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連縣

筠連縣

四川省宜賓市轄縣
筠連縣擁有筠商、玉壺井、苗族大唢呐、苦丁茶、五尺道五大文化名片和筠連苦丁茶、筠連紅茶、筠連黃牛、筠連粉條四個國家地理标志産品保護,享有“中國苦丁茶之鄉”“中國奇泉之鄉”“中國黃牛之鄉”“全國重點産茶縣”“全國10大生态産茶縣”“川南煤海”“川紅故裡”等美譽,是全國“春風精神”發源地、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省級革命老區、省級岩溶風景名勝區、省政府擴權強改革試點縣、省政府少數民族待遇比照縣。[1]筠連縣戶籍總戶數122215戶,總人口450904人。轄筠連鎮、騰達鎮、巡司鎮、蒿壩鎮、沐愛鎮、鎮舟鎮、大雪山鎮、豐樂鄉、樂義鄉、團林苗族鄉、聯合苗族鄉、高坪苗族鄉5個鄉7個鎮;設157個村民委員會、878個村民組,17個社區、126個居民組。[2]2020年上半年筠連縣地區生産總值59.48億元,同比增長0.3%。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12.48億元,增長3.5%;第二産業增加值18.93億元,下降4.0%;第三産業增加值28.07億元,增長1.4%。[3]
    中文名:筠連縣 外文名:Junlian County 行政區劃代碼:511527 行政區類别:縣 所屬地區:四川省宜賓市 地理位置:四川省南部 下轄地區:7個鎮、5個鄉 政府駐地:筠連鎮 電話區号:0831 郵政區碼:645250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玉壺休閑觀光區、溫泉岩溶度假區、大雪山生态旅遊區等 車牌代碼:川Q 人口:332805人(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面積:1256.35km² 地區生産總值:146.18億元(2020年)

建制沿革

舊石器時代,縣境即有人類活動。秦統一六國以前,縣境屬“巴蜀本南外蠻夷地”一隅。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筠連歸大一統的中央王朝。

前202年,劉邦建立漢朝。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置犍為郡(郡治今貴州省遵義縣西)。元封二年(前109),犍為郡屬益州(州治今成都市)刺史部。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或元光五年(前130)置南廣縣,駐所在今珙縣沐灘鄉傅家壩,縣境屬益州犍為郡南廣縣地。

9年,王莽建立新朝,改益州刺史部為庸部,改犍為郡為西順郡,縣境屬庸部西順郡南廣縣地。23年,蜀地為公孫述割據,将庸部還名益州,西順郡複名犍為郡,縣境仍屬益州犍為郡南廣縣地。

漢建安二十一年(216),改犍為郡轄地為朱提郡,領朱提、漢陽、南昌、堂螂、南廣五縣,縣境屬益州朱提郡南廣縣地。

公元221年4月,劉備于成都稱帝,分益州為二十一郡,朱提郡仍置,領縣亦有南廣,縣境隸屬與前無異。蜀漢延熙(238~257)年間,于南廣縣立南廣郡,縣境歸益州南廣郡南廣縣,不久廢郡存縣,仍屬益州朱提郡南廣縣。

晉武帝泰始七年(271),合南中建甯、雲南、古興、永昌四郡置甯州(州治今雲南省曲靖市),并分朱提置南廣,縣境即屬甯州南廣郡南廣縣。

太康五年(284)撤銷甯州,縣境仍屬益州朱提郡南廣縣。惠帝太安二年(303),恢複甯州建制,縣境又屬甯州朱提郡南廣縣。

晉懷帝永嘉五年(311)置南廣郡屬甯州,縣境屬甯州南廣郡南廣縣。晉愍帝建興四年(316)五月,廢南廣郡,縣境屬甯州朱提郡南廣縣。

晉元帝永昌年間(322~323)南廣又為甯州朱提郡屬縣。晉成帝鹹康年間(335~342),李雄定甯州,又置南廣郡,縣境仍屬甯州南廣郡南廣縣。

晉穆帝時(345~361)安西将軍桓溫平蜀,南廣縣地屬東晉。開皇十七年(597),隋讨平爨氏後,于南廣郡舊地置協州(州治今雲南省彜良縣),今縣境屬協州。隋炀帝大業初廢協州入開邊縣(縣治今雲南省鹽津縣灘頭),至後仍又荒廢。

唐初,縣境屬戎州僰道縣。武後時置筠州,領縣八:鹽水、筠山、羅餘、臨居、澄瀾、臨昆、唐川、尋源。又置連州,領縣六:當為、都甯、邏遊、羅龍、加平、清坎。後又置定州、領扶德、支江二縣。該等州縣均為羁縻。歸附唐王朝,屬劍南道(今成都市,後改劍南道西川)戎州都督府(府治今宜賓市)。唐天寶元年(742)改戎州為南溪郡。依舊都督領羁縻州三十六州,今縣境在内。天寶七年(748),唐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被南诏打敗,羁縻筠州、連州等地被南诏占領。德宗貞元四年(788),南诏歸附,筠地各州縣仍屬戎州羁縻。宋鹹平四年(1001)将蜀地分為益、利、夔、梓四路,今縣境内各羁縻州屬梓州路(路治潼州府,今四川省三台縣)戎州。徽宗政和四年(1114)改戎州為叙府,徽宗重和元年(1118)改梓州路為潼川府路。

至北宋末。羁縻筠州、連州均屬潼川府路(原梓州路)叙州府(原戎州)所轄。元至元十五年(1278),于今縣境内合原筠州、連州而置筠連州,并領騰川縣(縣治今筠連鎮),不久省縣入州。至元十六年(1279),筠連州直隸叙州府。元末至正二十年(1360)紅巾軍将領明玉珍據蜀稱帝。在重慶建立大夏政權,曆時11年。筠連州治地隸屬依舊。

明洪武四年(1371)滅大夏,同年改筠連州為筠連縣,縣治今筠連鎮,改設流官,隸叙州路。洪武六年(1373)叙州路改為叙州府,筠連縣隸叙州府。洪武十年(1377)降高州為高縣,将筠連縣、珙縣并入高縣。洪武十三年(1380)又恢複置筠連縣、珙縣,直隸叙州府。明正德十三年(1518)複置高州,仍領筠、珙二縣。清朝順治十六年(1659)9月,筠連納入清朝統治,縣境人口稀少。至康熙中葉戰亂才平定,曾由慶符縣知縣兼任筠連縣知縣,筠連縣隸屬一仍明制。

雍正六年(1728)對川、滇、黔三省邊界進行了較大調整,将鎮雄、烏蒙、東川三府劃歸雲南省,今四川南部疆界基本确定,将縣屬大、小楠木二園劃歸雲南省鎮雄州。嘉慶七年(1802),筠連縣屬四川省川南永甯道(道治泸州)叙州府(府治宜賓市)。

光緒三十四年(1908),改永甯道為下川南道,筠連縣即屬四川省下川南道叙州府。民國元年(1912),中華民國成立,是年裁廢道制,以府、州、廳直隸省政,筠連縣直屬四川省叙州府。

民國2年(1913),實行撤府立道,筠連縣屬四川省下川南道(道治泸州);民國3年(1914)改下川南道為永甯道(道治地同前),筠連屬四川省永甯道;民國18年(1929)撤銷道,筠連縣直屬四川省;民國24年(1935),四川省下設十八個行政督察區,筠連縣屬四川省第六行政督察區(區治今宜賓市)。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50年1月9日,筠連縣解放。同年1月,分四川為川東、川西、川南、川北四個行政公署,直隸西南大行政區。

川南行政公署設泸州市,筠連縣屬西南大區(駐重慶市)川南行署宜賓專區,專署設宜賓市(縣級)。1952年9月1日,恢複四川省,撤銷西南大行政區和川南行政公署,筠連縣屬四川省宜賓專區。

1953年8月,經宜賓專區行政公署批準,高縣第四區(區治沐愛場)、第五區(區治落木柔場)、第七區(區治蒿壩場)所轄1鎮、20鄉、156個村劃歸筠連縣。1968年8月,改宜賓專區為宜賓地區,筠連縣即屬四川省宜賓地區。1996年10月,經國務院批準撤銷宜賓地區,設地級宜賓市,筠連屬宜賓市管轄。

行政區劃

筠連縣轄7個鎮、2個鄉、3個民族鄉。筠連縣人民政府駐筠連鎮公園路

一、鎮(7)

(一)筠連鎮(學士路)

居委會(8)·玉壺社區·景陽社區·河西社區·城南社區·中城社區·海瀛社區·廉溪社區·黃桷樹社區

村委會(36)·銀江村·豐收村·五鳳村·金鳳村·紅陽村·五陵村·水源村·白花村·荊花村·旗隆村

·蓮花村·淩雲村·紅權村·學士村·聯絡村·白鶴村·燎原村·真武村·中和村·桂花村

·柏楊村·金石村·沙壩村·雙河村·大山村·台草村·酸草村·曹嶺村·田豐村·柏勝村

·雲勝村·神羊村·川豐村·木映村·平陽村·雙田村

(二)騰達鎮(王合村)

居委會(1)·平寨社區

村委會(11)·王合村·新合村·梨坪村·春風村·海燈村·新民村·小溪村·建設村·官井村·龍井村·絲栗村

(三)巡司鎮(商貿街121号)

居委會(3)·光明社區·七星社區·龍華社區

村委會(23)·銀星村·巡司村·四方村·德面村·紅星村·梧桐村·溫泉村·蘆豐村·新街村·慶高村

·荷花村·道溪村·沙林村·共和村·解放村·民主村·童家村·關津村·小寨村·水潦村

·小樂瓦村·石泉村·大樂瓦村

(四)沐愛鎮(荷花社區)

居委會(2)·荷花社區·小河社區

村委會(20)·南坪村·興隆村·沿河村·石林村·棬坪村·金銮村·金壩村·金坪村·金龍村·金溪村

·金魚村·新華村·落箭村·安全村·菜坪村·公坪村·周坪村·平等村·山壩村·沐陰村

(五)鎮舟鎮(興徙社區)

居委會(1)·興徙社區

村委會(10)·金鐘村·馬家村·雲嶺村·政興村·前進村·景陽村·尖峰村·五星村·紅旗村·順利村

(六)蒿壩鎮(蒿壩村)

居委會(1)·蒿壩社區

村委會(10)·蒿壩村·高橋村·龍盤村·齊心村·中山村·龍坪村·平安村·青花村·金坷村·合力村

(七)大雪山鎮(民主社區)

居委會(1)·民主社區

村委會(15)·兩江村·海灣村·東紅村·高峰村·順景村·安樂村·四景村·天堂村·樂園村·五道河村

·迎豐村·槐坪村·大榜村·石龍村·雪山村

二、鄉(2)

(一)樂義鄉(中壩村)

村委會(6)·中壩村·花園村·沙地村·黃金村·陶坪村·保聖村

(二)豐樂鄉(中心村)

村委會(10)·中心村·龍鳳村·帥龍村·鹿井村·平原村·龍塘村·聯合村·白果村·蔔好村·後溪村

三、民族鄉(3)

(一)團林苗族鄉(杉新村)

村委會(6)·杉新村·華新村·大埂村·香樟村·新陽村·新中村

(二)聯合苗族鄉(甜竹村)

村委會(5)·甜竹村·茶園村·紅竹村·光明村·革新村

(三)高坪苗族鄉(槐樹村)

村委會(5)·槐樹村·先鋒村·英雄村·東風村·麻園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筠連縣位于四川盆地南緣,雲貴高原北麓川滇結合部,地處北緯27°50′37"~28°14′28",東經104°17′45"~104°47′20"之間。北界高縣,東接珙縣,南靠雲南省威信、彜良縣,西鄰雲南省鹽津縣。東西長48.5千米,南北寬43.4千米,幅員1256.35平方千米。縣城距成都市372千米、重慶市384千米、宜賓市89千米、雲南省鹽津縣縣城44千米。

地勢地貌

筠連縣地形整體呈南高北低态勢,系四川盆地向雲貴高原過渡地帶。東南部大雪山主峰海拔1777.2米;東北部騰達鎮沐灘河谷海拔368.5米,極差1408.7米。區内以縣城、巡司、筠連鎮古樓為中心的岩溶峰叢發育奇特,面積約36.86平方千米,有大小溶洞226處,其中以涼風洞、箱子洞、鴛鴦洞、母豬洞、仙人洞等較為著名。

筠連縣境内水系縱橫,常年有水溪河31條,屬長江上遊上幹段南廣河水系的有鎮舟河、巡司河、定水河、樂義河(渾水河)等共29條;屬長江上遊上幹段金沙江水系的有頭道河(即熱壩河)、鹿井溝2條。較大河流有鎮舟河、巡司河、定水河3條,鎮舟河發源于筠連縣南端與雲南省威信縣交界的大雪山北麓,巡司河發源于筠連縣龍鎮鄉池塘溝的山王坳,定水河發源于龍鎮鄉白果村寒婆嶺北麓。筠連縣有巡司、縣城、斯栗坡、上橋頭、五道河五大洩水區,并有鎮舟—大魚洞、龍碗—涼風洞、大洞灣—小魚洞、旋窩凼—黑風洞、蔔好龍—斯栗坡等地下水系,主要出水點有玉壺井、大龍潭、涼風洞、溫泉井、倒流水、小魚洞、仙人井、清溪洞、鹿井、母豬洞等。

土壤

筠連縣土壤有5個土類、6個亞類、17個土屬、61個土種、114個變種。成土母質含7個系25個組群。其中水稻土面積10926.67公頃(163900畝),習慣面積5870公頃(88062畝),占耕地面積的16.67%,主要分布在筠連縣各鄉鎮沿河兩岸。潮土土類土壤面積295.35公頃(4430.3畝),占耕地面積的0.45%;紫色土系反映岩性的特殊土壤類型,含酸性紫色土1個亞類,2個土屬、6個土種、12個變種,土壤面積15039.43公頃(225591.5畝),習慣面積4468.68公頃(67030.26畝),占耕地面積的22.95%,分布于縣西北部的筠連鎮、塘壩鄉、孔雀鄉,縣東南的大雪山、聯合、蒿壩、維新、巡司等鄉鎮。黃壤土屬地帶性土壤,筠連縣面積最大,分布最廣,總面積68679.6公頃(1030194畝),其中農業土壤面積39277.19公頃(589157.8畝),習慣面積12413.14公頃(186197.07畝),占筠連縣耕地面積的59.93%。黃棕壤土面積6693公頃(100395畝),占筠連縣轄區面積的5.33%,主要分布在蒿壩鎮香台山、大雪山鎮大雪山、龍鎮鄉老君山等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區。

氣候

筠連縣屬四川盆地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暖、降水充沛、四季分明、冬暖春早、夏長秋短、霜雪較少。光熱水資源豐富,适宜發展農、林、牧業及多種經濟作物。常年日照時數1064.4小時,占可照時數的25%。常年平均氣溫17.6℃,年際變化小,最高年1998年和2002年18.6℃,最低年1976年16.8℃,相差1.8℃,月際變化大,最熱月7月26.5℃,最冷月1月7.3℃,差值19.2℃。全縣地處海拔1777.2米的大雪山,常年平均氣溫9.5℃,海拔368.5米的沐灘河谷,常年平均氣溫18.4℃。

水文

筠連縣境内水系縱橫,常年有水溪河31條,屬長江上遊上幹段南廣河水系的有鎮舟河、巡司河、定水河、樂義河(渾水河)等河流共29條;屬長江上遊上幹段金沙江水系的有頭道河(即熱壩河)、鹿井溝2條。較大河流有鎮舟河、巡司河、定水河3條河流,鎮舟河發源于筠連縣南端與雲南省威信縣交界的大雪山北麓,巡司河發源于龍鎮鄉池塘溝的山王坳,定水河發源于龍鎮鄉白果村寒婆嶺北麓。全縣有巡司、縣城、斯栗坡、上橋頭、五道河五大洩水區,并有鎮舟—大魚洞、龍碗—涼風洞、大洞灣—小魚洞、旋窩凼—黑風洞、蔔好龍—斯栗坡等地下水系,主要出水點有玉壺井、大龍潭、涼風洞、溫泉井、倒流水、小魚洞、仙人井、清溪洞、鹿井、母豬洞等。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2012年,筠連縣土地總面積125635.07公頃(1884526.5畝);其中耕地36930.4公頃(553956畝),占29.40%;林地64038.9公頃(960583.5畝),占50.97%;牧草地7.4公頃(111畝),占0.006%;漁業養殖水面面積177公頃(2655畝),占0.14%;其他土地面積24481.4公頃(367221畝)占19.49%。

水資源

筠連縣水資源總量為10.57億立方米,七月與八月産水最多,一月與十二月産水最少,夏秋兩季産水最多,冬春兩季産水最少,形成“冬幹、春旱、夏洪、秋澇”的特征。在區域分布上,西南部産水最多,東北部産水最少,高山區産水最多,壩丘區産水最少;迎風面産水最多,背風面産水最少。

礦産資源

2009年,筠連煤田探明地質儲量為35.82億噸,占四川省煤儲量的1/3,煤礦建設規模設計為740萬噸/年。石灰石儲量163億噸,還有菱鐵礦、褐鐵礦、黃鐵礦、鹽、銅礦、耐火磚土、矽石、磷礦、辰砂、鑄石原料、陶瓷原料等。

生物資源

2013年,筠連縣有木本植物116科,333種,其中喬木114種、小喬木50種、灌木87種、藤本25種、竹類17種、蕨類40種。按用途分:用材樹79種、用材竹(筍材兩用)9種、經濟樹46種、觀賞木花類68種、其他117種。珍稀植物16種、野生動物共55種,其中珍稀野生動物10種。

人口民族

2018年,筠連縣戶籍總戶數122215戶,總人口450904人。其中,城鎮人口141307人,鄉村人口309597人;男性人口236444人,女性人口214460人,男女性别比為110.3:100。全縣出生人數4454人,人口出生率10.41‰;死亡人數2384人,死亡率5.57‰;人口自然增長率4.84‰,符合政策生育率98.5%。年末常住人口33.32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3.46萬人,城鎮化率達40.41%。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筠連縣常住人口為332805人。

筠連縣有漢族、苗族、彜族、回族、壯族、蒙古族、滿族、白族、土家族、羌族、哈尼族、傣族、維吾爾族、朝鮮族、瑤族、藏族、布依族、侗族、哈薩克族、黎族、傈僳族、佤族、土族、達翰爾族、撒拉族、毛南族、仫佬族27個民族共427550人。其中漢族406172人,占總人口的95%;26個少數民族共21378人,占總人口的5%。苗族19831人,占總人口的4.64%;彜、回、藏、壯、白、滿、土家、仫佬族等25個民族共1547人。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高坪、聯合、團林3個苗族鄉及蒿壩、巡司、騰達、大雪山、雙騰、樂義、筠連鎮7個鎮。

政治

縣長:謝曉丹

副縣長:賈聖君

副縣長:鐘聲遠

副縣長:劉勁松

副縣長:李應紅

副縣長:陳龍

副縣長:劉偉

經濟

綜述

2018年,筠連縣實現地區生産總值(GDP)143.57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9.2%。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21.32億元,增長3.7%;第二産業增加值80.14億元,增長10.2%;第三産業增加值42.11億元,增長10.1%。三次産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别為6.2%、68.1%、25.7%,分别拉動GDP增長0.6、6.3、2.4個百分點;三次産業占GDP的比重為14.9:55.8:29.3。全年人均地區生産總值(GDP)43126元,增長9.1%。

2018年,筠連縣實現民營經濟增加值94.75億元,增長9.5%,占GDP的比重為66.0%,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7.97億元,增長3.3%;第二産業增加值64.53億元,增長9.5%;第三産業增加值22.25億元,增長12.2%。

2018年,筠連縣财政總收入8.6億元,增長21.06%;地方财政收入7.18億元,增長9.9%。其中,非稅收入完成3.71億元,下降8.33%;基金收入完成1.41億元,增長149.17%。财政總支出31.31億元,增長14.97%;地方公共财政預算支出27.65億元,增長10.95%;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79億元,增長39.41%;農林水事務支出5.2億元,增長22.77%;科學技術支出0.19億元,增長10.72%;教育支出6億元,增長16.29%;衛生支出2.16億元,下降0.97%。全年基金預算支出完成3.66億元,增長58.36%。

2018年,筠連縣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完成110.99億元,同比增長12.5%;其中,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完成108.99億元,同比增長12.3%。從産業投資結構看:第一産業完成投資7.58億元,同比增長15.4%,占總投資的6.9%;第二産業完成投資40.12億元,同比下降15.9%,占總投資的36.1%;第三産業完成投資63.29億元,同比增長42.6%,占總投資的57%。

2020年,筠連縣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46.18億元,同比增長2.6%。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30.83億元,同比增長5.4%;第二産業增加值48.15億元,同比下降2.5%;第三産業增加值67.19億元,同比增長5.4%;三次産業占GDP的比重為21.1:32.9:46.0。

第一産業

2018年,筠連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産值36.22億元,同比增長3.6%。

2018年,筠連縣農業實現産值15.83億元,增長3.6%;全年糧食作物總播種面積33924公頃,下降0.2%;其中,大春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9564公頃,增長0.1%;小春糧食作物種植面積4360公頃,下降1.8%。糧食産量175969噸,增長0.4%,其中,大春糧食産量158673噸,增長0.4%;小春糧食産量17296噸,增長0.6%。茶園面積達13587公頃,生産茶葉12340噸;烤煙移栽面積1227公頃,收購烤煙2300噸。

2018年,筠連縣林業實現産值2.51億元,增長5.45%;全年義務植樹80.2萬株,完成營造林面積12.46萬畝,其中,人工造林4.5萬畝,封山育林4.56萬畝,森林撫育2萬畝,低産低效林改造1.4萬畝。全縣新增森林面積2.46萬畝,林地保有量87.34萬畝,森林蓄積269.81萬立方米,全縣森林面積達103.97萬畝,森林覆蓋率達55.17%。

2018年,筠連縣畜牧業實現産值17.53億元,增長3.27%;出欄肉豬46.38萬頭,增長4.2%;出欄肉牛4.94萬頭,增長3%;羊出欄0.77萬隻,下降4.2%;家禽出欄235.61萬隻,增長1.2%。肉類總産量4.55萬噸,增長4.3%,其中,豬肉産量3.58萬噸,增長4.5%;牛肉産量0.61萬噸,增長4.6%;禽蛋産量0.18萬噸,增長3.4%。年末生豬存欄31.58萬頭,牛存欄10.18萬頭,羊存欄0.69萬隻,兔存欄9.84萬隻。

2018年,筠連縣實現漁業産值0.19億元,增長5.28%;水産品1210噸,同比增長3.2%。

2018年,筠連縣有效灌溉面積達到15.55千公頃,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6千公頃;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93.8千公頃;本年解決農村安全飲水人口3.57萬人,累計安全飲水人口56.25萬人;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15.01萬千瓦。全年農村用電量12292萬千瓦時。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4212噸。年末實有耕地36983公頃。

第二産業

2018年,筠連縣全部工業實現增加值75.65億元,同比增長10.4%;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0戶,其中煤炭企業17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8%;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1.78億元,同比增長24.7%;實現利潤總額6.93億元,同比增長33.9%;實現利稅總額10.02億元,同比增長30.2%。

2018年,筠連縣具有資質等級獨立核算的建築企業18個,其中:施工總承包和專業承包企業18個。施工總承包和專業承包企業全年完成建築業現價總産值16.99億元,同比增長30.7%;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12.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7.4%。

第三産業

2018年,筠連縣房地産開發投資完成14.24億元,同比增長26.5%;其中,住宅投資9.76億元,增長17.9%;商業營業用房投資2.66億元,增長27.6%;其他投資1.82億元,增長101.6%。商品房施工面積159.8萬平方米,增長7.4%,商品房銷售面積21.6萬平方米,增長30.3%。

2018年,筠連縣實現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7.64億元,同比增長12.1%。其中,城鎮市場實現零售額33.14億元,增長12.3%;鄉村市場實現零售額14.5億元,增長11.4%。本年退出限上單位3個,新增13個,現有限額以上貿易單位(含個體戶)55個,其中限上貿易個體戶8戶。

2018年,筠連縣旅遊接待298.43萬人次,同比增長48.73%;實現旅遊收入22.66億元,增長61.44%。

2018年,筠連縣招商引資到位資金46.53億元,其中省外到位資金25.06億元;全年新簽億元以上項目19個,履約19個,履約率100%。

截至2018年末,筠連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99.64億元,比年初增長15.96%;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57.59億元,比年初增長12.68%。

交通運輸

截至2018年末,筠連縣境内公路總裡程2000公裡,其中等級公路1600公裡。公路旅客周轉量48350.1萬人/公裡,貨運周轉量56072.02萬噸/公裡;城市客運公交車24輛,出租汽車26輛。

社會事業

科學技術

2018年,筠連縣共申報省、市、縣科技項目9個,其中申報省級項目4個,市級項目5個;申請各類專利41件,其中發明專利3件。

教育事業

截至2018年末,筠連縣有小學10所(不含村小),普通中學34所,職業學校1所,特殊教育1所,幼兒園77所。在校學生62082人,其中:小學34988人,初中16928人,普通高中6053人,職業高中在校學生4113人。小學招生6043人,普通中學招生5562人,初中階段升學率85.58%;普通高中招生2177人,職業高中招生2305人。全年2624人參加高考,本科上線人數1058人,本科上線率為40.32%,其中,重點本科上線人數218人。擁有中小學專任教師3026人,全年引進教師52人,公招教師159人,安置免費師範生17人,按期轉正特崗教師6人。

文化事業

截至2018年末,筠連縣共有24個幸福美麗鄉村農家文化院壩,61個貧困村村級文化活動室;22個電子閱報屏;19個市級示範農家書屋。年末,有圖書館1個,藏書量8.85萬冊,其中,紙質圖書藏書量3.35萬冊,電子圖書5.5萬冊;有農家書屋243個,其中市級示範農家書屋19個。年末,有線廣播電視用戶數27010戶,其中數字電視用戶27010戶;廣播綜合覆蓋率99%,電視綜合覆蓋率99%;有線廣播電視傳輸幹線網絡總長1453公裡。

名稱

等級

玉壺井碑刻

省級

淩玉關

省級

筠連五尺道

省級

沐愛衙署舊址

省級

黃峰夫妻墓

市級

萬壽橋

市級

文峰塔

市級

禹王宮遺址

市級

登瀛塔

市級

回龍橋

縣級

報恩寺

縣級

騰達王爺廟

縣級

燈杆洞

縣級

隐豹觀

縣級

文物保護單位

省級

苗族大唢呐

苗族刺繡

市級

高台竹竿獅子

縣級

筠連民間故事

筠連民歌

苗族情歌

苗族蘆笙舞

武德鄉農民書畫

筠連根雕

糟黃瓜制作技藝

苦丁茶制作技藝

筠連水粉制作技藝

苗族花山節

端陽場

筠連紅茶加工技藝

槐花幾時開音樂

非物質文化名錄

體育事業

截至2018年末,筠連縣有各級各類體育協會21個,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1166人,各類健身活動站點268個;全年培訓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120名,二級社會體育指導員6名。

郵電事業

截至2018年末,筠連縣郵電主營業務收入23647萬元,比上年增長7.5%。年末擁有固定電話用戶41557戶,移動電話用戶308309戶,互聯網注冊上網用戶79021戶。

衛生事業

截至2018年末,筠連縣有醫療衛生機構396個,編制病床1595張,衛生技術人員1549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495人。2019年8月,入選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

社會保障

截至2018年末,筠連縣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38.64萬人,其中,城鄉居民參保36.83萬人,城鎮職工參保1.81萬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12.6萬人;工傷保險參保職工14099人;生育保險參保職工10610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6989人。城鎮新增就業人員5796人,城鎮登記失業人員556人,登記失業率3.61%。

截至2018年末,筠連縣住房公積金繳存總額17933.98萬元,同比減少0.77%,住房公積金繳存職工人數11662人,住房貸款發放額5600萬元,同比減少23.97%;住房公積金提取額12805.11萬元,同比減少2.78%。

截至2018年末,筠連縣有農村敬老院14所,社會救助福利中心和光榮院各1所,床位1140張;民辦營利性養老機構2所,床位160張;養老機構床位合計1300張。全縣共有農村特困供養人員1010人,城市特困供養人員356人;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2386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1052人。

人民生活

截至2018年末,筠連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805元,同比增長9%。人均工資性收入14840元,增長10.4%;人均經營淨收入12188元,增長7.4%;人均财産淨收入2738元,增長6.1%;人均轉移淨收入4040元,增長10.4%。全縣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0729元,增長11%;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38.3%。

截至2018年末,筠連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04元,同比增長9.6%。人均工資性收入4715元,增長10.9%;人均經營淨收入7668元,增長5.7%;人均财産淨收入408元,增長2.9%;人均轉移淨收入2613元,增長21.3%。全縣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1726元,同比增長9.3%。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39.6%。

環境保護

截至2018年末,筠連縣轄區内的環境空氣質量狀況均達到國家二級标準。縣境内出境斷面水質均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标準Ⅲ類标準。區域環境噪聲均符合聲環境質量标準。全年,二氧化硫削減100.06噸;化學需氧量削減224.64噸;氨氮削減29.98噸;氮氧化物削減1300.88噸。飲用水源水質達标率100%;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81.8%。

2018年末,筠連縣有省級生态村4個、市級生态村224個、縣級生态村248個,命名生态家園61706戶。

地方特産

椒麻雞

筠連椒麻雞已有400多年曆史,它以獨創的烹饪技術配上祖傳秘制的佐料,其味麻辣爽口,風味獨到。筠連椒麻雞以選三斤左右的烏骨雞為最佳。宰殺褪毛後,隻在肚腹上劃一個小口,小心翼翼地剜出雞肚裡的雜碎,當鐵鍋裡的水開始冒魚眼睛時,便将雞下到鍋裡,加蓋,每隔兩三分鐘翻一個面。為了不讓鍋中的水沸騰,除文火外,還夾以淋冷水的方法。總之,一直讓雞在鍋中保持“氽”的溫度。大約十分鐘左右,熄火,焖一至兩分鐘,從鍋裡撈出,馬上浸在冷開水中,大約五分鐘左右撈出,等溫熱時切成塊狀。經這樣煮出來的雞,其肉質細嫩,綿軟化口,吃起來也相當的“嫩和”了。

苦丁茶

筠連苦丁茶,在它形成發展的道路上,人們灑下了多少汗水,激發了多少創新!1997年,筠連縣雙騰鎮人李國璋首次采摘苦丁茶嫩芽,采用開水焯青揉撚成條新工藝,創制出國璋工藝苦丁茶。自此,筠連苦丁茶即以其獨特的色香味形迅速赢得人們的喜愛和市場的歡迎。幾年時間,筠連苦丁茶産業便創下了“四個全國第一”:面積第一,種植面積5萬畝,成為全國最大的苦丁茶生産基地縣,被譽為“中國苦丁茶之鄉”;産量第一,年産幹茶1500擔;市場份額第一,除台灣外,全國各地市場均有銷售;産值第一,2006年苦丁茶産值達7816萬元。苦丁茶,這種在苗鄉流傳已久的神樹,已經成了幫助人們小康富裕的現實觀音!

風景名勝

筠連縣旅遊資源有以生物景觀、地學景觀、水體景觀、溫泉景觀的自然景觀資源,以古建築、古遺址、史前文化、龍碗大堰的人文景觀資源,以苗族花山節、民族服飾、大唢呐蘆笙的苗族文化風情,以休閑農業、名優特産品、手工藝品的産業景觀;初步形成玉壺休閑觀光區、溫泉岩溶度假區、大雪山生态旅遊區3大景區。

光明寺

光明寺位于巡司鎮以北山上。此山雖不算高,但巡司鎮可盡收眼底。據史料載,光明寺始建于元代,完善于明清,該寺因主供燃燈古佛而得名,文革初被毀。寺前有壯觀的山門,寺内建有三大殿、茶廳、亭台及其它設施。

石佛岩

石佛岩(又稱報恩寺)距筠連城北約3千米筠連鎮果木材境内一座陡峭的山崖之下。80年代初,筠連縣人民政府将此定為筠連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樓峰叢

古樓峰叢為筠連新八景之一,位于古樓經隐豹關到黃牛岩、四方碑一帶,分布40餘平方千米,有圓錐形山峰671餘個,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距離縣城約5千米。

城市榮譽

2017年12月14日,筠連縣獲評第四屆四川省文明城市。

2020年3月31日,筠連縣入選2019年度四川省農民增收工作先進縣(市、區)。

2020年6月9日,筠連縣獲評四川省促進服務業發展工作先進縣(市、區)黨委、政府。

2020年6月30日,筠連縣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020年7月29日,入選2019年重新确認國家衛生鄉鎮(縣城)名單。

2020年9月22日,榮獲2019年度四川省糧食生産“豐收杯”。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