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梅

紅梅

薔薇科杏屬植物
紅梅是梅花的一種,這種植物可用于園林、綠地、庭園、風景區,可孤植、叢植、群植等;也可屋前、坡上、石際、路邊自然配植。可用常綠喬木或深色建築做背景,襯托出梅花玉潔冰清之美。古代強調"梅花繞屋"、"登樓觀梅"等,均是為了獲得最佳的觀賞效果。另外,梅花可布置成梅嶺、梅峰、梅園、梅溪、梅徑等。紅梅也是中國文人喜歡呤詠的對象,畫作和詩歌很多。也是一種香煙的品牌。[1]
  • 中文名:紅梅
  • 拉丁學名:Prunus mume
  • 界:植物界
  • 科:薔薇科
  • 亞科:李亞科
  • 屬:杏屬
  • 英文名:Red plum

紅梅介紹

紅梅,梅花的一種。落葉小喬木,薔薇科,杏屬。株高約10m,幹呈褐紫色,多縱駁紋,小枝呈綠色。

形态特征

葉片廣卵形至卵形,邊緣具細鋸齒。

花每節1~2朵,無梗或具短梗,花呈淡粉紅或紅色,栽培品種則有紫、紅等花色,于早春先葉而開。 梅花可分為系、類、型。如真梅系、杏梅系、櫻李梅系等。系下分類,類下分型。梅花為落葉小喬木,樹幹灰褐色,小枝細長綠色無毛,葉卵形或圓卵形,葉緣有細齒,花芽着生在長枝的葉腋間,每節着花1~2朵,芳香,花瓣5枚,水紅至深紅,也有重瓣品種。

核果近球形,有縫合線,黃色或綠色,被柔毛,味酸,果肉與核粘附不易分離,6~7月果實成熟。

生長環境

喜溫暖氣候,有一定的耐寒力,花期對氣候變化非常敏感,梅喜歡空氣濕度較大,但花期時忌暴雨。梅在年雨量1000mm或稍多一點的地區可生長良好對土壤要求不嚴,比較耐瘠薄。亦能在輕堿性土中正常生長。根據江南經驗,栽植在礫質粘土及礫質壤土等下層土質緊密的土壤上,梅之枝條充實,開花結實繁盛。陽性樹種,喜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為長壽樹種。

分布範圍

中國是梅的原産地,這是舉世公認的,已被充分的事實所證實。

自然分布

我國有關梅的文獻曆史悠久。但對生産梅的記載要比栽培品種記述晚得多。公元6世紀陶弘景在《名醫别錄》中記載:“梅實生漢中川谷”。《花鏡》中有野梅産地之記載,稱梅本出于羅漂、含稽、四明等處。《台灣島植物名錄》中論述在台灣二櫃、合歡山川及新竹等地采得野梅标本,上原敬二在《樹木大圖說》中記載台灣大甲溪上遊、大安溪上遊雪花坑等地有野生梅樹。

栽培分布

梅的栽培分布區域遠較自然分布區域大,除自然分布梅的栽培之外,在北京、山東、河南以及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梅有梅的栽培。此外,我國海南省也有梅的栽培。北方栽培地區絕大多數是以栽培觀賞的梅花為主。但中國賞梅最為集中的地帶為長江流域。在此區域内,建成的梅花精園甚多,且有一此梅園建園曆史較長,在國内外已形成一定影響,如武漢東湖梅園、無錫梅園、南京梅花山、成都杜甫草堂等。随着梅文化的不斷傳播和普及,北方賞梅景點逐漸增多,有許多梅園已建成或正在籌建中。

品種分類

種類綜述

1、品字梅型

典型的一花三果品種,即品字梅。

2、小細梅型:

花小至特小,白、黃或紅色,徑7~22mm,單瓣,偶無瓣,果小,葉脈小。

小細梅型的梅花品種有北京小梅、磨山小梅、梅州小梅、黃金梅等。

3、江梅型:

花單瓣,呈紅、粉、白等色,萼绛紫色或在綠底上灑暈。

主要品種有江梅、雪梅、六瓣、六瓣紅、星湖小花、長蕊單粉、單粉、淡寒紅、日寒紅、粉寒紅、福壽梅、雪月花、芳流閣等。

4、宮粉型:

花複瓣至重瓣,呈深紅或淺之粉紅。

主要品種有大羽、扣瓣大紅、老人美大紅、小歐宮粉、複瓣小宮粉、粉皮宮粉、粉朱、粉羽、粉暈宮粉、蔡山宮粉、曹溪宮粉、川西小粉、重瓣粉口、台閣宮粉、傅粉、黃岩粉、虎丘晚粉、玉露宮粉、金殿粉、晚碗宮粉、清明晚粉、淡桃粉、龍潭粉、潮塘宮粉、重瓣粉朱、紅豔宮粉、華南宮粉、華農宮粉、華農晚粉、徽州台粉、江砂宮粉、蓮湖粉、蓮湖淡粉、綠枝宮粉、泉州宮粉、雪海宮粉等。

5、綠萼型:

花單瓣、複瓣或重瓣,白色或初開時為淡綠色,萼綠色,小枝青綠而無紫暈。

主要品種有變綠萼、台閣綠萼、長蕊變綠萼、二綠萼、複瓣綠萼、六綠萼、小綠萼、金錢綠萼、米單綠、長蕊單綠、單瓣綠萼等。

6、玉蝶型:

花複瓣或重瓣,純白色。

主要品種有北京玉蝶、扣子玉蝶、華農玉蝶、徽州檀香、紫蒂白、素白台閣、青芝玉蝶、小玉蝶、三輪玉蝶、荷花玉蝶、徽州白玉蝶、吳陽玉蝶、玉台照水、紫蒂白照水等。

7、朱砂型:

花單瓣、複瓣或重瓣,花紫紅色,萼醬紫色,木質部淺暗紫紅色為其主要特征。

主要品種有烏羽玉、常熟墨、骨裡紅、舞朱砂、台閣朱砂、徽州骨紅、鐵骨紅、多萼朱砂、粉紅朱砂、細枝朱砂、千瓣朱砂、南京紅須、水朱砂、白須朱砂、江南朱砂、淡暈朱砂、骨紅照水、早種朱砂、單瓣朱砂、紅千鳥、幾夜寝覺、千台朱砂、桃紅朱砂、銀邊飛朱砂、銀邊台閣朱砂等。

8、黃香型:

花複瓣或重瓣,淡黃色或近白色,花心微黃,萼绛紫色。

主要品種有黃山黃香、曹王黃香、單瓣黃香、南京複黃香等。

9、灑金型:

花單瓣、複瓣或重瓣,一樹上有紅、白兩色或水紅色條紋斑點的花朵。

主要品種有昆明小跳枝、晚跳枝、複瓣跳枝、單瓣跳枝、米單跳枝等。

品種種類

梅花品種很多,大品種有30多個,下屬小品種有300多個,一般花期在2~3個月左右。

梅花主要分為兩種,一為花梅、一為果梅;梅花以觀賞為目的,經陳俊愉教授研究,1962年時已有231個品種,而且還在不斷創新中,按其生長姿态分有直腳梅類、杏梅類、照水梅類、龍遊梅類;按花型花色分,有宮粉型、紅梅型、玉蝶型、朱砂型、綠萼型和灑金型等。

其中宮粉型梅最為普遍,品種最多。玉蝶型别有風韻,綠萼型香味最濃,尤以成都的“金錢綠萼”為好。果梅-主要采其果實即梅子食用,花較小,可分青梅、白梅、花梅、烏梅等。台灣地區梅花分布以嘉義縣梅山鄉梅花最著名、南投縣栽植之梅樹,以采摘青梅,制成各類梅子暢銷各地。

梅是中國的特産。它(她)原産于滇西北、川西南以至藏東一帶的山地。大約6000年前分布到了長江以南地區,3000年前即引種栽培。據科學考證,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脯梅”、“元梅”已有2150年的曆史。公元前2世紀引種到了朝鮮,8世紀便引種到了日本。

種型分類

分别為真梅種系、杏梅種系、櫻李梅種系。其下,主要又按枝姿分為五個大類。

第一類叫直枝梅類。枝直上或斜生。這是梅家族中曆史最悠久,成員最繁茂的一類,下分品字梅、宮粉等9種。

第二類名為垂枝梅類。枝自然下垂或斜垂,有粉花垂枝等5型。

第三類名為龍遊梅類。枝天然扭曲如龍遊,僅1類(龍遊梅類)1型(玉蝶龍遊型)。

第四類名為杏梅。乃梅與杏(山杏)之種間雜交,宋代的範成大在《梅譜》中首次對它進行了記載,花、葉、枝居于梅杏之間,’杏梅類’不香或微香(非梅香),花托腫大。下有單瓣杏梅型及春後型。

第五類是櫻李梅類,乃紫葉李與宮粉梅之人工雜交種,紫葉紅花,重瓣大朵,抗寒。

梅花原産中國,中國已栽培應用的梅花品種有300個以上,并仍有野梅分布于山間。野梅以西南山區,尤其是滇、川兩省為分布中心,井東延至鄂西地區。梅花品種及變種很多,其品種按枝條及生長姿态可分為葉梅、直角梅、照水梅和龍遊梅等類;按花色花型可分為宮粉、紅梅、照水梅、綠萼、大紅、玉蝶灑金等型。其中宮粉最為普遍,花粉紅,着花密而濃;玉蝶型花紫白;綠萼型花白色,香味極濃,尤以“金錢綠萼”為好。

按觀賞性分類

品系

(一)三大系:1、真梅系;2、杏梅系;3、櫻李梅系。

(二)五大類:1、直枝梅類;2、垂枝梅類;3、龍遊梅類;4、杏梅類;5、櫻李梅類。

(三)19個型别:1、直枝梅類分品字梅型、小細梅型、江梅型、宮粉型、綠萼型、玉蝶型、朱砂型、黃香型、灑金型;2、垂枝梅類分粉花垂枝型、五寶垂枝型、殘雪垂枝型、白碧垂枝型、骨紅垂枝型;3、龍遊梅類分玉蝶龍遊型;4、杏梅類分單瓣杏梅型和春後型;5、櫻李梅類分美人梅型。

按生态學分類

中國境内有一些曆史悠久、比較為人所知的古梅:其中有代表的是楚梅、晉梅、隋梅、唐梅和宋梅,有五大古梅之說。

楚梅:在湖北沙市章華寺内。據傳為楚靈王所植,已曆2500餘年,可稱最古的古梅了。

晉梅:在湖北黃梅江心寺内。據傳為東晉名僧支遁和尚親手所栽,距今已有1600餘年。冬末春初梅開兩度,人稱“二度梅”(還有一個說法,因整個花期曆冬春兩季而得二度梅的之名)。

隋梅:在浙江天台山國清寺内。相傳為佛教天台寺創始人智者大師的弟子灌頂法師所種,距今已有1300多年。

唐梅:有兩棵古梅并稱“唐梅”。一在浙江超山大明堂院内,相傳種於唐朝開元年間。一在雲南昆明黑水祠内,相傳為唐開元元年(公元713年)道安和尚手植。

宋梅:在浙江超山報慈寺。一般梅花都是五瓣,這株宋梅卻是六瓣,甚是稀奇。

按原産地分類

梅花原産中國西南部,野梅首先演化成果梅觀賞梅系果梅的一個分支。野梅在中國分布的次中心有4個,即川東、鄂西山區;鄂東南、贛東北、皖浙山區;兩廣、贛南山區和閩、台地區,其中台灣省以台南縣楠西鄉梅嶺風景區、南投縣信義鄉最多。為落葉喬木。梅喜溫暖氣候,花期對氣候變化特别敏感。梅喜空氣濕度較大,但花期忌暴雨。梅在年雨量1000mm或稍多地區可生長良好對土壤要求不嚴,較耐瘠薄。陽性樹種,喜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為長壽樹種。長江流域花期12月至翌年3月。在四川、湖北、廣西等高海拔地區均有野梅分布。栽培的梅花在黃河以南可安全露地越冬,經雜交育種的梅花,在北京露地越冬已獲成功,梅花喜溫暖稍帶濕潤的氣候,喜陽略耐蔭,不畏寒,土質以輕壤、砂壤而富含腐殖質最佳,在中黏壤土上生長易生刺。四川的成都,自古以梅花著稱,宋代詩人陸遊《詠梅花》詩:“當年走馬錦城西,曾為梅花醉如泥。二十裡中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梅是薔薇科李屬的落葉喬木,有時也指其果(梅子)或花(梅花),學名為Prunus mume。梅花原産于中國,後來引種到韓國與日本,又從日本傳播到西方國家,而梅花的學名實際上是日語的發音,這個發音據說是來自中國古代中原地區對梅花一詞的發音。

此外,梅花與蠟梅是兩種完全沒有關系的植物。梅花屬薔薇科,臘梅屬蠟梅科。蠟梅高最高僅三米,且花多為黃色。果為瘦紡錘型,這與梅花都是不同的。蠟梅為黃顔色,而梅花為白色、粉紅色、紅色。梅花在初春開放,而臘梅是開在初冬,兩者相差一個季度。蠟梅香味濃烈,而梅花香味清甜。此外,蠟梅的“蠟”質感很強,梅花的“紙”質感很強,簡單說就是蠟梅的花瓣比較硬,梅花的花瓣比較軟。

花期

梅花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花期是在寒冬季節,每到梅花缤紛怒放的時候,它的花瓣嬌小玲珑,紅色花色如烈焰般豔麗、白色花色如潔白的雪毛、綠色的花色如白色盤中碧綠的玉石,一片梅花林仿佛是一個人間仙境。如此嬌豔的花朵在人們的印象中仿佛隻有在春天萬物複蘇、百花齊放時才會有的景象,竟然會有一種花可以忍受住凜冽的寒冬為人們綻放出如此絢爛的花朵,為世界增添如此美麗的一景。

園林應用

紅梅在園林、綠地、庭園、風景區,可孤植、叢植、群植等;也可屋前、坡上、石際、路邊自然配植。若用常綠喬木或深色建築作背景,更可襯托出梅花玉潔冰清之美。

紅梅:選株形高大豐滿的植株孤植于重要位置或視線的集中點, 如入口的附近,庭院或草坪中,獨立成景,并注意與周圍景觀的強烈對比,以取得“萬綠叢中一點紅”的效果。可發揮景觀的中心視點或引導視線的作用。

叢植:将紅梅和其它植物成叢地點綴于園林綠地中,既豐富了景觀色彩,又活躍了園林氣氛。如果與綠色樹種叢植,均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不同花期的種類分層配置,可使觀賞期延長。這樣的分層配置、色彩搭配是園林藝術的重要方式。 不同的葉色、花色,不同高度的植物搭配,使色彩和層次更加豐富

群植或片植:以紅梅為主要樹種成群成片地種植,構成風景林,獨特的葉色和姿态都很美麗。其美化的效果要遠遠好于單純的綠色風景林。

栽植

1. 土壤,種植紅梅盆景的土壤要是腐殖質土和沙土和适量的有機肥混合,還要在陽光下面曬3天進行消毒,然後将選好的紅梅盆景的樁栽到盆裡。

2. 溫度,紅梅對溫度适應範圍很廣,但最适宜的是25℃左右,而且溫度的高低還影響花期的時間,開花前溫度低,會延遲花的開放時間,開花期間如果溫度低一點,反而會加長花期。

3. 光照,紅梅盆景對光照沒有特别的要求,但植物的生長都要有陽光,否則不利于光合作用的進行,不能通過光合作用提供給紅梅生長足夠的營養,但也要夏天避免暴曬,否則适得其反。

4. 澆水,紅梅對水的要求比較高一些,要保持盆土不幹不濕,過幹過濕都會對紅梅的生長造成不利影響。要少量多次澆水,夏天天氣炎熱幹燥可以适量的多澆水,到了冬天氣溫低要适量減少澆水。

5. 修剪,對紅梅盆景的修剪,要剪去交叉、直立、幹枯的枝條,對側枝短截,促進花葉生長速度,使紅梅盆景更旺盛。

6. 施肥,對紅梅盆景施肥以磷鉀肥為主,也可以施加一些基礎肥料,有機肥料,但不要過量,否則适得其反,花期可以追肥一次,冬天2月施肥一次就可以了。

嫁接過程

1 嫁接時間

4月6~25日,在毛桃砧木樹液流動離皮時進行嫁接,嫁接不可過早或過晚。嫁接早了砧木不離皮,嫁接晚了砧木展葉發芽養分消耗過大,直接影響接芽的夏季生長,達不到工程要求。  

2 鋸截砧木

每兩個嫁接工要配備一個鋸樹工在前面鋸樹,全部剪除砧木上的側枝,在距離地面60~70cm選擇樹幹平滑無側枝疤痕處,鋸斷砧木,要求鋸口截面平滑,無毛茬,無撕扯皮層現象,做到随鋸随嫁接,避免砧木截面在陽光下長時間暴曬、風幹,從而導緻砧木截面縱向開裂,影響嫁接效果。  

3 削取接穗

先把接穗的基部削一斜面呈馬耳狀,斜面的長度為3~4cm,然後在接穗的背面削一個小斜面,斜面的長度控制在0.6cm以内,這樣接穗就削成了一個锲形,要求兩個斜面平滑,無毛茬,削斜面時最好是一刀完成;接穗長5~8cm,要帶有2~3個飽滿芽。

4 縱切砧木皮層

每個砧木截面要選擇2~3個嫁接處,每個嫁接處樹幹要平滑,從截面邊緣縱切皮層(韌皮部),深達木質部,刀口長4~5cm。

5 安插接穗

先撬開皮層,把锲形接穗迅速插入,每個砧木截面上插上2~3個接穗,再用長80cm的塑料紮繩快速從上至下拉緊纏繞,然後用剪刀向下輕壓一下接穗,使接穗大斜面與砧木的木質部緊密接觸,接穗的斜面要露出0.5~1cm的白茬,以利傷口愈合形成愈傷組織。  

6 封閉嫁接部位

用一塊長、寬分别為25cm的白色地膜,從上至下把接穗連同嫁接部位一同包裹,使地膜與接穗上端緊貼在一起,然後用紮繩把地膜紮緊;接穗的上端易戳破地膜,封地膜時要謹慎操作,如果地膜破損産生漏氣,就起不到接穗及嫁接部位保濕的作用,這是嫁接成敗的關鍵。  

上一篇:量天尺

下一篇:綠元寶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