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

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

中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
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專業從2004年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武漢大學首先開設至今,經過了數年發展,已成為了一個比較成熟的專業。現在國内的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專業主要有兩種内涵,一種是由武漢大學開創的(地理)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即武大模式),另一種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開設的以外太空空間信息為研究對象的技術(即西電模式)。
  • 中文名: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
  • 外文名:Spatial information and digital technology
  • 培養目标:具有軟件工程理論基礎等技術人才
  • 學位:理學學士
  • 學制:四年
  • 開設時間:2004年

發展曆程

1998年,教育部頒布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1998年頒布)》,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專業正式出現在該目錄的《經教育部批準同意設置的目錄外專業名單》中,專業代碼為080903W。  

2012年,教育部頒布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專業調整為計算機類專業,專業代碼變更為080908T。 

2020年,教育部頒布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0年版)》,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專業為工學門類專業,專業代碼為080908T,屬計算機類專業,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背景

武漢大學在2004年首創此專業,挂靠于國際軟件學院。武漢大學擁有着亞洲最強、世界第三的測繪遙感專業,軟件工程方面也是國内一流。武漢大學的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實際是遙感專業與軟件工程專業的一個交叉學科。這裡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實際應該稱為(地理)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這裡看起來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是并列關系,實際上(地理)空間信息是處理對象,數字技術是處理方法。我們要做的就是使用計算機軟件技術将巨量的空間信息轉化為易被人接受形式的信息,并通過網絡等手段将信息提供給客戶(例如谷歌地圖)。我們主要學習的是方法,因此實際上軟件工程更接近這個專業。我們和軟件工程所學内容的差别在于我們要掌握遙感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在課程上,我們隻是多了空間信息導論、空間信息移動服務等幾門專業課。也就是說,學習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基本可以讓你做軟件工程能做的所有事,也能做他們不能幹的事,實際上我們也是軟件人才。2007年廈門理工學院開設的此專業,以及2009年山東農業大學開設此專業、成都理工大學2008年開始招生的這個專業都是按照武漢大學的模式教學,學習内容基本相同。

曆史沿革

美國副總統戈爾于1998年1月21日提出了數字地球的概念之後,中國學者特别是地學界的專家認識到“數字地球”戰略将是推動我國信息化建設和社會經濟、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武器,并于1999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在北京召開了首屆國際“數字地球”大會。從這之後,與“數字地球”相關相似的概念層出不窮。“數字中國”、“數字省”、“數字城市”、“數字化行業”、“數字化社區”等名詞充斥報端和雜志,成了當前最熱門的話題之一。甚至許多省、市把它作為“十五”經濟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戰略來抓。國家測繪局在2000年全國局長幹部會議上明确提出,測繪局系統今後一個時期的主要任務是構建“數字中國”的基礎框架;海南、湖南、山西、福建等省都已正式立項啟動"數字海南"、"數字湖南"、"數字山西"、"數字福建"工程,其他省區的立項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劃之中,而數字城市的立項更是如火如荼。

2000年5月13日,中國近百名市長與百名IT精英企業聚首"二十一世紀數字城市論壇",共商推動中國城市數字化進程大計。

中國建設部部長俞正聲在論壇開幕緻辭時指出,所謂"數字城市"與"園林城市"、"生态城市"一樣,是對城市發展方向的一種描述,是指數字技術、信息技術、網絡技術要滲透到城市生活的各個方面。建設數字城市能夠制止猖獗的違法建築,并避免制約工程招标和房地産建設中的大量弊端。

科技部官員認為,"數字城市"符合中國目前工業化和信息化并行的經濟生活現狀,在中國城市現代化建設中具有重要意義。他透露,目前正在制訂中的"十五"有關科技攻關計劃和規劃中,城市的規劃、建設和管理,數字化城市工程将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内容。

中國信息産業部信息化推進司司長宋玲說,實現城市信息化是中國城市融入全球化浪潮的首要和必要條件。中國現已制定了一套衡量信息化水平的比較體系。經過國務院信息化領導小組讨論通過将會發布。

建設部、科技部等部委"十五"期間将啟動"數字化城市示範工程項目",國家準備在"十五"期間共計投入5億元人民币(地方和企業配套投入40億人民币),建立5-10個市級綜合應用和20-30個城市行業應用的城市數字化示範項目;30-40個社區和企業的數字化示範項目;2-3個跨省市的行業應用以及20-30個數據處理與系統集成的高技術企業。

與前兩年僅僅炒作"數字地球"的概念不同,"數字省"、"數字城市"則開始進入到實質性的啟動階段。為了積極有效地推進中國"數字地球"戰略的發展,本文以"數字城市"為核心讨論有關的基本概念及實現策略,與之相關的"數字省"、"數字化行業"、"數字化社區"也可以此為參考。

應用領域

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是運用計算機軟件技術、通信技術,綜合研究空間信息數字化、網絡化、可視化和智能化的工程理論與技術科學。它将空間信息的各種載體向數字載體轉換,通過網絡通信技術加載到各個專業領域,支持各行業數字工程的實現,如:數字國防、數字政府、數字國土、數字規劃、數字電力、數字水利、數字公安、數字交通、數字農業等。

培養目标

是培養具有深厚軟件工程理論基礎和空間信息技術、通信技術以及計算機網絡技術,有一定的管理和經濟知識基礎,能運用數字工程技術對環境、人文、社會、經濟等各類信息進行數字化處理,實現網絡化傳輸、可視化表達、智能化決策的複合型空間信息産業、技術與應用的高級專門人才。

邊馥苓

提到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就不能不說到邊馥苓教授,1988年邊教授在國内率先開創了GIS專業,2003年,又是邊教授首先在國内提出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專業的構想,并使之成為現實。現在邊教授年近70,仍奮鬥在教學一線,對學生十分關心。我曾和邊教授交流過,深深的被她的熱心所感動。在大學學習的一個重要内容便是讀大師,能得到邊教授教導,真是榮幸之至。現在武大空間信息與數字工程研究中心的數位老師都是邊教授的門徒,而其它高校的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專業許多骨幹也受過邊教授的教導。邊教授是當之無愧的中國空信第一人。

學制學位

基本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就業分析

專業前景大概是所有人最關心的了,先說武大空信的前景。我們每屆有大概80人,據老師說,每年被保送到各個名校讀研的大概有30人,而考研到武大遙感院等各處的人應該也不少。國際軟件學院的就業人中,年薪平均為6萬,也不乏10萬以上的人。可能有人要說我吹牛,這裡我來給你分析一下。軟件行業(其實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專業培養的也該算軟件人才)最低收入一般月薪該有2500元(低等的程序員)而對于中等的軟件設計師,月薪該有5000,即年薪60000.現在中國大學裡培養的人才都是軟件行業的中層人才,但由于現在中國軟件人才培養結構不合理,中層人才過剩,底層和高層人才不足,很多高校培養的軟件人才都必須幹底層工作。事實上即使是國際軟件學院這樣的國家示範性軟件學院,學生也大多要從底層做起。但示範性軟件學院和國内很多大公司都有合作,國際軟件學院和中軟國際、東軟集團等公司有長期合作,學生在大三、大四就可以進入大公司實習,優秀的學生有更多機會進入薪金水平較高的大公司。當然,也有四年沒學到東西的同學,年薪60000是多個年薪30000與多個年薪100000甚至200000平均得到的。這裡給你的是一個平台,發展的怎樣還看你自己。

補充說一點,武大的空信因為是從卡内基·梅隆大學引進的外語課程,第三四年學費是15000,而且學習難度也會大些,但是否劃算還要各位自己估量。

其它學校的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專業,你看了該專業的發展背景就應該知道,這些專業都是為數字城市培養人才的,現階段人才主要流向是政府部門,就業應該也不會差,隻是中國的數字化還需要一個過程,現在隻能說前景很好,到底什麼時候真的會大熱起來,還不好說。

發展前景

編輯 播報

考研方向

可報考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電子與通信工程、測繪工程、軟件工程等碩士專業。 [2] 

就業方向

畢業生可以從事信息和通信系統、數字化國土、數字化城市的研究設計和制造工作,也可以在政府管理部門、軍事、經濟、科學研究部門從事系統管理工作。

開設院校

地區

院校名錄

地區

院校名錄

上海

上海海洋大學

----

湖北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重慶

重慶郵電大學

重慶移通學院

雲南

雲南師範大學

----

重慶工商大學融智學院

----

四川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

河北

北華航天工業學院

----

陝西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河南

河南工業大學

----

福建

福建農林大學

廈門理工學院

安徽

滁州學院

----

----

----

----

從業領域

畢業生可在國民經濟各行業(城市信息管理、航空航天、交通、鐵道、國防、公安、旅遊、國土資源、海洋、建築、金融、冶金、水利、電力、石油、煤炭、農業、測繪等)、政府機關、各類高新技術公司、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從事各類數字工程規劃、設計、施工、管理或教學科研工作。武大的主要研究方向為将空間數據(信息)進行數字化處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