紋胸鹛

紋胸鹛

鳥綱紋胸鹛屬動物
紋胸鹛(學名:Mixornis gularis)是畫眉科、紋胸鹛屬小型鳥類,體長11-13厘米,是一種主要呈黃色的小鳥。頭頂棕栗色或鏽色,眉紋黃色,上體橄榄綠沾鏽色,兩翅表面鏽黃色。下體黃色,喉、胸具發絲狀細形黑色縱紋,兩脅橄榄綠色。鼻孔橢圓形、裸露、無膜或羽毛覆蓋,額羽羽幹堅硬,無論在野外還是室内,都易與畫眉科其他鳥類相區别。紋胸鹛主要栖息于海拔14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的常綠闊葉林、竹林、次生林、熱帶雨林、季雨林等各類森林中除繁殖期間成對活動外,其他季節多單獨或成小群活動。多在林下或林緣灌叢、竹叢、溪邊灌叢或草叢中活動和覓食,有時也到低矮喬木上覓食,很少到地面活動和覓食。主要以昆蟲為食,偶爾也吃植物葉、芽等植物性食物。分布于中國、尼泊爾、不丹、孟加拉國、印度、緬甸、泰國、老撾、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
  • 中文名:
  • 拉丁學名:Mixornis gularis
  • 别名: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
  • 綱:鳥綱
  • 亞綱:
  • 目:雀形目
  • 亞目:
  • 科:畫眉科
  • 亞科:
  • 族:
  • 屬:紋胸鹛屬
  • 亞屬:
  • 種:
  • 亞種:14個
  • 分布區域:
  • 命名者及年代:代Horsfield,1822
  • 保護級别:無危(LC) IUCN标準

形态特征

雌雄羽色相似。前額至頭頂栗棕色或橙棕色,枕至後頸亦為此色,但逐漸變得淺淡。背、肩、腰和尾上覆羽等上體橄榄綠色沾染有棕色或褐色;兩翅黑褐色,翅表面多呈鏽黃色;尾羽鏽褐色具有隐約可見的暗色橫斑,羽緣綴有綠色。額基黃色具黑色羽軸紋,眉紋黃色,眼先灰黑色,耳羽黃綠色或綠黃色,耳羽後部至頸側橄榄綠色。颏、喉、胸黃色具發絲一樣細形黑色羽幹紋,腹中部純黃色,兩脅和其餘下體橄榄綠色,翼下覆羽淺黃色。

虹膜銀灰色、淡黃白色或黃色,嘴角褐色或石闆灰色,腳肉黃色或淡橄榄色或肉褐色。

栖息環境

紋胸鹛主要栖息于海拔14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的常綠闊葉林、竹林、次生林、熱帶雨林、季雨林等各類森林中,也出現于林緣疏林、灌叢、農田和村寨附近小樹叢内。尤其喜歡林緣疏林草地、灌叢和竹叢,是一種低海拔、低地平原灌叢鳥類。

生活習性

習性:留鳥。除繁殖期間成對活動外,其他季節多單獨或成小群活動。多在林下或林緣灌叢、竹叢、溪邊灌叢或草叢中活動和覓食,有時也到低矮喬木上覓食,很少到地面活動和覓食。 [1] 

食性:主要以昆蟲為食,偶爾也吃植物葉、芽等植物性食物。據在中國雲南解剖的12隻鳥胃,幾乎全為昆蟲(主要是甲蟲、螞蟻、鱗翅目幼蟲、直翅目昆蟲)等。

分布範圍

世界:分布于中國、尼泊爾、不丹、孟加拉國、印度、緬甸、泰國、老撾、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

中國:分布于雲南西部怒江、耿馬、永德、景東、景谷、南部孟連、西雙版納、綠春以及東南部蒙自與河口等地。

繁殖方式

繁殖期4-7月。營巢于林下灌叢或竹叢上。巢呈半球形,主要由竹葉和枯草構成,内墊有細的草莖。每窩産卵3-4枚,卵白色、被有紅色或紅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16.6-17.1毫米×12.6-13.0毫米。

相似種類

Napothera epilepidota    紋胸鹪鹛

字段t内容

目名tPASSERIFORMES

目中文名t雀形目

科名tMuscicapidae

科中文名t鹟科

學名tNapothera epilepidota

中文名t紋胸鹪鹛

所在地t雲南黃連山保護區

保護等級tLC

文獻t黃連山自然保護區綜合科學考察團. 黃連山自然保護區綜合考察報告集.

上一篇:榕樹葉

下一篇:青瑤夫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