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農莊

生态農莊

農業公司
生态農業,是按照生态學原理和經濟學原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現代管理手段,以及傳統農業的有效經驗建立起來的,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生态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現代化高效農業。它要求把發展糧食與多種經濟作物生産,發展大田種植與林、牧、副、漁業,發展大農業與第二、三産業結合起來,利用傳統農業精華和現代科技成果,通過人工設計生态工程、協調發展與環境之間、資源利用與保護之間的矛盾,形成生态上與經濟上兩個良性循環,經濟、生态、社會三大效益的統一。随着中國城市化的進程加速和交通快速發展,生态農業的發展空間将得到進一步深化發展。
    公司名稱: 外文名: 所屬行業: 法定代表人: 總部地點: 經營範圍: 公司類型: 公司口号: 年營業額: 員工數: 中文名:生态農莊 目标:綠色、生态、環保 載體:資源有效利用 背景:新農村建設

定義

生态農莊的概念是由呂家發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信息技術和資源環境問題研究》中提出,指以綠色、生态、環保為目标,以資源有效利用為載體,以科技創新為支撐,以市場化運作為手段,集農業生産深加工與觀光旅遊為一體的規模集約化農業公司。 其“農莊主—經營管理者—直接勞動者”的三級經營管理格局解決了家庭分散經營因土地規模過小而效益不高的問題。

意義

新農村建設的根本點就是要把傳統農業改造成現代農業。根據著名經濟學家舒爾茨的觀點,完全以農民世代使用的各種生産要素為基礎的農業可以稱之為傳統農業。傳統農業處于低收益領域,而市場經濟總是将三要素,即土地,勞動和資金,從低收益領域配置到高收益領域。自從亞當﹒斯密以來就說:土地是娘、勞動是爹、資金是兒,如今傳統農業就是娘被征占、爹外出、兒嫌貧愛富,傳統農業就這樣走上了惡性循環。唯有發展高效的現代農業才是根本出路。而作為農業生态系統的市場主體—生态農莊正通過經濟體制的創新、思維觀念的提升、市場運作的突破;并以綠色生态為理念、産業化經營為目标、因地制宜為原則、有效管理為手段、科學技術為支撐、優質服務為後盾來發展現代農業。

特色

生态農莊都以因地制宜為原則,以體驗式營銷為手段,以人為本,以農為特色,以環保、綠色、健康為内涵發展農業旅遊并大膽創新走創意農業之路。随着城市化、工業化步伐加快,城市生活環境變化,工作壓力增大的影響,農業旅遊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和發展潛力。農業旅遊的發展能将城市人吸引到農村消費,他們給農村帶來了就業機會、衛生習慣、科技知識、先進觀念等,有利于縮小城鄉差距。

思維觀念的提升

思路決定出路,生态農莊把農業旅遊作為開發出路。農業旅遊是一種以農業為載體、集休閑娛樂、旅遊購物、綠色消費、返璞歸真等功能于一體的新型生态旅遊,是将生産、生活及生态結合為一體的旅遊方式,是一種新興産業。馬斯洛理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在此之外人類還有回歸自然的需求。随着城市化、工業化步伐加快,城市生活環境變化,工作壓力增大的影響,農業旅遊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和發展潛力。農業旅遊還具有很多現實意義,比如長期以來一直是農村人到城市消費,以往一些擴大内需的措施也像抽水泵一樣把農村經濟向城市積聚,不斷拉大了城鄉差距。農業旅遊的發展能将城市人吸引到農村消費,他們給農村帶來了就業機會、衛生習慣、科技知識、先進觀念等,有利于縮小城鄉差距。生态農莊則正以體驗式營銷為手段,以人為本,以農為特色,以環保、綠色、健康為内涵發展農業旅遊。

運作模式的突破

生态農莊以市場為導向,多渠道掌握市場信息,随着市場調節的影響,根據供給的周期波動,及時調整生産。各農莊開始樹立品牌意識,将品牌由進入消費者的視野到消費者的生活,再到消費者的信念不斷升華。特别是現在消費者對農産品的需求由溫飽型轉向健康型、營養型。傳統農業是化學農業,農藥化肥的無序使用使得人們談菜色變。生态農莊在健康這個主題上緻力于打造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被傳統農業忽視的微量元素,成了生态農莊在營養這個主題上新的賣點,像鋅、鐵、硒、鈣等礦質元素,是人體的有益元素。

以綠色生态為理念

(1)環境友好

生态農莊涉及到農業旅遊,對資源與環境猶為關注。由于農藥、化肥、農膜過度使用,各類垃圾排放,工業廢水、廢氣、廢渣進入農田,農業環境污染已經相當嚴重。各類有害物質殘留既影響農産品質量,又危害人體健康。所以現代農業發展方向或價值取向理應是生态型的。生态農莊的建立則符合了生态哲學的一些原理。

(2)資源利用合理

循環農業是由多種農業生物組成,進行封閉式的物質循環利用,由于各業之間“相繼而生成,相資而利用”,對農業自然資源轉化利用效率比較高。生态農莊在生産上普遍走循環農業道路,引入“雙鍊型”生态農業的新思路,利用生物食物鍊形成生态農業經濟鍊。

在生态農莊中建設沼氣池,使得園區無垃圾和糞便排放,并有效控制了糞便進入地表水體,避免造成水體的富營養化,也減少了焚燒桔杆帶來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一些農莊還用環保的電動車輛代替了傳統的機動車輛,做到整個園區無廢氣排放,節能減排;并建立污水處理設備,使園區無污水排放。

以沼氣池為樞紐,打造資源循環利用體系,使生态農業得以可持續發展。合理采用立體種養以提高光、熱、土地等資源的利用率。一些生态農莊的資源結構開始從“綠色農業”植物、動物的“二維”向“白色農業”植物、動物、微生物的“三維”轉變。

以産業化經營為目标

生态農莊開始以産業化經營為目标。在資源上聚零為整,發揮規模效應,而在具體項目上又化整為零,責任、效益承包到人,極大地發揮着人的主觀能動性,産生出最大的整體效益,并且向深度和廣度兩方面拓寬:(1)向深度方面發展,即對農産品進行深加工。我國的農産品加工業還相當落後,有很大潛力。各農莊都對特色農産品進行深加工和包裝,有利于農産品銷售和存儲。(2)向廣度方面發展,即多元化經營。除傳統的種植、養殖外各農莊都普遍開發了垂釣中心、果樹認養、認種地塊耕作、自制盆景、飼喂動物、野外拓展訓練營、生态陽光餐廳、花卉苗木生産銷售等項目。

以因地制宜為原則

地域特色往往不可複制,地域優勢往往是較好的壁壘。特别是在市場競争激烈的環境下,不能邯鄲學步,需走差異化道路。生态農莊都以因地制宜為原則來發展觀光農業。正所謂以正合,以奇勝。生态農莊開始在因地制宜的原則下大膽創新,走創意農業之路。

以有效管理為手段

經營生态農莊,有效管理必不可少,農莊的經營者一般是在工商業中較為成功的企業家,具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和先進的管理知識。嘗試着跳出農業抓農業,以工業化的機制、手段、要素來改造傳統農業。生态農莊運用信息技術對采購、生産、銷售進行有效管理,大力推行标準化生産。

以科學技術為支撐

(1)科技種養

生态農莊以有利綠色食品生産、适合當地自然和經濟等條件、以特殊經濟價值和市場前景等為依據。進行科學選種。采用測土配方平衡施肥技術,降低成本,減少污染。運用物理和生物技術科學防治蟲害。建設溫室大棚種植蔬菜;應用噴灌、滴灌和地膜種植果樹;采用管道水培“報架式”立體栽培來培育花卉。像福建招寶生态農莊就以養殖珍禽為主要産業;一些農莊在有機大米的栽培中有效采用頻振殺蟲燈、黃闆等物理防治方法,有些采用像稻蟹共養這種生物方法防治蟲害。

(2)機械化

農業機械化有利于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有利于緩解旱澇災害;有利于推進增長方式的轉變;有利于提高市場競争力;有利于降低生産成本增加效益。世界發達國家已在農牧業生産的各個環節,全面實現機械化,從而大大提高了農業現代化水平。随着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勞動力的成本逐漸升高,機械化是必然之路。而規模經營也為實現農業機械化奠定了基礎。各農莊正逐步實現包括選種、育秧、耕地、播種、施肥、除草、灌溉、收割、脫粒、烘幹、倉儲、加工、包裝、運輸、防疫、打掃、消毒、孵化、育雛、屠宰等從種養到餐桌所有環節的機械操作。

(3)信息化

在互聯網電子商務的發展下,生态農莊以B2C的方式進行網上推廣營銷,讓遊客對于生态農莊的需求進行了解。農業生産是在地球表面露天進行的有生命的社會生産活動。他具有生産分散性、時間變異性、災害突發性、和市場多變性等人們用常規技術難以掌握和控制的基本特點,這就是農業生産長期處于被動地位的原因。運用農業信息技術,對于克服上述農業生産的基本難點,改變或部分改變農業生産被動局面具有特殊功能。通過遙感(RS)及時地提供農作物長勢、水肥狀況和病蟲害情況;通過地理信息系統(GIS)可提出“實施計劃”。通過全球空間定位系統(GPS+GIS),可将這種集成系統安裝在農業機械上,實現農田作業的自動指揮和控制。生态農莊開始把信息技術作為基本技術應用于農業生産的各個方面,從而實現農業生産過程的精準化管理。逐步在農業資源環境分析技術基礎上,通過3S配合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實現資源和環境、生産和管理、生産資料和産品市場等多方面的信息化。

以優質服務為後盾

由于生态農莊涉及到旅遊業,各農莊都把提供優質服務做為後盾。終端服務是品牌的命門,服務在細節上體現,生态農莊把服務标準化和規範化,力争把無形的服務轉化為消費者可以理解的有形的細節,并且強調以人為本,發現需求(甚至創造需求),滿足需求。讓遊人在美麗的山、水、田、園、林、花整體布局中,在典型的“前店後園”的經營格局中,在現代的吃、住、遊、玩、購中親近自然。有些農莊還采用了會員制,為會員提供周到細緻的服務。

理念

生态農莊涉及到農業旅遊,對資源與環境猶為關注。由于農藥、化肥、農膜過度使用,各類垃圾排放,工業廢水、廢氣、廢渣進入農田,農業環境污染已經相當嚴重。各類有害物質殘留既影響農産品質量,又危害人體健康。所以現代農業發展方向或價值取向理應是生态型的。生态農莊的建立則符合了生态哲學的一些原理。 

循環農業是由多種農業生物組成,進行封閉式的物質循環利用,對農業自然資源轉化利用效率比較高。生态農莊在生産上普遍走循環農業道路,引入“雙鍊型”生态農業的新思路,利用生物食物鍊形成生态農業經濟鍊。在生态農莊中建設沼氣池,使得園區無垃圾和糞便排放,并有效控制了糞便進入地表水體,避免造成水體的富營養化,也減少了焚燒桔杆帶來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一些農莊還用環保的電動車輛代替了傳統的機動車輛,做到整個園區無廢氣排放,節能減排;并建立污水處理廠,使園區無污水排放。

以沼氣池為樞紐,打造資源循環利用體系,使生态農業得以可持續發展。合理采用立體種養以提高光、熱、土地等資源的利用率。一些生态農莊的資源結構開始從“綠色農業”植物、動物的“二維”向“白色農業”植物、動物、微生物的“三維”轉變。

經營

一些農莊将所有權、經營權、收益權三權分立。合作股份所有,分工經營負責,分紅收益,使經營煥發出新的活力與生機。在土地流轉上,農民把土地租給農莊主,或折價入股農莊農莊,農莊主雇傭農民做工。農民即是地主(或股東)又是工人。生态農莊采用産業化經營:在資源上聚零為整,發揮規模效應。而在具體項目上又化整為零,責任、效益承包到人,極大地發揮着人的主觀能動性,産生出最大的整體效益。并且向深度和廣度兩方面拓寬:向深度方面發展,即對農産品進行深加工;向廣度方面發展,即多元化經營,在傳統的種植、養殖基礎上開發垂釣中心、認種地塊耕作、自制盆景、飼喂動物、野外拓展訓練營、餐廳、花卉苗木生産銷售等項目。

農莊的經營者一般是在工商業中較為成功的企業家,具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和先進的管理知識。以工業化的機制、手段、要素來改造傳統農業。生态農莊運用信息技術對采購、生産、銷售進行有效管理,大力推行标準化生産。在人力資源方面農莊普遍注重員工培訓,把管理人換作經營人,把人當作關鍵的資源而非利用的對象。工作到人、責任到人、獎罰到人,确定使命設定目标,并有意識的塑造企業文化和打造戰略管理。

生态農莊以市場為導向,多渠道掌握市場信息,随着市場調節的影響,根據供給的周期波動,及時調整生産。特别是現在消費者對農産品的需求由溫飽型轉向健康型、營養型。生态農莊在健康這個主題上緻力于打造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在營養這個主題上重視微量元素。生态農莊進行科學選種、采用機械和信息技術進行生産管理。并以沼氣池為中心,以資源環境監測和分析、農業信息管理、農業機械技術支持三大系統為支撐打造循環體系,合理采用立體種養以提高光、熱、土地等資源的利用率。

前景

目前食品安全已經成為全社會高度關注的大問題,有機農業呼之欲出。農産品功能化和多樣化将成為趨勢,農業将會更多的進入人類生産、生活的各個領域;農産品加工業具有相當強的生命力;人類回歸自然的需求将使農業旅遊擁有很大發展潛力;生物能源也将是大勢所趨。農業生産也将會劃分得更專業,将會出現諸如專業的植保公司、專業的土化公司、專業的嫁接栽培公司等等一些農業工程公司。出現“農莊或農場(相當于開發商)—農業工程公司(相當于建築公司)—農業服務人員(相當于物管)”這種房地産式的農業生産模式。總之,生态農莊有光明的發展前景。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