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人

秋人

中國核雕家
秋人(原名:鄒麗青)13歲開始自學核雕藝術,從藝以來沒有參加過任何正式比賽,然而他卻是中國當代核雕最有影響力的雕刻家之一,2007年,應台北曆史博物館之邀,參加毫芒微雕藝術展。[1]2010年,獲浙江省首批優秀民間文藝人才獎,市非物質文化遺傳代表性傳承人,核雕高镂空創始人,創新了異形核和白點核雕藝術,同時還獨創了合核雕刻藝術,4件作品被台北曆史博物館收藏,20件作品被杭州中國工藝美術博物館收藏。
  • 中文名:秋人
  • 外文名:
  • 别名:鄒麗青
  • 民族:
  • 出生地:浙江青田
  • 畢業院校:
  • 職業:核雕藝術家
  • 代表作品:《待魚》《荷塘小趣》《深秋》《清泉》
  • 主要成就:核雕高镂空藝術創始人優秀民間文藝人才獎

人物簡介

1980年出生,字秋人,号核癡,百核齋創作室主人,浙江青田溫溪人,非遺傳承人。自幼喜歡繪畫,從事核雕藝術10多年,被譽為:核雕高镂空藝術創始人,浙江省首批“優秀民間文藝人才獎”。他的作品構思巧妙,寓意深遠,刀工精細,獨樹一幟.秋人每個題材的作品隻雕一核也就是說每件作品都是孤品,他的作品以花鳥動物山水為主,雕刻技法以高镂空為主要刀法,模仿了中國畫裡的寫意和工筆的特點,作品表現了大自然的生活情趣.

相關作品

特點

一、高镂空作品,雕工精細,細如發絲,隻能收藏不能把玩。

二、高浮雕作品,巧妙設計,寓意深遠,可以把玩。

秋人有許多作品因為不盡自己的意所以被砸毀,多年來,他的作品有上百件,除了被人收藏以外,大部分的作品就是被自己砸毀的,他說:我認為有瑕疵的,就一定要被砸毀。秋人不驕傲自滿,不追求經濟利益,不為商掖做.隻為了實現自我價值,精益求精,不斷進取.在橄榄核雕領域,可以說是鬼斧神工。

作品

桃核雕《網》,一根根細細的蛛絲都被他雕了出來;

橄榄核雕《蕩秋千》,不僅雕出了樹、秋千架、人物,還雕出了飄逸的秋千繩;

橄榄核雕《和諧一家》,絕妙地雕出了一對老夫婦農耕的場面;

橄榄核雕《蓮花觀音》,是用異形核雕刻的,變異的果核正好雕成了蓮花狀,裡面的觀音更是惟妙惟肖;

橄榄核雕《秋收》,生動地反映了農村收割的景象,人物、稻桶,都形象逼真;

桃核雕《歲歲平安》,一個充滿童趣的場面把我們帶到了小時候過年放鞭炮的情景;

桃核雕《酒逢知己》,描繪了兩個朋友對飲葡萄架下的場景,房屋裡還走出一位手裡拿菜的老妪……

果核世界

“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概括核雕,這句佛語再适合不過了。

核雕的原料是果核。果核本是人們食後的棄物,但是小小的果核在古代就成了藝人們發揮想象和施展刀技的載體,橄榄核、桃核、杏核都是核雕的首選材料,因其體積微小工藝精湛,因此在衆多的雕刻中核雕反而顯得特别的可貴。

核雕藝術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曆史,但究竟源于何時無史料記載,最早記載見于宋朝中期,距今約1000多年。明朝時期,這門民間藝術頗為盛行,在我國達到了一個高峰,自平民百姓、達官貴人至皇親國戚,都對核雕藝術情有獨鐘,特别是朱由校皇帝本人不僅是核雕愛好者,也是核雕創作者。明清以後由于戰亂等諸多原因,核雕藝術衰落,逐漸為人淡忘。新中國成立以後,核雕又煥發出新的生機,為人們普遍所認知。

就是這一枚枚小小的果核,卻蘊藏着一個大世界。

嶄露頭角

2011年7月,鄒麗青的作品《待魚》、《荷塘小趣》、《深秋》、《清泉》等四件作品被台北曆史博物館收藏。這是中國現代核雕首次被省級的博物館收藏,也标志着核雕與石雕、玉雕、木雕一樣,跻身于藝術品行列。于核雕行業來說,這是一個大事件。除了這4件被台北曆史博物館收藏的作品外,鄒麗青還有20件作品被杭州中國工藝美術博物館收藏,另外還有多家博物館确定收藏他的作品。

鄒麗青說,他的夢想就是希望好作品能被國家收藏,因為作品隻有放博物館裡讓更多的人去欣賞才能發揮它最大的價值,同時核雕隻有被博物館收藏才能真正表明核雕走上了大雅之堂,成為真正的藝術品,如今,這一夢想終于實現了!

據悉,一開始,核雕隻是作為一種工藝品存在,有的綴以流蘇,作為佩件或扇墜;有的将若幹枚果核雕刻串連成串,作為念珠佩戴,這些都是老百姓手裡把玩的“小玩意兒”,一般都可以批量生産。

而這“小玩意兒”到了鄒麗青的手裡,竟成了名副其實、獨一無二的藝術品。鄒麗青手中的這把刻刀有着不同尋常的魔力!

鄒麗青自稱是溫溪核雕的傳承人,他說,溫溪核雕曆史悠久,曾聽一位老人說起,在整理其父的遺物時,發現過一件年代較久遠的核雕作品,作品雖談不上精緻,但足以說明溫溪核雕是有曆史淵源的。後來,溫溪核雕發生了長時間的斷代,斷代有許多原因,其中戰亂是一個重要因素,直至鄒麗青出現,才把這門斷代的藝術重新又延續了下來,而且發揚光大了。

據了解,中國的核雕藝術分為南北兩大流派,北派以山東濰坊的桃核雕為主,南派以江蘇蘇州的橄榄核雕為主。以鄒麗青為主的溫溪核雕集聚了溫溪原有的核雕藝術和全國核雕藝術各流派之精華,同時又融入了繪畫、微雕和木雕等其他藝術門類的技術,特别是兼用了青田石雕的高镂空技藝,從而形成了溫溪核雕的獨特性,可謂自成一派。

創立自己的藝術風格是成功的一半。鄒麗青認為,藝術史上所有知名的藝術家,他們都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一輩子靠模仿别人的風格是不可能成功的,舉例來講,齊白石隻有一個,不可能有第二個齊白石存在,但可以和齊白石抗衡的藝術家很多很多,吳冠中也隻會出一個,如果再去畫他的風格,就算畫得比他好也是不可能被公認的。

“有了基礎以後一定要創立自己的風格,你的風格和别人的區别越大,成功的腳步就會走得越快。”在跟記者的聊天過程中,鄒麗青一再重申自己的觀點。

如果把獨特的風格比作核雕的“形”的話,那麼鄒麗青豐富的農村生活内容就賦予了他的核雕以“神”。鄒麗青自小生活在農村,兒時的記憶,黑白卻又精彩的童年生活,以及後來幾十年的曆練、積澱,這些都是他創作的靈感來源,讓他的核雕作品多了不少生活藝術氣息。

鄒麗青有個怪癖:不參加任何比賽,也不參加任何拍賣。他說:“我不想用各種榮譽來包裝作品,隻希望每一件作品都能觸動您的心靈。”

購買和收藏他的核雕的人,年齡大多在50至60歲之間。“他們說看到我的作品可以勾起他們的記憶。”鄒麗青說。

“一生得一件秋人師傅的核雕足矣。每當看到秋人的新作品時,似乎也可以體會到他創作時的心境,心路曆程的變化。從寫實到寫意,體現了秋人對現實世界看法的變化,作品表達的意境不光是物質世界的存在,更是對現實世界的思考。”這是核雕愛好者“李逍遙”觀秋人作品時的感悟。

鄒麗青有200多件代表作品在台灣收藏家蔡先生的手中,這個數量占到他所有作品的一半多。蔡先生正忙着選出150件左右的精品和他收藏的老核雕及傳統的核雕,組織進行巡回展覽,展覽完成後,這部分作品将全部捐給博物館。

小小的果核在民間藝人的手中變成了歎為觀止的藝術精品,在鄒麗青的刻刀下,這門古老的民間工藝再次煥發出熠熠光彩。

上一篇:羅玉龍

下一篇:尚平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