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芝

紫芝

中藥材名
紫芝,别名黑芝、玄芝、靈芝,味甘,性平。主要含麥角甾醇、有機酸、氨基葡萄糖、多糖類、樹脂、甘露醇、多糖醇、脂肪酸,又含生物堿、内酯、香豆精、水溶性蛋白質和多種酶類。紫芝的應用範圍非常廣泛,無論心、肺、肝、脾、腎髒虛弱,均可服用。紫芝所治病種涉及呼吸、循環、消化、神經、内分泌及免疫等各個系統;涵蓋内、外、婦、兒、五官各科疾病。[1]在該區常綠闊葉林區具有代表生的是紫芝、長孢紫芝、紫芝、四川紫芝、小孔栗褐紫芝、硬孔紫芝、拱狀紫芝、無柄紫芝、華中紫芝、褐樹舌、層叠樹舌、福建假芝、假芝、江西假芝、耳匙狀假芝、小孢紫芝、黑假芝等,共計25種,占紫芝類總數的25%。
  • 中文名:紫芝
  • 拉丁學名:Ganoderma sinense
  • 别名:黑芝
  • 界:真菌界
  • 亞界:
  • 總門:
  • 門:真菌門(Eumycota),有資料歸為擔子菌門(Basidiomycota)
  • 亞門:擔子菌亞門(Basidiomycotina)
  • 綱:層菌綱(Hymenomycetes),有資料歸為擔子菌綱(Basidiomycetes)
  • 亞綱:同擔子菌亞綱(Homobasidiomycetes)
  • 超目:
  • 目:非褶菌目(Aphyllophorales),又稱多孔菌目(Polyporales)
  • 亞目:
  • 科:靈芝科(Ganodermataceae)
  • 亞科:
  • 族:
  • 亞族:
  • 屬:靈芝屬(Ganoderma)
  • 亞屬:
  • 組:
  • 亞組:
  • 種:紫芝
  • 亞種:
  • 變種:
  • 品種:
  • 分布區域:
  • 命名者及年代:
  • 保護級别:
  • 二名法:Ganoderma sinense J.D. Zhao, L.W. Hsu & X.Q. Zhang
  • 分布:主要分布在亞洲、澳洲、非洲及美洲的熱帶及亞熱帶,少數分布于溫帶。

簡介

詞目:紫芝

拼音:zǐzhī

基本解釋:

1.真菌的一種。似靈芝。菌蓋木栓質,多呈半圓形至腎形,少數近圓形,大型個體長寬可達20cm,一般個體4.7×4cm,小型個體2×1.4cm,表面黑色,具漆樣光澤,有環形同心棱紋及輻射狀棱紋。菌肉鏽褐色。菌管管口與菌肉同色,管口圓形,每毫米5個。菌柄側生,長可達15cm,直徑約2cm,黑色,有光澤。孢子廣卵圓形,10~12.5×7~8.5um,内壁有顯著小疣。多生于闊葉樹木樁旁地上或松木上,或生于針葉樹朽木上。可入藥,性溫味甘,能益精氣,堅筋骨。古人以為瑞草。道教以為仙草。漢王充《論衡·驗符》:“建初三年,零陵泉陵女子傅甯宅,土中忽生芝草五本,長者尺四五寸,短者七八寸,莖葉紫色,蓋紫芝也。”唐歐陽詹《珍祥論》:“紫芝産于甘泉,自麟呈于雍祠。”《資治通鑒·後梁均王貞明元年》:“延彬治泉州十七年,吏民安之。會得白鹿及紫芝,僧浩源以為王者之符。”參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菜五·芝》。

2.比喻賢人。《淮南子·俶真訓》:“巫山之上,順風縱火,膏夏紫芝,與蕭艾俱死。”高誘注:“膏夏、紫芝皆喻賢智,蕭、艾,賤草。皆喻不肖。”《舊唐書·楊炎傳》:“丁憂,廬于墓前,号泣不絕聲,有紫芝、白雀之稱,義表其門闾。”

基本介紹

紫靈芝為多孔菌科真菌紫芝GanodermasinenseZhao,XuetZhang的子實體。

【文獻名】:紫靈芝、黑芝、芝、中國靈芝、木芝、靈芝草。

【采制】:采後洗去泥沙,曬幹。

【化學成分】:子實體及菌絲體含蛋白質、氨基酸、糖類、香豆素、甾體及三萜化合物。子實體并含油脂、蠟、揮發性及升華性物質。

【性味】:性淡、溫,味稍苦。

【功能主治】:能補中強智、甯心益胃,用于神經衰弱、失眠、胃痛、消化不良、解菌毒,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地理分布

世界

世界上紫芝科的種類主要分布在亞洲、澳洲、非洲及美洲的熱帶及亞熱帶,少數分布于溫帶。地處北半球溫帶的歐洲僅有紫芝屬的4種,而北美洲大約5種。我國地跨熱帶至寒溫帶,紫芝科種類多而分布廣。紫芝的國内分布:我國紫芝類真菌自然分布的總特點是東南部多而西北部少。如果從東北部的大興安嶺向南方向的西藏東南部畫一條斜線,便可将紫芝的分布劃分為迥然不同的兩大區,正好說明紫芝科種類的分布與我國的地形地貌、生态環境相吻合。目前已知此條線以西由于幹旱或高寒等原因,缺乏紫芝繁殖生長的天然條件,隻分布有樹舌和紫芝兩種。在青海、新疆和甯夏幾乎沒有發現常見的紫芝(赤芝)。将這條線的以東地區根據南北氣候及植被類型的變化以及紫芝種類的。

我國分布

1.紫芝(GanodermaeLucidi)産于華東、西南及吉林、河北、山西、江西、廣東、廣西、海南等地,有人工栽培。銷全國各地。

2.紫芝(GanodermaeSinensis)産于浙江、江西、湖南、四川、福建、廣西、廣東海南等地,也有人工栽培。銷全國各地。藥用動植物的栽培。

比之赤芝

2000年的中國藥典中加入了赤芝,紫芝幾個靈芝品種,醫學上使用赤芝與紫芝是較多的,人工栽培也是這兩種為多,那麼這兩者有區别嗎?常有人問到這個問題:紫芝好些還是赤芝好些?為什麼好?從以下<<藥用植物栽培--栽培赤芝與紫芝化學成分的比較>>的研究情況分析來看:赤芝藥用是優于紫芝的:

我們知道,赤芝最苦,所謂良藥苦口,中藥一般都苦,而紫芝味淡,沒那麼苦,甚至人工栽培的靈芝中會有不苦的現象,而為什麼苦呢?現代醫學,化學分析表明,苦與不苦主要是靈芝中的靈芝酸類物質,也就是三萜類化合物,這是靈芝為什麼很苦的原因?

那麼三萜類物質有什麼作用呢?

靈芝酸(Ganodenicacid)

靈芝酸是三萜類物質,目前已分離出100多種,一般味苦的靈芝靈芝酸的含量較高。靈芝酸具有強烈的藥理活性,有止痛、鎮靜、抑制組織胺釋放、解毒、保肝、毒殺腫瘤細胞等功能。

三萜類功能:

降低血液中膽固醇、三甘油脂、脂蛋白的功能,從而抑制血小闆凝結,幫助血液流通,消除血栓,增加新陳代謝,從而使身體達到平衡健康的狀況。

所以,對于肝功能,高血壓,高血脂,血液病,癌症輔助治療來說,赤芝藥理活性是強于紫芝的!

古書記載

《神農本草經》記載

根據我國第一部藥物專着《神農本草經》記載:靈芝有紫、赤、青、黃、白、黑六種,但現代文獻及所見标本,多為多菌科植物紫芝或赤芝的全株。性味甘平。紫芝主要含麥角甾醇、有機酸、氨基葡萄糖、多糖類、樹脂、甘露醇和多糖醇等麥角甾醇、樹脂、脂肪酸、甘露醇和多糖類,又含生物堿、内酯、香豆精、水溶性蛋白質和多種酶類。靈芝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吉祥、富貴、美好、長壽的象征,有“仙草”、“瑞草”之稱,中華傳統醫學長期以來一直視為滋補強壯、固本扶正的珍貴中草藥。民間傳說靈芝有起死回生、長生不老之功效。

靈芝,是祖國中醫藥寶庫中的珍品,素有"仙草"之譽。古今藥理與臨床研究均證明,靈芝确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壽之功效。東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明代著名醫藥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都對靈芝的功效有詳細的極為肯定的記載。現代藥理學與臨床實踐進一步證實了靈芝的藥理作用,并證實靈芝多糖是靈芝扶正固本、滋補強壯、延年益壽的主要成分。現在,靈芝作為藥物已正式被國家藥典收載,同時它又是國家批準的新資源食品,無毒副作用,可以藥食兩用。

《本草綱目》記載

《本草綱目》和宋朝唐慎薇撰寫的《重修政合經書證類備用本草》均對六種紫芝所處地理環境有詳細記載。有“赤芝生霍山,青芝生泰山,黃芝生嵩山,白芝生華山,黑芝生常山,紫芝生高山夏峪”的說法。而“霍山”在古代就是現今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交界處的大别山區,因此大别山是赤芝的發源地。大别山地處華東和中原的中間,淮河上遊,中國氣候南北分界線上。

成分分析

科學研究表明,靈芝的藥理成分非常豐富,其中有效成份可分為十大類,包括靈芝多糖、靈芝多肽、三萜類、16種氨基酸(其中含有七種人體必需氨基酸)、蛋白質、甾類、甘露醇、香豆精苷、生物堿、有機酸(主含延胡索酸),以及微量元素Ge、P、Fe、Ca、Mn、Zn、等。靈芝對人體具有雙向調節作用,所治病種,涉及心腦血管、消化、神經、内分泌、呼吸、運動等各個系統,尤其對腫瘤、肝髒病變、失眠以及衰老的防治作用十分顯着。

功效

GanodermaSinensis

紫芝也稱“中國靈芝”,味甘,性平。主要含麥角甾醇、有機酸、氨基葡萄糖、多糖類、樹脂、甘露醇、多糖醇、脂肪酸,又含生物堿、内酯、香豆精、水溶性蛋白質和多種酶類。

能補中強智、甯心益胃,用于神經衰弱、失眠、胃痛、消化不良、解菌毒,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紫芝的應用範圍非常廣泛,無論心、肺、肝、脾、腎髒虛弱,均可服用。紫芝所治病種涉及呼吸、循環、消化、神經、内分泌及免疫等各個系統;涵蓋内、外、婦、兒、五官各科疾病。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紫芝扶正固本,增強免疫功能,提高機體抵抗力的巨大作用。它不同于一般藥物對某種疾病而起治療作用,亦不同于一般營養保健食品隻對某一方面營養素的不足進行補充和強化,而是在整體上雙向調節人體機能平衡,調動機體内部活力,調節人體新陳代謝機能,提高自身免疫能力,促使全部的内髒或器官機能正常化。

鑒别方法

(1)紫芝粉末淺棕色、棕褐色至紫褐色。菌絲散在或粘結成團,無色或淡棕色,細長,稍彎曲,有分枝,直徑2.5~6.5μm。孢子褐色,卵形,頂端平截,外壁無色,内壁有疣狀突起,長8~12μm,寬5~8μm。人工栽培的紫芝在色澤、形狀、大小都比較統一、有規則,菌蓋腎形、半圓形或近圓形;蓋面黃褐色至紅褐色,蓋緣為淡黃褐色,有同心環帶和環溝,并有縱皺紋,表面有光澤。而野生紫芝在色澤上不統一,形狀大小不一,表面沒有明顯光澤。

(2)取紫芝粉末2g,加乙醇30ml,加熱回流30分鐘,濾過,濾液蒸幹,殘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紫芝對照藥材2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4μl,分别點于同一矽膠G薄層闆上,以石油醚(60~9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幹,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顔色的熒光斑點。

上一篇:須苞石竹

下一篇:鳳鳴山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