2)某護理問題的研究今年來發展較快,需要綜合評價;3)從掌握的大量文獻中選擇反映本學科的新理論、新技術或新動向的題目。

 文獻綜述的題目不宜過大,越具體越容易收集資料,從某一個側面入手,容易深入。

搜集資料

 文獻資料是撰寫文獻綜述的物質基礎,選定綜述的題材後要大量的搜集和閱讀有關的中文和外文文獻,文獻越多,就越好些,綜述的質量就越高。選擇文獻應先看近期的(近3-5年),後看遠期的,在廣泛閱讀資料的基礎上,在深入複習幾篇有代表性的文章,必須找到原文閱讀,特别是有權威性的文章應細讀。在閱讀文獻過程中應做好讀書卡片或筆記,為撰寫綜述準備資料。

整理資料

綜述不是衆多文獻資料的堆積,而是作者在閱讀了一定量的資料的基礎上,根據資料的重要程度進行細讀,抓住其主要觀點和結論,對掌握的資料進行分析、綜合,先列出提綱,寫出各級的大小标題,然後将觀點相同的資料分别歸入有關問題,并排好順序。綜述要如實反映原作者的觀點,不能任意改動,但對引用的資料也要加以選擇,不可能把搜集和閱讀過的所有資料都寫進去,應有所取舍。

寫作

根據寫作提綱,逐項将内容展開,并注意觀點與内容的一緻。在寫作過程中,可根據需要調整結構和補充内容。論述觀點時,作者可有傾向性,但不同觀點也應列出。初稿寫出後,要反複修改和補充,包括内容增減、結構統一、數據核對和文字潤色,綜述發表前,最好請有關專家和同行審閱,力求做到主題明确、層次清楚、數據可靠、文字精練、表達準确。

參考文獻

文獻資料非常之多,可根據自己的選題、有目的、有重點的選擇要閱讀的文獻,如:

1、原始文獻是論文作者的臨床經驗和科研成果寫出來的原始論文,刊登于各種醫學雜志、學報、學術會議資料彙編或論文集等。如我國國家級醫學雜志:冠“中華”頭的有中華内科雜志、中華兒科雜志等,還有冠“中國”頭的雜志如中國腫瘤、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等。

2、文獻索引,如《中文醫學文獻索引》,還有目錄類,如《國外科技資料目錄(醫藥衛生)》、中文科技資料目錄(醫學)。

3、專題評述、動态綜述、進展、年鑒等。

按照文獻的内容性質,一般可分為:

一次文獻

通常指原始創作。它直接記錄科研成果,報道新理論、新技術或新發明,如期刊上刊登的論文、科技報告、學位論文、會議文獻等。一次文獻具有創造性、新穎性和先進性等特點;具有參考、借鑒和利用的價值。但數量龐大、發表分散、難以查找。

二次文獻

 通常指檢索工具。它把分散的、無組織的一次文獻進行加工、整理、組織并著錄其文獻特征(題名、作者、分類号、出處、摘要),成為便于管理和查找一次文獻的工具。如目錄、索引、文摘等。二次文獻具有簡明性和系統性,能提供文獻的線索。是科研人員進行文獻檢索的主要工具和手段。

三次文獻

通常指綜述、述評、手冊、指南、年鑒、百科全書等。它是指人們在利用二次文獻的基礎上,對某一領域的一次文獻進行系統的整理、分析、綜合和提煉而編寫成的第三手資料。三次文獻集中了某一領域的大量信息,對該領域的曆史、現狀和發展趨勢都有較系統的介紹。因此查閱三次文獻是獲取信息的十分有效的途徑和手段。

上一篇:國家獎學金

下一篇:4D打印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