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外國語學校

福州外國語學校

福州市全日制公立中學
福建省福州外國語學校前身為“三一學校”,創辦于1907年,是愛爾蘭都柏林大學聖三一學院在中國創辦的。1952年10月福州市政府接管更名為福州第九中學。[1]學校占地面積約45畝,擁有“思萬樓”、“俄國領事館”等國家保護的文物保護建築以及多個市級花園式單位。學校堅持樹立“以人為本,立德為先,外語見長,全面發展”的辦學理念,一百多年來,學校為高等院校和社會各界培養和輸送數以萬計的優秀學生和建設人才。
    中文名:福州外國語學校 外文名:Fuzhou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簡稱:福外、九中 創辦人: 辦學性質: 學校類别: 學校特色: 主管部門: 所屬企業: 現任領導: 專職院士數: 高職專業: 本科專業: 碩士點: 博士點: 博士後: 國家重點學科: 院系設置: 校訓:勤勉、上進、自強、守恒 校歌: 院訓: 院歌: 地址: 院校代碼: 主要獎項:“福建省現代信息技術實驗學校” 、 “福建省文明單位” 、 “福建省中學示範圖書館” 知名校友:陳景潤、謝冕、陳哲人等 知名教師: 校址: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公園路39号 類别:公立中學 所屬地區:中國福建福州

學校簡介

坐落于福州市倉山區公園路39号,前身是愛爾蘭都柏林三一學院創辦的私立教會學堂,福州三一學校;1952年10月,由福州市政府接辦為一所新型的公立學校,定名為福州第九中學。1993年6月人民政府頒文更名為福州外國語學校。2004年被授予福建省普通中學三級達标學校,2006年被授予福建省普通中學二級達标學校,2015年被授予福建省普通中學一級達标學校。

福州外國語學校是福州市屬唯一的一所公立外國語學校,學校現有校園面積29726平方米(約45畝),建築面積29496平方米。校園布局合理,環境優美,擁有“思萬樓”、“俄國領事館”等國家保護的文物保護建築,校園中“晨輝園”、“春華園”、“啟明雕塑”、“碩果雕塑”等亭、園、雕塑,掩映在巨榕花草叢中,是市級花園式單位。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員工203人,其中高級教師60人,中級教師67人,3位教師具有碩士學位。目前有56個教學班,在校生2710人。

作為福州外國語學校前身的福州三一學校,創辦于1907年,一百多年來,學校為高等院校和社會各界培養和輸送數以萬計的優秀學生和建設人才。老一輩校友中有以陳景潤、陳哲人、王嶽、謝冕等為代表的科教文衛事業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和學者,大批中青年校友正成長為祖國各條建設戰線的棟梁之材。

曆史沿革

福州外國語學校前身是光緒四年(1878年)基督教中華聖公會創辦的“廣學書院”和“榕南兩等小學堂”及“聖馬可書院”。“聖馬可書院”是在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秋在基督教聖公會福建教區支持下,愛爾蘭都柏林三一大學布道會的萬拔文先生在倉山施埔辦起一所規模很小、以英語為主課的中學。1911年12月,萬拔文等購買倉山跑馬場附近的沙俄駐榕領事館館舍及其周圍的4座洋房和園地作為校園。1912年,落成兩座紅磚大樓,聖馬可書院、廣學書院、榕南小學三校合并遷入新址,始稱“三一學校”,英語是TrinityCollege。下屬三一漢英書院、三一中學、三一小學。

1924年,學校又購得10馀畝田地,辟為為足球場,這是當時福州中等學校唯一的符合規格的足球場。于是足球成為學校傳統體育項目,比賽時準是名列前茅,因而三一足球馳名遐迩,曆久不衰。

1928年,學校向國民政府辦理立案手續,三一中學和漢英書院合并統稱“私立福州三一中學”,三一小學改稱“私立福州三一中學附屬三一小學”。1933年三一中學高中生參加國家會考全部及格,初中參加國家會考總成績名列全省70多校之首。

抗日戰争爆發,沿海形勢緊張。1941年夏,福州第一次淪陷,福州陶淑女子中學遷到崇安與三一中學聯辦,稱為“三一陶淑聯合中學”。1945年抗戰勝利,全部遷回原址。

抗戰勝利後,校内進步思想和進步力量日益活躍。1946年2月,中共三一中學支部秘密成立,在中共閩江工委領導下,開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2年10月25日人民政府接辦了三一學校,更名”福州第九中學”,三一小學遷出,改名象山小學,後與倉山小學合并。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學校黨政機構癱瘓,教育教學工作遭到嚴重破壞。1977年高考制度恢複後,特别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學校撥亂反正,教學質量明顯提高。福州市市長專程來校現場辦公。要求學校辦成一所“合格加特色”的新型學校。

1907年,愛爾蘭都柏林三一學院布道會的萬拔文牧師将自己在榕創辦的“聖馬可書院”與“榕南兩等小學”、“福州廣學書院”三合為一,建立福州三一學校。抗日戰争時期遷址閩北,稱三陶聯中。1952年10月,由福州市政府接辦,定名為福州第九中學。1993年6月福州市政府頒文更名為福州外國語學校。

今福州外國語學校,原為1952年福州第九中學更名。其前身是由上世紀20年代的“三一學校”演變而來的“三一中學”。這所中學曆史悠久。是由基督教中華聖公會于1883年創辦的“廣學書院”和“榕南兩等小學堂”及1907年英國傳教士萬拔文創辦的“聖馬可書院”,購得今倉山公園路前俄國領事館土地為校址,1912年三校合并,始稱“三一學校”,下轄小學、中學、漢英三部。

取名“三一”,意取基督教的“三位一體”,亦含有三校合并之意。校長先後為萬拔文和來必翰。1929年辦理立案,中學部改稱“三一中學”。收回教育權後,校長改由國人擔任,先是林步基,繼為陳世鐘,最後為陳中新。解放前,在倉山諸多教會學校中,三一中學是一所遠近聞名,具有光榮反帝愛國鬥争傳統的教會男子中學之一。

校園環境

學校占地面積約45畝。擁有“思萬樓”、“俄國領事館”等國家保護的文物保護建築,校園中“晨輝園”、“春華園”、“啟明雕塑”、“碩果雕塑”等掩映在巨榕花草叢中,是市級花園式單位。校園網絡與辦公樓、教學樓、圖書館相連;和計算機教室、網絡教室、多媒體教室、語音閱覽室、校園網控制中心等相接。分教學、辦公、運動、生活、工廠五大區,其間有教學樓、綜合樓、校友樓、學生活動中心、足球場、塑膠跑道、學生食堂、師生宿舍樓等樓房十馀座。

辦學特色

足球特色

福州外國語學校足球隊自改革開放以來第一次代表福建省中學生參加在北京舉行的首屆"華晨杯"全國中學生足球聯賽并獲得"體育道德風尚運動隊"。

學校經過幾年的努力為福州及福建的青少年體育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貢獻,被省教育廳、省體委授予"1996---2000年度福建省青少年體育工作先進集體"。

學校足球隊經過幾十年的奮鬥,終于在1999年福建省重點傳統校足球比賽(泉州)中奪得冠軍。

并在2001年"華晨杯"全國中學生足球比賽(福建賽區)中奪得第二名及體育道德風尚獎。

外語特色

學校是福州市唯一的公立外國語學校,一九九三年福州市人民政府頒文把學校改辦為外語校以來,學校雖然對外語特色教學也進行了積極的探讨和嘗試,開辦有外國語特色班,引進輔助教材,強化了外國語教學等,但作為外國語學校的"外國語特色"在校内并不明顯,沒能體現出特色的優勢,更難以赢得社會的認可,面臨着激烈的競争,不辦出特色,外語的特色将被淘汰,為了逐步地把學校辦成名副其實的外國語學校,特色明顯,優勢突出,取得社會效應,使學校能成為福州市教育大花園中的一枝獨秀,為福州市教育作貢獻,特制訂學校構建外國語特色的意見如下:創設外國語氛圍、認真組織外國語教學、突出口語、全面合格。

美術特色

美術同樣是學校一個很有特色的學科。在學校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學校黃鴻恩老師在美術教育園地數十年如一日地辛勤耕耘。福州外國語學校的美術教育根深葉茂,碩果累累,為國家培育輸送了一大批優秀的美術人才。

改革開放以後,學校美術學科教育先後榮獲"福建省美術集體榮譽獎"、"福建省美術教研先進集體"、"福建省、福州市學科美術比賽優勝集體"、"省市美術學科各類比賽優勝集體獎和指導獎"等稱号。學校學生參加省市中學生素描、手工制作、風景畫、色彩畫等比賽和中學生美展,成績名列省、市前茅。

1977年恢複高考以來,學校美術學科為全國高等各類藝術院校培養、輸送了近三百名合格生員,其中不少學生考進了全國著名重點美術院校,如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南京藝術學院、上海戲劇學院、蘇州絲綢工學院、無錫輕工學院、景德鎮陶瓷學院、華東師大、北京服裝學院、廈門大學、福建師大等。不少學生畢業後分配在高等美術院系任教,有的派往國外深造,他們從事各類美術設計,成為各院校、單位美術骨幹,為社會主義兩個文明建設發揮棟梁作用。

學校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福州外國語學校進一步繼承和發揚優良辦學傳統,樹立“以人為本,立德為先,外語見長,全面發展”的辦學理念,秉承“養德砺志,博學力行”的校訓,弘揚“團結、奮進、求是、創新”的校風。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教科研為先導,以外國語教學為特色,辦學質量穩步提高,中、高考成績名列同類校前列,初中外語班教學成績斐然,與愛爾蘭都柏林三一學院合作項目高中英語實驗班,首屆畢業生高考成績優異,受到市政府的獎勵,日語班學生參加日本國家語言能力考試,百分之八十以上學生獲得日本國家一、二級證書。

近兩年,學生參加省、市科技創新大賽,有26項成果獲獎,有130多人次獲得國家、省、市學科競賽獎勵,作為省級足球傳統校,代表福州市中學生參加國家和省中學生足球比賽都取得好成績。學校獲得市文明單位、省市軍民共建精神文明先進單位、省體育先進單位、市實施素質教育先進單位等十幾項省市級榮譽稱号。2010年,福州外國語學校增設德語班,進一步提升學校的外語特長優勢。

百年老校,煥發新姿,學校正努力朝着辦名符其實的外國語學校奮進!

福外校标

校标釋義:本标志诠釋的是一所“繼往開來,再創輝煌”的百年老校。秉承着學校外語教學與積極創新的傳統,在标志的設計上力求古典與現代的完美結合。本标志的外形吸取外國語學校代表建築“思萬樓”上古典拱門的造型,由代表FuzhouForeignLanguage的英文縮寫“FL”構成。象征着通往知識殿堂的大門向學子們展開。标志采用仰視構圖,使拱門形成向上的角度,形成一個積極向上的箭頭形象。讓人們在瞻仰古典建築的同時對學校欣欣向榮的教學産生信賴感。綠色是生命與優美的代名詞,這正是花園式學校的最好象征。

校風校訓

校風:尊師愛生文明勤奮

校訓:養德勵志博學力行

校歌:第一段:閩江之濱,象山之麓,矗立着我們美麗的學校,悠久的曆史,光榮的傳統,激勵我們為祖國報效前行。行健不息須自強,團結奮進求實創新,我們肩負着使命曆史的使命。向着現代化現代化,向着世界,向着未來,我們肩負着使命曆史的使命。

第二段:思萬樓旁,鐘聲萦繞,洋溢着火熱的青春激情,美麗的校園,優良的校風,激勵我們為中華奮勇前行。行健不息須自強,團結奮進求實創新,我們肩負着使命曆史的使命。向着現代化現代化,向着世界,向着未來,我們肩負着使命曆史的使命。

上一篇:德州衛生學校

下一篇:暴力賽車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