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息肉

結腸息肉

結腸黏膜向腸腔内側突出生長的贅生物
結腸息肉是指結腸黏膜向腸腔内側突出生長的一種贅生物。結腸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是結腸癌的癌前病變。近年來其發病率及檢出率越來越高,早期發現并切除結腸息肉是預防結腸癌的關鍵。目前最主要的治療方法為内鏡下結腸息肉切除術,但結腸息肉切除後仍有很高的複發率。[1]
    中文名:結腸息肉 外文名:colonic polyps 别名: 就診科室:消化内科 多發群體:男性 常見發病:結腸 常見病因:感染、年齡、生活習慣、遺傳等 常見症狀:便血、便秘或便次增多

病因

結腸息肉的發生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具體介紹如下:

1.感染

有報道認為腺瘤性息肉的發生與病毒感染有關;

2.年齡

結腸息肉的發病率随年齡的增大而增高;

3.胚胎異常

幼年性息肉病多為錯構瘤,可能與胚胎發育異常有關;

4.生活習慣

食物中含纖維多息肉的發生就少,反之就多,吸煙也與腺瘤性息肉的密切關系,吸煙史在20年以内者多發生小的腺瘤,而吸煙史在20年以上者多伴發大的腺瘤;

5.遺傳

某些多發性息肉的發生與遺傳有關,患者由其父母生殖細胞内遺傳得到有缺陷的抑癌基因APC等位基因,而結腸上皮内的另一個APC等位基因在出生時是正常的,以後當此等位基因發生突變時,則在突變部位發生腺瘤,這種突變稱為體細胞突變。

臨床表現

1.間斷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帶血,多為鮮紅色,緻大出血者不少見;繼發炎症感染可伴多量黏液或黏液血便,可有裡急後重,便秘或便次增多,長蒂或位置近肛者可有息肉脫出肛門。

2.少數患者可有腹部悶脹不适、隐痛症狀。

3.直腸指診可觸及低位息肉。

4.肛鏡、乙狀結腸鏡或纖維結腸鏡可直視到息肉。

5.鋇灌腸可顯示充盈缺損。

檢查

1.直腸指診可觸及低位息肉。

2.肛鏡、乙狀結腸鏡或纖維結腸鏡可直視到息肉。

3.鋇灌腸可顯示充盈缺損。

4.病理檢查可确診。

診斷

1.便血或黏液膿血便史。

2.肛診或腸鏡發現息肉。

3.鋇灌腸見多少不一充盈缺損。

治療

1.手術治療

(1)單個息肉可行切除,病理活檢同時進行。

(2)多發息肉或息肉較大有惡變者,可經肛門肛窺腸鏡進行病理活檢,以除外惡變。

(3)低位或長蒂脫出息肉可用肛窺、乙狀結腸鏡、套紮或經肛門直接切除。

(4)廣基或多發息肉可經腹、會陰、骶尾部行腸壁腸段部分切除。

(5)高位息肉可行纖維結腸鏡高頻電切。

(6)息肉有癌變應按腫瘤行根治性切除術。

2.藥物治療

(1)一般小量出血,以口服抗生素及止血藥或中藥口服或灌腸為主。

(2)較大量出血除用止血藥物和抗生素、輸液補充電解質外,應做好術前準備。

上一篇:通裡穴

下一篇:民豐特紙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