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蝰

白頭蝰

蝰科白頭蝰屬的爬行動物
白頭蝰(學名:Azemiops feae)是中國27種毒蛇之一,又名白頭蛇,為蝰科白頭蝰屬的爬行動物,俗名白缺蝰。白頭蝰頭部白色,有淺褐斑紋。軀、尾背面紫褐色,有左右鑲細黑邊的朱紅色窄橫紋。白頭蝰分布于緬甸、越南以及中國大陸的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湖北、甘肅等地,常見于丘陵及山區以及栖息于山區草地、麥田蘭草堆下、路邊、碎石地、稻田、甘蔗田邊及甘薯地旁的草叢中。
    中文名:白頭蝰 拉丁學名:Azemiops feae 别名:白缺蝰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爬行綱 亞綱: 目:有鱗目 亞目:新蛇下目 科:蝰科 亞科:白頭蝰亞科 族: 屬:白頭緬蝰屬 亞屬: 種:白頭緬蝰 亞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Boulenger,1888 保護級别:

生活習性

白頭蝰單獨生活,夜行性,黃昏時分比較活躍,每年12月至翌年2月為冬眠期。白頭蝰以小型齧齒動物或食蟲目動物為食,其中占較大比例的種類是食蟲目的麝鼩。這種蛇非常耐餓,半年不吃不喝仍能保持強健的體魄。白頭蝰以極少的數量分布于我國中西部海拔100米至1600米的丘陵山區。

保護等級

1998年被《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列為極危種。

2004年被《中國物種紅色名錄》列為易危動物。

毒素治療

根據拜仁·格烈·費拉爾醫生(Dr.BryanGriegFry)的研究,認為白頭蝰的毒性與韋氏竹葉青(Tropidolaemuswagleri)的毒性是相彷的。另一項研究發現白頭蝰所釋出的毒素中,其酵素運動基本上與一般蝰蛇沒有太大差異,不同之處僅在于白頭蝰的蛇毒不會造成血液凝固、滲血以及肌肉性中毒等現象。

白頭蝰蛇是混合毒素的前管牙類毒蛇,咬傷後可引起彌漫性血管内凝血(急性DIC),使傷肢紅腫疼痛逐漸加重、功能障礙。臨床使用抗眼鏡蛇毒血清無效的情況下,改用改善微循環藥物為主的中西醫結合療法,效果顯着。

論文研究

2011年10月26日,在廣東省始興縣的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采得1号雄性白頭蝰,并從該保護區博物館檢出另1号雄性同種标本,11月25日又在廣東省博羅縣的象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采得第3号雄性同種标本,正式報道為廣東省蛇類新紀錄。

上一篇:捕鳥蛛

下一篇:笄蛭渦蟲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