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消逝

童年的消逝

1982年尼爾·波茲曼出版圖書
《童年的消逝》是美國媒體文化研究者、批判家尼爾·波茲曼于1982年出版的人文社會類著作。《童年的消逝》一書主要講述了在成人和兒童共同成為電視觀衆的文化裡,政治、商業、教育等最終蛻變成幼稚和膚淺的弱智文化,人類的文化精神逐漸枯萎   。該書的主要貢獻不在于斷言童年正在消逝,而在于提供了一個解釋這種現象何以産生的理論   。
  • 書名:童年的消逝
  • 作者:【美】尼爾·波茲曼
  • 類别:人文社會類
  • 頁數:193頁
  • 定價:¥19.00 元
  • 裝幀:精裝
  • ISBN:10位[7563344985] 13位[9787563344987]
  • 外文名:The disappearance of childhood
  • 字數:132000字
  • 首版時間:1982年

内容簡介

該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表述“童年”這個概念的起源;具體地說,就是童年起初不需要存在,而後卻發展成不可避免的存在,它們各自的傳播條件是什麼。第二部分将人們置身于現代時空,企圖揭示從古登堡(Gutenberg)的印刷世界轉換到塞缪爾·莫爾斯(Samuel Morse)的電報密碼世界,這個過程使童年作為一個社會結構已經難以為繼,并且實際上已經沒有意義。

“童年”是一個被發明出來的概念,印刷術普及之前,兒童與成人之間靠口語傳播,彼此分享基本相同的文化世界,所以人類并沒有“童年”;印刷術普及之後,文字成為主導,成人掌握着文字和知識的世界,兒童與成人之間出現了一道文化鴻溝,“童年”誕生了。

電視時代,一切信息都能夠在成人和兒童之間共享,成人和兒童之間的界限逐漸模糊,兒童幾乎都被迫提早進入充滿沖突、戰争、性愛、暴力的成人世界,“童年”逐漸消逝。

作品目錄

引言

第一篇 童年的發明

第二篇 童年的消逝

參考文獻

第一章 一個沒有兒童的時代

第五章 結束的開端

第二章 印刷術和新成人

第六章 一覽無餘的媒介

第三章 童年的搖籃期

第七章 成人化的兒童

第四章 童年的旅程

第八章 正在消失的兒童

第九章 六個問題

創作背景

時代背景

19世紀以後,特别是20世紀,随着電子時代的來臨,特别是電視時代的來臨,兒童可以不需要很強的閱讀力和理解力,就可以很直觀地看到成人世界的一切,世界各地的電視節目中,充斥着暴力、色情,成人世界像口語時代一樣一覽無餘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這種情況,摧毀了兒童的羞恥感,使兒童過早地操着成人的語言,模仿成人的方式生活,甚至兒童本身也成為成人消費的對象,兒童節目的成人化以及成人節目的兒童化形成合流,由印刷術發明所形成的信息等級制度的基礎崩潰了,童年在迅速地消逝。

創作契機

兒童越來越接近成人,而成人化的兒童同兒童化的成人一樣數見不鮮。于是在這種狀況下,波茲曼為充分表達對于電視影響兒童成長的隐憂,提出部分解決方案,而寫下該書。

作品思想

讀寫能力

讀寫能力所針對的是現代新媒介的視像語法危機所導緻的童年問題。在波茲曼看來,建立在印刷技術的發明普及基礎上的讀寫能力的發展,是現代童年概念誕生的一個基本的媒介和文化語境。随着以電視為代表的視像媒介逐漸取代了印刷媒介的統治地位,由一個需要一定長度的書面知識習得過程圈圍起來的童年概念,也開始變得模糊起來。由于視像媒介主要是以直觀的圖像而非象征的文字作為言說方式的,它就不像印刷媒介那樣向其讀者要求一種隻有經過時間的浸淫才能獲得的特殊讀寫能力。讀寫能力的獲得在形式上與童年教育的時間密切相關,在實質上則與童年教育的文化目标内在相關,它在根本上指向由讀寫文化培育起來的人的一種成熟的思想能力。

秘密

“秘密”分為兩類。一類是與讀寫能力的概念緊相關聯的那些知識“秘密”。在識字文化的框架裡,兒童和成人之間除了生理分野之外,更存在着重要的文化分野,後者不是指兩種文化之間簡單的面貌差異,而是它們之間内在的價值層遞關系。然而,新媒介的視像語法恰恰取消了這一文化分野的必要。以電視為例,基本上,兒童無需通過複雜的學習來理解電視的内容,與此相應地,“無論對頭腦還是行為,電視都沒有複雜的要求”。這就使得它所呈現的一切内容對兒童來說變得全無“秘密”可言。這樣,現代社會努力在成人和兒童之間建立起來的文化差異,也在平面化的視像生活中迅速縮小。

另一類是與一個社會的倫理自省意識相關的那些生活“秘密”,它所針對的是呈現出整體娛樂化趨勢的當代文化“自由化”趨勢所導緻的童年危機。這些“秘密”是指被現代社會認定為暫時不适宜于童年接觸的文化訊息,如色情、暴力等内容。在童年的生活中注意屏蔽這些訊息的行為,代表了現代文化在面對兒童群體時的一種倫理自覺。然而,在不斷侵占人們日常生活的視像媒介消費(尤其是娛樂消費)中,面對童年,文化的這一倫理标準常常被遠遠地抛到了身後。視像文化敢于以大衆文化的名義當着童年展示一切,實際上,這種展示也成了它借以吸引觀衆的一個重要噱頭,在這樣的景觀性展示中,對于童年的文化保護責任被丢棄了。應該說,在社會“秘密”的問題上,波茲曼并非如他的有些文字所顯示的那樣是一位道德清教主義者,但在童年“秘密”的問題上,他以明确無誤的立場強調了文化自我倫理約束的必要性。

童年“純真”

在波茲曼看來,純真童年的“消逝”是一個輕視讀寫能力、放棄文化秘密的社會對于兒童生命的直接戕害。他在該書的引言中說道:“不得不眼睜睜地看着兒童的天真無邪、可塑性和好奇心逐漸退化,然後扭曲成為僞成人的劣等面,這是令人痛心和尴尬的。”他進而指出了當代文化中日益告别純真的“成人化”兒童在各種場合留下的庸俗身影。

概括地說,在波茲曼看來,由印刷時代轉入視像時代、由讀寫文化轉入娛樂文化的現實導緻了童年純真世界的不複存在,進而導緻了童年在人們文化中的消逝。

作品評價

一本有才華、有力量、有分量的書。(《華盛頓郵報》評)

尼爾·波茲曼在《童年的消逝》一書中,運用他對心理學、曆史學、語義學和麥克盧漢學說的深刻見解以及常識,非常有說服力地闡述了一個觸目驚心而且頗具獨創的論題。這本書讀起來也很有趣。(美國學者維克托納瓦斯基 評)

該書審視了童年在當代美國文化中四面楚歌的狀況。(《出版人周刊》評)

出版信息

出版年

語言

譯者

出版社

ISBN

2011年

簡體中文

吳燕莛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9787563344987

2015年

簡體中文

吳燕莛

中信出版社

9787508648279

作者簡介

尼爾·波茲曼(Nell Postman,1931~2003),世界媒體文化研究者和批評家。1931年出生于紐約,先後就讀于紐約州立大學弗雷德尼亞分校和哥倫比亞大學,于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取得教育學博士學位。在其研究生階段,就遇到了麥克盧漢,麥克盧漢“媒介及信息”的觀點對他産生了很大的影響。促使他發展出自己“媒介即隐喻”、“媒介即認識論”的論題。1959年,波茲曼來到紐約大學任教。1971年,波茲曼創建了媒介生态學的研究生課程。1993年獲得教授授銜,并擔任紐約大學文化與傳媒系主任直到2002年。波茲曼專注于研究媒介技術大爆發為社會帶來的深刻變革,他的觀察細緻入微,他的論述一針見血,他的一系列著作對于今天的媒介研究者具有重要的啟發。

上一篇:S女出沒,注意!

下一篇:細葉沙參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