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

文藝複興三傑之一
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1475年3月6日 --- 1564年2月18日),全名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又譯“米開蘭基羅”、“米高安哲羅”,生于意大利佛羅倫斯加柏裡斯鎮,雕塑家、建築師、畫家和詩人。他與列奧納多·達芬奇和拉斐爾并稱“文藝複興三傑”,以人物“健美”著稱,米開朗基羅脾氣暴躁,不合群,和達·芬奇與拉斐爾都合不來,經常和他的恩主頂撞,但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于1564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中文名: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外文名: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 别名:米開朗琪羅 民族: 出生地: 畢業院校:聖馬可修道院的美第奇學院 職業:藝術,雕刻家,藝術,畫家,詩人,藝術,建築家 代表作品:《大衛》;《摩西》;《奴隸》;《創世紀》; 主要成就:代表歐洲文藝複興雕塑藝術最高峰與拉斐爾和達芬奇并稱為文藝複興後三傑 籍貫:意大利佛羅倫斯 去世年月:1564年2月18日

簡介

米開朗基羅·博納羅蒂(1475年——1564年)作為文藝複興的巨匠,以他超越時空的宏偉大作,在生前和後世都造成了無與論比的巨大影響。他和達·芬奇一樣多才多藝,兼雕刻家、畫家、建築家和詩人于一身。他得天獨厚活到89歲,度過了70餘年的藝術生涯,他經曆人生坎坷和世态炎涼,使他一生所留下的作品都帶有戲劇般的效果、磅礴的氣勢和人類的悲壯。他與列奧納多·達·芬奇和拉斐爾·桑喬并稱“文藝複興三傑”。

米開朗基羅(1475——1564)是文藝複興意大利藝壇三傑之一。米開朗基羅六歲時喪母,養在一個石匠的妻子的家裡,因此從小就對雕塑發生興趣。父親送他進拉丁文與希臘文學校學習,但是他學畫畫,父親訓斥也無用,13歲就進了佛羅倫薩著名畫家多梅尼科·吉蘭達伊奧的工作室,在那裡他最初接觸了終生所從事的神聖事業,并以神奇的速度掌握了繪畫技巧。1489年轉到另一個畫家學雕塑。後來當上美術學校的學生兼助手。那裡是文藝複興運動的中心,人文主義學者集中的地方。

在那裡幹了十四年,在思想和藝術上被培養成一個偉大的藝術家。使他離開佛羅倫薩到羅馬。二十四歲作為雕塑家開始從事創作,制作了著名的《大衛》(雕塑)和《聖家族》(壁畫),又為教皇在梵蒂岡的西斯廷小教堂畫壁畫,用了四年時間憑一個人在五百多平方米的天頂上畫了三百四十三人,對于如此宏大的工程,找來一些人作助手,最後中意的隻有一個調制顔料幹雜活的,繪畫都由他自己動手。米開朗基羅畫的這些巨人充滿超人力量,善于表現豐富的運動,并達到戲劇性高潮。人們從中感受到的是對人類的莊嚴頌歌。他生命的最後二十年專稿建築。他的作品雄壯宏偉,因此他所畫的女性也具有男性的氣質。一生未婚,純講精神而不涉及肉體。他在孤獨中奮戰了一生。

生平

1475年3月6日,米開朗基羅出生在意大利托斯卡納大區阿雷佐東北15公裡的卡普雷塞(Caprese),它位于佛羅倫薩西100公裡的地方,現在地名叫卡普雷塞米開朗基羅(Caprese—Michelangelo near Arezzo, Tuscany)。

米開朗基羅的父親是當地的一名法官,脾氣爆烈,但是懼怕上帝。母親在米開朗基羅六歲的時候就死了。他13 歲進入佛羅倫薩畫家基爾蘭達約(Ghirlandaio)的工作室,之後又跟随多納太羅的學生貝托多學習了一年雕塑,主要以自學為主。後轉入聖馬可修道院的美第奇學院作學徒,在那兒他接觸到了古風藝術的經典作品和一大批哲人學者,并産生了崇古思想。為了完全徹底地掌握人體結構,他曾親自解剖屍體進行研究。時興的新帕拉圖主義和受到火刑懲處的多明我會教士薩伏那洛拉給了他一生最重要的影響。米開朗基羅最初本無意做一位畫家,他的志向是成為一位雕刻家,并且隻在意"雕"而不在意"塑":像人們掙脫自己的肉體束縛一樣,獲得存在的形式。這正是新柏拉圖主義的教條。其繪畫代表作有《創造亞當》、《最後的審判》和《聖家族》等。他的藝術風格以現實主義為基礎,又兼具浪漫主義風格,有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

1496年,米開朗基羅來到羅馬,創作了第一批代表作《酒神巴庫斯》和《哀悼基督》等。1501年,他回到佛羅倫薩,用了四年時間完成了舉世聞名的《大衛》。

1505年在羅馬,他奉教皇尤裡烏斯二世之命負責建造教皇的陵墓,1506年停工後回到佛羅倫薩。

1508年,他又奉命回到羅馬,用了四年零五個月的時間完成了著名的西斯廷教堂天頂壁畫。1513年,教皇陵墓恢複施工,米開朗基羅創作了著名的《摩西》、《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1519-1534年,他在佛羅倫薩創作了他生平最偉大的作品——聖洛倫佐教堂裡的美第奇家族陵墓群雕。1562年受其門生,著名畫家,藝術史家:喬治·瓦薩裡之邀成為迪亞諾學院(佛羅倫薩美術學院)名譽院長。1536年,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西斯廷教堂,用了近六年的時間創作了偉大的教堂壁畫《最後的審判》。之後他一直生活在羅馬,從事雕刻、建築和少量的繪畫工作,直到1564年2月18日逝世于自己的工作室中。

藝術地位

米開朗基羅先是以雕刻家的身份穩定了自己藝術家的地位。1499年創作的《哀悼基督》是他的成名之作,解剖學科的藝術實踐和細緻入微的匠心獨運吻合了、甚至超出了人們可以理喻的"鬼斧神工",被譽為15世紀最動人的人性擁抱神性的作品--出示了悲劇卻掩飾了哀傷。這一時期的另一件作品是創作于1501年的《大衛》--神化的人形已經确立。米開朗基羅其後的一些雕刻作品是幾組陵墓雕像,斷斷續續工作了很長時間,其中較為著名的是《垂死的奴隸》、《被縛的奴隸》、《摩西》和《晝》、《夜》以及《晨》、《暮》。

米開朗基羅晚年未完成的四件雕刻作品實際上是在為自己設計墓地雕像,是一樣的題材《哀悼基督》,形象既不明晰手工也不細膩,或許是在走過了八十多年的人生路程之後,在向世人訴說,不是人生的抱負無以施展,而是天國的奧秘藏而不露。米開朗基羅雕刻作品的風格形成和創作走向與其繪畫作品的風格形成和創作走向是一樣的線索:英雄氣概磨難而成壯心不已的烈士暮年。早期的作品是其内心世界的表白,随後的一些作品表現為風格樣式的定型,後期的作品仍然是藝術家的心情歸宿。當時代的人們更多稱道的是早中期作品中神人兼備明察的力度,後來的人們更注意其後期作品創作時懸而未決封閉的深度,美學的焦距不再是簡單的對準藝術的創造物而是藝術家個人和作品之間、與現實之間糾纏不清的關系,現代藝術更是如此。

最初的一件《哀悼基督》和最後的一件《哀悼基督》都是聖母憐子的慣用樣式,聖母承負着愛的痛失。愛是情感的維系,有時隻是無奈的關心。人類的肉體并不是情感的自覺載體,而是理性的習慣寄生,與上帝的維系之靈才是情感的形象化寫真,而不單獨是理性的代碼。聖經上一些軟弱忍讓的信條旨在維護人類的情感,而不是單純的調動理性。所以聖經上寫着對惡人要讓,因為他們隻要你的理性服從,隻要你的肉體屈從,不要你的情感,以惡抗惡世無甯日,把虛榮給他,讓情感存在;對義人要抗,因為他們除了征服你的理性,統制你的肉體以外,還要你的情感依附,世界隻剩下唯他是從的行屍走肉的生存,創造不再是一架靈修操守和機械運轉并置做工的機器而隻剩下機械的運轉。

于是,具體在藝術方面并不在你的理念更在于你的情感歸屬,具體在生活方面并不在于你的行動更在于你的信仰,因為:我們所做的我們不明白。這與新帕拉圖主義的理念不盡相同,所謂掙脫肉體的束縛,是情感在肉體中自覺,而不是理性獨立于肉體之外。為什麼要超出肉體?天下不可能為肉體的均享,也不可能是理性的大同。無論世俗還是宗教的理性至上、厭惡肉體都是假冒僞善的義人。現代社會、現代藝術并不是缺少了什麼,喪失了什麼,而是增加了對世人的關注。米開朗基羅真是人文主義對上帝的拒絕嗎?或許可以說成是客西馬尼雞鳴之前的一次過程,也是一段個人的情感自覺。我們現在常說多了一個基督徒,少了一個中國人,那麼多了一個人文主義者呢?多了一個啟蒙思想家呢?基督徒和基督性也還是有差别,肉體的分化全世界都一樣。

米開朗基羅最榮耀的藝術實踐是建築。1546年教皇指派他為羅馬聖彼得教堂的建築師,考慮到自己年事已高他拒絕了這項工作,在教皇的一再堅持下他最終接受了這項委托,一個附帶的條件是不要報酬,因為他并不能确定他還有多少時間從事這項工作,然而他為此一直幹了十六年。1564年米開朗基羅逝世之後,教堂的大半工程尚未進行,1590年,米開朗基羅設計的圓頂方案由G·波爾塔實施完成。整個教堂綜合了幾位建築師的辛勤勞動,屬于米開朗基羅的設計成份比其他幾位建築師的都要多,教堂于1615年最後建成完工。上帝按照自己的樣式造人,人以自己的方式成就上帝。

相對其它文學形式而言,詩歌較為抽象,有時甚至被視為最高的文學表現形式。中國是一個注重詩歌學養的國度,其藝術影響力要大于漢賦、宋詞、元曲、清小說,一是這一藝術形式的理性結構,再就是它的情感傳達。由于中國二千多年集權力于一身、集觀念于一體傳承的體制模式,再變通以天寓自然、以帝為天子的天人合一的文化宗教模式,物歸天朝,人為禦用,沒有招工的社會意識,隻有招安的國家觀念,國人等于一次性地把自己交給了國家。犧牲了個人的做工實現,成全了為國家做功的事實。肉體辛苦的生存現實,西方從理性尋找出路,從理性展開形而上的思辨,思考肉體和上帝的關系。

有時把肉體和理性聯系起來,有時把肉體和情感聯系起來,有時卻又把肉體和靈魂聯系起來,有時又把肉體獨立對待,基于形而上的世界藍圖為背景,最終實際上都與上帝的關系密不可分。盡管靈魂和理性的聯系、肉體和情感的聯系相對密切,甚至常常輕視肉體感官、貶低情感為美學範疇,使肉體、感官、情感、美學都受到了牽連,然而這之間時有的相互脫節也是與這一維系分不開的,也就是說我們分析西方的文本,都不應該把這個背景取消,上帝死了的世界從來不會是一個無神論的世界。同樣的藝術形式,中國詩歌肉身"意"情的單一性和西方詩歌肉身"實"情的複合性是顯而易見的。

因為組建社會結構的基礎不一樣,集權專制主宰了國人的生存肌能。作為生存美學的表現形式,中國的傳統詩歌可謂是登峰造極的,作為存在内容的形式容器,西方的詩歌傳統是置身其中的。在此之所以要說這些,是因為米開朗基羅一生寫了大量的詩歌,作為"情感"的表白,詩歌讓我們進一步地接近藝術家的内心世界。肉體與自然、與社會、與信仰的張力是始終糾纏不清的關系,自身永遠是一個原因。我們不應該當藝術家身心緊張時,就落難他的周圍與我們有異,當藝術家身心舒暢時,就自诩他的認識與我們一緻。薩伏那洛拉既領改革的前潮也步專制的後塵;路德既要求自領啟示的權利也不同意其它信徒擁有這個權利;同樣,天主教既反對宗教改革也接受人文主義的世俗教育。這就是米開朗基羅生活的時代,是人們生活的時代。

據說,當拉斐爾看到西斯庭天頂畫後,說:有幸适逢米開朗基羅時代。拉裴爾說這句話不是在贊揚他們的時代,是在贊歎在他的時代出現了米開朗基羅。在這之後的幾個世紀,包括拉裴爾,世界又出現了許許多多的藝術大師和作品,更不要說在其它領域裡的發展,這是我們的幸運。米開朗基羅的藝術永遠是不可逾越的成就:成就永遠是不可逾越的藝術--每一個人。

現代意識的社會結構是照顧平民的生活常态,說得明白一點不是以人為本,是以肉身為本。人的抽象概念化已成為理性和肉身的合體,任何時候假冒僞善的義人都可能以不合他們的主張為由而不把你當人,以人為本偷換成以人為目的而把你當下實際的生活犧牲掉。以肉身為本容易聯想到以肉身為初使考慮的對象。不要以為自己是追求人文關懷的和宗教精神的而指責周圍的凡人肉身。《最後的審判》畫滿了裸體,教皇認為不雅,讓他人為之添上衣飾;我們認為肉身不雅,稱之為凸現人文意識,是一樣的外包裝。沒看見上帝嗎?得救的和遭罰的是一樣的情緒緊張。

文化和經濟一樣是出于人類修身養性的本能,都不是修身養性的目的:能做一個什麼樣的人而不僅僅是為了做一個什麼樣的人,在此形而下的審視或許是一樣,但是形而上的思辨卻是有區别的。肉體讓人們更多的說"需要"而不是說"為了",為了文化也是需要文化,為了成就也是需要成就,為了理想也是需要理想,為了信仰也是需要信仰,上帝是滿足人類的需要,你要隻說是為了上帝,上帝會輕視你。上帝是全滿,不需要為了他添些什麼,上帝并不要求人們為了上帝犧牲,人們卻是為了自己要保全上帝。小人和君子沒有前後,此岸和彼岸沒有距離,同是一個複合體。現代社會肉身生存的緊張和艱苦在于肉身承載的語意的延伸,肉身、情感、理性、靈魂,任一缺失都不能優化你的重負。缺失也即意味着不完整,照顧的不周讓人們感到喪失了許許多多……

20世紀我們生活的空間和觀念都發生了變化,語意構成的文化形式決定了技術發展和社會體制的不同走向。人類與上帝的情感分裂、與上帝的創造分裂在聖經中已有記錄,聖經啟示人類傾聽上帝的言說。人們仍在寫作詩歌,思辨有助于人們的情感,人們仍在繪畫,材料有助人們的表現。延年益壽和精神不死最終擺脫不了複活的啟示。情感交流讓人們親近上帝,表現手段讓人們感受創造。

第一個千年之交,人類找到了現在的記譜方法,第二個千年之交,人們普遍使用了這種方法。一樣的紀錄方法無所謂,仍有符号的區别,一樣的肉身為本無所謂,仍有個人的因素。區别的因素是上帝為了我們的需要。

立于西斯庭教堂的天頂畫下,置身西斯庭教堂的祭壇畫前,設想米開朗基羅的情感世界,照顧自身的肉體。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複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創作的人物雕像雄偉健壯,氣魄宏大,充滿了無窮的力量。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征。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争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的藝術不同于達·芬奇的充滿科學的精神和哲理的思考,而是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征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米開朗基羅就是這樣一個熱愛自己工作、不求回報、盡職盡責的好雕刻家,他堅持不懈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個人名言

睡眠是甜蜜的,成了頑石更是幸福,隻要世上還有羞恥與罪惡存在着的時候,不見不聞,無知無覺,便是我最大的幸福,不要來驚醒我!

藝術成就

羅倫佐·美第奇死後,米開朗基羅失去了保護人,佛羅倫薩陷于一片混亂,他深感故鄉非久留之地,而赴威尼斯和波倫亞,後轉道羅馬尋找發展機會。羅馬到處林立古代雕像,猶如走進巨大的古代藝術寶庫。23歲的米開朗基羅受法國紅衣主教委托,為聖彼得教堂制作《哀悼基督》雕像。這件雕像的問世,使米開朗基羅名蓋羅馬,自多納太羅之後又一顆雕刻巨星升起。26歲的米開朗基羅載譽回到故鄉佛羅倫薩,便立即從事《大衛》雲石雕像的制作,三年後完成,安放在韋吉奧宮正門前,作為佛羅倫薩守護神和民主政府的象征。

1505年應教皇朱理二世邀請,米開朗基羅赴羅馬為教皇在聖彼得教堂内建造陵墓,雕刻家曆經艱辛磨難為陵墓留下名雕《摩西》和奴隸等雕像,米開朗基羅的雕塑成就,使教皇的藝術總監勃拉曼特極為妒忌,他唆使教皇暫不修陵墓,強求雕刻家去畫西斯廷教堂天頂壁畫,米開朗基羅以超凡的智慧和毅力完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壁畫《創世紀》。

41歲的大師重又回到佛羅倫薩,出生美第奇家族的教皇利奧十世又強迫米開朗基羅為其祖宗聖羅倫佐陵墓制作雕像,著名的《日》、《夜》、《晨》、《暮》雕像就是安放在這座陵墓的石棺上。

已經61歲的雕刻家又被教皇召到羅馬,在25年前完成的《創世紀》天頂畫下的祭壇壁面上繪制《末日的審判》 。米開朗基羅是人類天才、智慧和勇氣的結晶,他的光榮與成就屬于全人類。

主要作品

聖彼得大教堂——出自米開朗基羅的天才設計,巨大的圓形穹頂不僅氣勢恢弘,而且從細節到整體都是絕世精美的藝術,但可惜大師本人沒有看到作品的完成。教堂中陳列的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是大師23歲時的作品,兩年後即告完成。但當時沒有人相信如此具有震撼力的作品出自一個青年之手,于是米開朗基羅将自己的名字刻在了雕像中聖母胸前的衣帶上,這是他一生中唯一署名的作品。

鐐铐聖彼得教堂——雕像《摩西》最早設計是安置在高處的,作者也為此強調了它被仰視時的藝術效果;但後來由于教皇的幹涉,不得不放置在陵墓的底層。即使如此,它仍然被西方藝術評論家認為是米開朗基羅最成功的雕像之一。

教皇宮的西斯廷禮拜堂——西斯廷本來隻是羅馬教皇的一個私用經堂,但因為米開朗基羅的兩幅巨型畫作:面積達511平方米的穹頂畫《創世紀》和220平方米的壁畫《末日審判》而名揚天下。畫這兩幅畫,前後間隔24年,但都是大師獨自一人日以繼夜地工作,共耗費了10年的時光。難怪有人說:藝術是寂寞的。

羅馬國立博物館——其大回廊是米開朗基羅晚年的重要作品之一。

羅馬市政廳建築群——其和諧完美堪稱文藝複興時期宮殿建築的代表。

庇護門——條條大路通羅馬,庇護門即為通往羅馬的大門之一,這也是米開朗基羅生前的最後一項建築作品。

人物評價

米開朗基羅·博納羅蒂是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和建築師,文藝複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

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複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創作的人物雕像雄偉健壯,氣魄宏大,充滿了無窮的力量。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征。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争的精神面貌。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不同于達·芬奇的充滿科學的精神和哲理的思考,而是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征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上一篇:祝文君

下一篇:布萊恩·亞當斯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