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鱀豚

白鱀豚

白鱀豚科白鱀豚屬動物
白鱀豚(學名:Lipotesvexillifer)亦稱白鱀鲸、白鳍豚、白鱀、白旗、白鳍、白夾、江馬、青鱀及長江豚等,是一種淡水鲸類白鱀豚科動物,僅産于中國長江中下流域,這是白鱀豚科中唯一的獨特物種,在20世紀80年代由于種種原因,白鳍豚種群數量銳減,2002年估計已不足50頭,被譽為“水中的大熊貓”。白鳍豚自成一科,被列為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也是世界上12種最瀕危的動物之一。2007年8月8日,《皇家協會生物信箋》期刊内發表報告,正式公布白鳍豚功能性滅絕。
    中文名:白鱀豚 拉丁學名:Lipotes vexillifer 别名:鱀、鱁 zhú(古稱);白旗豚、白鳍豚、白鱀、白暨豚、中華江豚等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哺乳綱 Mammalia 亞綱:真獸亞綱 目:鲸目 Cetacea 亞目:齒鲸亞目 Odontoceti 科:白鱀豚科 Lipotidae 亞科: 族: 屬:白鱀豚屬 Lipotes 亞屬: 種:白鱀豚 L. vexillifer 亞種: 分布區域:中國長江,錢塘江洞庭湖及長江中下遊 命名者及年代:Miller, 1918 保護級别:極危(CR) IUCN标準 瀕臨狀态:滅絕 外文名:Baiji

物種介紹

白鱀豚是在中國長江中大約生活了2500萬年的稀珍水生哺乳動物,是中新世及上新世延存至今的古老孑遺生物。白鱀豚是鲸類家族中的小個體成員,是世界上現有5種淡水豚(拉河豚、亞河豚、恒河豚、印河豚、白鱀豚)中存活頭數最少的一種。由于數量奇少,白鱀豚不僅被列為中國一級保護動物,也是世界12種最瀕危動物之一。白鱀豚的大腦表面積要比海豚的大,大腦的重量約占總體重量的0.5%,其中平均一隻重95千克的雄豚,大腦重470克。這種重量已接近大猩猩與黑猩猩的大腦重量,甚至某些學者認為白鱀豚比長臂猿和黑猩猩更聰明。

早在中新世和上新世,白鱀豚的祖先曾是一個廣泛分布的繁盛物種。盡管它經曆了漫長的曆史進程,但它們的内部結構和形态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而中新世和上新世繁盛的物種,現在多已成為化石了。因此,我們稱白鱀豚為“活化石”。它是研究生物進化史的一個重要環節。它的視力退化,但聲呐系統卻特别發達。研究白鱀豚的生物學在仿生學、軍事科學和醫學上有着重要意義。

中國古代文獻早在2000多年前就記述白鱀豚生活在長江中。此外,有關白鱀豚的分布,國外自本世紀以來亦有報導。現在,估計白鱀豚僅分布于江蘇江陰至湖北荊沙段長約1,400km的長江中下遊幹流中。白鱀豚的體型呈紡缍形,狹長的上下颌幾乎等長,吻端微向上翹。白鱀豚的背部青灰色,腹部灰白色。白鱀豚的食物主要是常見的淡水魚類,所食魚類的體重約250克左右。白鱀豚通常由數頭至十餘頭組成一個群體,一般多為2-3頭。白鱀豚遊動時,總是大個體豚(老年豚或成年豚)在前面開路;中間或是撫幼的一大一小豚,或是已能獨立生活的幼豚;中等個體(青年豚)或大個體(壯年豚)尾随最後,從一個水區遊到另一個水區。

白鱀豚喜歡栖息活動的水區,都是出現在長江邊灘、江心洲附近以及主、岔流交彙處等地。從這裡的生物環境來看,淺灘邊沉積大量肥沃泥土,枯水期逐漸露出水面,其上生長着大量雜草和水生植物,洪水期又被江水淹沒,為魚類餌料生物創造良好環境。這裡有機物豐富,浮遊生物和周叢生物量較大,有些地方還有較多的軟體動物、水生昆蟲和甲殼動物,魚類就在這裡肥育,随之也吸引了白鱀豚群到此捕魚及活動。

白鱀豚又是淡水豚類中,也是所有鲸類動物中數量最少的一種。1980年以前,對白鱀豚的種群數量知之甚少。1984年,初步報道白鱀豚的種群數量為400頭。1986年提出的長江白鱀豚種群數量約為300頭。1986年以後的調查表明,白鱀豚的種群數量仍在迅速減少,1990年約200頭,到1995年,它的數量已不足100頭了。

今天這個物種已處于極為瀕危狀态,它是中國目前最為瀕危的動物,也是世界上幾種最瀕危的動物之一。如不采取措施,要不了多少年白鱀豚将不複存在。根據我們多年的科學考察研究表明,白鱀豚數量的減少,不僅僅因為它是一個古老而在衰退的物種,更重要的是與人類在長江中越來越頻繁的經濟活動有着密切關系。如長江的水利工程建設,漁業的發展,航運的發達,沿江工業建設造成的水體污染等,都直接或間接給白鱀豚的生存帶來不利影響,而這些影響還在加劇,造成白鱀豚正面臨的滅絕危機。白鱀豚有可能成為當今世界第一個由于人類活動而導緻滅絕的豚類動物!

白鱀豚的這種現狀,已引起世人矚目,并得到中國政府和國際野生動物保護組織的高度重視。中國政府已将白鱀豚列為一級保護動物,它的名字也被列入《國際瀕危物種紅皮書》(IUCNRedDataBook)、《國際瀕危物種公約(附錄一)》(CITES,AppendixI)以及《美國國家瀕危物種法》(ESA)。

命名

白鱀豚最早被人們記載于秦漢時期的《爾雅》辭書中,把這種動物定名“鱀”(jí)。這是因為當時對鲸類的水中哺乳動物認識不多,所以錯誤地把這鱀歸為魚類,造字時使用了“魚”字旁。長江沿岸的漁民百姓們則将其稱為“江豬”。估計在中國曾經有5000頭之多,有長江女神、“長江美人魚”的美稱。晉人郭璞又在《爾雅注》中添注了更為詳細的有關白鱀豚生活習性與形态特征的注釋,并且第一次正确地把鱀分出魚類:

鱀,䱜屬也,體似鲟,尾如魚。喙小,銳而長,齒羅生,上下相銜,鼻在額上,能作聲,少肉多膏,胎生,健啖細魚,大者長丈餘。江中多有之。郭璞,《爾雅注》

北宋孔武仲作有《江豚詩》。詩中的“白鱀”就是白暨豚,并指出它與江豚不是同一。

物種

江豚

黑者江豚,白者白鱀,狀異名殊,同宅大水。淵有群魚,掠以肥己。

此外,在中國的安徽稱之為青暨,江蘇稱之為白夾、江馬,長江中下遊的漁民一般都稱之為白鱀,用以指稱它的膚色比江豚淺。"白鱀豚的分布調查"。

1914年美國的青年冒險家霍依()在中國的洞庭湖地區收集到了一個白鱀豚标本,但是當時他對這物種并不熟悉,所以拿着标本詢問了當地的漁民,結果他根據當地的湘鄂口音,在标本上寫注為「」(“白旗”)。這個标本帶回到美國後,引起了時任美國史密斯研究院學者小格裡特·S·米勒()的興趣。米勒依着那白鱀豚标本為基礎,從形态學、解剖學,以及其骨骼、牙齒位置等方面作了綜合且詳細的研究。米勒依并進一步地與巴西亞馬遜河流域采到的亞河豚标本進行了骨骼比較。

1918年,米勒依把他的研究總結發表在史密斯研究院的系列雜志中,研究論文題名為《來自中國的一個淡水豚新種》确認白鱀豚是獨特的動物新種,定下了拉丁語學名:“”。“”一詞源于“”,剩餘下來的意思,有可能是因為霍依發現的白鱀豚标本是從七百多千米的内地長江流域,好似數萬年前,豚類。

白鱀豚

離開江河奔向大海時,這群白鱀豚卻被留在長江的江河中生存Template:Fact;“”一詞源于“”語根,意思就是撐旗者,有可能是指白鱀豚白色的背鳍出水換氣時在污濁的長江水中容易可見,像是它背上撐着一面代表和平的三角白旗一般。米勒依并将白鱀豚的英文名稱定為“”(直接翻譯為“中國江豚”)。

中國出版的《辭海》中“鱀”字就是指白鱀豚。但是由于“鱀”字在一般的字典中沒有被收錄所以人們平常幾乎沒有使用。1955年出版的《脊椎動物名稱》稱之為白鳍豚。但是白鱀豚的鳍是青灰色或灰色的,稱為白鳍豚容易發生誤解,而且這個名字以前也并沒有使用過。1970年代末,研究白鱀豚的生物學家提出應該根據使用廣泛的名稱,稱為白暨豚“白鱀豚的分布調查”。1980年代末期以後,研究論文大多對白鱀豚的名稱做了改正。

進化史

根據古生物學家們通過化石考證,白鱀豚在第三紀中新世及上新世就已經出現在長江流域。1981年9月,中國地質學家在廣西桂平發現了一塊下颌骨化石片段。這件下颌骨化石屬于一種古老的白鱀豚,稱為原白鱀豚。化石記錄着原白鱀豚在大約2000多萬年前的古老性狀,與現今的白鱀豚相比變化不大。白鱀豚依然保留着不少原白鱀豚的骨骼位置。白鱀豚之所以進化緩慢,可能是因為過去的生存競争或環境變化較少的緣故,從而保留了祖先的古老形狀,因此被稱為“活化石”、“水中大熊貓”。如果不是很大的生态變遷,它是不會滅絕的。

分布情況

白鱀豚在曆史上曾經廣泛分布于長江流域。從三峽地區的宜昌葛洲壩上遊35千米處,一直到上海附近的長江入海口,包括洞庭湖和鄱陽湖在内,全長約1700千米的江水中都有白鱀豚的分布。

但是長期以來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其種群數量和分布區域逐漸縮小。今天的長江流域居住着3億多的人口,相當于全世界5%,他們的江畔活動形成了白鱀豚數量下降的第一大原因。20世紀人們所收集到的白鱀豚标本中,有92%都是來自人為緣故所造成的死亡。到了1990年代,白鱀豚在洞庭湖與鄱陽湖湖區已經絕迹。在長江江水中分布範圍的上限也已移至葛洲壩下遊170千米處的荊州附近。其下限縮減更為嚴重,到南京附近就已蹤迹罕至。在1997年至1999年的觀測中,在南京下遊臨近的江陰以下就從未再有發現。

2000年至2004年的幾次觀測中,其分布主要限于長江流域洞庭湖至銅陵段。其中主要聚集在銅陵段、鄱陽湖段和洪湖段3個區域。最後一次在野外發現白鱀豚,是2004年在長江南京段發現的一頭擱淺死去的屍體。

2007年8月19日,銅陵一市民在長江岸邊目擊到一頭神秘動物并攝下錄像,據中國科學院水生動物研究所專家判定為白鱀豚,但是這一發現也沒有改變科學界對白鱀豚可能已經滅絕的斷定。

分類

亞河豚科對于白鱀豚的科學分類一直存在某些争議,主要是在白暨豚屬于哪個科上意見不一緻。例如《國際瀕危物種紅皮書》将它歸為白鱀豚科(Lipotidae),而ITIS則将它歸為亞河豚科(Iniidae)。

1918年米勒在比較了白暨豚和亞河豚的骨骼後,認為二者是近親,将白暨豚歸入了亞河豚科。大多數生物學家也支持他的這個結論.1979年中國生物學家周光亞等人在比較了白暨豚和其他淡水豚類的骨骼後,否定了米勒的結論,并建立了白鱀豚科,并得到了其他一些學者的認可。但是Barnes對弗西豚科的化石與白暨豚進行對比後認為白暨豚應該屬于弗西豚科的亞科Lipotinae。而Heyning在進行比較解剖學研究後,把白暨豚作為了亞河豚科下的一個屬。而DNA序列的測定結果則表明,亞河豚、弗西豚和白暨豚各屬于不同的科。

生理構造

外部型态

白鱀豚身體大緻呈流線型,軀幹部分為紡錘狀。成年白鱀豚體長大約1.4至2.5米,體重則大約135至230公斤。雄性體型略小于雌性。至2006年為止,已發現的雌性最大體長為2.53米,最大體重為237公斤;而已發現的最大的雄性體長為2.16米,最大體重125公斤。

白鱀豚的皮膚光滑且富有彈性,作用與競賽式泳衣的尼龍織料相同。能夠減少在水中快速遊動時,身軀周圍産生的湍流。它的尾鳍分為兩叉,扁平寬闊且與水面平行,上下擺動時可以推動身軀前進。而兩側的胸鳍呈扁平的手掌狀。背中部長出的背鳍則是一個低矮的等腰三角形。

四個鳍給白鱀豚提供了方向與平衡的控制,加上光滑有彈性的皮膚,以及流線型的身軀,白鱀豚在逃避危險的情況下可達速度可達時速80公裡。不過它的遊速順流一般隻有7.5-9.7千米,逆流2.7-4.9千米,這是白鱀豚體内生物能量所能保持的最佳遊速。

體色

新生幼體體色略深,成年白鱀豚一般背面呈淺青灰色,腹面呈潔白色。水平伸展的鳍肢和尾鳍上下兩面分别與背面和腹面同色,這樣的顔色分布恰好與環境顔色相符。當由水面上向下看時,背部的青灰色和江水混為一體。當由水面下向上看時,白色的腹部和水面反射的強光顔色相近。這種使其他動物難以辨認的體色稱為反蔭蔽保護色,使得白鱀豚在接近敵害或獵物時能夠不被察覺。

牙齒構造與呼吸孔

白鱀豚吻突狹長,呈喙狀,伸向前方約30厘米左右。其牙齒為圓錐狀,缜密排布于上下幾乎等長的颔的兩側。每側分别各有牙齒31至36顆,總共約有130多顆同型齒。

白鱀豚的呼吸孔(或稱“鼻孔”)位于頭頂的左上方,呈小而長的圓形,孔緣有活瓣,可以自由開閉。出水時鼻孔開啟,換氣後便閉緊潛水。日常活動方式為潛水遊泳和出水呼吸的交替進行,通常會每隔10至30秒突出水面換氣一次,在換氣過程中會發出“噗哧噗哧”的響聲。在受到驚吓或感覺有危險的特殊情況下,白鱀豚可在水下保持200多秒不進行呼吸。正常情況下,呼吸頻率為109-150次/小時。

感官與發聲構造

白鱀豚的眼睛位于嘴角的後上方,小似綠豆。因為白鱀豚長期生存于長江的濁水中,它的視覺退化嚴重。外耳已經消失,耳孔仍存在,但小似針眼并且閉塞不通。雖然白鱀豚的耳孔小,但是它的聽覺卻十分靈敏。

白鱀豚的前額呈圓形,向前隆起。形狀與照相機中聚焦的透鏡相似,被稱為“額隆”,是白鱀豚發音器官最重要的部分。白鱀豚的上呼吸道有一個形似鵝頭的喉嚨,但是因為生存于水中靠水發音,所以并沒有陸地動物在空氣中發音所需要的聲帶。此外上呼吸道另外有三對獨特的氣囊,可能是它的發聲部位。

用特制的水聽器,可以聽到白鱀豚發出的“的答”“嘎嘎”等數十種不同的聲音。時常發出的聲音可歸為兩類:一類是“滴答”聲,頻率為8至160千赫,起着探測目标的作用。另一類是哨叫聲,頻率穩定于6千赫,是白鱀豚之間的通訊聯絡信号。這種信号具有良好的繞射傳導能力,适應于泥沙較多的長江水域。

白鱀豚在水中主要以發射聲納并接收信号的回聲定位方式來識别物體。發出的聲音常為兩聲一對,發出聲音後會安靜地等待回聲,從而辨出自己與産生回聲的阻礙物體的距離和大小,并且考慮是否遊向目标。波長越寬物體越大,信号越強物體越近。這時它又會發出新的一對信号,稍候又安靜一陣等待回聲。第二次回聲收到後,它便可以分析出目标遊動的方向與速度。回聲愈來愈密麻說明物體在靠近,愈來愈疏稀說明物體在遠移。白鱀豚就這樣用它獨特的聲納系統,在污濁的江水中捕捉食物。

大腦活動

白鱀豚的大腦面積要比海豚的大。大腦的重量約占總體重的0.5%。平均一隻重95公斤的雄性白鱀豚,大腦重470公克,這等重量已接近大猩猩與黑猩猩的大腦重量。甚至某些學者認為白鱀豚比黑猩猩或長臂猿還要聰明。

哺乳動物大腦需要在使用一段時間後進入睡眠狀态,才可以在覺醒後正常地運作。鲸目的水生動物,包含白鱀豚在内,有着獨特的大腦系統,可以使大腦的一半休息,另一半醒覺。成熟的白鱀豚的大腦每天有7至8小時(近似成人睡覺習慣)屬于半睡半醒狀态,其餘時間全腦覺醒。半睡半醒狀态下,白鱀豚會保持時速1至5公裡的度在水面漂浮。白鱀豚跟其他的哺乳動物一樣能夠做夢,而特點是它們的大腦能夠大腦一半覺醒一半做夢。

白鱀豚作為哺乳動物,與人類一樣需要給身體中的血液不停地供給氧氣。在水中生活的鲸目水生不如同陸地哺乳動物可以由小腦控制不自主呼吸,它們所有的呼吸均是需大腦反應的自主呼吸。因此呼吸時必須在神志清醒的狀态下進行,如果某鲸目動物受驚吓而傷害等原因而失去了知覺,那麼便會沉到水底。在豚體血液内所剩氧氣使用完畢後,就會進入腦死狀态。所以在水中溺死是老弱白鱀豚的正常死亡方式。

生活習性

白暨豚主要生活在長江中下遊及與其連通的洞庭湖、鄱陽湖、錢塘江等水域中,通常成對或10餘頭在一起,喜在水深流急處活動。喜歡群居,尤其在春天交配季節,集群行為就更明顯。

繁殖情況

每群一般2-6頭。其活動範圍廣,但對水文條件要求較高,經常在一個固定區域停留一段時間,待水文條件發生改變後,又遷入另一地域。以魚類為食。白暨豚兩年繁殖一次,每胎1仔,出生時體長80厘米左右。白暨豚壽命可達30多年,雌獸一般在6歲達到性成熟,雄獸為4歲。成年白暨豚每年發情兩次,分别在3月至5月,8月至10月。孕期為10至11個月,一胎一仔,偶有兩仔。野生狀态下,成年白暨豚雌雄比例為1:1,但雌獸懷孕率一般僅為30%,自然繁殖率很低。

物種現狀

白鱀豚極度瀕危!尚不能确認是否已經滅絕。目前最後一次的發現是2004年7月在長江南京段擱淺死亡的白暨豚屍體。白暨豚現在已屬極度瀕危。據資料統計,現在長江流域白暨豚數量估計已不足100頭,而且呈逐年下降趨勢,比大熊貓還少,是水生的國寶。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已将它列為極危動物,屬保護級别最高的動物。據專家預測,由于生存環境的不斷惡化,白暨豚可能于25年以後消失,也就是在全世界滅絕。當地球上某一物種滅亡,就意味着一個特有的遺傳資源已永遠消失。

IUCN保護狀況變更曆史

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數據缺乏(DD)。

1986年至1994年:瀕危(EN)。

1996年:極危(CR)。

數量急降年表

白鱀豚的數量在1984年以前約有400頭,但是到了1995年已經不到100頭。白鱀豚目前現存數量很難估計,但一般認為目前已經絕滅,或僅有數隻個體存活,白鱀豚已成鲸目動物最瀕危的動物。

1970年代: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将白鱀豚物種列為“數據缺乏(DD)”狀态。

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生保護單位将白鱀豚列入中國瀕危物種紅皮書,成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1983年:立法規定狩獵白鱀豚乃違法。

1984年:白鱀豚的保護工作被中國各大報刊刊登,引起了廣大讀者的重視,得到了“水中珍獸”的美稱。

1986年:宏觀估計總數不及300頭;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将白鱀豚物種改為“瀕危(EN)”狀态。

1989年12月10日:葛洲壩全面竣工。

1990年:宏觀估計總數不及200頭。

1994年12月14日:三峽工程開始施工。

199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将白鱀豚物種提升為“極危(CR)”狀态。

1997年:年度考察中發現23頭,宏觀估計總數不及50頭。

1998年:年度考察中所發現的數量隻剩7頭,宏觀估計總數不及15頭。

2002年7月14日:淇淇,人工飼養下的最後一頭白鱀豚,在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館中去世,提取并保存其脫氧核糖核酸(DNA)後,将它的身體做成了标本。

2003年6月1日:三峽水庫開始下閘蓄水。

2004年:在長江南京段發現了一頭因擱淺而死亡的白鱀豚,這同時也是最後一次在野外發現白鱀豚。

2006年5月20日:三峽大壩主體工程全面竣工。

2006年12月4日:為時六周的長江淡水豚類考察為獲得結果,沒有發現任何白鱀豚。

2006年12月13日:參與2006年度長江淡水豚類考察的白鱀豚專家們宣布白鱀豚物種可能已經滅絕,即使還有少數個體存在,也不能保持種群成功地繁衍。中國學者曾提出根據慣例,要在野外50年未觀測到活體才能宣布為滅絕,并且強調在當前情況下不宜宣布白鱀豚為滅絕物種。對此,參與此次行動的學者以及國外部分學者表示非常遺憾,甚至表示無法理解。如果在該物種的保護上,中國相關機構和學者也能如此認真并且投入更多,那麼實際上是很有可能挽救這一瀕危物種的。

2007年:長江白鳍豚8月8日正式宣告絕種。

曆史發現

白鱀豚1980年1月,湖北省嘉魚縣漁民在靠近洞庭湖口的長江邊捕獲世界上第一頭活體雄性白暨豚,其随即被送往位于湖北武漢的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人工飼養,取名“淇淇”。科學家對淇淇的行為、生理、包括季節變化規律,血液學、治療、飼養等方面的研究,一一填補了對白暨豚知識的空白。我國于當年12月15日臨時增發T.57《白豚》郵票一套2枚,分别為“悠然自得”和“環遊潛底”,發行量150萬套。随着“淇淇”在國内外的名聲和影響越來越大,在郵票發行整整一個月後,又發行SB(2)《白豚》小本票。生活在武漢的“淇淇”從此成為武漢的“形象大使”。

1992年9月29日~10月5日,第四屆全國大學生運動會在湖北武漢舉行。同年9月28日發行JP.33《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四屆大學生運動會》紀念郵資明信片,“淇淇”腰圍绶帶、鳍捧花束,作為該屆大運會的吉祥物亮相郵資圖。2000年2月25日,中國發行2000-3S《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I級)(一)》特種郵票小版張。小版張含10枚郵票和兩枚無面值過橋票,其中第七枚面值2.60元的為“白豚”。當時白暨豚整個種群不足百頭!2002年7月14日,“淇淇”離開了我們,白暨豚自然種群的命運再次陰雲籠罩。

2006年11月6日~12月13日,來自中國、美國、英國、日本、德國和瑞士等六國近40名科學家往返近3400公裡,對宜昌—上海長江中下遊的幹流1700公裡江段進行了為期38天的長江淡水豚類考察。這一迄今最大規模的國際考察活動,旨在找尋長江孕育的兩種淡水哺乳動物,江豚及最瀕危哺乳動物白暨豚。然而,令科考人員失望的是,不但江豚的數量大量減少,整個科考過程也未發現一頭白暨豚的蹤迹。1997年到1999年農業部曾連續3年組織過對白暨豚進行大規模的監測行動,三年找到的白暨豚分别是13頭、4頭、4頭。此次考察的結果則是0。

根據化石記載,白暨豚于2500萬年前由太平洋遷徙至長江。中國兩千多年前的古籍《爾雅》中,亦有對白暨豚的描述,視之為江神。白暨豚曾廣泛存在于長江流域的洞庭湖及鄱陽湖湖區,在長江中的分布最遠至三峽地區葛洲壩上遊35千米處,至上海附近的長江入海口都曾有發現。估計曆史上曾經有5000頭之多。但長期以來,随着人類活動的影響,其種群數量不斷減少,分布區域也在逐漸縮小。

藥用價值

藥名:白鱀豚

來源:為淡水鲸科白鱀豚的脂肪。

功效:清肺鎮熱、清熱解毒。

主治:用于肺熱咳嗽者、燒、燙傷等症。

性味歸經:苦、鹹,寒。入心、肺二經。

用法用量:内服:煎湯,3一6克。外用:适量。

别名:白旗、白鳍、白鳍豚、白江豬(《中國藥用動物志》)。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于中國長江中下遊的幹流中,也見洞庭湖、鄱陽湖及錢塘江口一帶。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白鱀豚的脂肪入藥,捕殺後,殺死取其脂肪,用小火将油煉出,放涼後呈膏狀。

拉丁名:LipotesVexilliferMiller。

考證:始載于《中國藥用動物志》。

相關研究

明、清時期關于白鱀豚的記載豐富詳盡。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方旭的《蟲荟》和楊承禧的《湖北通志》均描述到了白鱀豚的地域分布、資源數量和其捕撈與利用。

1923年霍依對他發現的白鱀豚标本發表了一篇文章,并刊登于《中國科學與藝術》雜志上,引起了中國國内外水生屆學者的關注。霍依和米勒是中國國外對白鱀豚進行科學研究最早的人士,霍依帶到美國的白鱀豚标本也是中國國境外唯一的一個完整的白鱀豚骨架标本,現由美國首都華盛頓的國立博物館收藏。20世紀30年代直至20世紀70年代末,由于戰亂、資金有限等種種原因,水生界學者沒有對白鱀豚做很多的研究。

1978年9月中國科學院召開了中國首次“白鱀豚科研工作會議”。由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聲學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和南京師範學院生物系集體落實了從形态學、生态學、生物聲學、行為生物學與資源保護的角度進行針對白鱀豚的研究工作。第二次“白鱀豚科研工作會議”于1979年12月召開。各個科研協作組交流了一年來的科研成果,同時也有一些來自法國和瑞士的豚類專家參與會議。直至1980年捕捉到淇淇前,學者們對白鱀豚進行的研究均為原位工作,可謂“紙上談兵”。

1980年前,中國内外的學者們對白鱀豚的研究主要基于一些收集到的白鱀豚骨架标本。截止1997年的統計數據,全球收藏的白暨豚标本也隻有41隻。白鱀豚的标本因為數量極少,與其深厚的科學研究價值(在捕捉到淇淇前也是研究白鱀豚的主要材料),尤其珍貴。截至2007年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僅有美國的國立博物館(華盛頓)、自然曆史博物館(紐約)和聯合王國的自然曆史博物館(南甘辛頓)藏有白鱀豚的骨骼标本。

人工飼養

1981年12月7日,中國江蘇省鎮江市漁民于長江谏壁流域用滾鈎捕捉到了一頭雄性白鱀豚,用幹運方式運到了江蘇省淡水水産研究所南京總所的養殖試驗場内未經過濾的露天水池中進行人工飼養,稱作“江江”。1982年4月16日因重傷不治死去了,在人工飼養狀态下生存了129日。“淇淇”是人工飼養下生存最長的一頭白鱀豚,它1980年1月11日湖北省嘉魚縣,之後一直被飼養在武漢的中科院水生動物所,直到2002年7月14日死亡。他為白鱀豚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實驗數據。

保護狀況

1978年,中國科學院建立淡水海豚研究中心,作為武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其中一部門,執行白鱀豚的相關研究。1992年,白鱀豚成為中國第四屆大學生運動會的吉祥物,白鱀豚的保護也越來越受到普通民衆的關注。至1993年,中國在湖北洪湖市新灘口到螺山江段建立了新螺江自然保護區,實行遷地保護;在石首市建立了天鵝洲自然保護區,實行原地保護;在安徽銅陵建立了白暨豚養護場,進行人工飼養繁殖。1996年12月25日,中國第一個以水生動物為保護對象的基金會,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正式成立。但是在2006年12月13日,白鱀豚專家們宣布白鱀豚可能已經滅絕,即使還有少數個體存在,個體數目也不足以維持族群的繁衍。

瀕危原因

白鱀豚數量的逐年減少,主要有其自身繁殖能力較差和長江流域人類活動較多兩方面的原因。白鱀豚所屬的鲸目水生多數早在數萬年前遷入海洋的鹹水中生存去了,停留在地球各地的淡水流域中生存的鲸目淡水豚類種群數均小,其中至今剩餘的五種淡水豚均是瀕危物種。此外,根據遺傳學的研究發現,白鱀豚的遺傳多樣性很低,這也加劇了滅絕的速度。科學家為此曾提出遷地保護的建議。

由于圍湖造田減少了湖泊面積,修壩阻隔了魚類江湖間洄遊,以及長江水污染的加劇,長江裡許多被白鱀豚食取的魚類嚴重不足,破壞了白暨豚的生存空間,對其種群生存産生了嚴重威脅。

長江流域的漁民的捕魚也導緻了白暨豚的死亡。白鱀豚身軀大,入了漁民為捕撈江中小魚而設下的漁網,會不斷地掙紮,使漁網亂雜,很難再及時從漁網中救出。還有不少漁民為了增加捕獲量而采用違法式的捕魚方法,如迷魂陣、電打魚,偶爾白鱀豚會不料落于網中死去,對白鱀豚豚群有着直接的傷害。

長江之上過度繁忙的水上運輸、河水的嚴重污染以及大量水利工程的建設,都在威脅着白鱀豚的生存環境,尤其是各種人類活動造成的噪音污染,對依靠聲納系統進行辨别定位的白鱀豚更是有很大的影響,許多白鱀豚更是葬身于輪船的螺旋槳。長江是中國各水道中最重要的一支,年均運船量數不可計,裝備螺旋槳的船隻也是成千上萬,很容易導緻白鱀豚觸撞螺旋槳産生意外傷亡。白鱀豚個體小,膚色淡灰淡白,不明顯,在透視度不足一米污濁的長江江水中極其難尋辨。在建設大型水利工程或在清除水道轟炸山石時也有幾次發現到了被石頭壓死的白鱀豚。

人類捕捉也是白鱀豚瀕臨滅絕的一個原因。中國在大躍進時期曾經設立了生産皮包的工廠,所用原料就是江豚的皮(其中可能有白鱀豚的皮),但是不久後便被關閉。盡管1980年代之後保護措施不斷加強,但偷獵或誤獵現象仍時有發生,許多白鱀豚不敵人類先進的捕撈設備,葬身于此。

三峽大壩修建于長江的上遊出口處,不在白鱀豚的栖息範圍内,沒有對白鱀豚産生直接的影響,然而三峽大壩規模浩大,對長江中下遊的水流産生影響,這也間接地改變了白鱀豚的栖息地。因為約50%的白鱀豚是在由湖北省石首縣長江流域的彎曲河段與武漢市上遊彎曲分漢河段組成的大回水區中栖息。當三峽水庫在長江上遊蓄水時,這個大回水區會向長江上遊方向移動,靈敏的白鱀豚豚群也會同樣的跟着向上遊移動;當三峽水庫在長江上遊洩水時,大回水區的河床受到沖刷,大回水區會向長江下遊方向移動,豚群也會同樣的跟着向下遊移動。

一般來說,白鱀豚是可以适應大回水區每年季節性的移動,但是像三峽工程建成的大規模大壩,并不是按照自然的雨季旱季規律蓄洩庫水,洩水時水量又是有多有少。水生學家因此擔心白鱀豚會一時不适應大回水區無規律的變動。學者提出的最嚴重的估計是大回水區可能向長江下遊遷移150千米左右,不如正常範圍的十分之一。其次因為三峽大壩修建後,水上航運的條件便得到改善,在長江江面上遊航的船隻也同樣地會增加,白鱀豚與船隻的螺旋槳觸撞而導緻意外傷亡的可能性也随之增高。同樣,葛洲壩的修建也造成了白暨豚分布區下移,分布密度降低。

文化影響

在中國的古代文學中,白鱀豚常常當作美麗善良的象征。例如清朝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中有慕生與白秋練相愛的故事,其中白秋練就是由白魚精所變成的女子,心地善良。白秋練就是白鱀豚的化身。

上一篇:小鬥牛犬

下一篇:中國式看守所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