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麥芽

生麥芽

禾本科植物未炒熟的大麥芽
行氣消食,健脾開胃,退乳消脹。用于食積不消,脘腹脹痛,脾虛食少,乳汁郁積,乳房脹痛,婦女斷乳。[1][2]在缺青季節,可制取生麥芽給獺兔提供青綠飼料-。實踐證明,在冬春季飼喂生麥芽,可有效提高種兔繁殖性能。生麥芽、炒麥芽混用用于回乳,量各為60g。生麥芽功偏消食健胃,炒用多用于回乳消脹。本人在藥房工作當中,發現相當一部分中醫醫生認為生麥芽有催乳的作用,炒麥芽有回乳的作用,而一部分則認為生、炒麥芽都有回乳和催乳的作用,關鍵在于量的大小,因而臨床醫生都有獨到見解,意見頗不一緻。
    中文名:生麥芽 外文名: 别名: 别稱:大麥芽、大麥糵、麥糵 主要功效:行氣消食,健脾開胃,退乳消脹 适宜人群:哺乳期婦女不宜使用 主治:食積不消,脘腹脹痛 性味歸經:甘、平、歸脾、胃經

介紹

性味歸經

甘,平。歸脾、胃經。

制取

在缺青季節,可制取生麥芽給獺兔提供青綠飼料-。實踐證明,在冬春季飼喂生麥芽,可有效提高種兔繁殖性能。其制作方法如下:選顆粒飽滿無蟲蛀的小麥或大麥适量,用45℃左右的溫水浸泡24小時,再裝筐蓋麻袋片催芽。待麥子粉嘴發胖露白後裝入淺篩内攤成3-5厘米厚,上面蓋塑料薄膜,放在室溫25℃的環境中,每天用溫開水噴灑3-5次,為使麥芽健壯,每天可增用5V%的白糖水噴灑一次:這樣經5-7天後,麥芽可長到6-8厘米,用來喂兔.

功能主治

功效

行氣消食,健脾開胃,退乳消脹。

主治

用于食積不消,脘腹脹痛,脾虛食少,乳汁郁積,乳房脹痛,婦女斷乳。

應用

1、用于米面薯蓣食滞證。本品能夠促進澱粉性食物的消化。可與山楂、神曲、雞内金等同用。若治小兒乳食停滞,單用本品煎服或者研末服有效。若治脾虛食少,食後飽脹,可與白術,陳皮等同用。

2、用于斷乳、乳房脹痛。單用生麥芽或炒麥芽120g(或生、炒麥芽各60g)煎服有效。

3、用于脘腹、胸脅痛。本品兼能疏肝解郁,用于肝氣郁滞或肝胃不和之脅痛、脘腹痛等,可與其他疏肝理氣藥同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湯,10-15g,大劑量30-120g;或入丸、散。生麥芽功偏消食健胃,炒用多用于回乳消脹。

使用注意

哺乳期婦女不宜使用。

産地與貯藏

全國各地;置通風幹燥處,防潮,防蛀。

别名

大麥芽、大麥糵、麥糵、大麥毛還有一種就是小麥的芽,一般情況下我們說的麥芽入藥都是用大麥而生的,而小麥芽主要含糖分多,大都用來做麥芽糖,藥用不是太多。

藥理區别

麥芽是臨床上常用之品,為禾本科植物,大麥成熟果實發芽幹燥而得。本人在藥房工作當中,發現相當一部分中醫醫生認為生麥芽有催乳的作用,炒麥芽有回乳的作用,而一部分則認為生、炒麥芽都有回乳和催乳的作用,關鍵在于量的大小,因而臨床醫生都有獨到見解,意見頗不一緻。針對這一問題,本人查閱了有關文獻,現将觀點闡述如下,以和大家共同探讨。

文獻參考

古代醫藥學中<藥品化義>:“大麥芽,……若女人氣血壯盛,或産後無兒飲乳,乳房脹痛,丹溪用此二兩,炒香搗去皮為末,分作四服立消,其性氣之銳,散血行氣,迅速如此,勿輕視之。”<醫學衷中參西錄>:“大麥芽,至婦人乳汁為血所化,因其善于消化精微兼破血之性,故又善回乳。人丸散劑可炒用,入湯劑宜生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并無明确規定回乳用炒麥芽或生麥芽,可見生、熟皆可。<中國藥典>中“生麥芽:健脾和胃通乳,用于脾虛食少,乳汁郁積;炒麥芽:行氣清食回乳,用于食積不清,婦女斷乳;焦麥芽:消食化滞,用于食積不調,脘腹脹痛,用量9-15g回乳炒用60g。”<中藥學>中“單用生麥芽或炒麥芽120g(或生、炒各60g)用于斷乳、乳房脹痛。”

綜上之言,可見麥芽的催乳、回乳有以下三個觀點:生麥芽通乳,“生”取其“生發”之意,量在30g以下;炒麥芽回乳,“炒”取其“炒枯”之意,量在60g之上。生、炒麥芽均可單獨用于回乳,量60-120g。生麥芽、炒麥芽混用用于回乳,量各為60g。

藥理作用

現代藥理學研究認為生麥芽含有麥角胺類化合物,能夠抑制催乳素的分泌,從而用于回乳,炒後可破壞麥角胺類化合物,回乳作用減弱。臨床上有因服用脈安沖劑(生麥芽、生山楂組成)緻哺乳期婦女斷乳之說,可見單味生麥芽有回乳作用。然而藥理學對生、炒麥芽的研究有片面性,例如單用生或炒麥芽用于催乳尚未研究,因而生、炒麥芽用于催乳的原理用<中醫基礎理論>和<中醫婦科學>上的有關内容來解釋。

臨床上缺乳的病因病機為:氣血虛弱,影響乳汁生成;肝郁氣滞,乳汁運行不暢,乳竅不通。前者宜用補益氣血的藥物,輔以通乳之藥,酌加生或炒麥芽。因“見肝之病,當知傳脾,當先實脾(<金匮要略>)”、肝氣郁結勢必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脾失健運而缺乳。所以用生或炒麥芽使脾胃功能恢複正常,肝氣條達,氣血充盈,乳汁自生。

綜上可見,麥芽的回乳與催乳的作用,不在于炒與否,而在于量的差異。即小劑量消食化滞,疏肝解郁而催乳(用複方);大劑量消散之力強,耗散氣血而回乳(用單方)。

中醫上有句行話叫“中醫不傳之秘在于用量”。不同的醫生開同樣種味的中藥,而療效不同,除“因人、因時、因地”不同之外,究其原因,關鍵在于量的大小。如升麻少用(6g以下)有清熱解毒之功;多用(10g以上)有升陽舉陷之效。紅花量小和氣養血,最大則活血化瘀。蘇木量小和血,量大破血。可見中藥用量大小,功效有異,甚至産生相反的作用。因而掌握以麥芽為代表的衆多類中藥,無論對于藥學工作者,還是醫學工作者,都有很大的幫助。

上一篇:意念控制

下一篇:火神派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