皿

漢語漢字
皿(拼音:mǐn)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漢字(常用字)。此字始見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碗、盆之類的容器。本義即容器、器皿,可泛指碗盤杯碟等盛器。皿是漢字部首之一,序号:108。用“皿”作意符的的字多為器皿名。如:盤、盂、盆、盒;有的表示與器物有關的動作、狀态,如:盥、益、盈。
  • 中文名:皿
  • 拼音:mǐn
  • 繁體:
  • 部首:皿
  • 字碼:
  • 五筆:LHNG
  • 倉颉:BT
  • 鄭碼:LKA
  • 筆順:
  • 字級:一級(編号:0259)
  • 平水韻:上聲·二十三梗
  • 總筆畫:5+0
  • 統一碼:76BF
  • 注音字母:ㄇㄧㄣˇ
  • 四角号碼:7710₂
  • 造字法:象形字
  • 字形結構:獨體字,獨體結構
  • 異體字:?

字源演變

象形字。“皿”的甲骨文字形(圖1、2)就像帶底座的碗、碟、盤、盆等之類的飲食器具的形狀。上面是盛食物的碗口,有些字形兩邊有耳環(圖2),也像口沿外翻的樣子;中間兩條斜線是支撐碗的柱體,下面一橫是底座。入周後,表示器身的弧線多數不再向上伸展,而變作趨于低平的淺弧。西周晚期起,表示器座的兩條豎線間,或填加一二橫畫為飾,這在東周習見。

戰國時代,已經低平的淺弧線兩端又反其勢向下彎轉,這就完全失落了器身特點,經秦漢漸變,兩端下折線與底部橫線終于碰接,為漢後楷書繼承。而《說文解字》(徐铉本)小篆的寫法是戰國後的另一種變化形式,器身形弧線下的兩條短畫脫離弧線,後代隸楷沒有這種形式。隸書作圖13、14。

楷書作皿,兩側的提耳下垂,和底器相連。“皿”字獨體用例不多,主要出現在合體字中。從甲骨文字形來看,“皿”最初之義就是指碗、碟、盤、盆等之類的飲食器具。在古代皿是指代盤碟之類的飲食器具,後來詞義的擴大,就泛指日常生活中盛裝東西的器具。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mǐnㄇㄧㄣˇ

碗、碟、杯、盤一類用器的統稱:器~。

詳細字義

皿mǐn

〈名〉

(1)(象形。小篆字形,象碗、盆之類的食器。本義:器皿)同本義。泛指碗碟杯盤一類飲食用具[vessel]

皿,飯器之用器也。——《說文》

于交皿蟲為蠱。——《左傳·昭公元年》。注:“器也。”

是不昭谷明而皿蠱也。——《國語·晉語》

牲殺器皿。——《孟子》。注:“皿所以覆器者也。”

器皿非滿案。——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2)又如:皿金(金屬器皿);皿卷(清代科舉,順天鄉試監生的試卷);皿器(盛物用具的統稱)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五】【皿部】武永切(mǐng,今讀mǐn)

飯(飲)食之用器也。象形。與豆同意。凡皿之屬皆從皿。讀若猛。

說文解字注

飯食之用器也。飯,汲古閣作“飲”,誤。《孟子》:“牲殺器皿。”趙注:“皿,所以覆器者。”此謂皿為幎之假借,似非孟意。

象形。與豆同意。上象其能容,中象其體,下象其底也。與豆略同而少異。

凡皿之屬皆從皿。讀若猛。按,古孟、猛皆讀如芒。皿在十部,今音武永切。

廣韻

武永切,上梗明‖皿聲陽部(mǐng,今讀mǐn)

皿,器皿。武永切。三。

康熙字典

【午集中】【皿部】皿;康熙筆畫:5;部外筆畫:0

《唐韻》武永切。《集韻》《韻會》《正韻》眉永切,并明上聲。《說文》飯食之器也。《增韻》:盤、盂之屬。《左傳·昭元年》:於文,皿蟲為蠱。注:皿,器也。《孟子》:牲殺器皿。注:皿,所以覆器者。

又《集韻》母梗切,音猛。義同。

《說文》象形。與豆同意。讀若猛。《佩?集》:《說文》但音猛。今更立一音者,非。

上一篇:漢江臨眺

下一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