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

立秋

二十四節氣之一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第13個節氣,秋季的第一個節氣,于每年公曆8月7-9日交節。此時,北鬥七星的鬥柄指向西南,太陽到達黃經135°。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四時“氣”的變化,立秋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節點。立秋,也意味着降水、濕度等,處于一年中的轉折點,趨于下降或減少;在自然界,萬物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蕭索成熟。立秋并不代表酷熱天氣就此結束,立秋還在暑熱時段,尚未出暑,秋季第二個節氣(處暑)才出暑,初秋期間天氣仍然很熱。所謂“熱在三伏”,又有“秋後一伏”之說,立秋後還有至少“一伏”的酷熱天氣。[1]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這天往往還處在中伏期間,也就是說,酷暑并沒有過完,真正有涼意一般要到白露節氣之後。酷熱與涼爽的分水嶺并不是在立秋節氣。進入秋季後,由夏季的多雨濕熱過渡向秋季少雨幹燥氣候。在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萬物随陽氣下沉而逐漸蕭落。秋季最明顯的變化草木的葉子從繁茂的綠色到發黃,并開始落葉,莊稼則開始成熟。立秋是古時“四時八節”之一,民間有祭祀土地神,慶祝豐收的習俗。還有“貼秋膘”“咬秋”等習俗。
    中文名:立秋 外文名:Beginning of Autumn 代表寓意:秋季開始,收獲的季節 自然規律:萬物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蕭索成熟 時間:每年8月7日或8日 黃道位置:太陽到達黃經135° 氣候特點:降雨、風暴、濕度等趨于下降或減少 物候現象:涼風至;白露生;寒蟬鳴 農事活動:做好整地、施肥的準備、曬秋 傳統習俗:曬秋節、秋忙會、貼秋膘

曆史淵源

《曆書》曰:“鬥指西南維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按秋訓示,谷熟也。”立秋,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節點。在二十四節氣中,立秋并不代表酷熱天氣就此結束,據二十四節氣排序,立秋後還有處暑節氣,立秋至處暑期間天氣還是很熱,處暑節氣後便出暑了,自處暑節氣起暑氣漸退。立秋後,降雨、濕度等處于一年中的一個轉折點。古人認為,在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萬物開始從繁茂生長走向成熟。在古代農業社會,立秋對農事的意義很重要。

季節劃分

天文法:傳統的四季劃分方法,依據天象變化劃分。以二十四節氣中的“四立”作為四季的始點,因此秋季以立秋為始點。立秋是根據天文觀測的位置,确定的秋季起始日。秋季從立秋起至立冬結束,其起始與結束,是天體運行的結果。

氣溫法:現在劃分四季常根據氣溫變化劃分,采用的是近代學者張寶堃的“候平均氣溫”劃分,按候平均氣溫法,日平均氣溫連續五天介于10℃~22℃之間算入秋。

氣象變化

立秋并不代表酷熱天氣的結束,立秋後還有一個處暑節氣,處暑節氣後才出暑。民諺:“大暑小暑不算暑,立秋處暑正當暑。”所謂“熱在三伏”,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至處暑往往還處在“三伏”期間,所以初秋天氣還很熱。熱與涼的分水嶺并不是在夏秋之交。所以,想要立秋後就馬上涼爽還是為時尚早。立秋後,暑氣一時難消,有“秋老虎”的餘威。中國地域遼闊,南北各地氣候差别大,尤其是中國南方此節氣内還是暑熱之時,同時由于台風雨季節漸去了,氣溫更酷熱,中國醫學也對從立秋起至秋分前這段日子稱之為“長夏”。

現劃分四季常按“候平均氣溫法”劃分,以日平均氣溫連續五天介于10℃~22℃之間算入秋。其實,按氣候學劃分季節的标準,下半年日平均氣溫穩定降至22℃以下為秋季的開始,除長年皆冬和春秋相連無夏區外,中國很少有在“立秋”就進入“候平均氣溫”(連續五天介于10℃~22℃之間)的地區。

立秋意味着降雨、風暴、濕度等,處于一年中的轉折點,趨于下降或減少。季節轉換,南方地區的降雨量、風暴、幹濕度等變化明顯;北方地區,這些變化不明顯,變化明顯的是氣溫。進入秋季後,在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萬物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蕭索成熟,氣候開始由夏季的多雨濕熱向秋季的少雨幹燥氣候過渡。

物候現象

中國古人将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意思是說立秋過後,刮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此時的風已不同于夏天中的熱風。接着,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産生,并且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

傳統習俗

立秋節:秋天是收獲的季節,民間有祭祀土地神,慶祝豐收的習俗。

在南方有“立秋啃秋瓜”的習俗,在入秋的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習俗。民國時期出版的《首都志》記載:“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謂之啃秋。”也有迎接秋天到來之意。

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廣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區的村民,由于地勢複雜,村莊平地極少,隻好利用房前屋後及自家窗台屋頂架曬、挂曬農作物,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一種傳統農俗現象。

一直以來,在中國廣大農村,在立秋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預蔔天氣涼熱之俗。還有以西瓜、四季豆嘗新、奠祖的風俗。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陳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飲等風俗。

農事活動

秋的含義,有莊稼快成熟的意思。立秋日對農民顯得尤為重要,有農諺說:“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農夫不用力”。立秋前後中國大部分地區氣溫仍然較高,各種農作物生長旺盛,中稻開花結實,單晚圓稈,大豆結莢,玉米抽雄吐絲,棉花結鈴,甘薯薯塊迅速膨大,對水分要求都很迫切,此期受旱會給農作物最終收成造成難以補救的損失。所以有“立秋三場雨,秕稻變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黃金”之說。

秋後還有一伏,立秋前後中國大部分地區氣溫仍然較高,各種農作物生長旺盛,中稻開花結實,單晚圓稈,大豆結莢,玉米抽雄吐絲,棉花結鈴,甘薯薯塊迅速膨大,對水分要求都很迫切,此期受旱會給農作物最終收成造成難以補救的損失。所以有“立秋三場雨,秕稻變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黃金”之說。雙晚生長在氣溫由高到低的環境裡,必須抓緊當前溫度較高的有利時機,追肥耘田,加強管理。

文學記述

農事歌

時到立秋年過半,可能有澇也有旱,

男女老少齊努力,戰天鬥地奪高産。

棉花抹杈邊心,追肥時間到下限,

天旱澆水要适量,防治病蟲巧把關。

早秋作物漸成熟,防雀糟蹋要常轉。

晚秋作物治追耪,後期管理不能軟。

适時播種大白菜,炕土壅蔥奪豐産。

保護地菜籌建棚,底肥施足地深翻。

大積大造農家肥,割曬青草抽時間。

林木果樹管理好,摘下果梨去賣錢。

畜禽管理要加強,要緊預防牛流感。

喂魚注意多投草,魚病防治至關鍵,

坑内菱角采下來,繼續管好藕葦芡。

農諺

“立秋”對于農事的影響相當大。古代農業社會,農民對“立秋”的重視程度不亞于過節。古人認為如果立秋日天氣晴朗,必定風調雨順,可以坐等豐收。同樣,“立秋”的早晚也相當重要,“七月秋樣樣收,六月秋樣樣丢”。“立秋”後下不下雨更忽視不得,“立秋有雨樣樣收,立秋無雨人人憂”,因為“立秋無雨是空秋,萬物曆來一半收”。由此可見,“立秋”還是一個收獲的标志,所謂“秋不涼,籽不黃”,“立秋十天遍地黃”,“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結頂”,一個金色的秋天就要到來了。

在這個季節裡,人們盤算最多的就是農事:“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荞麥白露花,寒露荞麥收到家”;“立秋摘花椒,白露打胡桃,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軟棗”,享受收獲之樂的同時,也要掌握好工作的節奏:“七月立秋慢溜溜,六月立秋快加油”,“立秋拿住手,還收三五鬥”。對沒進入收獲期的,“立秋”後也需注意:“頭伏芝麻二伏豆,晚粟種到立秋後”;“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立秋種芝麻,老死不開花”。立秋”也相應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

秋來夏去均降至,火秋作物發育期,草木結果采摘忙。

田間管理要加強。

立了秋,便把扇子丢。

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

醜秋荞麥白露花,寒露荞麥收到家。

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結頂。

醜秋無雨一半收,處暑有雨也難留。

醜秋下雨人歡喜,處暑下雨萬人愁。

立秋摘花椒,白露打核桃。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軟棗。

頭伏芝麻二伏豆,晚栗種到立秋後。

三伏帶一秋,還有二十四個秋老虎。

詩詞

《立秋前一日覽鏡》[唐]李益

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

惟将兩鬓雪,明日對秋風。

《立秋》[南宋]劉翰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起居養生

在秋季養生中,《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于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此乃古人對四時調攝之宗旨,告誡人們,順應四時養生要知道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規律。

俗話說:“一夏無病三分虛”。立秋之後,雖然早晚會較涼爽些,但“秋老虎”肆虐,往往使人極易産生倦怠、乏力之感。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可根據需要适當進補。

立秋之後,在飲食方面應該特别注意定時定量、潤燥強體,應吃些生津養陰、滋潤多汁的食品,少吃辛辣、煎炸食品。同時,中醫認為,肺與秋氣的關系十分密切,因此應多吃有潤肺作用的食品,例如百合、蓮子、山藥、藕、平菇、西紅柿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