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蘇梗

紫蘇梗

唇形科植物紫蘇的幹燥莖
紫蘇梗,别名:紫蘇莖、蘇梗、紫蘇杆。拉丁文名Perilla frutescens (L.)Britton.是一種中藥名稱。本品為唇形科植物紫蘇Perillafrutescens(L.)Britt.的幹燥莖。秋季果實成熟後采割,除去雜質,曬幹,或趁鮮切片,曬幹。還含精氨酸(Arginine)、枯酸(Cumicacid)、矢車菊素3-[(6-對香豆酰)-β-D-葡萄糖甙]5-β-D-葡萄糖甙(Cyanidin3-[(6-p-coumaryl)-β-D-glucoside]-5-β-D-glucoside)葉的揮發油中含異白蘇烯酮(Isoegomaketone)等。野蘇全草含揮發油,内有異戊基-3-呋喃甲酮(Isoamyl-3-furylketone)、紫蘇醛、α-及β-蒎烯、d-檸檬烯、l-芳樟醇、莰烯、薄荷酮、紫蘇醇(Perillaalcohol)、二氫紫蘇醇及丁香酚。[1]
  • 中文名:
  • 拉丁學名: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on
  • 别名:
  • 界:植物界
  • 亞界:
  • 總門:
  • 門:被子植物門
  • 亞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
  • 超目:
  • 目:唇形目
  • 亞目:
  • 科:唇形科
  • 亞科:
  • 族:
  • 亞族:
  • 屬:紫蘇屬
  • 亞屬:
  • 組:
  • 亞組:
  • 種:紫蘇
  • 亞種:
  • 變種:
  • 品種:
  • 分布區域:
  • 命名者及年代:
  • 保護級别:
  • 中文學名:紫蘇梗
  • 中文别名:紫蘇莖、蘇梗、紫蘇杆
  • 分布:全國各地廣泛栽培

概述

中藥名稱:紫蘇梗

異名:紫蘇莖(《雷公炮炙論》),蘇梗(《藥品化義》),紫蘇杆(《湖南藥物志》)。

拼音名:Zisugeng

英文名:CAULISPERILLAE

拉丁名:Perillafrutescens(L.)Britt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皺紫蘇、尖紫蘇等的莖。植物形态詳紫蘇葉條。

藥材:老蘇梗:呈方柱形,有槽。長0.3~1米,中部直徑約0.7~1.3厘米。表面紫棕色或淡棕色。具縱溝及順紋,上有稀疏的柔毛。分枝對生,或已除去。上部分枝常殘留花萼或果實。質硬體輕,斷面黃白色,中心有白色疏松的髓,或中空。嫩蘇梗:色淡或青綠色,質松,髓部較大。以老而粗壯、外皮紫棕色、分枝少、香氣濃者為佳。産湖北、江蘇、河南、四川、廣西、山東、廣東、浙江、河北、山西等地。同屬植物白蘇的莖(白蘇梗)在江蘇、四川等地與紫蘇梗同等使用,并通稱為蘇梗。

采集:秋未,割取地上部分,除去小枝、葉片及果實,曬幹。或在夏末采收蘇葉時,切下粗梗曬幹。前者稱為老蘇梗,後者稱為嫩蘇梗。

功能與主治:理氣寬中,止痛,安胎。用于胸膈痞悶,胃脘疼痛,嗳氣嘔吐,胎動不安。

紫蘇梗(《本草蒙筌》)

炮制方法:一、淨制除去雜質。

二、切制稍浸,潤透,切厚片,幹燥三、炮炙

1、醋制将緊蘇梗與醋拌勻,焖潤至醋盡時,置鍋内用文火炒至黃色或焦黃色為度,取出,放涼。每紫蘇梗500g,用醋60g。2、蜜制取紫蘇梗片,用煉蜜35%拌炒至蜜汁吸盡。

生長習性

生于山地路旁、林邊荒地,或栽培于村舍旁。

藥材屬性

性味

辛甘,微溫。

①《綱目》:"辛,溫,無毒。"

②《藥品化義》:"味甘微辛,性微溫。"

③《本草崇原》:"氣味辛,平。"

歸經

《藥品化義》:"入脾、胃、肺三經。"

功能主治

理氣,舒郁,止痛,安胎。治氣郁,食滞,胸膈痞悶,脘腹疼痛,胎氣不和。

①《本草圖經》:"宣通風毒。"

②《本草蒙筌》:"下諸氣略緩,體稍虛者用宜。"

③《本草通玄》:"能行氣安胎。"

④《本草崇原》:"主寬中行氣,消飲食,化痰涎。治噎膈反胃,止心腹痛。"

⑤《得配本草》:"疏肝,利肺,理氣,和血,解郁,止痛,定嗽,安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湯,1.5~3錢。

藥用價值

藥性說明

紫蘇辛溫行散,葉輕如肺,能發散風寒、宣肺止咳;梗如脾胃,善于行氣和中,理氣安胎。故為風寒咳嗽、脾胃氣滞所常用,此外,又解魚蟹之毒。

發汗解表(蘇葉較佳):用于風寒感冒,咳嗽痰多。主治風寒感冒,惡寒無汗;風寒犯肺,咳嗽痰多;外感風寒,内兼氣滞者用之更良。

行氣寬中(蘇梗、蘇兜較佳):用于脾胃氣滞,胸悶嘔吐。本品為行氣寬中,行氣止嘔良藥,兼有理氣安胎之功。

解魚蟹毒(蘇兜較佳):适于魚蟹變質,食後吐瀉、腹痛。

臨床應用

1.治療尋常疣:鮮紫蘇葉外擦患處,每日1次,每次10~15分鐘,一般3~6次可愈。(《中華皮膚科雜志》1965;(6):391)

2.治療子宮出血:将紫蘇制成每mL相當于原生藥2g之水提取液,分裝成5mL安瓿。使用時以無菌棉球、紗布或擦鏡頭紙浸潤紫蘇液貼敷于出血處。(《中醫雜志》1988;29

化學成分

紫蘇全草含揮發油約0.5%,内含紫蘇醛(Perillaldehyde)約55%,l-檸檬烯(l-Limonene)20~30%及少量α-蒎烯(α-Pinene)。還含精氨酸(Arginine)、枯酸(Cumicacid)、矢車菊素3-[(6-對香豆酰)-β-D-葡萄糖甙]5-β-D-葡萄糖甙(Cyanidin3-[(6-p-coumaryl)-β-D-glucoside]-5-β-D-glucoside)葉的揮發油中含異白蘇烯酮(Isoegomaketone)等。

野蘇全草含揮發油,内有異戊基-3-呋喃甲酮(Isoamyl-3-furylketone)、紫蘇醛、α-及β-蒎烯、d-檸檬烯、l-芳樟醇、莰烯、薄荷酮、紫蘇醇(Perillaalcohol)、二氫紫蘇醇及丁香酚。

選方

治傷寒胸中痞滿,心腹氣滞,不思飲食

紫蘇莖(锉)一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二兩,赤茯苓(去黑皮)一兩半,大腹皮(锉)、旋複花各一兩,半夏(湯洗七遍,焙)半兩。上六味,細切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姜一分(拍碎),棗三枚(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渣,溫服。

(《聖濟總錄》蘇橘湯)

治水腫

紫蘇梗八錢,大蒜根三錢,老姜皮五錢,冬瓜皮五錢。水煎服。

(《湖南藥物志》)

治消渴後遍身浮腫,心膈不利

紫蘇莖葉、桑白皮、赤茯苓各30g,炒郁李仁、羚羊角、槟榔各23g,桂心、炒枳殼、獨活、木香各15g。為粗末,每服12g,加生姜0.15g,水煎服。方中紫蘇理氣寬中。

治風毒腳氣,腹内痰惡,腳重虛腫

紫蘇、木通、桑白皮、茴香各30g,枳殼60g,羌活、獨活、荊芥穗、木瓜、青皮、甘草各15g,大腹子10個。為末,每服9g,加生姜3片,蔥白1莖,水煎服。

治腎氣遊風

紫蘇、黃柏、木瓜、槟榔、香附、陳皮、川芎、姜厚樸、白芷、制蒼術、烏藥、荊芥、防風、甘草、獨活、枳殼各等分。加生姜3片,大棗1枚,水煎服。

性狀鑒别

本品呈方柱形,四棱鈍圓,長短不一,直徑0.5-1.5cm。表面紫棕色或暗紫色,四面有縱溝及細縱紋,節部稍膨大,有對生的枝痕和葉痕。斷面裂片狀。切片厚2-5mm,常呈斜長方形,木部黃白色,射線細密,呈放射狀,髓部白色。

顯微鑒别

紫蘇莖(直徑2.3mm)橫切面:呈圓角狀四方形。表皮細胞切向延長,外壁複角質層,非腺毛,腺毛和腺鱗較多,非腺毛由4~8個細胞組成,長280~720μm;腺毛的腺頭為1~2個細胞;腺鱗直徑約56μm。皮層細胞3~4列,四棱處的皮層外側有6~9列厚角細胞。中柱鞘纖維束斷續排列成環。韌皮部很窄,木質部導管徑向排列,射線1至多列,有壁孔。髓大。

普通鑒别

紫蘇莖呈方柱形,有四棱,直徑2~5mm。表面棕紫色至紫綠色。有稀疏白毛,節明顯,其上有對生小枝或葉,葉多皺縮,展平後呈卵圓形,先端尖,兩面紫色或上表面綠色,下表面紫色,有凹腺點,葉柄紫色或綠色。氣芳香,味微辛。野蘇:與紫蘇相似,但葉片多數比紫蘇小,上、下表面均為綠色或暗綠色。莖表面淡黃棕色。氣味同紫蘇。以莖葉完整、色紫、香氣濃者為佳。

性味歸經:辛,溫。歸肺、脾經。功能主治:理氣寬中,止痛,安胎。用于胸膈痞悶,胃脘疼痛,嗳氣嘔吐,胎動不安。

各家論述

1.《藥品化義》:蘇梗,能使郁滞上下宣行,凡順氣諸品惟此純良。其性微溫,比枳殼尤緩。病之虛者,寬胸利膈,疏氣而不迅下。入安胎飲,順氣養陰;入消脹湯,散虛腫滿。

2.《侶山堂類辯》:紫蘇枝莖能通血脈,故易思蘭先生常用蘇莖通十二經之關竅,治咽膈飽悶,通大小便,止下利赤白。予亦常用香蘇細莖,不切斷,治反胃膈食,吐血下血,多奏奇功。蓋食氣入胃,散精于肝,濁氣歸心,肝主血而心主脈,血脈疏通,則食飲自化。《經》雲,陽絡傷則吐血,陰絡傷則下血,通其絡脈,使血有所歸,則吐下自止。

3.《本草圖經》:宣通風毒。

4.《本草蒙筌》:下諸氣略緩,體稍虛者用宜。

5.《本草通玄》:能行氣安胎。

6.《本草崇原》:主寬中行氣,消飲食,化痰涎。治噎膈反胃,止心腹痛。

7.《得配本草》:疏肝,利肺,理氣,和血,解郁,止痛,定嗽,安胎。

曆史記載

本品原名"蘇",始載于《名醫别錄》,列為中品。曆代主要本草着作中多有收載,所述内容基本一緻。蘇頌《圖經本草》載:“蘇、紫蘇也,舊不着所出州土,今處處有之,葉下紫色而氣甚。夏采莖葉,秋采實”。《本草綱目》載:"紫蘇、白蘇皆以二、三月下種,或宿子在地自生。其莖方,其葉團而有尖,四圍有巨齒,肥地者面背皆紫,瘠地者面青背紫,其面背皆白者即白蘇,乃荏也。紫蘇嫩時采葉。和蔬茹之,或鹽及梅鹵作葅食甚香,夏日作熟湯飲之。五、六月連根采收,以火煨其根,陰幹,則經久葉不落。八月開細紫花,成穗作房,如荊芥穗。"此描述及《植物名實圖考》中所繪制的紫蘇植物圖均與現今市售唇形科紫蘇[Perillafrutescens(L.)Britt.]的形态特征相符。

附注

白蘇的學名是紫蘇,本書暫據《中國植物志》第66卷意見,認為本植物變異極大,我國古書上稱葉全綠的為白蘇,稱葉兩面紫色或面青背紫的為紫蘇,但其變異不過因栽培而起。又白蘇的花通常白色,植物體毛通常稍密,果萼稍大,紫蘇的花通常為粉紅至紫紅色,但差别微細,故将二者合并。在江蘇、四川等地将白蘇梗與紫蘇梗同等使用,通稱為蘇梗。白蘇莖葉的顯微特征:與紫蘇的區别是:莖橫切面可見四角處厚角細胞多至12列,中柱鞘纖維較多,幾乎連成環。葉上下表皮細胞波狀彎曲程度比紫蘇小,上表皮細胞壁稍有念珠狀增厚,角質層紋很明顯,下表皮細胞層紋不明顯。非腺毛較短,多數由1~3個細胞組成,長60~240μm,基部直徑45~65μmm,脈上腺毛較長,多數由5個細胞組成,長達750μm。下表面腺鱗較多。

上一篇:羅布麻

下一篇:味噌湯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