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額負蝗

短額負蝗

錐頭蝗科負蝗屬動物
短額負蝗Atractomorpha sinensis Bolivar,屬直翅目錐頭蝗科。在我國主要分布在甘肅、青海、河北、山西、内蒙古、陝西、山東、江蘇、安徽、上海、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地有分布。是一種重要害蟲主要危害美人蕉、一串紅、雞冠花、菊花、海棠、木槿、禾本科草坪草等植物。
    中文名:短額負蝗 拉丁學名:Atractomorpha sinensis Bolvar 别名:中華負蝗、尖頭蚱蜢、小尖頭蚱蜢 界:動物界 門:節肢動物門 亞門: 綱:昆蟲綱 亞綱:有翅亞綱 目:直翅目 亞目: 科:錐頭蝗科 亞科: 族: 屬:負蝗屬 亞屬: 種:短額負蝗 亞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形态特征

雄性

體形一般較勻稱,頭頂較短,向頂端趨狹,圓弧形,其長略長于複眼的最長直徑,約為頭寬(複眼前)的1.5倍以内;側觀顔面較傾斜;複眼長卵形,其長為其寬的1.6-1.8倍;觸角劍狀,較短,其基部接近複眼,其兩者的距離不大于觸角第一節的長度;眼後具有一列小而突起的顆粒,排列稀疏、整齊;

前胸背闆背面略平,前緣平弧形,後緣為鈍圓形,中隆線較細,側隆線較不明顯;中、後橫溝較明顯,後橫溝略偏後;前胸背闆側片後緣域近後緣具環形膜區,其後緣略向内凹,後下角較直或呈銳角,其下緣具一列長形而串聯的顆粒,排列稍整齊。前胸腹闆突片狀。中胸腹闆側葉間的中隔為長方形。

前、後翅較長,遠離後足股節頂端,後翅略短于前翅。後足股節中等長,外側下隆線不特别向外突出。肛上闆三角形,尾須短于肛上闆之長;下生殖闆端部為圓弧形。

體色

草綠色或褐黃色,後翅玫瑰紅色或紅色。

雌性

體較雄性為粗大,中胸腹闆側葉的中隔為長方形,其寬略大于長。上、下産卵瓣粗短,其頂端較彎,上産卵瓣外緣具鈍齒。

大小

體長:♂19-23毫米;♀28-35毫米。

前胸背闆:♂4.0-5.0毫米;♀6.5-9.4毫米。

前翅:♂19-25毫米;♀22-31毫米。

後足股節:♂10-13毫米;♀13-16毫米。

分布範圍

北京、河北、山西、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青海、中國台灣;日本,越南。

生活習性

(1)卵的孵化。越冬卵于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陸續孵化。孵化曆期短的12~20d,最長35d以上。一天中的孵化高峰在11~15時,上午及下午其他時間孵化較少。陰雨及低溫天氣不孵化。

(2)蛻皮、羽化、交尾及産卵。蝗蝻有5或6個齡期。一天中以上午蛻皮、羽化多,下午較少。陰雨、低溫天氣及夜間不蛻皮羽化。每次蛻皮曆時18~43min。第一代成蟲羽化後6~13d開始交尾,第二代成蟲羽化後5~9d開始交尾。成蟲有多次交尾習性。一般交尾14~25次。

交尾時間較長,每次交尾達4~6h,最長可超過10h。第一代成蟲交配後6~8d開始産卵,第二代成蟲交配後4~6d開始産卵。成蟲喜在高燥向陽的道邊、渠埂、堤岸及雜草較多的地方産卵。卵囊距地面4~12mm。每頭雌蟲産卵1~4塊,1頭雌蟲産卵25~276粒,平均116.1粒。

(3)取食。蝗蝻及成蟲食量均較小,但四齡蝻後食量有明顯增加,蛻皮和羽化後的食量大于蛻皮及羽化前的食量。一天中8-10時和16-18時取食較多。陰雨及悶熱天氣不取食。

(4)活動栖息。短額負蝗成蟲多善跳躍或近距離遷飛,不能做遠距離飛翔,活動範圍。在無風、晴朗天氣下,蝗蝻和成蟲喜在向陽處或在植株上栖息;天氣炎熱的中午或低溫情況下,多栖息在作物根部或雜草叢中。

防治方法

(1)消滅越冬蟲源。,在秋季、春季鏟除田埂雜草,把卵塊暴露在地面曬幹,也可加厚田埂,使孵化後的蝗蝻不能出土。

(2)藥劑防治。抓住初孵蝗蝻在田埂、渠堰旁集中為害雙子葉雜草,且擴散能力極弱時噴藥防治。可選用的藥劑有:20%三唑磷乳油100毫升/畝、10%醚菊酯乳油60~100毫升/畝、48%毒死蜱乳油100毫升/畝、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10毫升/畝,每畝對水50升噴霧。

上一篇:布龍度蠍子

下一篇:樓梯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