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

九州

古代中國的代稱
九州九州,又名漢地、中土、神州、十二州,是中國古代典籍中所記載的夏、商、周時代的地域區劃,後成為中國的代稱。而把“州”當作實際的行政區劃,則是在東漢後期才實行的。根據《尚書·禹貢》的記載,漢族先民自古就将漢族原居地劃分為九個區域,即所謂的“九州”,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豫州。“相傳古代大禹治水時,把天下分為九州,于是九州就成了中國的代名詞。[1]古人認為天圓地方,“方圓”是指範圍。因此,“九州方圓”,即“中國這塊地方”。即九州方圓,地大物博,氣勢磅礴的一種景象。九州,五嶽五鎮四渎都在九州這個地理範圍内,九州這個地理範圍是在漢代确立。
    中文名:九州 外文名:Nine Provinces of China 别名:漢地、中土、神州、十二州 行政區劃代碼: 行政區類别: 所屬地區: 地理位置: 面積: 下轄地區: 政府駐地: 電話區号: 郵政區碼: 氣候條件: 人口數量: 著名景點: 機場: 火車站: 車牌代碼: 地區生産總值: 組成:冀、豫、徐、兖、青、揚、荊、梁、雍 出處:《尚書·夏書·禹貢》 民族:屬于漢族及漢族先民諸部落的地區

詞語來源

“九州”最早見于《禹貢》,相傳古代大禹治水時,把"天下"分為九州(又有 一說,為黃帝始創“九州”之說),于是九州就成了古代漢地的代名詞。九州區域範圍劃分也不同。古人認為天圓地方,“方圓”是指範圍。因此,“九州方圓”,即“中國這塊地方”。 即九州方圓、地大物博、氣勢磅礴的一種景象。

《尚書》中的《夏書·禹貢》記載,大禹的時候,天下分為“九州”,分别為豫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冀州、兖州。《禹貢》所叙述的九州的範圍,北有燕山山脈、渤海灣和遼東,南至南海,西至甘肅接西域,東至東海。九州也是當時學者對未來統一國家的一種規劃,反映了他們的一種政治理想。

豫州,因位于九州之中,故别稱中州。當今河南省大部分屬豫州,故簡稱“豫” 。

其中冀州的範圍極大,按馬融曰:“禹平水土,置九州。舜以冀州之北廣大,分置并州。燕、齊遼遠,分燕置幽州,分齊為營州。于是為十二州也。”即并州、幽州、營州是由冀州所分出來的,加上原來的九州,是以九州有時又被稱為十二州 。

《爾雅·釋地》中的記載,沒有青、梁,而有幽、營,将青州合并入徐州,将梁州合并入雍州,以冀州之地分出營州和幽州。

《周禮·變官·職方氏》中的記載,沒有梁、徐,而有幽、并,因為武王滅殷商之後,将徐州合并入青州,将梁州合并入雍州,以冀州之地分出并州和幽州。

九州探究

九州之稱,由來已久。“九州”原是虛指,後來才逐漸具體化。從字面上看,“州”字金文中寫作“A”,正象河流環繞的高地(山丘)之形, 《說文解字》 第十一下曰:“水中可居曰州。”可知其本意當與《詩經·王風·關雎》中“在河之洲”中的“洲”字略同,與行政區劃無關。古時降水豐沛,人們往往居于傍水的高丘之上,因而“州”又成為居住區域的名稱,遂有“夏州”、“戎州”、“平州”、“陽州”、“外州”、“瓜州”、“舒州”、“作州兵”之說,猶如“商丘”、“雍丘”、“作丘甲”之類。“九”字之意有二:一是确指,如“八年之中,九合諸侯”之“九”;一是虛指,表示很多,如“九山”、“九川”、“九澤”、“九薮”、“九原”等之“九”。既然“州”是很小的地理存在,“茫茫禹迹,畫為九州”,“九”就不可能是确指,而應是虛指。所以從本意上講,“九州”決非指九個大型的行政區劃,而當是衆多有河流環繞的高地(山丘)的總稱;由人之故,又引申為“全國”的代稱,猶“天下”、“四海”之謂。

到後來,“九州”終于具體化為九個大型的行政區劃。因在現有可靠資料中,具體的“九州”隻見于戰國,而未見于春秋,所以其時間可能在戰國初期。

劃分一

徐州,起自黃海、泰山、淮河,涉及江蘇、安徽、山東,地為紅色粘土。

冀州,起自黃河壺口,涉及今山西、河北、河南等省部分地區,地為白壤。

兖州,起自黃河下遊、濟水,涉及河北、河南、山東,地為黑壤。

青州,起自渤海、泰山,涉及河北、山東半島,地為肥沃白壤。

揚州,起自淮河、黃海,涉及江蘇、安徽、江西及其以南的地方,地為潮泥土。

荊州,起自荊山、衡山,涉及、湖北、湖南,地為潮濕泥土。

豫州,起自中原、黃河下遊,涉及河南、山東,為肥沃而硬的黑土。

梁州,起自華山、黑水,涉及陝西、四川、甘肅、青海,地為黑土。

雍州,起自黑水、西河,涉及陝西、内蒙古、甯夏、甘肅、新疆,地為黃壤。

劃分二

徐州(今江蘇省的北部和山東省的南部)

荊州(今兩湖,兩廣部分,河南,貴州一帶)

兖州(今河北省東南部、山東省西北部和河南省的東北部)

雍州(今陝西中部北部,甘肅東南部除外,青海東南部,甯夏一帶)

青州(東至海而西至泰山,在今山東的東部一帶)

冀州(今山西省和河北省的西部和北部,還有太行山南的河南省一部分土地)

豫州(今河南省的大部,兼有山東省的西部和安徽省的北部)

揚州(北起淮水,東南到海濱,在今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水以南,兼有浙江、江西兩省的土地)

梁州(自華山之陽起,直到黑水,應包括今陝西南部和四川省,或者還包括四川省以南的一些地方)

劃分三

豫yu州、青州、徐州、揚州、荊jing州、梁州、雍yong州、冀ji州、兖yan州。

豫州 字音同禹,地處中原,為河南的簡稱。華夏文明起源于河南,大禹依靠洛陽洛水中,神龜背馱的"洛書"才治水成功,遂劃天下為九州。所以豫州排在首位,當之無愧。

青州 青為東方的代稱,青州居東方。東嶽泰山居于五嶽之首,所以把九州比作“九宮格”,豫州居中,其他八州便如同八卦代表八個方位,而青州居東,便是除豫州外的首位,根據九州所處的地理位置,按照

順時針方向從豫州至青州開始,依次為徐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冀州、兖州。

豫州,中原。河南

青州,山東半島。黃河以南,泰山及其向東。

徐州,河淮平原。泰山以南,淮河以北。

揚州,淮河以南,長江下遊。

荊州,湖北以及長江中遊

梁州,秦嶺以南與四川盆地。

雍州,關中與隴西。甘肅和陝西一帶。

冀州,河北平原與山西高原。

兖州,黃河與濟水之間。

從上古大禹劃分九州起,延續至今,除了徐州、揚州、荊州、冀州、兖州、青州以城市的身份孤立,其它州都消逝在時間洪流中。

史書記載

《周禮·夏官·職方氏》曰:“東南曰揚州”,“正南曰荊州”,“河南曰豫州”,“正東曰青州”,“河東曰兖州”,“正西曰雍州”,“東北曰幽州”,“河内曰冀州”,“正北曰并州”。(《逸周書·職方解》與《周禮》全同,考慮到《周禮》較有系統,很可能是《逸周書》抄襲的《周禮》。)

《呂氏春秋·有始覽·有始》曰:“何謂九州?河、漢之間為豫州,周也。兩河之間為冀州,晉也。河、濟之間為兖州,衛也。東方為青州,齊也。泗上為徐州,魯也。東南為揚州,越也。南方為荊州,楚也。西方為雍州,秦也。北方為幽州,燕也。”

《尚書·禹貢》:“冀州”,“濟、河惟兖州”,“海、岱惟青州”,“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海惟揚州”,“荊及衡陽惟荊州”,“荊、河為豫州”,“華陽、黑水惟梁州”,“黑水、西河惟雍州”。

《爾雅·釋地》曰:“兩河間曰冀州,河南曰豫州,河西曰雝州,漢南曰荊州,江南曰揚州,濟河間曰兖州,濟東曰徐州,燕曰幽州,齊曰營州:九州。”

《淮南子·地形訓》曰:“何謂九州?東南神州曰農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并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台州曰肥土,正北泲州曰成土,東北薄州曰隐土,正東陽州曰申土。”

《後漢書·張衡傳》注引《河圖》曰:“天有九部八紀,地有九州八柱。東南神州曰晨土,正南昂州曰深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開土,正中冀州曰白土,西北柱州曰肥土,北方玄州曰成土,東北鹹州曰隐土,正東揚州曰信土。”

《初學記》卷八·州郡部·總叙·州郡·第一引《河圖括地象》曰:“天有九道,地有九州。天有九部八紀,地有九州八柱。昆侖之墟,下洞含右;赤縣之州,是為中則。東南曰神州,正南曰迎州一曰次州,西南曰戎州,正西曰拾州,中央曰冀州,西北曰柱州一作括州,正北曰玄州一曰宮州,又曰齊州,東北曰鹹州一作薄州,正東曰陽州。”

上述材料雖然聯系密切,但區别也很明顯,尤其是前四條與後三條之間差異更大。如各條中均有弇州(或作兖州,弇、兖字通。《初學記》形訛作拾州),但前四條定位在濟、河間,後三條則定位在“正西”;冀州、陽州(形訛作揚州、楊州,陽古作陽)也是如此。所以上述材料應當基本分為兩派:前四條為一派,可暫稱為《周禮》派;後三條為一派,可暫稱為《河圖》派。

《周禮》派各家雖然也略有差異,但“九州”所包括的地域基本符合周朝的統治範圍,并且各州分布亦與漢晉分布大緻相同,易于理解,并無多少疑點,疑點最多的是《河圖》派。《河圖》派既曰“正西弇州”,而弇州就在山東西部(或曰濟、河之間),古來如此,至今仍然,那“九州”範圍豈不隻限山東地區了嗎?并且《河圖》派有八個州均按以東南西北确定的八個方位分布着,正中則是冀州。

也有人撰文,論證了自黃帝始的先夏氏族和夏氏族可能都起于山東,夏代中晚期乃漸西遷至于河南的觀點。如果這個觀點能夠成立,則《河圖》派的諸種疑點都能迎刃而解。如果禹治水等活動的範圍就在除膠東以外的山東地區,那根據茫茫禹迹所畫的九州(虛指)自然就隻能限于山東。後來(戰國初期)九州具體化,如果明白真相的話(已有很多人不明真相了,如《左傳·昭公元年》),學者仍會将它限于山東,在山東境内尋找要确定即今兖州。今市西30裡有山名嵫山,大概因有奄國在附近,所以嵫山又名崦嵫山、奄山,為神話中日之所入。其上有神稱弇茲,《山海經·大荒西經》雲:“西海渚中有神,……名曰弇茲。”西海即古之大野澤,在嵫山之西。弇州之名蓋源于此;台州(或訛作括州、柱州),《列子·黃帝》曰:“華胥氏之國在兖州之西,台州之北。”地難考實。或謂源于古台縣,《山東通志》卷三十三·疆域志·古迹一·濟南府·曆城縣條雲:“台縣古城,在縣東八十裡,春秋齊邑,漢置縣,屬濟南郡。高帝六年,封東郡尉戴野為台侯。”在今濟南市東北30裡,但台、台二字古異,疑非;玄州,《莊子·在宥》曰:“堯……流共工于幽都。”《尚書·堯典》曰:“流共工于幽州。”玄、幽意同,或即幽州,地難考實。或作濟州,泰沂山系之北古有濟水流過(今為黃河河道),依此而名濟州,亦通。薄州(一作鹹州),山東東北部古有薄姑氏,《史記·周本紀》曰:“遷其(奄)君于薄姑”,在博興縣東北15裡,薄州之名蓋源于此。

陽州,為神話中日之所出,山東東部古有陽國,《讀史方輿紀要》卷一·曆代州城形勢一雲:“沂水縣南有陽都城,古陽國。或曰,陽國本在今益都縣東南,齊逼遷之于此。”齊遷之事見《春秋·闵公二年》。益都今有河名陽水,萊州古有陽邱山(《大清一統志》卷一百三十八·萊州府雲:“陽邱山在掖縣東南三十裡,亦名馬鞍山。”(今名大澤山),都可能與陽國有關。陽州之名蓋源于此;神州,《河圖括地象》曰:“昆侖東南地方五千裡,名神州,中有五山,帝王居之。”地難考實,惟《姓苑》雲:“琅邪有神氏”,不知是否有關;昂州(或作次州),地難考實;戎州,山東西南部古有徐戎,《左傳·隐公二年》雲:“公會戎于潛。”即是。戎州之名蓋源于此。

冀州,位居正中。文獻中言之較多,如《楚辭·離騷》曰:“覽冀州兮有餘,橫四海兮焉窮。”《淮南子·覽冥訓》高誘注曰:“冀,九州中,謂今四海之内。”但均未指出具體所在。

現在所知最早與冀州結下關系的恐怕就是黃帝和蚩尤了。《山海經·大荒北經》:“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使應龍攻之冀州之野,……遂殺蚩尤。”《逸周書·嘗麥解》:“蚩尤乃逐(赤)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無遺。赤帝大懾,乃說于黃帝,執蚩尤,殺之于中冀。”其它有關黃帝戰蚩尤的材料還有,《初學記》卷九引《歸藏·啟筮》:“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黃帝殺之于青丘。”《鹽鐵論·結和》:“黃帝戰涿鹿,殺兩皞、蚩尤而為帝。”黃帝奪兄長炎帝之位,誘殺長子玄嚣少昊,氣殺父親太昊,又斬殺侄兒蚩尤而為帝,非常人所為也!

九州的範圍

青銅時代

在堯舜禹時代,黃河流域究竟是處于部落聯盟形式之下,還是處于酋邦形式之下,最早較全面地介紹塞維斯的酋邦理論并嘗試采用此理論研究中國國家起源問題的著作是張光直的《中國青銅時代》(三聯書店,1983),此觀點的代表是謝維揚《中國早期國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王震中《中國文明起源的比較研究》(陝西人民出版社,1994)。李學勤主編的《中國古代文明與國家形成研究》(雲南人民出版社,1997)也有相關論述。學術界尚存在争議,但此時黃河流域尚未步入國家,則已是學術界的共識,此不多述。此時的黃河流域與大同江流域在東亞前國際體系中分别處于什麼地位、發揮什麼作用,是我們要加以考察的問題。

分析《禹貢》的行文,可以清楚地看到冀州所占據的主導地位。首先,冀州被列為九州之首。其次,在提到其他八州時,都要貫以描述其地理方位的說法,如“濟、河惟兖州”、“海、岱惟青州”、“淮、海惟揚州”等等,而冀州前面卻沒有任何說明。第三,其他八州都提到“厥貢”,而冀州沒有。按金景芳的說法:“原來堯舜禹的部落聯盟僅處在冀州一隅。以治水為契機,堯舜禹這個部落聯盟的勢力已延伸到兖青徐揚荊豫梁雍八州,但是由于當時的曆史條件限制,還不能把八州存在的部落聯盟、部落、氏族等等以血緣為紐帶的大小共同體并入自己的部落聯盟。”金景芳、呂紹綱:《〈尚書·虞夏書〉新解》,遼甯古籍出版社,1996,“序”第4頁。《禹貢》将九州作為一個獨立的世界來描述,就是當時已存在東亞前國際體系的證據。《史記·五帝本紀》說舜:“南撫交趾,北發,西戎、析枝、渠廋、氐、羌,北山戎、發、息慎,東長、鳥夷。”《說苑·修文》說禹:“南撫交趾、大發,西析支、渠搜、氐、羌,北至山戎、肅慎,東至長夷、島夷,四海之内皆戴帝舜之功。”。

《禹貢》将此前國際體系分為九州叙述,意味着組成這一前國際體系的具體單位不論是部落聯盟、部落、氏族,還是聚落或聚落間組成的各種層次的聯盟體,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它們之間首先是分别構成9個大的區域性次體系,而後才由這9個次體系聯結為東亞前國際體系。《史記·五帝本紀》中所載黃帝以後聯盟的首領依次是:黃帝——颛顼——帝喾——摯——堯——舜——禹

漢代

西漢有十三州,分别是冀州、幽州、并州、青州、徐州、兖州、豫州、揚州、交州、荊州、益州、朔方及涼州,其中益州即是九州中的梁州;幽州與并州是由冀州分割出來;涼州本來是屬於雍州的;交州在十二分野  中被劃歸九州中的揚州;朔方是由雍州分割出來;而司隸分别屬於冀州、雍州、豫州三州。

因此西漢十三州的範圍等同于九州的範圍。

冀州:河東郡、河内郡、魏郡、巨鹿郡、常山郡、清河郡、趙國、廣平國、真定國、中山國、信都國、河間國  及涿郡、勃海郡、代郡、上谷郡、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遼東郡、玄菟郡、樂浪郡、廣陽國  及太原郡、上黨郡、雲中郡、定襄郡、鴈門郡 

兖州:東郡、陳留郡、山陽郡、濟陰郡、泰山郡、城陽國、淮陽國、東平國 

青州:平原郡、千乘郡、濟南郡、齊郡、北海郡、東萊郡、菑川國、高密國、膠東國 

徐州:楚國、泗水國、臨淮郡、琅邪郡、東海郡 

揚州:廣陵郡、會稽郡、廬江郡、九江郡、丹揚郡、豫章郡、六安國  及南海郡、郁林郡、蒼梧郡、交趾郡、合浦郡、九真郡、日南郡   

荊州:南陽郡、南郡、江夏郡、桂陽郡、武陵郡、零陵郡、長沙國 

豫州:弘農郡、河南郡、颍川郡、汝南郡、沛郡、梁國、魯國 

梁州:漢中郡、廣漢郡、蜀郡、犍為郡、越嶲郡、益州郡、牂柯郡、巴郡、武都郡 

雍州:朔方郡、五原郡、上郡、西河郡、北地郡  及京兆尹、馮翊郡、扶風郡  及隴西郡、金城郡、天水郡、安定郡、武威郡、張掖郡、酒泉郡、敦煌郡     

十二分野中的三河即河東郡、河内郡、河南郡三郡的合稱。

所以,在分野中的西方,漢朝的涼州及京兆郡、馮翊郡、扶風郡三郡屬于九州中“東井、輿鬼”分野的“雍州”(秦地),西南方的益州屬於梁州;在北方,漢朝的并州、冀州屬于九州中“昴、畢”分野的“冀州”(趙地)、漢朝的幽州約屬于九州中“尾、箕”分野的“幽州”(燕地);在南方,漢朝的荊州約屬于九州中“翼、轸”分野的“荊州”(楚地)、漢朝的揚州及交州約屬于九州中“鬥、牽牛、婺女”分野的“揚州”(吳地、東越地及南越地);在東方直至大海的土地,即“虛、危”分野的青州  及“奎、婁”分野的徐州  所在的齊魯大地也屬于九州的一部分。

漢末的冀州,其範圍至少相當于今日的河北、北京、天津、遼甯、山西、陝西六個省市全部地區及内蒙一部分地區。同時,漢代及三國時人口中的“天下”是九州(中國)的代指,“中國”反而隻是占有中原的王朝政權的代指,或中原的代指。

東漢建安十八年曾經重新分置全國所屬九州州域,冀州範圍相當于今天的遼甯、河北、山西、北京、天津五省全境及内蒙一部分;雍州州域範圍轄有今陝西、甘肅、甯夏三省全境;四川、重慶、雲南、貴州四省全境及廣西一部分屬益州(梁州);廣東、廣西、湖北、湖南四省全境及河南南部是荊州轄境。

晉代

晉代的九州與漢代九州範圍相當,按《晉書·地理志上》  及《晉書·地理志下》  所描述,西晉全國十九個州各自所屬的九州州域如下:

冀州:冀州、平州、幽州、并州

兖州:兖州

青州:青州

徐州:徐州

揚州:揚州、交州、廣州

荊州:荊州

豫州:司州、豫州

梁州:梁州、益州、甯州

雍州:雍州、涼州、秦州

隋代

據《隋書·地理上》、《隋書·地理中》及《隋書·地理下》所述,隋朝全國各郡各自所屬的九州州域如下:

冀州:信都郡、清河郡、魏郡、汲郡、河内郡、長平郡、上黨郡、河東郡、绛郡、文城郡、臨汾郡、龍泉郡、西河郡、離石郡、雁門郡、馬邑郡、定襄郡、樓煩郡、太原郡、襄國郡、武安郡、趙郡、恒山郡、博陵郡、涿郡、上谷郡、漁陽郡、北平郡、安樂郡、遼西郡

兖州:東郡、東平郡、濟北郡、武陽郡、渤海郡、平原郡

青州:北海郡、齊郡、東萊郡、高密郡

徐州:彭城郡、下邳郡、魯郡、琅邪郡、東海郡

揚州:江都郡、鐘離郡、淮南郡、弋陽郡、蕲春郡、廬江郡、同安郡、曆陽郡、丹陽郡、宣城郡、毗陵郡、吳郡、會稽郡、馀杭郡、新安郡、東陽郡、永嘉郡、建安郡、遂安郡、鄱陽郡、臨川郡、廬陵郡、南康郡、宜春郡、豫章郡、南海郡、龍川郡、義安郡、高涼郡、信安郡、永熙郡、蒼梧郡、始安郡、永平郡、郁林郡、合浦郡、珠崖郡、甯越郡、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比景郡、海陰郡、林邑郡

荊州:南郡、夷陵郡、竟陵郡、沔陽郡、沅陵郡、武陵郡、清江郡、襄陽郡、舂陵郡、漢東郡、安陸郡、永安郡、義陽郡、九江郡、江夏郡、澧陽郡、巴陵郡、長沙郡、衡山郡、桂陽郡、零陵郡、熙平郡

豫州:河南郡、荥陽郡、梁郡、谯郡、濟陰郡、襄城郡、颍川郡、汝南郡、淮陽郡、汝陰郡、上洛郡、弘農郡、淅陽郡、南陽郡、淯陽郡、淮安郡

梁州:漢川郡、西城郡、房陵郡、清化郡、通川郡、宕渠郡、漢陽郡、臨洮郡、宕昌郡、武都郡、同昌郡、河池郡、順政郡、義城郡、平武郡、汶山郡、普安郡、金山郡、新城郡、巴西郡、遂甯郡、涪陵郡、巴郡、巴東郡、蜀郡、臨邛郡、眉山郡、隆山郡、資陽郡、泸川郡、犍為郡、越巂郡、牂柯郡、黔安郡

雍州:京兆郡、馮翊郡、扶風郡、安定郡、北地郡、上郡、凋陰郡、延安郡、弘化郡、平涼郡、朔方郡、鹽川郡、靈武郡、榆林郡、五原郡、天水郡、隴西郡、金城郡、枹罕郡、澆河郡、西平郡、武威郡、張掖郡、敦煌郡、鄯善郡、且末郡、西海郡、河源郡

唐代

河南道:分屬豫、徐、青、兖四州之域

河北道:分屬冀州之域、兖州之北境

河東道:分屬冀州之域

關内道:分屬雍州之域

隴右道:分屬雍州之域

劍南道:分屬梁州之域

山南道:分屬荊、梁二州之域

淮南道:分屬揚州之域、荊州之東境

江南道:分屬揚州之域、荊州之南境

嶺南道:分屬揚州之南境

宋代

開封府:分屬兖、豫、青、徐之域

京東東路:分屬兖、豫、青、徐之域

京東西路:分屬兖、豫、青、徐之域

京西南路:分屬冀、豫、荊、兖、梁五州之域

京西北路:分屬冀、豫、荊、兖、梁五州之域

河北路(河北東路、河北西路):分屬兖、冀、青三州之域

河東路:分屬冀、雍二州之域

唻陝垍西路(永頭筿興軍路、秦鳳路):分屬雍、梁、冀、豫四州之域

兩浙路:分屬揚州之域

淮南東路:分屬揚、徐二州之域

淮南西路:分屬揚、荊、豫三州之域

江南東路:分屬揚州之域

江南西路:分屬揚州之域

荊湖北路:分屬荊州之域

荊湖南路:分屬荊州之域

福建路:分屬揚州之域

川峽四路(成都府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分屬梁、雍、荊三州之地

廣南東路:分屬荊、揚二州之域

廣南西路:分屬荊、揚二州之域

另外,宋朝人也将幽燕一帯視為九州的一部分,稱為“漢地”  、“漢疆”  ,遙祭不在宋版圖之内但在九州疆域之内的北鎮醫巫闾山,靖康以後也繼續祭祀五嶽五鎮四渎四海。遼國人也視燕雲為“漢地”  、“中國往昔之疆”  ,也認同燕雲一帯是九州的一部分,在内政上以漢制南面官治理幽燕。女真人也認同燕雲一帯是“漢地”  。

同時,宋朝人也認為有一部分漢地(九州)“故土”  、“漢地”被西夏所侵占。

縱使在失去漢地北部後的南宋也繼續祭祀四嶽四鎮。

明代

洪武帝認為“中國之舊疆”包括閩粵(今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四省)、江東、湖湘襄陽(今湖北湖南二省)、贛城(今江西省)、長淮(今江蘇省及安徽省北部)、齊魯、河洛(今河南省)、幽趙晉冀(今河北山西二省及天津北京二市)、秦隴(今陝西甘肅甯夏三省)、遼海(今遼甯省)  、巴蜀(今四川省及重慶市)、雲南在内。

明朝人認為今日的江蘇、安徽、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江西、海南八省之地都屬于九州州域中的揚州。

明朝人認為今日的遼甯省  範圍也是屬于九州州域。

根據四庫全書版的《明一統志》,明朝全國屬于九州州域内分野的府縣如下:

冀州:順天府、保定府、河間府、真定府、順徳府、廣平府、大名府部分  、永平府、延慶府、保安州、萬全都指揮使司(萬全都司)、太原府、平陽府、大同府、潞安府、汾州府、遼州、沁州、澤州、彰徳府、衛輝府、懷慶府、廣甯(廣甯衛)以西之地 

兖州:兖州府部分  、東昌府、開封府部分 

青州:濟南府、青州府、登州府、萊州府、遼東都指揮使司(廣甯衛以東之地)   

徐州:徐州、淮安府、兖州府部分 

揚州:應天府、鳳陽府、蘇州府、松江府、常州府、鎮江府、揚州府、廬州府、安慶府、太平府、甯國府、池州府、徽州府、廣徳州、和州、滁州、杭州府、嘉興府、湖州府、嚴州府、金華府、衢州府、處州府、紹興府、甯波府、台州府、溫州府、南昌府、饒州府、廣信府、南康府部分  、九江府部分  、建昌府、撫州府、臨江府、吉安府部分  、瑞州府、袁州府、贑州府、南安府、福州府、泉州府、建甯府、延平府、汀州府、興化府、邵武府、漳州府、福甯州、廣州府、韶州府、南雄府、惠州府、潮州府、肇慶府、羅定州、南甯府  及高州府、廉州府、雷州府、瓊州府

荊州:武昌府、漢陽府、承天府、徳安府、黃州府、荊州府、嶽州府、長沙府、寶慶府、衡州府、常徳府、辰州府、永州府、郴州、永順、保靖、韶州府、桂林府、平樂府、梧州府、鎮遠府、思南府、石阡府、銅仁府、黎平府及南康府部分、九江府部分、吉安府部分 、襄陽府部分 、施州部分  、䕫州府部分  、貴陽府部分 

雍州:西安府、鳳翔府、漢中府部分、平涼府、鞏昌府、臨洮府、慶陽府、延安府、甯夏衛、洮州衛軍民指揮使司、岷州衛軍民指揮使司、河州衛軍民指揮使司、靖虜衛、陝西行都指揮使司、鄖陽府部分

地理

山脈

秦嶺、羅浮山、千山、龍泉山、米倉山、巫山、幕阜山、太行山、九嶷山。

十大名山

五嶽五鎮

東嶽

泰山

東鎮

沂山

南嶽

衡山

南鎮

會稽山

西嶽

華山

西鎮

吳山

北嶽

恒山

北鎮

醫巫闾山

中嶽

嵩山

中鎮

霍山

平原

華北平原、鄱陽湖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潮汕平原。

盆地

四川盆地

高原

山西高原

相關知識

東漢十三州

西漢漢武帝将全國除司隸部七個郡之外的行政區分化為十三部:豫州、兖州、青州、徐州、冀州、幽州、并州、涼州、益州、荊州、揚州、交趾、朔方,每部設刺史一人,負責巡察境内的地方官吏和豪強,稱為十三刺史部。

東漢在全國設十三州,一州所轄數個郡或封地國。每州設刺史或州牧一人,巡察所屬郡、國,督察郡、縣官吏和地方豪強,糾舉不法,彈劾污吏。

東漢十三州:司州、青州、徐州、兖州、豫州、幽州、冀州、并州、荊州、揚州、涼州、益州、交州。

司州

全名司隸州,也稱司隸校尉部。東漢時轄郡七,縣一百零六。治所,即州行政機構所在地,在洛陽縣。洛陽故城址在今河南洛陽東北。司隸州的轄境相當于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及陝西渭河平原。

郡:河東郡,河内郡,河南郡,弘農郡

青州

青州,東漢州名。轄郡、國十一,縣六十五。治所臨淄縣,故城址在今山東淄博市臨淄北。轄境相當于今山東臨南以東的北部地區。

郡:濟南國,齊國,樂安郡,北海國,城陽郡,東萊郡

徐州

徐州,東漢州名。轄郡、國五,縣六十二。治下邳縣,在今江蘇邳州。三國曹魏移治彭城縣,即今江蘇徐州。轄境相當于今江蘇長江以北及山東泰山以南地區。

郡:彭城國,下邳郡,東莞郡,琅琊國,東海國,廣陵郡

兖州

兖州,東漢州名。轄郡、國八,縣八十。治所昌邑縣,在今山東鄒城西北。轄境相當于今山東西南及河南東部。

郡:陳留郡,濟陰郡,山陽郡,任城郡,東平國,東郡,魯郡,泰山郡,濟北國

豫州

豫州,東漢州名。轄郡、國六,縣九十七。治所谯縣,在今安徽亳州。轄境相當于今淮河以北伏牛山以東的河南東部,安徽北部。

郡:陳郡,汝南郡,安豐郡,弋陽郡,颍川郡。

幽州

幽州,東漢州名。轄郡、國十一,縣九十。幽州治所薊縣,在今北京大興縣西南。轄境相當于今北京市、河北北部、遼甯南部及朝鮮西北部。

郡:代郡,上古郡,範陽郡,燕國,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昌黎郡,遼東郡,玄菟郡,樂浪郡,帶方郡

冀州

冀州,東漢州名。轄郡、國九,縣一百。冀州治所邺縣,在今河北臨漳西南。三國曹魏移治信都縣,在今河北冀縣。轄地相當于今河北中部和南部、山東西部、河南北部。

郡:中山國,常山郡,河間郡,渤海國,安平國,樂陵國,平原郡,清河郡,陽平郡,廣平郡,魏郡,趙國,巨鹿郡

并州

并州,東漢州名。轄郡九,縣九十八。并州治所晉陽,在今山西太原西南。轄境相當于今山西、内蒙古自治區、河北、陝西的部分地區。郡:雁門郡,新興郡,太原郡,西河郡,樂平郡,上黨郡

荊州

荊州,東漢州名。轄郡七,縣一百一十七。荊州治所漢壽縣,在今湖南漢壽縣北。漢末移治襄陽縣,在今湖北襄樊市。轄境相當于今湖北、湖南大部,及河南、貴州、廣東、廣西等省的一小部分。

郡:魏興郡,上庸郡,新城郡,襄陽郡,南鄉郡,南陽郡,江夏郡,長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陽郡,衡陽郡,建平郡,南郡

揚州

揚州,東漢州名。轄郡、國六,縣九十二。揚州治所曆陽,在今安徽和縣。漢末移治壽春,在今安徽壽縣。轄境相當于今安徽淮河和江蘇長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東部、河南東南部。

郡:蕲春郡,廬江郡,丹陽郡,吳郡,會稽郡,鄱陽郡,臨海郡,豫章郡,臨川郡,廬陵郡,建安郡,吡陵典農校尉部

涼州

涼州,東漢州名。轄郡、國十二,縣九十八。涼州治所隴縣,在今甘肅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三國營魏移治姑臧縣,在今甘肅武威縣。轄境相當于今甘肅、甯夏回族自治區和青海湟水流域,及陝西西部。

郡:敦煌郡,酒泉郡,張掖郡,武威郡,西平郡,金城郡,隴西郡,南安郡,廣魏郡,安定郡,扶風郡,京兆郡,北地郡,馮诩郡

益州

益州,東漢州名。轄郡、國十二,縣一百一十八。益州治所雒縣,在今四川廣漢。漢末移治成都,在今四川成都。轄境相當于今四川、重慶、雲南、貴州大部,及陝西、甘肅、湖北的一小部分。

郡:陽平郡,武都郡,漢中郡,巴西郡,梓潼郡,巴東郡,廣漢郡,東廣漢郡,巴郡,涪陵郡,江陽郡,踺為郡,漢嘉郡,蜀郡,永昌郡,雲南郡,建甯郡,興古郡,朱提郡,樣珂郡,越隽郡

交州

交州,東漢州名。轄郡七,蒼太十六。交州治所廣信,在今廣西梧州。三國孫吳移治番禺,在今廣東廣州。轄境相當于今廣東、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大部分,及越南的一部分地區。後孫權平衡士燮勢力又分交州為廣州、交州,此小交州治所龍編,在今越南河内以北。

郡:交趾郡,郁林郡,蒼梧郡,朱崖郡,高涼郡,南海郡

雍州

漢光武帝定都洛陽,設立過雍州,但是不久取消。

興平元年(公元194年),分涼州和三輔地區置,成為正式行政區,轄郡九。其範圍包括原涼州部分和司隸校尉部的長安及附近的三輔,治所就在當時東漢末代皇帝漢獻帝的臨時所在地長安。

隋朝九州

雍州

計28郡146縣。地域相當于今甘肅、甯夏、夏陝西、内蒙古西部、青海、新疆南部。

京兆郡

馮翊郡

扶風郡

北地郡

安定郡

上郡

雕陰郡

延安郡

弘化郡

平涼郡

朔方郡

鹽川郡

靈武郡

榆林郡

五原郡

天水郡

隴西郡

金城郡

枹罕郡

澆河郡

西平郡

武威郡

張掖郡

敦煌郡

鄯善郡

且末郡

西海郡

河源郡

豫州

計16郡57縣。地域相當于今河南、安徽北部、陝西東部

河南郡

荥陽郡

梁郡

谯郡

濟陰郡

汝南郡

上洛郡

襄城郡

颍川郡

南陽郡

弘農郡

淅陽郡

淯陽郡

淮安郡

冀州

計31郡221縣。地域相當于今山西、河北、京津地區、山東西北部、内蒙古中部、遼甯西南部

信都郡

清河郡

魏郡

汲郡

上黨郡

河東郡

河内郡

長平郡

臨汾郡

龍泉郡

西河郡

文城郡

绛郡

涿郡

離石郡

雁門郡

馬邑郡

定襄郡

恒山郡

博陵郡

河間郡

上谷郡

趙郡

武安郡

樓煩郡

太原郡

襄國郡

北平郡

安樂郡

漁陽郡

遼西郡

兖州

計6郡57縣。地域相當于今山東西北部、河北東南部

東郡

東平郡

濟北郡

武陽郡

渤海郡

平原郡

青州

計4郡36縣。地域相當于今山東東北部

北海郡

齊郡

東萊郡

高密郡

徐州

計5郡40縣。地域相當于今山東東南部、江蘇北部

彭城郡

琅邪郡

東海郡

下邳郡

揚州

計44郡269縣。地域相當于今浙江、福建、廣東、廣西、上海、安徽、江蘇南部和江西、湖北部分地區

江都郡

鐘離郡

淮南郡

弋陽郡

蕲春郡

廬江郡

同安郡

曆陽郡

丹陽郡

宣城郡

毗陵郡

吳郡

會稽郡

餘杭郡

新安郡

東陽郡

永嘉郡

建安郡

遂安郡

鄱陽郡

臨川郡

廬陵郡

南康郡

宜春郡

豫章郡

南海郡

龍川郡

義安郡

高涼郡

信安郡

永熙郡

蒼梧郡

始安郡

永平郡

郁林郡

合浦郡

珠崖郡

甯越郡

交趾郡

九真郡

日南郡

比景郡

海陰郡

林邑郡

荊州

計22郡122縣。地域相當于今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廣西、廣東、貴州等各一部分

南郡

夷陵郡

竟陵郡

沔陽郡

沅陵郡

武陵郡

清江郡

襄陽郡

春陵郡

漢東郡

安陸郡

永安郡

義陽郡

九江郡

江夏郡

澧陽郡

巴陵郡

長沙郡

衡山郡

桂陽郡

零陵郡

熙平郡

梁州

計34郡222縣。地域相當于今四川、貴州、湖北一部分,陝西、甘肅南部。

西城郡

房陵郡

清化郡

通川郡

宕渠郡

漢陽郡

臨洮郡

宕昌郡

武都郡

同昌郡

河池郡

順政郡

義城郡

平武郡

汶山郡

普安郡

金山郡

新城郡

巴西郡

遂甯郡

涪陵郡

巴郡

巴東郡

蜀郡

臨邛郡

眉山郡

隆山郡

資陽郡

泸川郡

犍為郡

越巂郡

牂柯郡

黔安郡

漢川郡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